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丙烯酰胺(AM)、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以及丙烯酸(AA)为单体,聚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PDMC)为分散稳定剂,2,2′-偶氮(2-脒基丙烷)二盐酸盐(V-50)为引发剂,在硫酸铵水溶液中成功制备了两性聚丙烯酰胺(am-PAM)。考察了分散稳定剂相对分子质量、反应介质pH值、反应温度以及搅拌速度对水分散体系的影响,并用红外光谱仪以及扫描电镜对产品结构进行表征。研究得到合成两性聚丙烯酰胺水分散体系的较佳工艺条件:PDMC的相对分子质量30×104~46×104,反应介质的pH5.0~6.5,反应温度55~65℃,搅拌速度75~125 r.min-1,所得体系相界面明显,颗粒呈球形。  相似文献   

2.
两性聚丙烯酰胺的合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研究了两性聚丙烯酰胺的合成,用氧化还原体系在水溶液中聚合加入辅助还原剂,首先制得丙烯酰胺和丙烯酸的阴离子聚体,再用二甲胺和甲醛进行曼尼希反应改性制得叔胺型两性聚丙酰胺,再用硫酸二甲酯季铵化制得季铵型性聚丙烯酰胺。  相似文献   

3.
高分子量速溶型聚丙烯酰胺的合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采用Span-OP复合乳化剂和KS2S2O8水溶液引发剂进行丙烯酰胺的反相微乳液聚合,通过正交设计实验,对获得稳定微乳液体系的条件进行了优化选择  相似文献   

4.
两性聚丙烯酰胺在污泥脱水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由丙烯酸-丙烯酰胺人聚物进行曼尼兹反应,制备出两性高分子絮凝剂CPMA,研究了它在污泥脱水中的絮凝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向生化处理产生的剩余污泥中投加相当于污泥量0.8%的CPMA,在5×10^-2Pa真空度下过滤,污泥含水率由99.3%下降为69%,污泥体积降为原体积的1/44,燃烧热值提高44.3倍,污泥比阻下降,且滤液澄清,透光性好。  相似文献   

5.
高分子量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制备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介绍了聚丙烯酰胺的品种、性能及用途;研究了以丙烯酸为共聚单体,采用反相乳液聚合制备高分子量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胶乳的原理和方法;分析讨论了原料纯度、乳化剂和引发剂种类及操作条件等因素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以Span-60为乳化剂、环已烷为连续相、K2S2O8-NaHSO3为引发剂,用正交实验研究了丙烯酰胺反相微乳液聚合,得出正交实验中各因素的主次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时间、氧化剂和还原剂的质量是影响产物分子量的重要因素.在最佳聚合条件,即反应温度为35C,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1:1.5,单体质量为23 g,反应时间为3 h,合成了分子量达1 300万速溶的聚丙烯酰胺.并用FT-IR对其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聚丙烯酰胺的品种,性能及用途,研究了丙烯酸为共聚单体,采用反相乳液聚合制备高分子量阴离子型聚丙烯酰胺胶乳的原理和方法;分析了讨论了原料纯度,乳化剂和引发剂种类及操作条件等因素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摘要:采用水溶液共聚法,以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丁酯为疏水单体,以K2S20。一NaHs03氧化还原体系为引发剂,制备了疏水改性型聚丙烯酰胺,探讨了改性单体用量对改性聚丙烯酰胺的分子量、不溶物含量、溶解速率等性能的影响规律,并对其在两种难沉降尾矿中的絮凝效果进行了评价.研究结果表明:疏水改性聚丙烯酰胺对不同类型的难沉降尾矿浆表现出不同的絮凝效果.  相似文献   

9.
聚丙烯酰胺Mannich反应动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考察了聚丙烯酰胺的Mannich反应,由于在反应过程中从反应混合物中分离出羟甲基聚丙烯酰胺,修正了McDonald提出的反应机理,在给出各单元速度常数和组分微分方程式的基础上,应用泰勒定理计算出反应过程各组浓度变化曲线,据此,对反应过程中出现的凝胶化现象做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10.
速溶型聚丙烯酰胺的表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微乳液法合成了高相对分子质量(Mr=1300万)粉状聚丙烯酰胺,采用FT—IR、SEM及DTG研究了聚合物的结构与其溶解性能的关系,并把该产品与国产及进口样品的综合性能数据进行了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合成的聚丙烯酰胺具有纤维状、层状、孔状结构,这种结构是产品速溶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采用反应性乳化剂,通过种子乳液聚合制备出单分散的聚苯乙烯乳胶粒。实验结果表明,聚合温度、油/水质量比、乳化剂浓度及补加速度对胶粒大小和尺寸分布产生较大影响。理论分析表明在种子乳液聚合过程中,当反应体系中没有新的胶束生成、乳胶粒子不发生凝聚且体积增长反应级数”的取值在0~2.5之间时,乳胶粒粒径分布有自身变窄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以十二烷基苯磺酸(DBSA)为催化剂,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正丁酯(BA)、三(甲基三氟丙基)环三硅氧烷(D3F)与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ES)进行乳液共聚反应,制备了氟硅丙烯酸酯聚合物乳液。考察了不同单体及催化剂用量对乳液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当氟硅单体D3F用量为20%,VTES用量为3%,DBSA用量为0.7%时,聚合过程及乳液的稳定性较好,乳胶的粒径大小在88nm左右;经氟硅改性的丙烯酸酯乳胶膜的热稳定性要高于聚丙烯酸酯乳胶膜,热分解温度提高了30℃;氟硅单体用量为5%时,乳胶膜的吸水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13.
以丙烯酰胺(AM)与丙烯酸(AA)为原料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法制备硅藻土高吸水性树脂,选用环己烷为油相,过硫酸铵为引发剂,span60和tween80构成复合乳化体系,在合适的配比下,乳化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6%,油水体积比为3∶1,单体丙烯酸中和度为80%,引发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65%,交联剂用量为单体总质量的0.07%,研究硅藻土用量,硅藻土的焙烧温度和酸浸等因素对聚合过程和产物形态、吸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盐酸质量分数为8%、硅藻土加入量是单体总质量的1%时所得产物的吸水率和吸盐水率最高,分别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制备出高弹性、高稳定性、高防水性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用丙烯酸酯乳液,克服常规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用乳液弹性低和防水性差的弊端.方法采用分子设计、粒子形态的概念,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丙烯酸丁酯(BA)为原料,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DSB)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的混合乳化剂为乳化体系,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引入甲基丙烯酸(MAA)功能性单体和N-羟基丙烯酰胺或丙烯酰胺活性交联单体,采用预乳化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工艺.结果设计低玻璃化温度(Tg)、引入功能性单体及活性交联单体可以提高丙烯酸酯乳液的弹性、稳定性和防水性.结论得出较佳的工艺条件为:(1)预乳化阶段:单体滴加时间t=45min、预乳化温度01=45℃、搅拌器转速为500~550r/min;(2)种子乳液聚合阶段:反应温度02=80℃、反应时间t=4h、搅拌器转速为280~300r/min.  相似文献   

15.
采用偶氮对2-脒基丙烷盐酸盐(V-50)为引发剂通过无乳化剂乳液聚合方法制备尺寸均一的阳离子聚甲基苯乙烯(PMS)胶乳粒子。详细讨论聚合条件,如引发剂浓度、单体浓度、离子强度、搅拌速度对聚合速率、粒子尺寸及分布的影响。最终获得制备单分散无乳化剂阳离子型聚甲基苯乙烯乳粒子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SBS改性沥青的基础上,采用常规工艺制备了SBS改性乳化沥青,再掺入丁苯胶乳(SBR),制得复合改性乳化沥青.并重点研究了丁苯胶乳种类及用量对改性沥青乳液性能的影响,为研究耐寒型沥青乳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环保型上光油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的方法,选择合适的单体进行乳液聚合,合成了印刷用环保型上光油,探讨了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的比例、乳化剂的种类和用量、引发剂用量及pH值对乳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丙烯酸丁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比例为0.85,OP-10与SDS组成的复合乳化剂用量为2.5%,引发剂为0.25%时最佳,该上光油具有光泽好,耐化学品性能强,稳定性良好等特点。还分析对比了碱性硅溶胶及碱溶性树脂对乳液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捕收剂的浮选性能,以十二胺和丙烯酸甲酯为原料合成一种两性捕收剂SB-116,并用于四川清平中低品位磷矿浮选试验. 考察了物料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药剂合成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和浮选试验分析合成药剂的浮选性能. 结果表明:反应物的物料配比、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对反应产物的浮选性能具有一定的影响,最佳的合成条件为十二胺和丙烯酸甲酯的摩尔比1∶1.6、反应时间45 min、反应温度68 ℃. 合成药剂与原料的红外光谱分析证明十二胺和丙烯酸甲酯发生了化学反应,生成了十二烷基丙氨酸甲酯. 单一反浮选、双反浮选以及正反浮选三种工艺流程的对比说明两性捕收剂SB-116在正反浮选中可以得到理想的选矿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