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依据文献滑裂面形态,考虑3个滑裂面同时满足承载力极限状态平衡方程,建立了包含分界滑裂面倾角和抗力方向等未知量在内的三滑裂面等可靠余度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计算模型,推导相应分项系数法的三滑裂面抗滑稳定计算公式,提出等可靠度极值条件方程组迭代求解方法步骤。通过计算对比分析,阐明本文给出的三滑裂面计算模型,在贴近实际工程、避免人为假定因素影响、满足力学平衡条件和最小可靠余度数值成果及求解过程等方面均比双斜面法更科学合理。  相似文献   

2.
在实际水利工程设计中,深层抗滑稳定一直是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计算的关键性问题,该问题计算考虑中,往往受地质参数,抗力角选取,结构面假设等因素影响。文中针对某工程深层抗滑稳定计算的基本方法—刚体极限平衡法,通过选取不同滑动面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长顺重力坝坝基岩层倾向下游,倾角4°~8°,且有部分泥化的软弱夹层,因此,长顺重力坝的深层抗滑稳定问题是本工程需要重点研究解决的课题。刚体极限平衡法计算简捷方便,是设计规范规定的主要方法,本工程主要采用了这一方法,同时还采用平面非线性有限元法进行了复核。  相似文献   

4.
《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NB/T 35026-2014)给出的多滑面深层抗滑稳定计算方法,以条块抗力ΔQi满足内力平衡条件求解抗力作用比η。由于ΔQi与水平向的夹角φi各不相同,规范方法进行ΔQi的标量求和没有物理意义,未能真正满足内力矢量平衡。因此,规范方法理论体系不严谨,在φi不相等时求解结果可能是错误的。鉴于规范方法的不足,以条块之间的剪力Qi替换ΔQi,对规范公式进行修正,并提出基于单变量η的迭代求解方法,解决了规范存在的问题,提高了多滑面稳定计算的实用价值。通过典型算例和工程实例,进一步验证了规范方法的不严谨可能导致不可接受的计算错误,同时证明了文中提出的优化方法的准确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5.
重力坝特殊双滑面深层抗滑稳定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深层抗滑稳定性是重力坝设计的重要问题。基于重力坝设计规范给出的标准双滑面刚体极限平衡法,介绍了计算特殊双滑面抗滑稳定性安全系数的刚体极限平衡法,并结合工程实例对特殊双滑面抗滑稳定性进行分析。对规范给出的双滑面抗滑稳定极限状态设计表达式进行了探讨,推荐了特殊双滑面极限状态设计的新表达式,并结合工程实例论证了新表达式的计算结果偏于安全。  相似文献   

6.
对于地基中含有多条软弱带、裂隙等可能构成多种组合滑动形式的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问题,由于滑动面不明确,无法采用传统的刚体极限平衡法进行分析.强度折减法无需假设滑裂面,根据特征点位移突变以及塑性区贯通等判断准则可确定整体稳定性.采用强度折减法,分析了某重力坝加固前后在正常荷载组合及地震工况下的深层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计算结果表明,各种工况下坝基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均满足要求;设置齿槽加固后安全系数得到提高.  相似文献   

7.
亭子口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分析及基础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亭子口重力坝为红层地区第一高坝,坝基地层倾角平缓(1°~3°),软弱夹层较多,坝基深层抗滑设计是工程关键技术。在利用抗剪断强度理论坝基抗滑稳定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常见的坝基基础处理措施,最终确定亭子口重力坝坝基采用封闭抽排措施,并在坝踵处设置混凝土深齿墙,切断软弱夹层,以提高坝基深层抗滑稳定。按照重力坝设计规范要求,在采用“等安全系数法”进行坝基抗滑稳定计算时,对抗力倾角φ的取值进行研究分析后取15°。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重力坝建设的繁荣,高坝数目的增加,使得对重力坝进行深层抗滑稳定分析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的意义。重力坝主要依靠自身重量来维持稳定,其深层抗滑稳定性是重力坝设计中的重要问题。通过以上分析,重力坝分布广,类型多,投资大,一旦失事,危害巨大,特别是重力坝的深层抗滑稳定分析又是重力坝设计中的重要内容,是关系到大坝安全性的重要问题,因此,加强对重力坝的深层抗滑稳定分析和研究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某支墩坝最大坝高66.2m,属Ⅰ级建筑物,其6号坝段基4 ̄6m处被平缓软弱裂隙带切割。在运行10余年后的安全鉴定中,采用平面假定等稳定安全系数法计算该坝估以抗滑稳定安全系数,结果表明:设计工况和校术工况下均不满足规范要求。采用三维刚体极产销地进行复核,设计工况下深层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大于现规范的临界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但校核工况下深层抗滑稳定安全系数略小于规范规定的临界稳定安全系数。因此在安全鉴定中,  相似文献   

10.
多滑动面深层抗滑稳定求解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深层抗滑稳定是重力坝最关注的问题之一,目前运用最广泛的计算方法主要是双滑面方法,但对于基岩分布复杂、错动带较为发育的情况,双滑面稳定计算所作的主滑面和次滑面假设,容易与实际情况产生较大偏差。针对这一问题,本文着眼于多滑动面深层抗滑稳定求解方法的探讨,建立多滑动面稳定计算的非线性方程组,并根据方程组的特点提出迭代求解方法。通过采用本文方法对某重点工程溢流坝段基岩深层抗滑稳定性进行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更大的适用性,可为工程设计提供更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现行规范的分项系数,是在目标可靠指标约束下优选确定的,体现了可靠度理论,隐含了概率的意义,其设计方法比传统单一安全系数法先进。在工程设计中经常遇到重力坝深层稳定滑动面为多滑面的情况,由于现行规范中没有给出明确的求解方法,笔者根据等安全系数法的原理推导了多滑动面抗滑稳定计算公式,并探讨将双滑面深层稳定计算的分项系数如何应用到多滑动面稳定计算中,对相应的安全评价标准也进行了简单讨论。按照分项系数设计方法的理念,反映了各种材料、各种荷载区分对待的原则,故而采用分项系数的多滑动面抗滑稳定方法计算理论更接近实际,体现了行业发展的趋势。通过例题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但与该方法匹配的分项系数以及安全评价标准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以官地水电站重力坝典型坝段为研究对象,对其深层抗滑稳定采用多滑面抗滑稳定和双滑动面抗滑稳定两种方法进行分析,对比两种方法的合理性。结果显示,多滑面抗滑稳定分析方法在结构复杂、错动带比较发育的坝基中的成果较为合理和真实。  相似文献   

13.
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分析的三倾斜面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分析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双斜面法的基础上,摒弃了抗力体铅直破裂面的假设,认为深层滑动存在三个倾斜的破裂面,导出了坝后具有倾斜基岩表面时求重力坝下游抗力体破裂角β_1、β_2的基本方程组和安全系数K的计算公式,编制了可供实际应用的计算程序。  相似文献   

14.
混凝土重力坝抗滑稳定安全系数与安全度探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分析了目前常用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和安全度概念,对不同方法得到的安全系数进行了对比;探讨了各种安全系数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实例提出了建立抗滑稳定安全度评判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针对某水库重力坝坝基地层倾角平缓(8°~15°),基岩为薄层状结构,坝基深层抗滑设计是工程关键技术,在利用抗剪断强度理论进行坝基抗滑稳定计算的基础上,通过分析比较常见的坝基基础处理措施,最终确定重力坝坝基采用坝趾处设置混凝土深齿墙措施,可同时提高坝基浅层及深层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16.
亭子口大坝是修建在典型红层地区的混凝土重力高坝,岩层地质特点是地层倾角平缓,软弱夹层较多,这对大坝的深层抗滑稳定十分不利。在现阶段,等K法仍是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的主要分析方法,但在实际操作中,抗力角的不同取值对安全系数结果影响很大。重点分析了亭子口重力坝坝基深层抗滑稳定安全性,采用有限差分强度折减方法和刚体极限平衡等安全系数法对比研究了坝基深层滑面的差异和变化规律,探讨了刚体极限平衡方法中抗力角的合理取值,可为重力坝坝基抗滑稳定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小南海水电站左岸溢流坝坝基内发育有层间剪切带、地层挠曲、顺河向的长大裂隙等,使其存在抗滑稳定问题.经分析该坝段的工程地质条件,确定坝基中可能出现的深层滑动破坏模式后,分别运用刚体极限平衡法和基于FLAC 3D的强度折减法计算坝基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对比分析两种方法的计算成果.由强度折减法计算所得的安全系数均高于混凝土重力坝设计规范中规定的安全系数1.10,表明坝基的可能破坏模式不会发生,而刚体极限平衡法所得安全系数较强度折减法偏小,表明坝基的双斜滑动失稳模式可能发生,需要引起注意但是对于不同的下游反向缓倾角裂隙倾角,两种方法所得安全系数的关系曲线变化趋势是一样的,倾角为40°时安全系数最小.  相似文献   

18.
地震作用下混凝土重力坝的深层抗滑稳定是设计关心的问题。应用刚体极限平衡方法,并与有限元相结合进行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动力分析,制定了相关的计算流程:①通过黏弹性地基模型考虑地基岩体的辐射阻尼效应;②通过不同岩体中地震波速的分段处理确定入射波在不同岩体中的传播时间,从而考虑岩层的不均匀性;③应用直接计算截面内力的方法提取有限元结果中的滑动力和阻滑力,并采用规范给出的抗滑模型进行深层抗滑稳定分析;④通过敏感性分析确定了双滑面模型的2个关键参数,并比较了地基均匀性对结构变形和稳定的影响。基于上述计算流程,结合小南海重力坝工程实例,计算了地震作用下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安全系数,计算结果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并与常规方法作了对比,其一致性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