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合成了6种2-[2'-(6’-取代苯并噻唑)偶氮]-5-二甲氨基苯甲酸(6-R-BTAMB,其中R=CH3,OCH3,Cl,Br,CH3SO2,NO2)新试齐4。初步研究了6-CH3-BTAMB与Fe(Ⅱ)、Co(Ⅱ)、Ni(Ⅱ)、Cu(Ⅱ)和Pd(Ⅱ)等离子的络合显色反应的光度特性。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在磷酸氢二钠-氢氧化钠介质中,锰(Ⅱ)催化高碘酸钾氧化PAR,使之褪色的反应,测定了其动力学条件,建立了一种高灵敏、高选择性测定痕量锰的新方法。可测0.01~1.4μg/10ml范围的锰(Ⅱ),方法的检测限为7.03×10-11g/ml,用于环境水及人发中锰(Ⅱ)的测定,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尼龙-66(PA-66)与聚乙烯(LDPE)共混物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用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和三元乙丙橡胶(EPDM)改善了与基体PA-66的相容性。添加弹性体EPDM,使之生成(PE/EPDM)-g-MAH共聚物,可以大幅度度地提高PA-66/(PE/EPDM)-g-MAH冲击强度,同时熔体粘度随温度的变化趋于平缓,吸水率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4.
1-羟基乙叉-1,1-二膦酸铜(Ⅱ)固体配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合成了六种1-羟基乙叉-11二膦酸CH3C(OH)(PO3H2)2(简称HEDP)与Cu(Ⅱ)的固体配合物。用元素分析和热重分析确定了这些配合物的组成Cu(H3L)2.12H2O、Na4Cu(HL)28H2OCuH2L.2H2O、NaCuHL.6H2O、Na2CuL.5H2O、Cu2L.3H2O(其中L=CH3C(OH)(PO3)2)。用红外光谱和热分析对合成产物的结构及热稳定性作了系统的研究。通过电位滴定法讨论了Cu(Ⅱ)与HEDP之间的配位作用。  相似文献   

5.
应用荧光光谱法研究了Mn(Ⅱ)与牛血清白蛋白(BsA)间的结合作用;采用荧光猝灭法计算出不同温度下Mn(Ⅱ)与BSA结合的结合常数、结合位点数、热力学参数;采用同步荧光技术考察了Mn(Ⅱ)对BSA构象的影响,并讨论了Mn(Ⅱ)与BSA的结合模式。结果表明,Mn(Ⅱ)与BSA的结合位点数为1,猝灭过程为动态猝灭,结合过程主要是熵驱动,相互作用力主要为疏水作用力。在此基础上采用荧光猝灭法进一步研究了Mn(Ⅱ)-BSA-Zn(Ⅱ)双金属体系中Mn(Ⅱ)、Zn(Ⅱ)与BSA的相互作用;在Stern-Volmer方程的基础上推导出双金属体系中荧光猝灭的缔合公式;在与单金属体系对比后,推测出Zn(Ⅱ)会竞争Mn(Ⅱ)与BSA的结合。  相似文献   

6.
用高效RSP-Cu_3Si合金催化剂,气化的氯苯PhCl与氯甲烷在400℃同时经过催化剂RSP-Cu_Si可制得重要硅烷化试剂(CH_3)_mPh_nSiCl_(4-m-n)讨论了反应的最佳条件及速度。  相似文献   

7.
周双生  谢复新等 《化学试剂》2002,24(1):26-26,46
合成了一种新的含硫席夫碱2,6-吡啶基二甲醛双缩(β-巯基乙安)(H2L)及其Cu(Ⅱ)、Cd(Ⅱ)和Hg(Ⅱ)的配合物,并经元素分析,摩尔电导、IR和^1HNMR谱表征,确定了它们的组成和结构。  相似文献   

8.
采用荧光光谱、电导法及红外吸收法研究了腐植酸与Cu(Ⅱ)、Pb(Ⅱ)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电导率及红外吸收光谱。试验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9.
合成了由1,4-二(2‘-l甲醛)苯基-1,4-二氧杂丁烷和邻氨基苯硫酚缩合的含硫席夫碱配体H2L及其与Ni(Ⅱ)、Cu(Ⅱ)、Cd(Ⅱ)和Hg(Ⅱ)的配合物,所有化合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谱、摩尔电导率等测试进行表征,确定了它们的组成、稳定性和可能的空间结构。  相似文献   

10.
高分子共聚物——秀波(SP—Ⅱ)在洗衣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配方实验,描述了高分子共聚物-秀波(SP-Ⅱ)的洗衣中的应用,实验结果表明,在洗衣粉配方中加入秀波(SP-Ⅱ),一次去污力得到提高,通过助剂复配,弥补了三聚磷酸钠分散力不足的缺陷,循环洗涤性能明显改进,为配方研究提供了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1.
天祝褐煤腐殖酸对Mn(Ⅱ)吸附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天祝褐煤中提取的腐殖酸对Mn(Ⅱ)进行吸附性能的研究,确定了Mn(Ⅱ)的吸附平衡时间、pH值及吸附速率方程,讨论了腐殖酸用量和Mn(Ⅱ)初始浓度与吸附率和吸附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刘建宁  赵建设等 《化学世界》2002,43(10):530-532
在以对氯苯乙酮单缩二氨基硫脲(HL)为配体的非水溶剂中,用Ti、Ni、Cu金属做阳极,用电化学金属阳极氧化法合成了对氯苯乙酮单缩二氨基硫脲与Ti(Ⅳ)、Ni(Ⅱ)、Cu(Ⅰ)的金属配合物。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磁化率、摩尔电导等对配体和配合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新荧光试剂3-苯基-5-(4′-硝基-2′-羧基苯偶氮)-2-硫代-4-噻唑啉酮(3P-4NRACP)的合成,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及质谱确证了其结构。在pH5.6时,它与铜(Ⅱ)形成稳定的荧光螫合物,在γex/λem=305nm/405nm处产生强荧光,其荧光强度与铜(Ⅱ)的浓度在1.57×10-10~1.89×10-8mol/25mL范围内呈线性关系,灵敏度达1.57×10-10mol/g的铜(Ⅱ)。用此方法测定了杂交米、糯米及香米中的痕量铜(Ⅱ),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14.
艾莲  罗学刚  王昱豪  梅强 《化工学报》2014,65(4):1450-1461
以分别含有单一的U(Ⅵ)、Cu(Ⅱ)溶液以及U(Ⅵ)、Cu(Ⅱ)混合溶液为吸附质,系统探讨了pH值、吸附剂量、温度、时间和初始离子浓度对向日葵秸秆吸附效果的影响。采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Langmuir、Freundlich和Langmuir-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从分配系数和分离因子角度对吸附选择性进行分析,并对吸附机理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向日葵秸秆对U(Ⅵ)和Cu(Ⅱ)的吸附分别是自发的吸热和放热反应;吸附动力学均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即化学吸附为控速步骤;单离子体系下U(Ⅵ)和Cu(Ⅱ)的吸附等温线分别符合Langmuir-Freundlich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复配体系下,当干扰Cu(Ⅱ)浓度≥60 mg·L-1时,U(Ⅵ) 的吸附等温线可用Langmuir-Freundlich模型描述;而当干扰U(Ⅵ)浓度≥200 mg·L-1时,Cu(Ⅱ)的吸附等温线可用Langmuir模型描述。当溶液中同时存在U(Ⅵ)和Cu(Ⅱ)两种离子时,离子间存在竞争吸附,且向日葵秸秆对U(Ⅵ)具有更高的选择性,这与金属本身的特性有关。向日葵秸秆吸附前后的SEM、EDX和FT-IR图谱表明,吸附U(Ⅵ)和Cu(Ⅱ)的主要方式为络合和离子交换。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镍(Ⅱ)与1-(2-吡啶偶氮)-2-萘酚(PAN)显色水相测定微量镍(Ⅱ)的新方法。实验表明,PH3.8~4.2酸性介质中,镍(Ⅱ)与PVN显色生成不溶于水的有色配合物,在表面活性剂Tween-80存在下,可在水相中直接测定微量镍(Ⅱ)。最大吸收波长位于570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3.6×10 ̄4L·mol ̄(-1)·cm ̄(-1),镍(Ⅱ)含量在0~1.20mg/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此方法用于测定呼和浩特地区自来水中微量镍(Ⅱ),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6.
新型含羧基卟啉及其金属配合物的合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涛  张援  唐明  黄锦汪  计亮年 《化学试剂》2002,24(4):221-222,243
合成了5-(间羰基苯甲酸)-氨基苯基-10,15,20-三苯基卟啉(m-CPTPP)及其锌(Ⅱ)、铁(Ⅲ)、铜(Ⅱ)配合物,并通过质谱、元素分析、IR、UV-Vis、^1HNMR、荧光光谱等对其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17.
对在氯仿溶液中用1-苯基-3-甲基-4-(α-呋喃甲酰基)吡唑啉酮)-5(HPMαFP)对Co(Ⅱ)的萃取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HPMαFP萃取效果随其浓度的增大而显著增加,还研究了HPMαFP与1,10-菲罗啉(Phen)、三辛基氧膦(TOPO)、二苯亚砜(DPSO),2,2′-联吡啶(DIPY)的氯仿溶液对Co(Ⅱ)的协同萃取,结果是HPMαFP与Phen的协萃作用显著,与DIPY协萃作用较小,与TOPO、DPSO无协萃效应;还根据模拟萃合物Co(PMαFP)2和Co(PMαFP).Phen的红外光谱和元素分析结果,讨论了萃合物的结构。  相似文献   

18.
李慧芝  孔伟 《化学世界》1997,38(9):489-492
本文研究了在混合磷酸盐的缓冲体系中,钴(Ⅱ)催化高碘酸钾氧化铍试剂Ⅱ的褪色反应及其动力学条件,从而建立测钴(Ⅱ)的新方法,可测定0~1.2μg/25ml范围的钴(Ⅱ),方法的检测限为3.36×10(-12)g/ml,将该体系用于巯基葡聚糖凝胶分离富集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样品中微量钴(Ⅱ),结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9.
液膜法富集镉(Ⅱ)与测定镀液中微量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P215-TOPO-SPAN80-液体石蜡-煤油-内相(HCl溶液)乳状液膜体系研究了Cd(2+)的迁移行为,只有Cd~2能与各种阳离子得到满意的分离。最佳液膜体系为4%P215、2%TOPO、5% SPAN80、4%液体石蜡、85% 煤油和内相(4mol/LHCl)。确定了分离与富集镉(Ⅱ)的最优实验条件,Roi=1:1(油内比),Rew=20:120(乳水比)。用此法已成功地测定镀液和工业废水中微量镉,其回收率为99.4%以上,相对标准偏差在3.7%以下,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20.
n-3系列多烯脂肪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二十二碳六烯酸(GHA)、二十碳五烯酸(EPA)、α-亚麻酸等n-3(ω-3)系列多烯脂肪酸,因其具有良好的医疗保健效果而倍受重视.本文介绍了这类物质的天然存在、生理功能、适宜的摄取量和n-6/n-3平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