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6,(10):73-75
21世纪的经济发展形态是以创新型经济为主导、以知识经济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社会文明水平的重要标志,建设创新型城市已经成为全球中心城市关注的主要方向。高端服务业作为创新型城市的支柱,如果一个城市高端服务业强大,则该城市知识资源要素和创新要素必然密集。在高端服务业发展过程中,知识资源要素与创新资源要素是服务经济的主要推动力,是服务经济是否有活力的关键。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竞争力源于创新,区域创新能力、金融发展水平、开放程度对城市服务经济转型和高端服务业产业升级具有持续正向显著影响。为将上海建设成为全球创新中心以及未来的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国际大都市,必须结合上海城市具体实践,推进上海创新型城市建设,将发展对全球经济活动具有强大辐射力和控制力的国际高端服务业作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中之重,着力构建创新资源融合及整合平台、中小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孵化及行业协作平台、社会信用体系、城市群产业协作平台、高端服务业统计指标体系及统计调查制度体系等服务平台,并与周边地区形成错位发展格局。为此,一要加强科技在经济社会发展构建中的支撑作用,促进发展方式转变与产业结构调整;二要契合上海科创中心建设,争取成为中国创新高端服务业的集聚地;三要最大限度争取中央政府支持,以集聚发展视角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相似文献   

2.
广州市素有"千年商都"的美誉,服务业在其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新一轮广州城市总体发展战略中更是提出广州市将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南方经济中心、世界文化名城",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提升中心城市集聚辐射和综合服务功能。本文参考借鉴国内外对于现代服务业的最新研究,结合广州市的发展实际,分析广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现状,揭示其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广州当前的发展形势及未来发展的需求,提出了广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目标与思路、重点领域及空间布局、规划要点。  相似文献   

3.
基于"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战略成为大城市破解空间绩效问题的主要手段。本文在总结沈阳"单中心"城市结构历史演进、变化特征基础上,从空间视角探析沈阳中心城区空间结构的绩效水平,选取近300个服务业类公共建筑样本,借助GIS平台通过IDW空间插值法、反距离权重法分析空间集聚与扩散趋势,同时对人口密度分布变化、动态与静态组织结构的耦合性进行测度。研究发现,沈阳多中心的城市结构形态已经显现,但空间发展不均衡,聚集中心的分布呈现圈层式布局特征;人口分布变化具有离心和向心双重现象,一环至三环间人口增长为次级集聚中心的形成提供支撑;城市轨道交通与空间结构的耦合度差。在此基础上,提出城市空间结构的整体优化路径。  相似文献   

4.
郑晓伟 《规划师》2017,(1):57-64
网络开放数据作为社会上使用最为普遍的开放数据类型,可以为转型期的城市规划编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但目前学界关于利用网络开放数据进行城市空间结构、空间关系与城市中心体系的研究相对较少。文章以西安主城区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开放数据的城市中心体系识别与优化方法。首先,通过大众点评网对西安主城区范围内的城市级服务业和社区级服务业商户信息数据进行抓取,采用核密度分析法对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其次,结合各类服务业密度分布的空间聚类分析,对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城市中心体系进行识别,明确各类城市中心服务业的主要业态构成和空间集聚程度;最后,在对整体城市中心的服务业划定密度空间聚类识别区的基础上,提出西安城市公共中心体系优化与调整建议,即实现由"一主多副"到"两主多副"的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强化城市级商业副中心服务业主导产业的错位发展以及提升社区级商业中心的业态等级和空间集聚能力。  相似文献   

5.
《规划师》2017,(1)
网络开放数据作为社会上使用最为普遍的开放数据类型,可以为转型期的城市规划编制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但目前学界关于利用网络开放数据进行城市空间结构、空间关系与城市中心体系的研究相对较少。文章以西安主城区为研究对象,提出基于开放数据的城市中心体系识别与优化方法。首先,通过大众点评网对西安主城区范围内的城市级服务业和社区级服务业商户信息数据进行抓取,采用核密度分析法对其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其次,结合各类服务业密度分布的空间聚类分析,对城市总体规划中确定的城市中心体系进行识别,明确各类城市中心服务业的主要业态构成和空间集聚程度;最后,在对整体城市中心的服务业划定密度空间聚类识别区的基础上,提出西安城市公共中心体系优化与调整建议,即实现由"一主多副"到"两主多副"的城市空间结构调整、强化城市级商业副中心服务业主导产业的错位发展以及提升社区级商业中心的业态等级和空间集聚能力。  相似文献   

6.
随着沈阳这个国家中心城市城区空间不断拓展,为了增强城市集聚和扩散能力,提高城市竞争力,急需以轨道交通来支撑城市空间的优化。但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地铁先后发生事故,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地铁建设的安全性受到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因此,地铁建设中对风险源采取有效的管控措施,防止事故发生和降低事故损失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以沈阳地铁九号线第十九合同段怒江公园站基坑施工为例,首先辨识出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重大风险源,再针对风险源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并进行动态管控,确保车站基坑施工中做到安全可控。  相似文献   

7.
运用空间数据挖掘技术中的空间聚类分析法,以商务办公楼宇为空间对象,以其地理位置为空间数据、建筑面积为属性数据进行空间聚类计算,对杭州市中心城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进行划分和判定.以这些集聚区为基本空间分析单元,杭州市生产性服务业的整体空间发展表现出向心集聚的特征,并且向集聚区集中的态势不断强化,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规模构成、功能特征与空间分布之间存在着某种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所在的或邻近的地域所承担的城市功能等级越高,集聚区的规模越大;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的产业功能不同,空间区位分布也会不同,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地方劳动力市场空间分布的影响.在生产性服务业空间集聚发展过程中,产业自身发展与城市空间开发之间产生的矛盾,导致了生产性服务业总体上仍处于相对分散的布局,建议在空间开发模式、区位选址以及开发容量三个方面进行合理的规划引导.  相似文献   

8.
在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之下,中国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现代服务业强有力的支撑,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我国目前的当务之急,而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将极大地促进其发展。基于此,对现代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集聚区的概念、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促进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的主要原因进行了分析,并以我国的经济中心城市上海为例对此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9.
容积率(Floor Area Ratio, FAR)是反映土地开发强度的核心指标,可作为城市空间结构和形态的测度指标,其空间特征分析对城市相关因素影响机理研究、评价城市规划成效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已有研究多以居住区FAR为研究对象,难以全面分析整个城市建筑,本研究将高德地图的建筑矢量数据与测绘数据结合计算FAR,结合土地利用信息在不同尺度上对其空间特征进行分析,包括空间总体特征、空间集聚特征和空间结构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建筑主要功能为居住功能和生产功能,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强度仍有提升空间;街道尺度的FAR空间集聚特征为单中心结构;地块尺度的FAR空间集聚特征为多中心结构;利用圈层结构模型计算各地类圈层FAR,不同地类表现出不同规律,城市扩张态势明显,而公共服务等配套建设不足;利用核密度法根据地块FAR识别出沈阳城市中心13个,当前的多中心结构尚不能满足居民生活和城市发展需求。  相似文献   

10.
在沈阳将发展目标制定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背景下,研究从国家中心城市的城市职能入手,结合沈阳的城市发展现状,分析沈阳与国家中心城市的差距,从而明确发展方向和总体发展目标,制定各片区的发展策略,为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Planning》2014,(1)
现代服务业集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一个普遍现象,是促进区域经济增长,提升区域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现代服务业集聚程度越高,区域经济增长越快;反之,区域经济增长则越慢。通过分析黑龙江省和浙江省金融服务业集聚的区域经济效应,找出黑龙江省与浙江省相比存在的差距,从而提出提高金融机构集聚度,加强创新性人才培养,加快黑龙江省金融中心建设等提高黑龙江省金融服务业集聚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周珂慧  甄峰  张文博 《规划师》2010,26(5):80-84,96
以潍坊市中心城区奎文区为例,应用GIS空间分析方法评价中心城区金融服务业的空间集聚适宜程度和发展潜力,建立一个可量化的普适性评价方法,将空间信息和属性数据有效结合,并将结果直观地显示在空间上,较好地实现了GIS技术和城市规划方法与理念的结合。研究表明,利用该方法可较为科学和客观地进行城市中心区金融服务业空间集聚和优化发展研究,提出对中等城市金融服务业布局的发展导引。  相似文献   

13.
上海正处于由制造业中心城市向服务业中心城市转型的关键时期,通过大交通集聚长三角地区客源,实现“时空转换”,打造城市竞争的载体——郊区生活服务业,并形成布局合理、城乡共同发展的生活服务业新格局,重点是规划、建设好两条郊区生活服务产业圈层和六个郊区生活服务产业集聚区,进而实现服务全国、区域一体化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国家中心城市是在全国具备引领、辐射、集散功能的城市,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方面。未来,随着中国经济、文化实力在世界影响力的快速提升,沈阳如何发挥好国家中心城市作用将是这个城市新时期面临的新任务。当前沈阳在全国经济实力不断提升,在东北亚地区的合作交流不断加深,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的核心辐射带动作用持续增强,应该担当起国家中心城市的重要职责。本文从分析沈阳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短板入手,尝试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广州的城市定位从区域性中心城市逐步提升为国家中心城市,城市空间格局从依珠江单中心格局发展为跨江通海的多中心网络型格局。新的历史时期,对标全球城市,广州需要在主动承接"一带一路"战略的基础上,集聚高端要素,不断提升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地位。为此,在认识和遵循城市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广州提出了以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为目标的"枢纽型网络城市"格局,并从城市空间结构、综合交通枢纽、副中心建设、城市风貌、生态格局等方面提升城市品质和国际竞争力,探索实践广州城市规划建设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史玉薇 《规划师》2012,28(Z1):10-14
生产性服务业与传统工业具有很强的关联性,以智力产业和技术产业为核心,在空间布局上强调集聚性,在空间环境上更具景观性。因此,此类园区规划需通过独特的城市设计手法来展现具有活力和魅力的产业空间。上海莘庄工业区西区被定位为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其城市设计通过更密集化的土地利用方式、集中化的工作方式实现园区的高效运营;通过结构清晰、功能完备、公交优先的道路交通规划系统,提升土地使用价值,推进地区有序发展;通过构建生态网络,打造水系景观和标志性建筑,塑造城市景观空间;最后通过城市设计导则的控制,将规划付诸实践,切实引导项目后期的开发建设,实现美好蓝图。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发达地区的经验表明,服务业集中集聚已经成为服务业发展的基本趋势。而随着这一趋势,作为服务业集聚发展的重要载体,服务业集聚区在国内外迅速发展起来。实践表明,科学有序推进服务业集聚区建设,对进一步加快区域服务业尤其是新兴服务业发展,增强城市发展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具有极大促进作用。因此,河南省也结合自身实际,把商务中心区和特色商业区作为服务业集聚区建设的具体形式积极推进。  相似文献   

18.
王慧  吴晓 《城市规划》2019,43(3):17-26
以南京市主城区展开实证,基于"分职业"(商业服务业和生产运输设备操作业)视角,从"就业集聚分区"和"就业中心体系"两方面,探讨外来务工人员就业空间的分布特征,并进一步通过空间拟合解析其与城市就业空间的关联。结果显示:(1)商业服务业外来工就业集聚区大量集中于主城中南部核心区域,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外来工就业集聚区大量集中于主城北部边缘区域,二者叠加致使外来工就业总体呈现出明显的"核心放射+半环带"的空间分布格局。(2)商业服务业外来工呈单中心就业体系,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外来工无就业中心,两种职业人口共同集聚致使外来工总体呈现出一"主"一"次"、分具"单一"和"综合"特征的"双中心"结构。(3)商业服务业人员外来工就业集聚区呈现出较好的融合特性,而生产运输设备操作外来工就业集聚区则呈现出吸引和互斥的多重特征,致使外来工总体与城市就业空间呈现出融合与隔离并存的双重特性。(4)外来工分职业和城市分行业就业中心呈现出更多的相似性,商业服务业外来工就业与城市服务业还呈现出明显的分子力作用关系,但叠加之后,两者总体上呈现出了截然相异的空间体系,外来工就业在西北沿江地区形成了独立于城市就业结构的"非依附性质"的另类中心。  相似文献   

19.
随着珠三角航运时代、公路时代、轨道时代的发展,江门区域交通地位和城市空间格局随之不断演变。江门由于缺少区域交通资源,造成发展动力分散,城市空间拓展缓慢,难以形成高端功能的集聚。随着区域轨道网络的建设,江门重回区域交通发展轴线,依托轨道枢纽整合资源要素,营造地方空间,向多中心城市空间格局演变,强化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各级功能中心。  相似文献   

20.
作为建立在新技术革命和产业升级基础上的新兴产业,现代服务业日益成为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1]。在这一背景之下.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模式和载体——服务业集聚区的建设在各地相继展开。本文总结集聚区规划中功能定位、业态选择、内部组织以及实施运营等关键性的问题,并以泰兴城区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规划为例,详细探讨了中小城市服务业集聚区的规划方法和步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