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广东省粤北某110 kV变电站的-新投运站用变压器与该站原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并联时,发现相序接错的情况.针对此类问题经常出现在变电站的生产实际与改造过程中.详细分析了在Dy11接线方式下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并联时,高压侧相序接线的6种可能性与解决的方案.并以该站的具体事例证实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为工程实际现场新增变压器高压侧错误接线提供了迅速正确的改接方案.具有实际的现场工作意义.  相似文献   

2.
王悦  董超群 《电工技术》2023,(19):95-97
在某一10 kV站用变外进电缆更换后,在低压侧进行核相工作时发现低压侧相序角度与母线不一致,这类问题经常发生在变压器的新建及变压器进线改造过程中。为此,分析站用变常用的Dyn11接线组别的变压器外进高压侧相序接错后的核相结果,提出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3.
广东省粤北某110 kV变电站的一新投运站用变压器与该站原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并联时,发现相序接错的情况,针对此类问题经常出现在变电站的生产实际与改造过程中,详细分析了在Dy11接线方式下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并联时,高压侧相序错接的6种可能性与解决的方案[1~3]。并以该站的具体事例证实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为工程实际现场新增变压器高压侧错误接线提供了迅速正确的改接方案,具有实际的现场工作意义。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粤北某110 kV变电站的一新投运站用变压器与该站原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并联时,发现相序接错的情况,针对此类问题经常出现在变电站的生产实际与改造过程中,详细分析了在Dy11接线方式下配电变压器低压侧并联时,高压侧相序错接的6种可能性与解决的方案[1~3].并以该站的具体事例证实了分析结果的正确性,为工程实际现场新增变压器高压侧错误接线提供了迅速正确的改接方案,具有实际的现场工作意义.  相似文献   

5.
引言南阳 5 0 0 k V白河变电站是河南省第 1座实现综合自动化的超高压变电站。本文以该工程设计和现场调试为出发点 ,对该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设计特点进行了阐述 ,并对调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1 工程概况南阳 5 0 0 k V白河变电站位于河南省南阳市红泥湾镇。该变电站的建成可以改善 5 0 0 k V主网结构 ,提高供电可靠性 ,是华中电网进行电力交换的枢纽。该站最终规模为主变压器 2× 75 0 MVA,5 0 0 k V出线 8回 ,2 2 0 k V出线 1 2回 ,高压并联电抗器 3× 5 0 Mvar,35 k V侧接所用电及无功补偿装置。5 0 0 k V采用 …  相似文献   

6.
某35 k V变电站一10 k V出线故障,造成1号主变压器高压侧后备保护误动作跳开10 k V高压侧后备保护分段开关。通过理论计算及定值分析,发现保护越级动作的主要原因是主变压器高压侧后备保护定值设置不合适。当负荷电流较大时,有可能出现主变压器高压侧后备保护先于线路保护动作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某电厂厂用电系统1号锅炉变和2号锅炉变低压侧并列前核相时,发现低压侧电压相位和相序不一致,不满足变压器并列运行条件,此类问题经常出现在电厂的新建与改造过程中。针对具体案例,本文详细分析了Dyn11联接组别的变压器低压侧在并列核相时,核相数据异常的原因,以及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落实方案实现了核相结果正确,两台变压器并列运行正常。  相似文献   

8.
《电世界》2016,(1)
正1现场情况2014年1月13日15:00,塔河油田35 k V跃参变电站1号主变差流越限告警。主变铭牌联结组别为Yd11,主变一次侧A相接入35 k V母线的C相,B相接入35 k V母线的B相,C相接入35 k V母线的A相。对该站唯一的35 k V进线——跃参线两侧核相,35 k V母线侧仍为正相序。2录波分析2.1主变差流故障录波分析主变差流故障录波图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起变电站主变差动保护误动作原因的分析与处理过程。厂家和电力公司技术人员在变电站对差动保护设备进行了详细检查,并结合保护动作数据,对跳闸事故进行了缜密分析,发现引起主变保护误动作的原因如下:(1)电流相序为负相序;(2)高压侧电缆绝缘有问题;(3)回路极性接反。然后采取了针对性的措施,排除了缺陷和隐患,保证了该地区电网的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10.
目前变电站的电压无功综合自动控制装置主要是针对110k V及以下两个电压等级的变电站,且仅以低压侧电压和高压侧功率因数作为主控目标。对于220k V三电压等级变电站,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磁控电抗器(MCR)和磁控静止无功补偿装置(MSVC)的变电站多电压等级无功电压综合控制方法,在综合考虑主变压器各侧的相互影响以及两侧无功补偿装置的配合作用的基础上,以变电站三侧母线电压和高压侧功率因数为控制目标。同时本文建立了包含两台主变压器的变电站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且进行了仿真研究,主变中压侧配置MCR、低压侧配置MSVC,并将其与单独在低压侧接MSVC和单独在中压侧接MCR的仿真研究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中、低压侧配合协调控制的方法可在不同的运行方式下实现三侧电压合格以及总体无功平衡,有效地改善电能质量。  相似文献   

11.
Li(Ni1/3Co1/3Mn1/3)1-ySnyO2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康亮  陈猛  武洪彬  王文刚 《电池工业》2010,15(4):226-229
采用碳酸盐共沉淀法制备Li(Ni1/3Co1/3Mn1/3)1-ySnyO2(y=0,0.01,0.02,0.05,0.10)。通过XRD、SEM测试对其晶型结构、组织形貌进行了分析,交流阻抗法(AC)和充放电性能测试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表明,制备的样品均具有较好的层状结构,其中Li(Ni1/3Co1/3Mn1/3)0.98Sn0.02O2性能最佳,以0.5C循环充放电时,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73.31mAh/g,3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为149.55mAh/g,容量保持率为86.29%。  相似文献   

12.
首次采用一种固相自引发基团置换反应法制备了蔗糖改性的LiNi1/3Co1/3Mn1/3O2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SEM)技术对产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同时对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在前驱体中加入少量的蔗糖可以有效改善LiNi1/3Co1/3Mn1/3O2材料的微观结构和电化学性能.在3~4.3 V的充放电电压区间内.添加质量分数3%蔗糖所制备的LiNi1/3Co1/3Mn1/3O2材料显示出最高的初始放电比容量0.1 C达到183 mAh/g.  相似文献   

13.
前驱体制备条件对LiNi1/3Co1/3Mn1/3O2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前驱体Ni1/3Co1/3Mn1/3(OH)2,考察了pH值、温度和搅拌速度等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O2的影响.采用电化学性能测试、能谱分析、XRD和SEM等方法对LiNi1/3Co1/3Mn1/3O2进行了分析.制备前驱体的最佳工艺条件为pH值12.5,温度50℃,搅拌速度1000r/min.此条件制得的前驱体粒度均匀、大小适中,为非晶态,n(Ni):n(Co):n(Mn)=1.00:1.03:1.01.制备的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O2的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58.4mAh/g,0.1C循环10次后的放电比容量为151.7mAh/g,容量损失率为4.2%,具有较好的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14.
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O2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介绍了LiNi1/3Co1/3Mn1/3O2的晶体结构和作为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电化学反应特征,总结了合成条件和制备方法对其物理性能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以及不同掺杂元素(B,F,Mg,Fe,Al,Si等)对其的改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采用空气-乙炔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标准加入法对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LixNi1/3Co1/3Mn1/3O2中主体及杂质进行测定.对样品测定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考虑.解决了基体干扰、共存离子干扰、电离干扰、背景吸收干扰等一系列问题.拟定了各元素的最佳测试条件;并进行了方法的精密度与回收率实验.结果表明:该分析方法可用于实际样品分析.能同时简单、快捷、准确、环保地测定常量主体与微量杂质.  相似文献   

16.
采用高温固相法、溶胶-凝胶法和碳酸盐共沉淀法分别制备了锂离子电池层状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O2.采用XRD、SEM、粒径分布和充放电实验,对产物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合成方法和工艺条件的不同导致了样品晶相结构、表现形貌、粒径分布及电化学性能上的差异.碳酸盐共沉淀法制备的LiNi1/3Co1/3Mn1/3O2样品的电化学性能较好,在2.5~4.6V、0.1C倍率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90.29mAh/g,显示了较好的循环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LiNi1/3Co1/3Mn1/3O2的制备及电化学性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胡学山  刘兴泉 《电源技术》2006,30(3):183-186
首次采用流变相反应法合成了锂镍钴锰复合氧化物LiNi1/3Co1/3Mn1/3O2.考察了Li/(Ni+Co+Mn)比值、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成功的合成了LiNi1/3Co1/3Mn1/3O2样品,X射线试验结果发现,预焙烧得到的前驱体具有和LiNi1/3Co1/3Mn1/3O2相似的结构.扫描电子显微镜法(SEM)显示,其粒径小于1μm.充放电结果显示,当电流密度为0.20 mA/cm2时,在3.0~4.4 V区间内,其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46.30 mAh/g,循环20次后,仍能保持在136.00 mAh/g.  相似文献   

18.
用化学共沉淀法制备前驱体Ni1/3Mn1/3Co1/3(OH)2,通过高温固相法制备了正极材料Li Ni1/3Co1/3Mn1/3O2。用XRD、SEM、电化学性能测试和电化学阻抗谱分析了煅烧温度和补锂量的影响。样品具有完整的α-NaFeO2层状结构。n(Li)∶n(Ni+Co+Mn)=1.12∶1.00、在840℃下煅烧12 h所得样品,在4.30~2.75 V的0.2C首次可逆放电比容量为154.50mAh/g,第20次循环的容量保持率为92%。  相似文献   

19.
韩恩山  常亮  李鹏 《电源技术》2006,30(6):477-479
以镍、钴、锰的硝酸盐与氢氧化锂为原料,采用共沉淀法制备锂离子蓄电池层状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O2。探讨了以氨水作为络合剂时产物的形貌特征,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显示此方法制备产物颗粒均匀,粒径大约5!m,振实密度为2.0g/cm3。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产物具有标准的层状"-NaFeO2晶型,为层状嵌锂复合氧化物。电化学测试表明:LiNi1/3Co1/3Mn1/3O2可逆比容量达140~150mAh/g,体积比容量为313Ah/L。  相似文献   

20.
李琳  郑浩  刘青  程劲松 《电源技术》2017,(11):1522-1525
采用共沉淀法在LiNi1/3Co1/3Mn1/3O2表面包覆AIPO4.利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充放电测试技术研究AIPO4包覆对正极材料的晶体结构、微观形貌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不同AIPO4包覆量对正极材料LiNi1/3Co1/3Mn1/3O2物理性质、结构及电化学性能有显著影响.当采用AIPO4包覆量为1%时,循环性能最好,5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仅降到176 mAh/g,容量衰减最小,只有1.7%.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稳定性,同时材料的倍率性能也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