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50Y型轧机终轧规圆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5,他引:1  
陈国兴 《中国钼业》2001,25(2):48-49
250Y型轧机终轧钼杆料由原内切圆φ5.9mm正六角形修改为φ6.2mm圆形,提高了产品表面质量,有利于后续拉拔/加工。同时终轧规圆钼杆料可盘卷,容易解决环保和增大单重工艺问题。  相似文献   

2.
对Φ55 mm的TB3钛合金棒材进行了两火次轧制,第一火轧制成Φ30 mm,第二火轧制成Φ8 mm轧条。随后,Φ8 mm轧条经3道次热拉拔至Φ3.0 mm。研究了轧制和热拉拔过程对TB3钛合金加工态、固溶态、时效态显微组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大变形率下的轧制工艺可以强烈细化TB3钛合金加工态的组织;由于热拉拔过程变形率较小,使合金晶粒趋于长大;热轧和热拉拔过程对TB3钛合金的固溶态、时效态显微组织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黄铜异型材加工新工艺眼镜行业,由于行业需要的小规格,复杂断面,多品种异形材,采用油压法、拉拔法、轧拉法、辊拉法不能完全满足需要。昆明冶金研究院科技人员,根据异形材的要求,开发出黄铜精密异形材生产新工艺──直接挤压成形拉拔法,弥补了常规法的不足,特别适...  相似文献   

4.
对21-4N钢小规格材的生产采用了温变形拔制的新工艺。本文对温变形拔制后材料表面出现横向裂纹的现象应用光镜和电镜进行了观察和初步的分析。结果表明,表明裂纹的产生与材料热处理工艺、温变形后微观组织的变化有关。经改进后,避免了表面裂纹的产生,使温变形拔制工艺不断优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5.
对钼板材正弦廓形轧辊轧制工艺进行数值模拟,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轧制工艺参数。创建了轧辊和钼板的三维实体模型,建立了优化试验的目标函数即钼板材破坏值。正交模拟轧制试验结果表明,生产4mm厚钼板材的最佳轧制方案为:开坯轧制加热温度1 200℃,变形程度37.5%;二火一轧加热温度1 150℃,变形程度24%;二火二轧变形程度23%;三火一轧加热温度1 100℃,变形程度20%;三火二轧直接轧至4mm板厚。在此轧制工艺条件下,钼板材的破坏值可能最小。  相似文献   

6.
首先采用粉末冶金法制备了钼管坯或钼棒坯,然后通过挤压的加工方式得到满足溅射靶材密度要求的成品钼管靶。通过对管靶的挤压理论分析,得出钼管靶材的挤压工艺参数,包括挤压力(即挤压比)、挤压温度、挤压速度以及润滑剂等,并通过挤压前后组织和性能测试对比结果,得出挤压后的钼管靶材性能优异且能满足客户要求。  相似文献   

7.
1.无模拉伸成形的工艺特点 常规的拉拔过程是通过模具约束金属变形,给金属施加变形力,得到预期规格的产品。但金属与模具之间的摩擦将增加拉拔力,能量消耗大,导致模具损坏,生产成本增加,摩擦还会影响制品的表面质量,又要消耗大量润滑材料。拉拔变形抗力高、塑性差的金属时,每道次的拉拔变形量小,需要多次拉拔,因而生产效率低。为提高难变形金属的道次变形量,常采用热拉拔工艺。金属和模具之间更易产生强烈的摩擦,严重时两者可产生热焊合,损坏模具,降低制品质量。 近十几年来,出现了一种新的金属成形工艺——无模拉伸成形。该工艺不用模具,只需对金  相似文献   

8.
建莱铜业(广东)有限公司采用熔铸-挤压-轧管-拉伸的工艺生产紫铜管,生产中最常见的质量问 题是表面夹杂及压入类缺陷,占铜管表面缺陷的70%以上,通过实践研究,认为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坯料夹带进铜 的氧化物,以及加工过程异物微粒压入和磕碰伤的产生,通过对熔铸、挤压、轧管工序的有效控制,可以较好地解决 此类质量问题。  相似文献   

9.
文章设计了3种精轧工艺得到Φ5.80mm×0.40mm等3种规格成品锆管,对3种管材进行高压釜渗氢试验,并分别测定管材的氢化物取向;主要研究了精轧工艺-管材织构-氢化物取向三者之间的关系。实验验证了Q值(减壁率与减径率比值)与氢化物取向之间的对应关系,小Q值轧制容易得到径向取向的氢化物,大Q值变形加工容易维持初始管坯的氢化物取向。每道次Q值对管材织构的影响成累加效应,最终影响氢化物取向状态。成品管材的氢化物取向由管材初始状态织构和精轧工艺共同决定。  相似文献   

10.
对82B在拉拔过程中出现的笔尖状断口进行分析,认为铸坯中心碳、锰、铬成分偏析以及轧后冷却速度过快产生了马氏体组织,相变时引起晶格畸变,由于马氏体硬度高、变形能力差,微裂纹在拉拔过程中萌生并扩展,导致断裂。这是导致笔尖状断裂的主要原因,为此通过采取措施降低铸坯成分偏析,优化轧后冷却工艺,降低马氏体组织尺寸,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解决了拉拔过程笔尖状断裂现象。  相似文献   

11.
对82B在拉拔过程中出现的笔尖状断口进行分析,认为铸坯中心碳、锰、铬成分偏析以及轧后冷却速度过快产生了马氏体组织,相变时引起晶格畸变,由于马氏体硬度高、变形能力差,微裂纹在拉拔过程中萌生并扩展,导致断裂。这是导致笔尖状断裂的主要原因,为此通过采取措施降低铸坯成分偏析,优化轧后冷却工艺,降低马氏体组织尺寸,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解决了拉拔过程笔尖状断裂现象。  相似文献   

12.
朱国俊 《江西冶金》1996,16(4):15-16
小规格空心异形材无芯头拉伸一次成型技术江西有色冶炼加工总厂朱国俊小规格空心异形材内孔尺寸很小,断面形状复杂,如洁具用平弧管、装饰用五角星管、打火机用葫芦管等。传统的衬拉和多道次空拉生产工艺存在不均匀变形严重,成材率低、拉拔道次多、生产难度大的缺陷。我...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索三辊轧管机生产高精度轴承钢管的工艺,在φ50三辊轧管机上进行了不同穿孔和轧管变形量对钢管精度影响的工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1.φ50三辊轧管机轧出的轴承钢管内外表面质量良好,尺寸精度高。2.影响φ50三辊轧管机轧制钢管的尺寸精度主要是轧管机的变形量,穿孔机的变形量影响不大。因此,三辊轧管机确定合适的荒管后,选择最佳的轧管变形量,就能轧出高精度和高质量的轴承钢管。  相似文献   

14.
李端Yong 《四川冶金》1993,15(2):34-39,78
本文从无缝钢管坯高质量要求,对管坯连铸工艺进行研究。重点阐述连铸工艺参数控制及其技术措施;连铸钢水喷Ca-Si粉处理的效果;分析浇注温度、拉速和二次冷却对管坯低倍质量的影响,确定合理的浇注参数,二冷区采用FD雾化型喷嘴,拟定比水量和二冷长度方向的水量分配,确立注温与拉速、拉速与二冷水量的匹配;在全保护浇注条件下,使连铸管坯质量得到改善、轧管品种规格扩大、轧管成材率稳定上升,达到接近轧坯轧管的水平,连铸管坯取代轧坯轧管比达91%,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5.
何开文 《四川冶金》2000,22(5):27-30
对21-4N钢小规格材的生产采用了温变形拔制的新工艺。本文对温变形拔制后材料表面出现表面裂纹的现象进行了观察和初步的分析,结果表明,表面裂纹的产生与材料热处理工艺,温变形后微观组织的变化有关。经改进后,使温变形拔制工艺不断优化和完善。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Accu-Roll轧管机组的工艺特点,并针对此工艺存在的钢管内螺纹严重及产能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全新机组--ARE轧扩管机组.此机组既能解决钢管内螺纹问题,同时又能拓展Accu-Roll机组生产规格范围,并大幅提高机组年产量.该机组在烟台鲁宝钢管有限责任公司无缝钢管的成功应用证明:ARE轧扩管机组可以以相对较低的投资获得较高的规模效益,并且具有产品规格范围宽、壁厚精度高、表面质量好、工艺调整灵活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分别利用双辊连铸—温轧—退火和双辊连铸—热轧—温轧—退火工艺制备了厚度为0.50mm的6.5%硅钢薄带。利用光学显微镜、X射线衍射仪和磁性测量研究了热轧、温轧和退火工艺对组织、织构和磁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温轧之前进行一定程度的热轧,可减小温轧变形量,退火后可获得更加满意的{001}uvw再结晶织构和更加均匀的再结晶组织,故与直接温轧工艺相比,温轧之前进行一定程度的热轧可使磁感提高,而铁损降低。  相似文献   

18.
秦港 《中国冶金》2012,22(11):50-52
通过道次冻结功能的应用,实现了道次数的合理调控,解决了薄规格中厚板在轧制过程中温降大、增加道次、终轧温度低、板形差的工艺难点。应用此功能,莱钢4300 mm宽厚板线成功实现了在组板长度达到38 m的情况下,6 mm×3000 mm、8 mm×4150 mm等极限规格的稳定轧制。  相似文献   

19.
一、ф140自动式轧管机组工艺改进综述我厂的ф140自动式轧管机组是1963年建成投产的,到1958年产量就翻了一番半,以后十几年,基本稳定在翻一番水平上,质量逐年提高,品种规格不断扩大,金属消耗在逐渐降低。主要采取的措施有: 1.工艺改革方面①建立了冷拔车间,对小直径薄壁管全部改为冷拔生产; ②扩大了品种,加大了规格,对150~168毫米的无缝管大量生产;  相似文献   

20.
张菊平 《中国钼业》2010,34(6):49-52
针对我国目前常规钼板坯的质量与国外高品质钼板坯之间存在的差距,从钼板坯的纯度、密度及组织结构等方面分析了板坯质量对加工及加工性能的影响,提出了高品质钼板坯的要求;通过对钼板坯热轧开坯、温轧及退火工艺的研究,分析了相关工艺影响因素,确定了提高钼板材成品率的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