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构思本期“船舶焊接技术特别策划专辑”之初,面对快速发展的中国船舶制造业,面对从南、北两大造船集团到沿江、沿海的省份都在筹建新的造船基地,船舶工业正步入新一轮的高速增长期的大好局面,我们在深刻地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我国加入WTO后使造船业更深入地投入到国际竞争中去,使造船业走向世界变成了现实。那么在现代船舶行业中焊接作为造船中最关键的技术之一,能否满足我国造船总量快速增长的需求?能否为我国船舶工业的快速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纵观“十五”期间.我国船舶行业抓住了国际造船市场发展的大好机遇,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取得了辉煌成就。“十一五”期间。面对快速发展的中国船舶制造业。从南、北两大造船集团到沿江、沿海的省份都在筹建新的造船基地.船舶工业正步入了新一轮的高速增长期。同时,我们也欣喜地看到:中国船舶制造业焊接技术的迅速提升,已成为推动我国造船总量快速增长的助推器,中国的船舶工业将朝更快,更优、更强的发展方向开始新的启航。[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我国正在加快建设以上海长兴岛、广州龙穴岛、青岛海西湾为核心的大型船舶工业基地,造船焊接技术是现代船舶制造工序中的关键工艺技术。造船行业为了提高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赢得好的经济效益,大力推  相似文献   

4.
自中船长兴造船基地进行设备采购的公开招标以来,我所十分关注该基地在中国政府招标网上发布的有关焊接装备的招标信息,并根据我所产品结构择机参加投标竞争。2006年7月,我所参加了“中船长兴造船基地一期工程一号线、二号线气电立焊自动焊接装置(垂直自动焊)项目”的投标。本次投标共有3家单位参与,我所凭借技术、价格及广大用户的良好口碑和长期积累的市场信誉等综合优势而中标。  相似文献   

5.
正2014年5月15~16日,由中国船舶工业高效焊接技术指导组、中国造船工程学会造船工艺学术委员会以及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焊接分会主办的"中国船舶工业高效焊接技术指导组研讨会暨第五届中国船舶与海洋工程焊接技术发展论坛"在上海小南国花园酒店顺利召开。来自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外高桥造船公司、沪东中华造船(集团)公司、江苏科技大学等全国主要船舶与海工制造企业、院校及研究  相似文献   

6.
2010年10月27-29日,由中国船舶行业协会主办、无锡华联科技集团承办的“造船高效焊接装备技术交流会”在大连成功举办。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中国焊接协会的领导,以及华联集团的客户代表大连船舶重工、江南长兴造船、青岛武船、江苏新扬子造船、上海振华重工等60多家船厂共一百余人参加了会议。会上推出了由无锡华联自主研制的T形排装焊生产流水线、  相似文献   

7.
“现在中国船舶出现集体井喷式发展.从整个造船行业的发展历史来看,造船模式从传统的船舶工业到现在的船舶工业以及未来的船舶工业.不论是在生产模式还是主导技术上都会有相应的转变。现在国家倡导向现代造船模式转变。我们上海船厂正加快步伐做好转变,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智能敏捷技术.并集中优势向未来的虚拟制造技术领域探索。”李宏海从当前船舶行业发展的角度与记者展开了对话。[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船舶工业技术水平,推广高效焊接技术,介绍国内外船舶高效焊接技术发展现状,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第18届中国焊接博览会组委会筹备组、船舶焊接分会联合于2004年5月26日在第18届中国焊接博览会召开期间举办了“船舶高效焊接技术学术交流研讨会”。  相似文献   

9.
全球船舶市场自2002年开始,连续6年呈现快速的发展势头。在此期间,我国船舶行业抓住机遇,借势发展。据相关数据,2007年前三个季度,我国新承接船舶定单6434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20%,超过世界造船产能第一的韩国。但任何行业都是一个波峰波谷交替的发展过程,尤其是作为技术密集、劳动力密集、资金密集和风险密集的船舶行业,更应该高度关注用工成本上升、原材料价格上涨、美元持续贬值、国内银根紧缩,以及美国次贷危机、世界经济增速放缓的客观因素,在造船热潮面前冷静思考,主动规避风险,回归基本层面。本刊记者就如何改变主流船型经济指标偏低、高新技术船舶依赖国外设计、造船企业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存在差距。以及配套产业滞后的局面,从而通过技术实力实现造船大国向造船强国转变。在上海之行期间专程采访了中国船舶工业高效焊接技术指导组陈家本主任。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船舶焊接技术是我国现代化造船模式中的关键技术之一,船舶工业把缩短造船周期作为永恒的主题。船舶焊接占船体建造总成本的30%~40%,要缩短造船周期必须提高生产效率。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先进的船舶焊接技术在提高船舶建造效率、降低船舶建造成本、提高船舶建造质量上的作用是相当明显和重要的。目前各大造船企业都在进行高效化和省人工化的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11.
我国焊接技术的发展与船舶制造业有密切的关系。据记载,20世纪初期,中国专业从事焊接的第一家工厂——“中华电焊厂”原来就设在上海“瑞容船厂”水泵间门口,从事外商电力、船厂等修焊业务。在该厂还出现了从事焊接工作的第一个中国人刘墨泉,并培养了中国第一代焊接师傅。但是,我国的船舶工业以及船舶焊接技术是在1949年后才得到快速发展的。  相似文献   

12.
"现在中国船舶出现集体井喷式发展,从整个造船行业的发展历史来看,造船模式从传统的船舶工业到现在的船舶工业以及未来的船舶工业,不论是在生产模式还是主导技术上都会有相应的转变.现在国家倡导向现代造船模式转变.我们上海船厂正加快步伐做好转变,大力发展信息技术、智能敏捷技术,并集中优势向未来的虚拟制造技术领域探索."李宏海从当前船舶行业发展的角度与记者展开了对话.  相似文献   

13.
【写在前面】为全力配合“西气东输——管道专用焊接材料及焊接技术专辑”的刊出,同时也使得在西气东输中为中国管道焊接技术的发展和工程的顺利实施做出巨大贡献的知名公司由幕后亮相前台,我们特邀部分西气东输中标企业:美国的林肯电气公司、美国合伯特兄弟公司、锦州锦泰金属工业公司和珠海雅各臣发展有限公司,在本刊特别策划的独家专访“西气东输——中标企业风采”栏目中尽展企业风采。使您了解这些中标公司的中标经过及主要中标产品的技术关键点。 入世后,这几家知名公司的共同目标是:不断地把握市场脉膊,力求创新,不断研发适合中国管道工程建设用的焊接设备及材料,巩固其在中国焊接界的领先地位,促进中国管道焊接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一、简要回顾近二十多年的历程众所周知,船舶焊接技术是我国船舶工业发展中的重要技术之一。船舶工业高效焊接技术指导组在1986年诞生至今已二十多年,经历过这不平凡的二十多年,国际上造船市场出现了一轮百年不遇的高度兴旺期。我国船舶工业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抓住了机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使我国一跃成为了世界第一造船大国,这其中也有船舶工业高效  相似文献   

15.
今年为全力配合敦煌国际焊接会议主题“先进焊接材料与连接技术”,本刊特别策划了“先进焊接材料特别策划专辑”。该专辑的推出,其主旨是为我国焊材行业的技术提升,为国内外知名焊材企业提供一个技术交流、沟通的平台,共同促进我国焊材行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船舶工业高效焊接技术指导组、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焊接分会和伊萨焊接切割器材(上海)有限公司共同主办的"中船-伊萨船舶与海洋工程制造高效焊接技术研讨会",于2011年5月22~25H在上海瀚海明玉大酒店隆重召开。来自全国的两大船舶集团系统的造船、修船企业,  相似文献   

17.
日前国务院印发《船舶工业加快结构调整促进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13-2015年)》,为我国船舶企业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焊接作为船舶制造中的关键技术之一,不仅影响船舶制造质量,而且影响造船周期,因此船舶制造中焊接的高效化、自动化是实现船舶工业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之一。为此,本刊特邀请船舶制造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就船舶制造中的高效焊接技术进行探讨,望广大读者能够从中有所收获。  相似文献   

18.
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的开局之年,我国船舶行业抓住了国际造船市场发展的大好机遇,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取得了辉煌成就,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制造行业发展最好的工业部门。船舶焊接技术是船舶建造中的关键工艺之一,积极推广应用高效焊接技术为提高船舶制造企业的生产能力,缩短建造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做出了重大的贡献。2006年我国造船完工总量达1600万载重t,居世界前三位。  相似文献   

19.
政策导读     
■工信部:三大造船基地升级成为世界级工信部日前发布《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明确了"十二五"时期我国船舶工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其中包括:环渤海湾、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造船基地成为世界级造船基地,产业集中度明显提升,前10家造船企业造船完工量占全国总量的70%以上;海洋工程装备制造业  相似文献   

20.
在经济全球化、一体化的大潮中,面对国际性的竞争格局,我国焊材生产企业如何在技术上自主创新,不断提升整体实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领一席之地,是业界人士所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机械工人》作为热加工行业的品牌媒体,有责任将国内外焊接材料的最新发展动态及新技术、新工艺介绍给广大读者,共同推动我国焊材工业的发展。基于此,在本期的“焊接材料特别策划专辑”中,我们特设了八大版块,从不同层面、多角度报道我国焊接新材料、新技术的发展进程;并特邀行业8位嘉宾,以论坛的形式围绕“自主创新”主题进行深入探讨,发表独家观点。本策划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