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慢性、多因素、复发性疾病,以免疫系统紊乱和肠道炎症为特征。天然多糖具有p H响应性、胃耐受性、结肠微生物群的降解性和粘膜粘附性以及良好的抗炎活性和肠道菌群调节能力,被认为是设计IBD新型制剂的理想载体。将天然多糖做为纳米载体包裹药物靶向至结肠,既提高了药物的生物利用度又实现协同治疗的效果。文章综述了基于天然多糖纳米载体协同治疗IBD的机制以及做为载体的多糖在IBD治疗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药物载体(Drug Delivery)通常由高分子纳米材料构成,可以控制药物释放速率,实现药物靶向运输功能.纳米纤维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低毒性和可降解性等优良性能,可作为一种理想的新型药物载体材料.本文总结了近几年纤维素纳米晶体、纤维素纳米纤丝、细菌纤维素等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并对其与药物分子的结合方式做了简单...  相似文献   

3.
纳米纤维素具有可再生、环境友好、可生物降解、比表面积大、弹性模量高、生物相容性好等优异特性。利用纤维素纳米纤丝开发药物载体材料,有助于促进农林生物质资源的高值化应用。本文系统地综述纤维素纳米纤丝复合水凝胶材料、复合气凝胶材料、复合膜材料在药物缓释领域中的研究现状,阐述其药物缓释机理,并展望纳米纤维素在药物缓释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壳聚糖基纳米载药微粒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多肽,蛋白质、核苷酸及质粒等复杂高分子的粘膜释放给药是当前最受关注的研究课题之一。壳聚糖作为一种天然高分子多糖,已经被认为是一种最具希望的高分子药物的跨膜输送载体。而壳聚糖纳米微粒是主要的载体形式之一。本文综述了壳聚糖纳米微粒药物载体的制备方法以及输送高分子药物的作用机制。现已表明壳聚糖可通过离子交联、共价交联、沉淀析出、大分子复合及自组装等方法获取负载大分子药物的壳聚糖纳米胶体粒子。结尾阐述了这种新型载药系统的存在的问题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为改善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PLGA)基药物载体的降解性能和释药性能,以PLGA为基材,以胶原蛋白(Col)为改性材料,以阿霉素(DOX)为药物模型,利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得到PLGA/Col/DOX纳米纤维膜,探究了胶原蛋白对其亲疏水性、体外降解性、释药性能及细胞相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LGA与Col以3:1的质量比复合制得的纳米纤维膜性能最佳;经胶原蛋白复合改性后,纳米纤维膜的接触角由未改性的93.5°降至51.5°,亲水性显著提高;胶原蛋白改性可大幅提高PLGA的降解性,改性后纳米纤维膜30 d的质量损失速率由未改性的3.5%增加至19%,且改性后纳米载药纤维膜的药物释放速率和细胞相容性明显提高,有利于细胞黏附增殖。  相似文献   

6.
本文概述了纳米纤维素作为药物载体,在精准药物设计和靶向递送、疾病早期诊断和实时监测、复杂疾病治疗及组织工程支架材料等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应用,提出了其在应用中面对的挑战,并展望了未来纳米纤维素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将纤维素纳米纤丝(CNF)和海藻酸钠(SA)共混,然后在CaCl2的交联作用下,制得具有pH响应性的CNF/SA水凝胶,并通过物理包裹的方式将阿司匹林(ASP)、CNF和SA三者混合均匀后,在CaCl2的交联作用下制得ASP/CNF/SA载药水凝胶,研究ASP在不同pH值环境中的缓释行为。结果表明,ASP/CNF/SA载药水凝胶的载药量为194 mg/g,包封率达49.9%,且药物分子和水凝胶都保持了很好的热稳定性。ASP/CNF/SA载药水凝胶的药物释放具有pH响应性,药物分子的释放速率随着环境pH值的升高而加快。在p H值为1.5~11.0的缓释条件下,药物的释放行为均为溶蚀作用。  相似文献   

8.
《广西轻工业》2019,(8):52-53
纳米药物晶体技术是当前比较新型的药剂学途径,能够有效增强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通过这种技术制备出来的药物具有粒径小,药物含量高等特性,适用于当前医学中各种给药的方式,提升药物的溶解度以及溶出速率,逐渐受到医学工作者的重视力度。本文概述什么是纳米药物晶体,分析纳米药物晶体的制备技术及其应用,希望能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性意见。  相似文献   

9.

玉米醇溶蛋白是玉米淀粉加工的主要副产物,价格低廉且容易获取。基于其独特的自组装特性,玉米醇溶蛋白可通过多种方式构建成纳米颗粒,进而对生物活性物质进行荷载和输送。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反溶剂沉淀、pH循环、电喷雾和微流控等。这些制备方法都可合成响应各种环境刺激且性质稳定的玉米醇溶蛋白基纳米颗粒。本文综述了刺激响应型玉米醇溶蛋白基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响应类型和应用最新进展。这些纳米载体可对内源性(pH、酶和氧化还原)和外源性环境刺激(磁和光)做出响应,已被用于食品智能包装、纳米农药和纳米医学中生物活性物质的包封递送。然而,仅依靠单一刺激响应很难实现活性物质的作用最大化,多重刺激(双重刺激、三重刺激等)响应的纳米颗粒已成为递送领域的新发展趋势。未来,更多的研究应该投入到多刺激响应纳米颗粒的研发,以及如何将纳米颗粒的多重响应特性和纳米颗粒的靶向递送结合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0.
以具有良好生物降解性、相容性和降解产物无毒性的聚乳酸/聚乙醇酸(PLGA)为原料,通过静电纺丝制备PLGA载盐酸四环素(Tet)纳米纤维膜,制备组织工程支架材料。通过扫描电镜(SEM)和荧光显微镜观察纳米纤维膜的形貌结构及细胞与膜的黏附、生长情况;用紫外光分光光度计检测药物的吸光度,并计算其释药速率;通过改良的Kirby-Bauer方法观察其体外抑菌性能。结果显示:不同载药量纳米纤维膜的平均直径在360~470 nm之间,无显著差异;载药量为10%的纳米纤维突释最大,在体外可持续释药27 d以上。体外抗菌活性结果表明纳米纤维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瞬时、长效的抑菌活性。SEM结果显示人成骨样细胞MG-63与纳米纤维膜在支架上共培养后生长良好,表明其细胞相容性好。  相似文献   

11.
丝素蛋白取材广泛,由α-螺旋与β-折叠构成3种晶型结构,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与低毒性,物化可塑性与生物相容性强,其复合材料可应用于医用辅料、药物传输、组织工程、传感材料等领域。综述了丝素蛋白及其复合材料在医用敷料、组织工程、药物传递等领域的应用进展,分析了丝素蛋白可用作药物包衣、微球、成膜、纳米纤维、支架等医用载体并可应用于人体组织工程修复与控制药物传递释放等领域。认为:丝素蛋白及其复合材料在医药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胆汁酸在药物和食品领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胆汁的主要成分胆汁酸,在生物体内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同时,作为一种生物表面活性剂,胆汁酸可以形成胶束、囊泡等多种具有药物载体开发价值的超分子自组装体结构。本文综述近年药品和食品领域胆汁酸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它在药物载体研究领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相似文献   

13.
对明胶纳米颗粒(Gelatin nanoparticles,GNPs)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进行了概述。目前制备明胶纳米颗粒的方法有去溶剂法、凝聚相分离、反相微乳法、乳液溶剂蒸发法、纳米沉淀和自聚集。明胶具有可生物降解性、生物相容性、可被化学改性和交联的可能性,使以其为基础的纳米颗粒作为递送药物和基因的载体以及在新型Pickering乳液的制备等方面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
药物的生物利用度是表示药物分子以各种途径或形式进入机体后,经口腔、胃、肠等消化吸收后进入体循环的比例参数。生物利用度是反映药物在生物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情况的重要依据。在医药等领域,纳米药物递送体系是提高活性分子生物利用度非常有效的手段,药物发挥药效时需要从载体中释放才能被充分吸收。在生物活性分子的研发过程中,可通过体外模型和动物体内模型来模拟药物在机体的作用过程,以此推测药物的生物利用度。目前,广泛应用的生物利用度模型主要包括体外模拟释药模型、体外模拟消化模型、细胞模型、体内药代动力学模型等。该研究主要对常见的生物利用度研究模型构建和应用等进行总结,以期为今后纳米药物递送体系的生物利用度模型研究和拓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化疗药物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阳离子多糖壳聚糖为载体,抗癌药5-氟尿嘧啶和丹参素钠为药物模型,采用聚电解质复合法构建了新型控/缓释壳聚糖基复合纳米载药体系,考查了药物初始投加量、浓度、质量比对载药壳聚糖纳米颗粒粒径及其分布的影响。采用红外光谱仪、激光粒度仪、透射电镜对其结构、粒径及形貌进行表征,并研究了2种载药体系的体外药物释放行为以及壳聚糖载药体系的生物相容性。结果表明:对于载5-氟尿嘧啶体系,当质量浓度为0.8 g/L,质量比为5∶3时,粒径为382 nm;对于载丹参素钠体系,当质量比为10∶7时,粒径为425 nm。与游离药物相比,载药纳米颗粒控释效果更明显;初始投加量、pH及温度对药物释放速率都有影响;药物性质不同,释放速率及动力学行为不同。壳聚糖纳米颗粒生物相容性良好,符合生物医用材料的基本要求,可广泛应用于药物控释及基因载体等领域。  相似文献   

16.
利用肝素前体K5多糖,通过腙键(Hydrazone bond)连接抗肿瘤药物阿霉素(DOX),制备具有pH敏感性的K5-hydrazone-DOX(KHD)前体药物。对其载药量、形貌和体外药物释放等性质进行了研究,并通过HeLa细胞对其体外细胞毒性和细胞摄取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所制备的KHD前体药物中,DOX质量分数为18.0%。药物释放结果显示,KHD前体药物在pH 5.0条件下对DOX的释放率远高于pH 7.4条件下的释放率,具有明显的p H响应性。细胞实验表明,KHD前体药物可迅速被细胞摄取,并且具有肿瘤细胞抑制作用。本研究结果表明,KHD是一种有潜在应用价值的抗肿瘤前体药物。  相似文献   

17.
羟乙基纤维素接枝聚丙烯酸共聚物(HEC g PAA)在选择性溶剂中进行自组装,制备了具有良好分散稳定性的纳米颗粒,用动态激光光散射和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纳米颗粒大小分布和形态进行了表征.以生物可降解的HEC g PAA接枝共聚物负载模型药物布洛芬(Ibuprofen),制备载药纳米颗粒(Ib HEC g PAA).在37℃于不同pH的缓冲溶液中进行了体外释放研究.药物释放速率的测定结果表明,以HEC g PAA作为布洛芬的载体,可以在选择性条件下实现药物可控释放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为研制具有缓释效果的抗菌材料,以壳聚糖(CS)、聚乙烯醇(PVA)为原料,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CS/PVA 复合纳米纤维膜并负载环丙沙星;探究纺丝体系、纺丝工艺对纤维膜微观形貌、接触角、化学结构的影响,分析药物体外释放行为及载药前后试样的抗菌性。结果表明:PVA 的加入提高了CS 的可纺性;改善了纤维膜的亲水性;当纺丝电压为24 kV、CS 和PVA 质量比为1:1. 5 时,纤维膜成网均匀,形貌良好;载药纳米纤维膜具有相对较低的药物释放速率,可有效避免药物突释,且药物释放速率随纤维膜中环丙沙星质量分数的增大而增大;载药CS/PVA 纳米纤维膜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具有优良的抗菌性。  相似文献   

19.
纳米金粒子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及较好的生物相容性,是目前现有的纳米材料中应用和研究最多的材料之一,其在诸多领域如生物传感器、表面电化学分析、免疫分析、药物传递以及治疗等方面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纳米金具有极高的消光系数和强烈的粒子间距效应,其在分散状态下呈红色,变为交联团聚状态后呈蓝色,依据该特性建立了各种各样的纳米金比色快速检测方法。由于纳米金比色法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廉、结果肉眼可见且灵敏度较高等优点,近年来在分析化学尤其是快速检测领域发展迅速,许多影响食品安全的有害物质可通过直接或间接作用影响纳米金的聚合状态,从而使纳米金比色法在食品安全检测中的应用成为可能。本文综述了纳米金比色法的原理及其在食品安全各类污染物中的检测应用,并总结了该方法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将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纤维基载药介孔SiO2纳米粒子的释药性能,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介孔SiO2,并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了负载介孔SiO2的聚己内酯(PCL)纤维膜,在介孔SiO2纳米粒子中装载抗菌药物盐酸环丙沙星,于酸性条件下分别探讨了盐酸环丙沙星在纳米粒子和复合纤维膜中的释放性能及释放机制,并对2种药物释放模型进行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介孔SiO2纳米粒子的成型受pH值影响较大,在可成型范围内,随着pH值的增大,纳米粒子的粒径逐渐增大;随着介孔SiO2比例的增加,PCL复合纤维的细度逐渐下降;盐酸环丙沙星在单独纳米粒子和复合纤维膜中的释放都具有初始释放速率大,后期释放缓慢的特点,12 h内在2种载体中的累积释放率分别可达到55.51%和16.53%;扩散是药物在2种载体中释放的主要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