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讨论了电网结构改变时,具有串联电容补偿输电线路产生次同步谐振的问题。利用MATLAB(Matrix Laboratory)及其电力系统仿真软件PSB,对实际系统进行仿真研究,分析了串联电容补偿度、串联电容补偿安装位置及不同长度的输电线路采用串联电容补偿时与次同步谐振频率的关系。提出了防止串联电容补偿系统产生次同步谐振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可控串联补偿抑制次同步谐振的机理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曹路  陈珩 《电力系统自动化》2001,25(4):25-30,36
通过对实际多机电力系统的数字仿真研究,发现了可控串联补偿(TCSC)能抑制次同步谐振(SSR)的发生。进一步研究表明,TCSC在次同步频率下可能呈现感性,从而破坏了产生SSR的条件。  相似文献   

3.
唐勇  李乃湖  田立军  陈珩 《电网技术》1998,22(11):22-26
以东北电网拟建的500kV伊敏-冯屯交流电系统所需可控串联电容装置(TCSC)为研究目标,建立了相应的动态模拟装置,并利用负序电流激振法测量动模发电机组的自然谐振频率,在此基础上激发现罕见的次同步谐振(SSR)现象,文章对SSR现象发生的机理作了详细讨论,提出了TCSC“激振频带”概念。最后对TCSC系统中次同步谐振发散后MOV行为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介绍一个专门研究具有串联补偿的大型电力系统中次同步谐振问题的仿真程序SOFRESP。该程序采用复转矩系数法,在这一方法的基础上引进了机网接口技术,使其在分析大型电力系统SSR问题时,不仅概念清楚,而且无需对原网络作任何简化。本文将SOFRESP成功地应用于339个节点和45台发电机(包括等值机)的大型电力系统中。  相似文献   

5.
可控串联电容补偿技术仿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华北电网托克托—浑源—安定(或霸州)500 kV发输电工程,在电力系统实时数字仿真机RTDS上建立可控串补仿真模型,仿真比较不同的二次控制规律对可控串补装置整体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天广可控硅控制串联补偿暂态稳定及次同步谐振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结合2003年计划投产的我国第1个TCSC工程--天广可控硅控制串联补偿(TCSC)工程,对其提高南方电网稳定水平的作用进行分析。还对一种在工程中应用的次同步谐振分析方法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7.
可控串联电容补偿的模糊神经网络控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在可控串联电容补偿控制中,针对电力系统模型及运行参数的不在确定性,应用神经网络和模糊控制理论设计了非一控制器。从线性最优控制器设计值中提取出经验规则,将模糊化后的变量引入神经网络结构,采用变尺度算法对网络参数优化,解模糊后得到反馈增益矩阵。仿真结果表明该控制器对系统静态稳定和暂态稳定均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8.
可控串补对次同步谐振的抑制作用初步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任树东 《国际电力》2005,9(1):56-59
简要介绍可控串补的组成,运行方式及主要功能,并分析托克托电厂4期串联补偿进出方案存在的次同步谐振问题.用EMTP仿真程序详细探计可控串补(TCSC)抑制次同步谐振(SSR)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介绍一个专门研究具有串联补偿的大型电力系统中次同步谐振问题的仿真程序SOFR ESP。该程序采用复转矩系数法,在这一方法的基础上引进了机网接口技术,使其在分析 大型电力系统SSR问题时,不仅概念清楚,而且无需对原网络作任何简化。本文将SOF RESP成功地应用于339个节点和45台发电机(包括等值机)的大型电力系统 中。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利用线性最优控制原理设计了线性励磁调节器。该励磁调节器用于单机对无穷大系统的500kV串补输电线路后,通过EMTP的时域分析,证明了抑制次同步谐振效果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1.
次同步谐振分析中复转矩系数与特征值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应用复变函数理论导出了复转矩系数与特征值之间的关系,从而建立了复转矩系数法的理论基础和使用条件。  相似文献   

12.
由直流输电引起的次同步振荡的阻尼特性分析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直流输电系统在次同步频率范围内的数学模型较难获得,这使得采用解析方法计算系统阻尼变得十分困难。文中采用时域仿真实现的复转矩系数一测试信号法,对直流输电系统的次同步振荡问题进行研究,通过频率扫描计算出了发电机组在次同步频率范围内的电气阻尼特性曲线,并同时考察了机组耦合程度、直流功率水平、触发角以及控制器参数等因素对电气阻尼的影响。还分析了直流输电换流器逆变运行时对附近发电机组次同步振荡阻尼的影响。表明由直流输电引起的次同步振荡问题只需要考虑整流站附近的发电机组,而不必考虑逆变站附近的发电机组。  相似文献   

13.
用TCSC装置抑制电力系统低频振荡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4,他引:8  
徐桂芝  武守远  王宇红  郭强 《电网技术》2004,28(15):45-47,56
可控串联补偿(TCSC)对于阻尼电力系统低频振荡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重点从工程应用方面分析了TCSC装置阻尼低频振荡的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确定了阻尼控制输入量的选取原则,并在有无功率振荡阻尼的情况下进行了动模实验,从而验证了TCSC阻尼低频振荡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逆系统方法在TCSC稳定控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单介绍了基于坐标变换和反馈控制理论的一种反馈线性化方法-逆系统方法。运用逆系统方法将含可控串联补偿电容器(TCSC)的非线性电力系统线性化,并且对该线性化的系统运用具有二次型性能指标的线性最优控制方法设计了TCSC的稳定控制器,将其与用微分几何法和用直接大范围线性化法设计的控制器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它们具有相同的控制效果,即均能提高电力系统的暂态稳定性。  相似文献   

15.
正确分析TCSC次同步频率阻抗特性是研究TCSC抑制次同步谐振(SSR)能力以及进行TCSC参数设计的重要基础。基于对TCSC次同步频率阻抗模型的研究,绘制了三维频率阻抗图,分析了TCSC次同步频率阻抗特性,特别提出了次同步谐振导通角的概念。基于内蒙古上都电厂串补输电线路模型,在满足工频基波阻抗调节特性的前提下,根据次同步频率阻抗特性研究了考虑TCSC自然抑制SSR时其主电路参数的设计原则。通过对上述系统各模态频率阻抗特性的综合分析,讨论了TCSC控制参数的选择方法。仿真结果证实了次同步频率阻抗特性分析结果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6.
伊冯500 kV可控串补装置中限压器工作方式的实时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利用实时仿真装置对东北伊冯500KV系统可控串补中限压器(MOV)工作方式的试验研究。试验包括故障和系统的暂态稳定控制,通过试验检验了以离线计算为基础的设计参数,对控制保护方式重新进行了分析研究,试验表明,当采用晶闸管旁路方法的保护限压器时,从实际控制器发出旁路命令到限压器能量停止上升需时5ms,长于数字计算得出的1-1.5ms。在暂态稳定试验中发现,即使在暂稳极限范围内,故障切除后,目前设计  相似文献   

17.
几种次同步振荡分析方法和工具的阐述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陈陈  杨煜 《电网技术》1998,22(8):10-13
文章地关于次同步振荡的几种工程实用分析方法,如扫频法、复转矩系数法和特征根法进行了比较,提出了作者的看法,最后还利用仿真工具进行了时域分析检验。  相似文献   

18.
次同步谐振的频域分析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次同步谐振两种典型的频域分析方法——特征值分析法和复转矩系数法,以IEEE第一基准模型为算例对这两种分析方法进行了综合比较和研究。  相似文献   

19.
采用TCSC的采样-数据模型,可方便地分析较大电力系统在不同TCSC控制策略下的动态特性。该模型考虑了晶闸管开关的非线性和时变因素,在汽轮发电机组轴系频率范围内足够精确。通过分析IEEE次同步振荡用的第一基准模型和伊敏-大庆500kV带可控串联补偿的输电系统,用定量计算从理论上说明了只有当晶闸管导通角在一定范围内或大于一定的数值时,才能有效地掏次同步振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