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对在三倍体毛白杨P-RC APMP制浆中,NaOH用量对最终浆料及纤维特性的影响进行了探讨.通过对浆料纤维的筛分分析和质量分析表明,在P-RC APMP制浆过程中,增加化学预处理过程中的NaOH用量,能明显降低磨浆能耗,增加长纤维组分含量和纤维平均长度,降低细小纤维含量,同时纤维的卷曲和扭结程度也有所增加.通过SEM观察发现,高用碱量下的浆料纤维具有较高的柔软度、抗剪切能力,分丝帚化能力和纤维结合能力,所得纸页表面平滑,纤维结合紧密,具有较少的孔隙.纤维长度的增加,细小纤维含量的降低和纤维柔软程度的增加可能是导致浆料物理强度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杨木P-RC APMP在制浆过程中碱性H2O2处理对浆料电荷特性的影响,探讨了酸性基团的引入对纤维润胀及磨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OH和H2O2用量的增加、处理温度的提高以及处理时间的延长,浆料的羧基含量、表面电荷以及可溶解电荷均呈增加的趋势。在NaOH用量2%、H2O2用量3%、温度80℃的条件下处理90min,P-RC APMP浆料的羧基含量和表面电荷分别增加了31%和25%。纤维电荷的增加有利于纤维润胀能力的提高以及磨浆性能的改善。研究同时发现,磨浆作用会明显增加浆料的表面电荷量,但对浆料的羧基含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3.
采用3种不同的盘磨转速进行第一段磨浆,研究盘磨转速对小叶桉P-RC APMP制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小叶桉物料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汽蒸、挤压和化学预浸渍后,分别采用3500 r/min和4000 r/min的盘磨转速进行第一段磨浆,浆料磨至游离度670 mL时所需磨浆电耗与3000 r/min时的相比,分别下降16%和27%;浆料中纤维束含量分别降低20%和35%;第一段磨后浆料再分别经相同盘磨转速(3000 r/min)的后续磨浆后,与相近游离度的浆料性能比较可知,随第一段磨浆盘磨转速的提高,浆料的细小组分含量略有增加,纤维束含量显著降低,强度性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光学件能变化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采用沙柳为原料生产高得率碱性H2O2化学机械浆,发现在NaOH总用量为8%,H2O2总用量为10%时,和沙柳单段P-RC APMP浆料相比,沙柳双段P-RC APMP浆料的白度增加8.34%,裂断长增加21.82%,耐破指数增加24.83%;浆料内的细小纤维较沙柳单段P-RC APMP中的细小纤维多,纤维表面的碎片较多,纤维分丝帚化的程度较大;纤维的结晶度降低了3.45%。  相似文献   

5.
用高浓盘磨对杨木P-RC APMP进行高浓磨浆,分析高浓磨浆对纤维特性和成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高浓磨浆后的浆料随着游离度的下降,纤维平均长度下降,细小纤维含量增加,卷曲指数、扭结指数先提高后下降。成纸的松厚度下降,内结合强度和抗张指数均逐步提高,撕裂指数先升高后降低,光散射系数和不透明度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6.
高低游离度化机浆配抄对成纸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PFI磨浆机和槽式打浆机对杨木APMP浆进行打浆,分别研究了不同浓度打浆对纤维形态及质量、成纸性能的影响。利用光学显微镜及纤维质量分析仪(FAQ)观测了纤维形态变化,分析了纤维的长度、卷曲、扭结等形态参数及细小纤维含量的变化。对两种不同浓度、磨浆方式下的高低游离度浆料进行配抄,与APMP生产线二段磨后浆料即成品浆料的成纸性能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随着磨浆程度的提高,纤维长度下降,纤维卷曲指数与扭结指数先增加后下降,细小纤维含量增加。与槽式打浆成浆性能相比,PFI磨浆后纤维的切断少,纤维压溃变得比较显著,纤维分丝帚化优越,表现出了更好的纤维间结合能力。  相似文献   

7.
本文利用木聚糖酶/纤维素酶对速生杨木P-RC APMP浆进行了修饰处理,比较了木聚糖酶、纤维素酶及复合酶对APMP纸浆的精制效果,优化了纤维素酶/木聚糖酶的精制处理工艺参数并分析了处理前后浆料纤维性质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复合酶较单一木聚糖酶或纤维素酶具有更好的修饰精制效果,纤维素酶/木聚糖酶较优的处理工艺为酶用量40IU/g,温度为50~55℃,pH为7,时间为100min,纤维素酶与木聚糖酶酶活用量比为3︰2。纤维质量分析表明,经精制处理后浆料纤维的长度变短,细小纤维含量下降,纤维卷曲指数上升,纤维柔软度提高。经酶处理后浆料的后续精浆能耗下降可达50%以上,处理过程中生物酶起到了生物帚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用PFI磨对杨木P-RC APMP浆进行打浆,分析打浆对纤维特性和浆料强度性能、光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FI磨打浆前期对纤维的切断作用明显,而中后期以细纤维化作用为主,纤维变得柔软。随着游离度的下降,纤维平均长度下降,扭结指数、卷曲指数先提高后下降再缓慢升高,细小纤维含量明显上升;成纸抗张强度大幅提高,耐破度先升高后降低;松厚度、挺度下降;白度、不透明度下降。  相似文献   

9.
随着白水封闭循环程度的不断提高,白水中纤维和细小纤维的回用必然会对纸机运行和纸页性质产生一定的影响。本文分析研究了杨木APMP及其白水中纤维与细小纤维的形态。结果表明,APMP纤维的平均长度比自水纤维的长,但白水中细小纤维的含量明显比浆料的高,而且细小纤维的平均面积也更大。  相似文献   

10.
三倍体毛白杨常规APMP与P-RC APMP的制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三倍体毛白杨分别进行了常规APMP与P-RC APMP制浆的研究,通过对两种浆料性能的比较发现,在相同化学药品用量、相同化学药品分配、相近打浆度时,P-RC APMP具有较高的松厚度、白度、不透明度和光散射系数,而常规APMP具有较高的紧度和物理强度;纤维质量分析和纤维筛分分析表明,常规APMP具有较多的长纤维组分,较少的细小纤维组分和粗大纤维束,其纤维平均长度略长于P-RCAPMP,而两者的纤维卷曲指数和纤维扭结指数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1.
CMC辅助打浆对竹浆纤维特性及成纸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作为打浆助剂在打浆过程中对竹子纤维特性及成纸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MC可以提高纤维之间的润滑性,减少打浆过程中纤维的过多切断,促进竹浆纤维在打浆过程中的分丝帚化。与空白试样相比,CMC辅助打浆能提高竹浆的打浆度、保水值、纤维间的结合力及成纸强度。  相似文献   

12.
使用硫酸对PPTA纤维进行预处理后再使用PFI磨打浆,通过对原纤及粕保水值、浆粕原纸抗张强度的测定以及纤维表规形貌观察(SEM)等表征手段,探讨了硫酸预处理对PPTA短切纤维打浆效果的影响.实验发现,经质量分数为80%的硫酸处理后,PPTA短切纤维表面有轻微的溶解现象,部分纤维丰体上有小范围的浅层的纤维纵向劈裂现象;而经质量分数为85%的硫酸处理的PPTA短切纤维则纵向劈裂严重,小部分微纤已经裸露.由浆粕保水值及浆粕原纸紧度、抗张强度数据可知,经质量分数为80%和85%的硫酸处理后制备的浆粕原纤化程度较未处理的高.结合SEM照片发现,经顶处理后磨浆的浆粕具有更充分的原纤化效果,主干纤维破坏严重.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主要利用PFI磨浆机对漂白硫酸盐竹浆与阔叶木浆的磨浆特性及其成纸性能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相同磨浆转数下,竹浆打浆度略高于阔叶木浆,湿重比阔叶木浆高;磨浆前期(打浆度低于35.5°SR),相同打浆度下,竹浆纤维成纸的抗张指数低于阔叶木浆,而后随着打浆度的增加,竹浆纤维成纸的抗张指数高于阔叶木浆。相同打浆度下,竹浆...  相似文献   

14.
采用纤维素酶对漂白阔叶木浆进行预处理,研究了酶预处理工艺对纤维形态和打浆能耗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浆料通过PFI磨打浆后的纤维形态变化,为酶预处理漂白阔叶木浆制备纤维素微纤丝(CMF)提供理论指导。结果表明,酶预处理并没有明显改变纤维形态,但经PFI磨打浆后的纤维更易被切断和分丝帚化,纤维润胀程度得以提高,且当酶用量8 U/g,打浆度达到50°SR和68°SR时,浆料的扭结纤维含量相比未经酶预处理的对照样分别减少了17. 2个百分点和16. 2个百分点,细小纤维含量分别增加了20. 8个百分点和17. 6个百分点;此外,酶预处理能显著降低磨浆能耗。当酶用量8 U/g时,打浆度达到50°SR和68°SR时,打浆能耗相比未添加酶的对照样分别节省了50%和33. 3%。  相似文献   

15.
曹秀军  陈港 《中华纸业》2010,31(4):32-36
对聚乳酸纤维(PLA)的打浆及抄造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打浆时间的增加,PLA浆料的打浆度变化不大,打浆12h后其打浆度为11°SR;纤维的结晶度基本没有变化;打浆处理后纤维的长度变短,粗度略有增加,纤维弯曲变形,表面粗糙不平,但没有明显的分丝帚化现象;打浆处理能够提高纤维的亲水性能;采用木浆与PLA配抄,随着聚乳酸纤维配比的增加,浆料的滤水性能得到改善,成纸的抗张指数、撕裂指数和耐折度都逐渐减小,而透气度逐渐增大。  相似文献   

16.
以卷烟厂废滤嘴棒为原料,对其进行打浆处理,并与植物纤维配抄卷烟滤嘴棒填充纸(CAP纸).实验结果表明,废滤嘴棒经过处理后可以作为CAP纸的原料,并且抄造的CAP纸可使滤嘴棒既具有纸质填充材料吸附性好的优点,又具有醋酸纤维良好弹性和吸味的特点.应用试验结果表明,在吸阻相同的情况下,CAP纸可使滤嘴棒具有较好的降低卷烟焦油性能.  相似文献   

17.
竹浆纤维壁微细结构与打浆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竹浆纤维次生壁的微细结构与针叶木或阔叶木纤维不同,竹纤维次生壁的外层很薄,内层是由交替排列的数层宽层和窄层组成。因此在打浆过程中竹纤维表现出较大的特殊性,打浆度上升快,纤维表面容易起毛,容易内帚化。本文从竹浆纤维形态和微细结构的特点,讨论了竹浆打浆的特殊要求是较多的挤压、摩擦力,较少的剪切力为宜。  相似文献   

18.
对芳Ⅲ纤维进行原纤化处理并对原纤化过程中纤维的形态结构变化进行了研究。SEM观察发现:芳Ⅲ纤维在原纤化过程中出现皮层剥落、结构疏松、轴向劈裂、进一步解离从而实现原纤化。对制备的芳Ⅲ原纤化浆粕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制得的浆粕打浆度达到60°SR,保水值为261%,比表面积9.42m2/g,结晶度42.4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