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孔内深层强夯法(DDC)技术作为一项新型地基处理技术,近年来在许多地区得到较好应用.本文结合DDC技术在蒲城医院综合住院楼工程巾的成功应用,对其技术特点、设计方案、施工工艺及质量检测等进行了重点论述,同时介绍该方法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处理效果,从而加快该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主要内容:试验场地工程地质概况、试验流程、灰(素)土试验桩设计、施工的有关参数、静载荷试验的目的与要求,静载荷试验的加荷与观测、静载荷试验的结果及分析、结论与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介绍孔内深层强夯法(DDC法)的应用技术,结合工程实例,研究了孔内深层强夯法(DDC法)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的施工方案及处理效果,为进一步在湿陷性黄土地区推广此工法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介绍了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施工工艺,强夯的质量检测方法及其处理的效果。从而说明强夯法不但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中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且具有设备简单,施工便捷,见效快,经济实用的优点,在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在湿陷性黄土地区的建筑物设计中,为了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往往需要采取相应的地基处理措施。强夯法由于具有效果显著、设备简单、施工方便、适用范围广、经济可行和节省材料等优点,在建设中大量运用并取得巨大的成就。 相似文献
8.
强夯法是利用100KN以上的重锤自由落下时,将地表下一定深度内的湿陷性黄土或其他土夯至密实状态。此法是对重锤表层夯实法的发展,其夯击功能比重锤表层夯实法的夯击功能大得多,因此,强夯地基的夯击下沉量和有效夯实厚度亦大得多。 相似文献
9.
我国黄土分布广泛,湿陷性黄土占其中很大一部分,因此地基建设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处理好黄土地区地基的湿陷性和工后沉降。通过对某黄土地区大量工程地质资料进行分析,对该地区的湿陷性黄土进行相关研究,分析了湿陷性黄土的工程特性,对不同处治措施的优缺点及需要考虑的各种条件进行了汇总,为以后新建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结合工作实践经验,对孔内深层强夯法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并将其与强夯法和普通灰土桩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采用孔内深层强夯法处理地基可获得较好的挤密效果,经济效益显著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强夯法在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结合实际工程,分析了强夯对土体密度、压缩性、湿陷性等性质的影响,探讨了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工程效果,对黄土地区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强夯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地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夯法是利用100KN以上的重锤自由落下时,将地表下一定深度内的湿陷性黄土或其他土夯至密实状态。此法是对重锤表层夯实法的发展,其夯击功能比重锤表层夯实法的夯击功能大得多,因此,强夯地基的夯击下沉量和有效夯实厚度亦大得多。 相似文献
14.
15.
通过分析延安机场迁建工程中存在湿陷性黄土的特点,提出了强夯法地基处理方案,并阐述了强夯的处理范围、所用材料及夯击参数,介绍了强夯的施工流程,实践表明该方法满足了施工要求,并具有施工简单、工效显著、加固补强等有效作用。 相似文献
16.
湿陷性黄土地基的处理是施工中的重难点。若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不当,则会使路基失去稳定性,导致路面坍塌、道路使用年限降低。本文阐述了湿陷性黄土的性质,并对强夯法在湿陷性黄土地基中的作用原理及施工工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5,他引:1
分析了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方法选择的重要性,探讨了湿陷性黄土地基处理的原则,提出了土垫层法、灰土挤密桩法、强夯法等地基处理方法,并对其进行了详细阐述,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18.
阐述了孔内深层强夯法的作用机理,归纳了该地基处理方法的技术特征,并通过孔内深层强夯法与其他地基处理方法的比较,证明:该处理方法具有诸多优势,有较好的推广价值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孔内深层夯实法处理湿陷性黄土实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前言孔内深层夯实法是一种深层地基处理法。该方法先成孔至一定深度,然后自下而上分层填料并强夯,形成密实的桩体和强力挤密的桩间土。在湿陷性黄土地区其最大的优点是:处理深度深,可达30m;在消除湿陷性的同时极大地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压缩变形。笔者通过工程实例,对湿陷性黄 相似文献
20.
夯实法包括重锤表层夯实法争强夯法。二者系借助起吊设备,将一定质量的夯锤提升至预定高度,然后自由落下,直接在拟夯实的土层上返复进行夯击,使基础底面下一定深度内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显著改善,并可作为建筑物地基的良好持力层。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