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柴油加氢脱硫、脱芳烃反应动力学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柴油馏分加氢脱硫、脱芳烃的反应机理,提出了按一级反应处理的柴油加氢脱硫四集总反应模型和柴油加氢脱芳烃可逆反应模型.对不同原料在不同反应条件下验证模型的适应性有较好的精度,可以用于柴油深度加氢脱硫、脱芳烃生产清洁燃料的新工艺开发及工艺优化.  相似文献   

2.
为满足生产国六标准车用柴油的需要,采用等温高通量反应器,对加氢精制催化剂CoMo/Al2O3上的柴油加氢脱芳烃(HDA)动力学进行了研究。考察了反应温度、氢分压、氢/油体积比、空速等因素对柴油加氢脱芳烃反应的影响。根据芳烃加氢反应机理将柴油中的芳烃化合物按所含芳环个数分成了三集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考虑竞争吸附影响的集总反应动力学模型,并采用鲍威尔优化算法确定了模型参数。结果表明,所得动力学模型与实验结果吻合良好。进一步的验证结果表明,所建动力学模型能够很好地预测柴油加氢脱芳烃过程,所得模型可为柴油加氢脱芳烃反应的操作优化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清洁柴油生产技术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介绍了国外清洁柴油生产技术的开发和工业应用情况,包括柴油加氢脱硫技术,超深度脱硫技术,降低汽油芳烃含量技术以及几种柴油非加氢脱硫技术和增产优质柴油技术。  相似文献   

4.
柴油深度加氢脱硫脱芳烃工艺技术的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不同性质的柴油,可采用不同的加氢脱硫脱芳烃工艺技术生产清洁柴油。直馏柴油和焦化柴油采用单段加氢工艺技术,在适宜的工艺条件下,可以生产硫质量分数低于300μg/g、芳烃质量分数低于25%、十六烷值大于53的清洁柴油;劣质催化裂化柴油采用单段加氢工艺及催化剂匹配装填技术,在适宜的工艺条件下,可以生产密度0.8576g/cm^3、硫质量分数5.0μg/g、芳烃质量分数29.6%、十六烷值39.8的清洁柴油组分;劣质催化裂化柴油采用两段加氢工艺技术,可以生产密度0.8506g/cm^3、硫质量分数1.2μg/g、芳烃质量分数16.5%的清洁柴油组分。  相似文献   

5.
直接生产清洁柴油的加氢技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抚顺石油化工研究院开发的几种可直接生产符合《世界燃料规范》II类、Ⅲ类标准清洁柴油的加氢技术 :①以减压瓦斯油为原料直接生产Ⅲ类标准清洁柴油的高压加氢裂化技术 ,以及直接生产Ⅱ类标准清洁柴油的中压加氢裂化技术 ;②直馏柴油、焦化柴油深度加氢精制技术 ;③正在开发中的采用贵金属催化剂的催化裂化柴油两段法深度脱硫、脱芳烃加氢技术。  相似文献   

6.
柴油逆流加氢超深度脱硫脱芳烃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反应工程原理开发了气液逆流加氢生产超低硫甚至无硫低芳烃柴油新工艺,考察了工艺参数对加氢脱硫、脱芳烃效果的影响.研究表明:氢分压、反应温度、体积空速对柴油逆流加氢工艺的影响和常规并流工艺基本一致,但氢油体积比在一定的范围内对两种工艺的影响差异很大.试验结果证明,气液逆流加氢具有更高的脱硫、脱芳烃深度,是一种经济有效的先进加氢精制工艺.  相似文献   

7.
柴油加氢脱芳烃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报道了一种柴油加氢脱芳烃催化剂的研究结果。该催化剂的活性金属组分为贵金属。在中压条件下,使用该催化剂,以硫含量为150μg/g的中原催化裂化柴油加氢精制油为原料,加氢脱芳烃率达到68%,柴油收率95%以上,可用来直接生产满足《世界燃油规范》Ⅲ类标准要求的清洁柴油。该催化剂对原料的适应性强,具有较强的耐硫、氮能力和良好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8.
柴油馏分的加氢脱硫脱芳烃(2)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国内外柴油馏分(直馏和催化裂化柴油等)加氢脱硫脱芳烃的工艺方法和生产数据,对如何选择深度、超深度脱硫脱芳烃工艺过程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柴油加氢装置降低柴油多环芳烃难点。综述了降低柴油馏分多环芳烃含量的方法,其中,采用加氢活性高的W-Mo-Ni(或Mo-Ni)催化剂与直接脱硫活性高的Mo-Co(或W-Mo-Co)级配装填技术,可更好地发挥不同类型催化剂的优势,并有效降低高温下热力学限制带来的深度脱芳烃难度,满足加氢装置加工掺兑催化裂化柴油原料长周期运行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柴油馏分的加氢脱硫脱芳烃(1)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介绍了国内外柴油馏分 (直馏和催化裂化柴油等 )加氢脱硫脱芳烃的工艺方法和生产数据 ,对如何选择深度、超深度脱硫脱芳烃工艺过程提出了看法。  相似文献   

11.
带两个顺放罐的大型变压吸附制氢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带两个顺放罐的变压吸附制氢新技术及其研发背景,并分析了其用于大规模制氢相对于传统技术的优点。该新技术可提高氢回收率,并显著减少装置尺寸和投资费用。  相似文献   

12.
采用金属氧化物催化丙烷氧化脱氢的化学链反应过程,利用晶格氧选择性燃烧生成氢,推动反应热力学平衡向生成丙烯方向移动,提高丙烯收率,降低过程热负荷;基于Aspen Plus软件对传统丙烷脱氢工艺(Oleflex)和化学链氧化脱氢工艺进行全流程模拟,对比分析两工艺的能耗;并基于流程模拟与分析,对氢气转化率和反应-再生系统设计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对于化学链氧化脱氢工艺,由于不需要临氢环境,氢气与催化剂晶格氧及积炭的反应使其能耗比Oleflex工艺降低 43.01%。若采用丙烯 丙烷热泵精馏分离技术替代传统精馏技术,化学链氧化脱氢过程总能耗比Oleflex工艺可进一步降低。随着氢气转化率的提高,脱氢反应系统对下游供热的能力将逐渐提升。  相似文献   

13.
UOP常压连续再生重整催化剂还原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扬子石化有限公司连续重整装置催化剂还原过程进行分析,认为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还原气中水含量高和氢纯度偏低。参考UOP公司及其它重整装置的经验,对重整催化剂还原工艺进行了改进,将90%的还原废气排入增压氢系统,可有效降低还原区的水含量;用PSA氢替代循环氢,可进一步提高还原区氢纯度,从而提高还原反应速度,改善再生催化剂的性能,使重整反应的芳烃产率有所提高。另外,在日常操作中应尽可能采用下部空气烧焦,增压氢聚集器滤芯应当每年更换一次,还应保证催化剂在缓冲料斗内充分冷却。  相似文献   

14.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独山子石化分公司催化重整装置由0.32Mt/a扩能至0.50Mt/a,改造内容主要包括:预处理单元采用高空速催化剂,提高预处理单元处理量;采用重整产氢部分氢量一次通过流程,降低临氢系统压力降。重整单元采用四炉四反二段混氢工艺技术,提高装置处理量和反应的选择性,降低重整临氢系统压力降;增加重整产氢再接触流程和液化石油气吸收措施,回收重整产氢中的部分轻烃和燃料气中的C3,C4组分,提高装置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氢提纯工艺的选择及其工业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从工艺技术方案的比较。迷择以及工业应用等几个方面,对氢提纯的三种工艺方法变压吸附、膜分离和深冷分离进行了详细分析,提出了各种方法的选择原则和使用条件,对炼油厂和石油化工厂经济地选择氢提纯方法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Ziegler-Natta催化丙烯聚合中氢气的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氢气链转移机制的基础上,综述了给电子体对氢气调节聚丙烯相对分子质量作用的影响,以及氢气对聚丙烯规整性的提高和对催化剂活性的强化等方面的作用,并介绍了氢气在聚合体系中与各组分的物理作用,为建立氢气影响的定量关系及对过程建立模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炼油厂含硫污水预处理及综合利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3种原油采用不同加工过程的含硫污水组成以及几套含硫污水汽提装置的原料水和净化水组成进行了比较。介绍了空气氧化和蒸汽汽提等含硫污水预处理工艺的原理、流程和特点。对针对气相中硫化氢和氨的出路而开发的各种蒸汽汽提工艺,如回收硫化氢和氨的汽提工艺(包括单塔加压侧线抽出汽提工艺、双塔加压汽提工艺、CLL氨回收工艺、美国钢铁公司氨回收工艺)、回收硫化氢而不回收氨的汽提工艺、硫化氢和氨都不回收的汽提工艺以及回收氨的精制工艺等作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含硫污水中的氨是否回收的问题。最后指出减少催化裂化和油品加氢装置含硫污水量以及净化水综合利用应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在实验室研究、小试和侧线试验的基础上,建立1.0kt/a丙烯与双氧水环氧化制备环氧丙烷的中试装置。采用空心钛硅分子筛改性制备的丙烯环氧化催化剂HPO-1,在一定的反应压力和丙烯与双氧水摩尔比的条件下,考察反应温度、甲醇与双氧水的摩尔比和双氧水空速等对双氧水转化率和环氧丙烷选择性的影响,确定中试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30~70℃,反应压力0.5~2.0 MPa,双氧水质量空速0.12~1.20h-1,甲醇与双氧水的摩尔比5~25,丙烯与双氧水的摩尔比1.2~2.5。在该条件下,运行超过6 000h,双氧水转化率为96%~99%,环氧丙烷选择性为96%~98%,催化活性未明显下降;采用双共沸蒸馏工艺分离提纯的环氧丙烷产品的纯度不小于99.97%。  相似文献   

19.
催化裂化干气作为制氢原料的研究及工业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开发了一种利用催化裂化干气制氢的工艺,采用两段加氢精制的流程,脱除催化裂化干气中大量烯烃和有机硫化物,净化后的气体作为制氢原料可大大降低氢气成本。该技术在武汉石油化工厂工业应用的结果表明,利用催化裂化干气制氢的工艺技术开发是成功的。  相似文献   

20.
预转化制氢工艺的最新进展及其节能潜力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预转化及其组合制氢工艺的国内外现状与最新进展 ,简要介绍了国内两套预转化制氢装置的工艺流程和丹麦TopsФe公司提出的各种制氢新流程如预转化与常规转化炉的组合流程、预转化与自热式蒸汽转化炉的组合流程及预转化与常规转化炉、氧气燃烧转化炉的组合流程等。并对预转化组合制氢工艺的节能途径如降低水碳比、预转化气再热等对装置主要消耗 (原料、燃料、外输蒸汽 )及能耗的影响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