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 为了解 DPT 疫苗基础免疫后儿童的白喉免疫水平,我市于1990年11月完成了儿童基础免疫后,进行了锡克氏试验。初免月龄为3~6个月及7~9个月,针次间隔为1~3个月及>3个月。现将试验结果列于下表。  相似文献   

2.
<正> 为了解婴儿在不同季节接种卡介苗的免疫效果,我市于1991年5月至10月冷链运转季节,分别对737名婴儿进行卡介苗接种后的卡痕检查及结核菌素试验。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1.在市区及农村,婴儿在不同季节接种卡介苗后,卡痕率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3.
应用IHA法对1318名15~45岁育龄妇女进行了破伤风抗毒素水平测定,阳性率8.80%,保护率7.97%,GMT0.0026IU/ml。抗体阳性率随年龄增大呈下降趋势;城镇与农村育龄妇女的抗体阳性率和保护率均无明显差异。对其中379名18~35岁育龄妇女进行破类免疫,接种1,2,3针后的抗体阳性率,由免前的7.12%分别上升到88.34%、95.33%和100%,保护率由免前的6.33%分别上升到86.02%、93.93/和100%;GMT由免前的0.002IU/ml分别上升到0.26IU/ml、0.38U/ml和0.68IU/ml。各针次间的抗体阳性率、保护率和GMT均有显著差异。而各年龄组间的血清学效果则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我县人群白喉、破伤风免疫水平,评价近几年儿童计划免疫工作,预测白喉、破伤风流行态势,我们抽取各年龄组部分人群进行抗体测定,现将结果报告如下。选择1、3、5岁组儿童各30名,小学各年级15~20人,初高中各年级30~40人,在全县体检的驾驶员中每年龄段抽取20~30人,医院妇产科采脐带血13份,可供检测的血样共551份。应用间接血凝法检测血清抗体,结果换算成IU/ml,在0.0039~2.0IU/ml范围内统计,按≥0.01IU/ml计算保护率,同时计算GMT。结果学龄前儿童抗体水平较高,表明近年基础免疫较满意。学生、成人抗体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5.
<正> 为了解我县白百破三联(DPT)接种后的百日咳抗体水平,促进预防接种工作的提高,我们于1987年8月~1988年3月,对城乡43名接种过DPT的婴儿进行了百日咳效果观察。现将结果简要报告如下。观察对象为3~4月龄无DPT免疫史、未患过百日咳的健康婴儿。吸附DPT三联卫生部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批号878,每毫升含百日咳菌110亿。接种方法基础免疫3针,每针0.5ml,间  相似文献   

6.
用无细胞百白破疫苗(DTPa)和全细胞百白破疫苗(DTPw)分别进行基础免疫,再用DTPa或DTPw加强免疫,一年后对免疫儿童进行了血清抗体检测。结果各类抗体均较加强免疫后一个月明显下降,3个组中抗—FHA虽有所下降,但均在保护水平以上(>20EU/ml),抗—PT抗体只有DTPa组大于20EU/ml。3个组中的大多数儿童的百日咳凝集抗体均<1:320,而抗白喉类毒素(抗—DT)、抗破伤风类毒素(抗—TT)抗体均在保护水平以上。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由卫生部生物制品总公司协作组和长春生物制品研究所等单位研制的吸附精制百白破混合制剂(aPDT)的免疫持久性和加强免疫的时间,在浙江省余杭县选择了3~5月龄健康婴幼儿,按随机双盲分成两组,分别注射aPDT和吸附全菌体百白破混合制剂(aPDT)进行比较。每组IOO人左右,先进行基础免疫,臀部肌肉注射3次,每次0.sml,间隔4周,基免后回年再加强注射1次,剂量为0.sml。于全程基免前后1月以及1年后加强注射前后卫月和1年分别取手指末端血检测百日咳凝集素、抗PT、抗FHA及白喉、破伤风血凝抗体。结果证明:1.aPDT与wPDT…  相似文献   

8.
为更好地开展计划免疫工作 ,河北省每年开展初免儿童白喉、破伤风和百日咳免疫水平监测。现将两年监测结果报告如下。1 监测范围和对象监测范围为全省所有的县 (区 ) (以下同 ) ,每年每市抽一个县 ,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 ,采集耳血或静脉血 ,分离血清 ,冻存 ,由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检测。监测对象为 1~ 2岁完成基础免疫的儿童。2 检测方法白喉和破伤风抗毒素检测采用间接血凝试验 (IHA) ,白喉和破伤风抗毒素均以≥ 0 .0 1IU/ml为达保护水平 ,计算阳性率。百日咳抗体采用微量凝集试验 ,以≥ 1∶32 0为达保护水平 ,计划阳性率。试剂…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武汉公司)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diphtheria,tetanus and acellular pertussis combined vaccine,DTaP)的免疫原性和免疫持久性。方法于2007年9月在成都地区选择670名未接种过百白破联合疫苗,无百日咳、白喉、破伤风疾病史的足月出生的健康婴儿,按2∶1比例随机接种3剂观察疫苗(武汉公司生产的DTaP)和对照疫苗(某厂家生产的DTaP),进行基础免疫,每剂间隔1个月,2009年3月进行加强免疫,接种剂量均为0.5 ml/(剂·人)。基础免疫接种前和全程接种后3050 d、加强免疫前和加强免疫后1个月、1、2、3年分别采集静脉血,分离血清,经ELISA法测定百日咳毒素抗体(pertussis toxin antibody,PTAb)、丝状凝集素抗体(filamentous hemagglutinin antibody,FHA-Ab)、白喉抗体(diphtheria antibody,D-Ab)、破伤风抗体(tetanus antibody,T-Ab)GMT,若免疫前抗体为阳性,则计算4倍增长率。结果基础免疫试验组351例、对照组193例完成了全程接种,即544例受种者符合方案要求。DTaP基础免疫后,试验组与对照组的4种抗体阳转率及抗体4倍增长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FHA-Ab GMT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强免疫前,试验组与对照组4种抗体阳转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强免疫后1个月,试验组FHA-Ab阳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加强免疫后1、2、3年,试验组与对照组4种抗体阳转率和抗体GM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强免疫后1年,4种抗体GMT均高于有效保护水平,加强免疫后2年,PT-Ab和FHA-Ab GMT已降至保护水平以下,加强免疫后3年,D-Ab、T-Ab GMT仍高于保护水平。结论武汉公司生产的DTaP具有较好的免疫原性和免疫持久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不同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疫苗免疫程序基础免疫后的血清学反应。方法选择广东省中山市居住的无疫苗接种禁忌的健康婴儿,在其2、3、4月龄时各接种1剂脊灰灭活疫苗(inactivated poliovirus vaccine,IPV)或口服脊灰疫苗(oral polio vaccine,OPV),按照接种程序的不同,将观察对象分为全程OPV组(O-O-O)、全程IPV组(II-I)、1剂IPV+2剂OPV组(I-O-O)、2剂IPV+1剂OPV组(I-I-O)。基础免疫完成后1个月时采集静脉血,以微量中和试验测定血清中脊灰病毒中和抗体。结果 3剂疫苗免疫后,除I-O-O组1份血清标本Ⅲ型抗体为阴性外,其余标本均产生了针对3个型别脊灰病毒的中和抗体。与I-I-I组比较,I-O-O组和I-I-O组产生了更高的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eometric mean titer,GMT),除与I-O-O组的Ⅲ型抗体G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外,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01);与O-O-O组比较,除I-I-O组的Ⅰ型抗体GMT较低外(P<0.001),I-O-O组和I-I-O组均获得了相近(P>0.05)或更高(P<0.05)的抗体GMT;I-I-O组Ⅰ型中和抗体GMT明显低于I-O-O组(P<0.05),Ⅱ型和Ⅲ型中和抗体GMT高于I-O-O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PV/OPV序贯免疫可提供与全程OPV免疫相似或更高的针对脊灰的免疫保护;为减少OPV相关脊灰同时维持高水平的免疫屏障,推荐采用I-I-O序贯程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价皮内免疫(intradermal,ID)部分剂量组分无细胞百白破-Sabin株脊髓灰质炎联合疫苗(diphtheria-tetanus-acellular component pertussis and Sabin-derived inactivated poliovirus vaccine,DTacP-sIPV)的免疫持久性。方法将40只Wistar大鼠(雌雄各半)分别经ID部分剂量(DTacP-sIPV 1/5和1/10剂量,即1/5D和1/10D ID组)及肌肉注射(intramuscular,IM)全剂量DTacP-sIPV(全剂量IM组),同时设空白对照组(ID PBS)。于0、1、2月共免疫3次,末次免疫后12个月经尾静脉采血,分离血清。微量中和试验法检测抗脊髓灰质炎病毒中和抗体滴度,间接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中抗白喉毒素(diphtheria toxin,DT)、破伤风毒素(tetanus toxin,TT)、百日咳毒素(pertussis toxin,PT)、丝状血凝素(filamentous haemagglutinin,FHA)和百日咳黏附素(perta...  相似文献   

12.
<正> 为了解孕妇白喉免疫状况与婴儿锡克氏试验(ST)阳转的关系,于1988年5月对114名母亲及其所生婴儿进行了调查。调查方法对象为妊娠5个月以上的孕妇及其所生婴儿。随机分为 ST 阳性免疫组、ST 阳性不免疫组和 ST阴性不免疫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及《越南药典》(2010版)方法测定破伤风抗毒素效价结果产生差异的原因。方法分别采用《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及《越南药典》(2010版)规定的破伤风抗毒素效价检测方法(小鼠试验法),同步测定10批破伤风抗毒素供试品效价,比较结果差异;交换两种方法所用的稀释液,进行重复测定。结果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方法测定结果比《越南药典》(2010版)方法高800~1 000 IU/ml;交换两种方法稀释液后,《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方法供试组和对照组小鼠于注射48 h内全部死亡,《越南药典》(2010版)方法供试组和对照组小鼠于注射96 h后无发病症状,两种方法均不成立。结论《中国药典》三部(2010版)方法测定结果明显高于《越南药典》(2010版)方法,稀释液的不同是导致两种方法测定结果差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检测携带口蹄疫病毒(FMDV)Asia-1型P1-2A-IL18基因和O型P1-2A-3C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疫苗诱导豚鼠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能力。方法将重组鸡痘病毒vUTAL-P1-2A-IL18-P1-2A-3C、w-FPV和PBS分别经肌肉注射免疫豚鼠,检测豚鼠脾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特异性CTL细胞杀伤活性和血清中抗FMDV特异性抗体水平。结果重组鸡痘病毒免疫豚鼠脾细胞中T淋巴细胞亚群数量和特异性CTL细胞杀伤活性均显著高于w-FPV和PBS对照组,且能产生抗O型和Asia-I型FMDV特异性抗体。结论二价重组鸡痘病毒口蹄疫疫苗能诱导豚鼠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相似文献   

15.
分别在-20℃、2~8℃和11~20℃,保存3个月的冻干皮内卡介苗活菌残存数分别为6.70×106/mg、1.26×107/mg、7.3×106/mg,接种492名新生儿,阳转率分别为83.56%、83.44%和82.46%,硬结平均直径分别为5.8、6.70和6.02mm,卡痕平均直径分别为4.68、4.11和4.27mm,表明冻干皮内卡介苗在-20℃冰柜中和11~20℃常温下保存3个月仍可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模拟振动后组分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diphtheria,tetanus,and acellular component pertussis combined vaccine,DTacP)的稳定性。方法 选取3批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生物学研究所自主研制的DTacP,根据国家标准GB/T 4857.23-2012规定的方法进行随机振动试验。对振动前后的3批样品进行上清中抗原含量测定、Zeta电位测定、电镜观察、效价测定、鉴别试验、物理检查(外观、装量、渗透压摩尔浓度)、化学检定(pH、铝含量、游离甲醛含量)、无菌检查、特异性毒性检查及毒性逆转试验,评价疫苗的稳定性。结果 振动前后,3批DTacP上清中百日咳毒素(pertussis toxin,PT)、丝状血凝素(filamentous hemagglutinin,FHA)及黏附素(pertactin,PRN)抗原含量均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0.16~1.73,P均> 0.05),白喉类毒素(diphtheria toxoid,DT)及破伤风类毒素(tetanus toxoid,TT)均未检测到絮状反应;Zeta电位均值...  相似文献   

17.
乙型肝炎疫苗不同途径和剂量接种后的免疫效果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136名乙型肝炎血清学标志全部阴性的儿童随机分为不同途径、不同剂量组和对照组,按0、1、6个月的程序接种乙型肝炎血源疫苗,接种后随访观察2年。全程免疫后12个月,肌肉注射10μg组、5μg组和皮内注射2μg组,抗-HBs阳转率分别为100%、100%和89.47%;抗-HBs浓度分别为286.44、172.97和126.87mIU/ml。2年时,各组抗-HBs阳转率和浓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疫苗保护率分别为87.57%、83.03%和81.35%。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正> 为了解本市人群应用 A 群脑膜炎球菌多糖菌苗(APS)免疫后抗体水平的消长情况,我站对111名儿童进行了 APS 免疫前后的血凝抗体水平监测。观察对象为市内某小学111名9~13岁健康儿童。菌苗为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生产。接种按使用说明书,并于接种前和接种后2周、1月、2月和1年,分别采集耳血用间接血凝试验检测血凝抗体。该人群免疫前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腮腺炎疫苗与吸附精制白喉、破伤风二联类毒素(DT)能否同时接种,为制定免疫方案 提供依据。方法用冻干流行性腮腺炎减毒活疫苗和吸附精制白、破二联类毒素同时和分别接种8~14岁的寄宿 学生,观察其免疫应答。结果两苗同时接种与分别接种临床反应及免疫应答差异均无显著意义。结论两苗是 可以同时接种的。  相似文献   

20.
吸附精制百白破混合制剂(DTPa)系由戊二醛解毒的百日咳毒素和丝状血凝素,通过蔗糖密度梯度离心去除内毒素,再与白喉和破伤风类毒素以及AI(OH)a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经对接种人群反应和血清学效果观察,证实了其良好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为了解该制品的稳定性,我们对于保存于不同温度和时间的DTPa进行了毒性和效力稳定性的研究。试验所用的901、902、903、glls、gll6、9117、CT08、CT09、CT10、CTll、CT12、96O12、96013和96O14批制剂均按吸附精制百白破制检暂定规程生产和检定。于2~SC保存1、2、4年和37℃保存2、4、13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