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键:艺术无界、设计无界、思想无界.无界可以到哲学、美学、社会学、语言学、心理学等大到无边,小到更为细致的领域划分里,如技术、工艺、文学、绘画、音乐、戏剧、电影等.今天邀请的诸位都是在各自领域里的拔尖人才,以跨界和无界的方式达到自己思想上、艺术道路上和事业上的高度成就.请诸位畅谈跨界思维和创作的感悟,带给大家多层次、多元化的无界思考方法.姚昭晖:摄影本质是有界的,现在拍照的人很多,但鲜有人能真正领悟到摄影的真正价值.我所理解的摄影,应该是一个记录历史、记录生活、记录社会的工具,它的核心和灵魂是一种思想的表达,无论是作为一个摄影者,还是一个搞艺术的同志,亦或是作为一个设计师,都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思想,要脱离城市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一旦随波逐流,就很难真正看到精髓.  相似文献   

2.
无界之限     
Kengo Kuma&Associates与Toury et Vallet在2007年共同设计的普罗旺斯地区现代艺术基金会(以下简称FRAC)艺术馆于2013年3月终于建成。这座艺术馆位于马赛市区中一个繁忙的十字路口旁的狭长空地,在建筑物前方还有一个小广场用以户外展示及指示入口。FRAC的建筑外观覆盖着“像素化”的外立面,用以与周围的工厂建筑保持和谐,外立面的每个单元都是一面反射镜,它们并不直接反射刺眼的阳光,而是将阳光变得柔和,温暖。这种具有3D视觉效果的建筑外观,好似模糊了外围墙壁,变成了由法国著名作家及政治家Andre Malraux创造的“没有围墙的艺术馆”。  相似文献   

3.
《家饰》2012,(12):103-103
“设计无界.思想无边。”这是我做设计12年最大的感受。”太虚产生出的形下世界与天地上下分离.阴阳二气造出日月星辰、山川草木。那残留在天地间的浊气慢慢化作虫鱼鸟兽.替这死寂的世界增添了生气。”回到最初.从盘古开天辟地.这世界本就无界。到女蜗造人.只是为了更好的管理才有了所谓的“规矩”。世界亦是如此.更何况设计。  相似文献   

4.
<正>马达思班(MADAs.p.a.m.)源于马清运20世纪90年代初在美国东岸成立的工作室马达(MADA),直译就是马清运为主的设计合伙机构,同时,马达也取义引擎、动力之源。在马清运回国创业之初,曾尝试与纽约著名的室内设计公司MR合作,所以一度改为莫尔马达(MRMADA),并在纽约和深圳两头跑,期间还在深圳大学任教和从事设计工作。直到1999年,我和马清运正式全面合作。在北京创办马达思班。当时我加上大学建筑系攻读  相似文献   

5.
张晓亮 《时代建筑》2011,(1):166-171
无界工作室2008年成立于UDG联创国际,逐步以一种"有形"的方式开始展示自我、证明自我。文章通过访谈无界工作室的建筑师,简述了其创立契机、运作模式、设计理念和代表作品。更通过对这个案例的研究,探讨大中型设计机构进行组织构架调整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无界之旅     
段少峰 《建筑知识》2012,(7):112-115
相对于捷克的文学,我们可能对于捷克的当代艺术了解甚少,至于米兰·葛利噶尔是何方神圣,更是少有人知。葛利噶尔的艺术,我们可能只是在某本书中偶然相识,而大多数中国人可能都是这样的状态,虽然没接触过却不能忽略他的存在价值。葛利噶尔的艺术在西方世界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同,在西方艺术史上占有一席之地,脱离西方语境来看葛利噶尔的艺术,评价其作品的价值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尤其是批评者所处的位置是一个东方语境的前提。由此,也许怎么  相似文献   

7.
正设计,是现代社会中最贴近人类生活的艺术创造活动,它把天马行空的艺术畅想带进人们的生活,让消费者触摸、体验甚至感悟。无界就是这样一个以设计和创意为核心价值的家居零售品牌。她在中国开创性地将来自全球近百个高端家居品牌经过专业的设计创意整合,以跨界混搭的形式展示于数个无界实体店堂中。  相似文献   

8.
正建筑之外展继2013年12月21日在北京今日美术馆成功开幕后,于2014年1月18日作为CBC建筑师艺术馆的开馆展在上海再次隆重亮相,并增加了中国之外的代表性建筑师,包括阿诺·雅格布森、芬·尤、安藤忠雄、黑川雅之、欧蒂娜·戴克等,上百位来自中国、美国、丹麦、日本、法国的建筑师以一种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方式,集体展现了他们作为建筑师在建筑之外的另一面。不管是同行还是外界观众,都兴趣盎然地带着好奇、羡慕和宽容的眼光全程参与了从开幕、论坛、参观,直到最后建筑师亲自上场才艺表演、T台走秀的全过程,轻松、热烈、欢快之余,应该改变了很多人对建筑师的认知,也包括建筑师自己对建筑师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9.
《现代装饰》2013,(4):142-149
2013年3月5日,广卅『市思哲设计院有限公司25周年庆典在广州东方宾馆隆重举行。活动当天,来自政商各界嘉宾及设计同行等近600人参加了庆典晚会。庆典以“见证·跨越”为主题,以独具匠心的节目编排,回顾了“思哲设计”25年的发展历程,将一个中国私营设计企业的拼搏经历呈现于舞台上,感人至深。  相似文献   

10.
林磊  魏秦 《华中建筑》2014,(11):7-11
现今艺术设计已不局限于本学科的研究范围,"跨界"已然成为一种研究潮流。该文根据艺术形态学理论对建筑和音乐进行艺术形态分类,在建筑和音乐审美共通性的基础上,研究二者共同具有的创作思维和结构思维范式,构建形态的共同语境,探讨二者之间三种可行的形态转译方法。  相似文献   

11.
近几年来,建筑圈掀起了一股跨界风潮,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为了应对创造力出现短板的挑战,一批建筑师开始在建筑之外寻找灵感。安藤忠雄去年推出了他的第一个家具作品《梦之椅》,以此向他尊崇的丹麦家具设计师致敬。建筑师拥有几件甚至一批为人熟知的家具作品,在设计界并不罕见。从柯布西耶的LC休闲躺椅、高迪的巴特罗椅子、阿尔托的芬兰花瓶,到包豪斯、孟菲斯建筑学派的诸多家居作品,乃至扎哈·哈迪德的MESA(桌子)桌、斯蒂凡诺·乔凡诺尼的Vanity(化妆)椅,建筑师从不吝惜为家居设计行业提供智慧。  相似文献   

12.
《城市建筑》2011,(8):83-87
美术馆的新址在南京珍珠泉茂盛碧绿的草木景观环绕间,中国国际实践建筑艺术展览区的入口处。美术馆设计力图通过多角度的理论观点、空间层次、雾气与水的扩展等主题,来探索中国古代绘画深层次变化的空间奥秘。  相似文献   

13.
金磊 《建筑创作》2004,(7):13-13
随着第二届”北京2008”奥林匹克文化节的到来,奥林匹克已风起展场,一股强烈的奥林匹克文化热席卷京城。第一个该记忆的是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三周年,这一日留给我们的不应仅仅是激情与欢笑,应更多一份建设的责任及紧迫,因为面对2008年,在城市设计及场馆建设上,  相似文献   

14.
王治  刘昭祎 《建筑知识》2014,(3):18-18,21
当今世界跨界行为越来越频繁,而跨界得其道者成就最显著的莫过于设计领域。本文从建筑和艺术的相通性角度提出设计无界,并从文学、绘画、音乐与建筑之间的关系等方面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15.
建筑与文学均被公认为现代七大艺术之一。(按:现代“七大艺术”是指绘画、音乐、雕塑、戏剧、文学、建筑和电影)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关系,文学形象可以在建筑中得到表现,文学体裁也可以被建筑借用。建筑作品的回文手法即为一例。“回文”又写作“回纹”,它是一种使词序回环往复的措词方法,人们又称之为“回文体”。这种回文体用在诗中叫回文诗,用在词中叫回文词,用在曲中叫回文曲。清代北京有个叫“天然居”的酒楼,乾隆皇帝以它  相似文献   

16.
空间,秩序与建筑—城市设计的几个方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国际建协第Ⅳ区、中国建筑学会和清华大学联合主办的“转变中的亚洲城市与建筑”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89年11月27日至30日在清华大学召开,来自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105位代表出席了会议,共提交论文47篇。现选登其中两篇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7.
《门窗》2019,(19)
随着当今时代的发展、大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普通大众对建筑的需求也趋于更加多元化,而建筑跨界设计就是成为了当下人们对建筑领域的重要需求之一。在时代发展中的融合理念影响下,建筑设计中的跨界设计思考越来越受到建筑师的广泛关注,成为了当前时期建筑市场的重要竞争力之一。本文对建筑中跨界设计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提出建筑中跨界设计所面临的问题,提出建筑中跨界设计的要点,以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高介华 《华中建筑》1998,16(2):19-29
“楚辞”是奇谲瑰丽的楚文化的精华。“楚辞”中对人居环境与建筑的描写宏富浪漫多彩。虽浮想联翩,亦不失为楚乡土建筑实状的反映。“楚辞”中透射出的建筑艺术光辉,对于探索当代乡土建筑的理论与创作皆甚具启迪意义。该文着眼于此,试图有所闸发。  相似文献   

19.
陈吟  唐孝祥 《华中建筑》2012,(12):10-13
随着艺术的多元化发展,各门类艺术之间的交流愈发频繁,跨学科的交叉融合也愈发广泛。建筑艺术与音乐艺术能够引发共通的审美感受,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和称道。该文从比例、情感、意境三个方面就建筑艺术与音乐艺术的审美特性进行更为细致具体地比较,论析二者不论是在审美客体的数理结构,还是在激发审美主体的情感想象,亦或是在审美过程中打破时空界限、进入融二为一的意境这三个方面都体现出共通性,以期有助于建筑设计与音乐创作拓展出一片新的天地,提升各自的创新性与艺术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