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乌江东风水电站岩溶发育,工程设计掌握岩溶发育基本规律,认真分析工程地质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防渗处理设计中对防渗线路、结构布置、施工工艺和材料等进行大幅度的优化,十多年水库运行结果表明,东风帷幕防渗效果良好,这为岩溶地区筑坝的防渗处理提出了优化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一、前言东风水电站位于乌江上游可溶岩峡谷区,岩溶发育。这是影响电站能否兴建的关键性问题。为此,必须查明岩溶的发育规律及其相互关系,以便确定相应的处理方案。 相似文献
3.
北江白石窑水电站地处岩溶地区、坝基岩溶发育强烈,做好坝基防渗是其成败的关键。根据电站地质条件,对泄水闸大溶槽段开挖至8m高程,其下溶槽用混凝土防渗墙截断,墙下基岩帷幕灌浆;其他混凝土建筑物地基开挖至弱风化岩,基岩帷幕灌浆;土坝坝基覆盖层采用混凝土 渗墙防渗,墙下基岩帷幕灌浆。在帷幕浆之前进行了灌交流浆最压力为0.8MPa。从运行和检查的结果的来看,对宽大的岩溶溶槽采用混凝土防渗墙和悬挂式 帷幕 渗 相似文献
4.
乌东德水电站在可研阶段设计的是左岸防渗帷幕穿过厂房上游侧后,向上游转折接Pt2-12y相对隔水层,防渗依托可靠,但防渗线路长、工程量大,且上接线路穿过溶蚀发育的灰岩地层,灌浆施工难度较大。根据施工期开挖揭露的地质条件和专项补充勘探成果,开展了防渗依托层论证、三维渗流计算分析、结构稳定安全复核等研究,将左岸防渗帷幕布置调整为下接Pt2-12y弱透水层,缩短帷幕线路长度达329 m,效益显著。研究成果对同类工程防渗依托层的选择及帷幕布置优化具有较好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6.
乌江渡水电站乃我国在岩溶地区建成的第一座大型水电站。17年后(2000年11月8日)开工建设的扩机工程,实为一引水发电枢纽。施工期、永久运行期扩机工程地下厂房区的防渗问题乃该工程主要工程地质问题之一。较详细地介绍了厂区防渗帷幕的设计构思、设计布置、灌浆设计和适应工程建设需要所做的设计修改与优化,并就工程施工反馈信息和帷幕设计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7.
在堆石坝体内建造灌浆防渗帷幕的难度大,技术复杂,经国际联机检索尚未查到这方面的工程实例,中国水利水电基础工程局第二,第四工程处承接了红电站堆石坝灌浆试验和施工,创造了一套比较完整的灌浆施工工艺和新型膏状浆液,成功地解决了在堆石坝进行个别孔灌浆的安全性,可钻性,可控性和可灌性四大难题,并首次在堆石坝内建成了灌浆防渗帷幕。 相似文献
8.
9.
10.
11.
东风水电站位于贵州乌江上游鸭池河段 ,设计装机容量 3× 17万kW ,大坝地处岩溶极为发育的峡谷区 ,地质构造复杂 ,设计防渗帷幕灌浆量为 32万m ,防渗面积 5 8万m2 。 1994年 4月下闸蓄水后 ,发现左岸下游桥头暗河渗漏量增大 ,且水质变浑浊 ,与库水位变化有明显的相关性 ,经地质勘查 ,渗水原因主要是库水通过原帷幕端头外的断层裂隙和溶蚀裂隙带渗漏 ,决定采用稳定浆液进行高压灌浆处理 ,节省了投资 ,缩短了工期 相似文献
12.
13.
采用30 min 混凝土强度快速推定和15 min 快速测定新拌混凝土水灰比, 以便于施工中尽早发现混凝土质量问题, 减少误浇次品混凝土所造成的损失。基本原理是根据标准养护的混凝土强度与湿筛砂浆快硬强度之间的相关性, 只要测出混凝土强度与湿筛砂快硬强度关系经验式, 即可推定出标准养护已定龄期的混凝土强度。该方法在东风水电站大坝深槽混凝土施工( 外掺MgO) , 坝体混凝土配合比复杂的情况下( 复合外加剂, 混凝土有含气要求, 低坍落度等) 应用非常成功, 其推定精度高, 而且使用设备不多, 投资少, 对加强混凝土的质量管理, 避免事故, 节约水泥均有很大意义, 值得在混凝土施工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鉴于东风水电站运行以来,在发电和溢洪道下泄水流的长期冲刷下,大坝下游左、右两岸坡脚出现严重的冲刷淘空险情,为了不影响电站运行,采用了钢管桩或模袋混凝土立模、浇筑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对底部石渣进行固结灌浆加固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东风水电站存在着岩溶渗漏、岩溶地基与围岩的稳定、岩溶涌水、岩溶区水库诱发地震和高坡稳定等多种地质问题,比较复杂。经过勘测部门四进四出工地,才查明了电站的工程地质条件,从而为工程施工创造了条件,开挖实践证明,勘测成果是好的。 相似文献
16.
在研究国内外高水头闸门资料的基础上 ,根据东风水电站双曲薄拱坝的结构布置特点 ,中孔弧形工作闸门采取了伸缩式止水型式。通过对门体结构、门槽体型及止水装置的设计和试验研究 ,较好地解决了东风水电站中孔弧形工作闸门的振动、门槽空蚀及止水问题 ,为高水头泄水道闸门的选型设计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17.
18.
乌江东风水电站拦河大坝采用薄拱坝,泄洪洞采用斜鼻坎新型消能工,并伴有高速水流,故需通过原型观测来检验设计成果。通过对流态、时均压力及脉动压力等的原型观测成果分析,为电站安全运行提供可靠依据,并为今后同等规模的类似工程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