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马克思的历史哲学可以正确解读文化多样性形成与发展的逻辑根据与历史过程.通过唯物史观及其方法论原则把握文化生成与发展的历史过程,能够揭示"现实的个人及其活动"对文化地域多样性的生成作用、资本主义生产对文化虚假多样性的助推作用和社会主义道路对文化共存多样性的指向作用.从马克思的历史哲学出发对文化多样性进行整体解读,可以有力地回应文化霸权的挑战,彰显文化多样性的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阐释向度,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一元指导地位.  相似文献   

2.
第二语言习得的文化构建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承载文化信息的语言现象和文化规则的单纯引介,而是要以学生为中心,以拓宽学生词汇文化和话语文化视野并灵活运用为目的.提出二语习得这种特殊的文化交流与传播过程的实质是一种文化建构的过程.学生在运用拓展了的词汇及话语文化知识去理解新的文化信息的同时,其内化的母语文化系统正在二语文化因素输入的同时重新构建,在重构过程中一种新的文化正在孕育形成.其自身的文化认知能力、文化意识、文化对比能力都在发生着变化.  相似文献   

3.
由茶文化、民族文化、生态文化、边地文化浸润的普洱饮食文化,在意识、物质、技艺层面表现出鲜明的独特性和多样性。但是,普洱饮食文化多样性面临着消融同化,以及缺乏明确的传承载体、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支撑体系和创新交流环境等问题。应基于文化多样性传承与创新的视角,从文化的生命力、影响力、共享性等方面,实现普洱饮食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传承。  相似文献   

4.
方言日渐式微的生存窘境已引起有识之士乃至普通民众的关注。就如何保护地方方言、传承地域文化问题而言,文化生态学无疑是一种很有价值的研究视角。立足文化生态学的原理与视角,以客家方言俗语为样本和切入点,主要探讨汉语方言传承与保护的三个问题:分析方言俗语的文化生态现状,探讨其面临衰微窘境的原因;阐述方言俗语的文化生态价值,侧重其在语言生态系统和文化多样性方面的价值;探究保护方言俗语的文化生态对策,包括当前各地已采取的措施,以及今后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5.
高校文化育人是一个复杂的生态过程,落实文化育人的关键是营造"以文化人"生态、构建文化育人体系.一要营造良好的大学文化生态,为成就学生全面发展提供重要保障;二要挖掘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彰显经典的文化存在意义,激活"以文化人"活力;三要在课程与行动之间,突出实践的文化意义,激活行为文化的育人机制,彰显文化育人课程化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意识形态是一种阶段性的存在,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不断发展,因而具有阶级性、狭隘性、一元性等特点,而文化是整个人类智慧的结晶,集阶级性、民族性、全人类性和多样性于一身。不过,意识形态和文化始终是相互促进的,这主要体现为:文化是意识形态形成与发展的前提和最终归宿;意识形态是文化发展的载体。意识形态与文化的这种区分和融合对我国当前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城市文化本身的角度,对其内涵做了较深入的释义.论述了城市文化是城市历史积淀的具体与直接的显现,一方面是动态的精神显现范畴;另一方面是静态的物质显现范畴.同时,针对目前中国城市建设的趋同化现象,指出城市文化中原生文化生态的延续和新生文化生态的创新是保持城市异质的关键所在,试图说明城市文化是提升城市魅力乃至城市吸引力、城市竞争力的重要资本价值.  相似文献   

8.
文化生态博物馆是一种特殊的旅游开发对象。联系贵州侗族文化生态博物馆旅游开发的实际,认为文化生态博物馆的旅游开发.必须注意处理好社区居民的参与问题、民族文化展现的真实性问题和旅游开发的利益分配机制问题。  相似文献   

9.
校训体现了大学在道德和信仰方面的最高追求,是大学办学理念和办学精神的标尺。通过对外国几所知名大学校训研究发现,大学校训的型塑均反应了其独特的文化内涵,这种文化内涵又渗透在校训的意义建构过程中。为了进一步了解大学校训的文化内涵,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出发,结合Fauconnier的概念整合理论,探析大学校训的文化内涵是如何在其意义建构过程中生成的。  相似文献   

10.
传统聚落文化浅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分析传统民居现状,提出聚落生态文化的概念,并运用生态学、景观学、建筑物理学等相关理论对其基本特征、形成机制、景观价值、空间特性及社会和经济效益等作了进一步分析,指出聚落文化发展与技术结合的重要性,人聚环境规划、开发、利用、保护的设计原则及相关对策,对今天日益升温的民居聚落生态文化旅游开发、建设及可持续发展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汉英文化意象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作为交际工具的语言是打上民族文化烙印的符号系统。然而不同的民族因为生存地理环境、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的不同,可能赋予相同的物象以不同的文化内涵,使该事物成为具有独特文化内涵的文化意象。在跨文化交际中,经常会出现文化意象所导致的理解障碍。从英汉文化意象的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综合分析,希望为促进英汉跨文化交际理解拓展视野。  相似文献   

12.
世界化进程是21世纪具备的显著特征,同时,文化的发展日趋多样性。从译者的角度,通过对当代文化的内涵进行分析与研究,立足多元文化语境命题,寻求一个语际文化间的契合点,增强对文化差异的辨析和认同,建立基于人本主义文化观,并最终服务于翻译这一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13.
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是首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区。文化生态的保护有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延续,也有利于人类的健康发展。两岸要实现统一在文化上要有相应的整合,文化生态保护将有利于两岸文化的进一步整合。闽南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对于祖国统一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文化生态保护上应该从整合文化资源、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这三个方面进行维护,以利于闽南文化生态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形成离不开语言。因此,在翻译中,译者除忠于原文外,还应更好地把握特定的异域文化,加深对语言文化的理解和领悟,才能准确有效地传词达意。从中西文化差异入手,就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宗教信仰、文化表达等方面提出了翻译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在翻译中应该采用一定的翻译策略,进行合理得体的文化转换,以提高源语的可译度。  相似文献   

15.
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一个文化大众、政府作为及民间传统的博弈过程。既有的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和发展路径客观上要求以文化植入作为重要实现手段;然而,基于文化机构建设、人口流动与现代传媒发生的文化植入,并未让乡村真正融入现代社会生活,民间依旧保留了自己传统的文化意识。理解这一现象,需要建构一种涵盖而又不拘泥于文化人类学意义的"文化生态"意识。搞清农村文化的当前生态格局,研究文化植入的限度并进而转向对文化发生的日常生活空间的关注,在尊重和理解民间传统的基础上,建构乡村生活与文化大众、政府作为的沟通机制可能是深入推进新农村文化建设应该着手考察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要素,由于英汉两个民族在地理和生活环境,风俗习惯和思维方式,人文历史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差异,在其各自语言中会产生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文化负载词"。恰当翻译文化负载词,克服文化多样性造成的障碍,是保证世界各民族顺畅交流的必然要求。各种翻译方法的搭配使用是翻译文化负载词的一个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17.
文化生态学理论的传入及发展,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从单一项目保护到实施文化生态环境的区域化、整体性保护,提供了理论支撑。洪泽湖渔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作为江苏省首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其建设思路和实践将为全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区域化和整体性保护提供裨益。探索和研究洪泽湖渔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设构想和思路,以期助推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区域化和整体性保护。  相似文献   

18.
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丰富的民族文化多样性成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文化遗产保护进程中,文化遗产保护与民族区域自治有着极为密切的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要把文化遗产保护放在民族区域自治、民族文化建设等更为广阔的民族问题视野下来研究,创新和落实文化遗产保护的各项措施,繁荣民族文化多样性,促进社会和谐尤其是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稳定。  相似文献   

19.
文化哲学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随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的探讨不断深入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问题的讨论也逐步深化,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值得反思的问题,如简单化倾向、急于求成等,要克服和避免这些问题,重要的方面是应从文化哲学的角度入手,把马克思主义哲学置于文化哲学范式下加以把握,即把马克思主义哲学视为现代西方先进文化精神的集中体现,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任务定位在西方先进文化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进而创造出新的中国文化上。  相似文献   

20.
从人类文化发展的历史来看,文化的冲突与融合是一种规律。没有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就没有文化的发展与创新。在世界全球化的进程中,各种文化间的冲突与融合已经成为不可避免的普遍现象。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观,文化的差异必然引起人们价值观的变化。在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过程中,冲突是必然的,但融合是主流。正是通过文化的交流和传播、文化适应和外来文化本土化以及文化转型等文化融合的主要方式,从而来对人们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等产生深刻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