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字化、信息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博物馆承担着传承中国文化的作用,在时代发展背景下也开始积极走上了数字化道路。但人们对博物馆的关注点仍只是聚焦于馆内藏品,并未考虑到其无形资产,如版权等,这就使得博物馆的数字资产安全性受到影响。随着知识产权价值意识的日渐觉醒,如何进行博物馆数字资产安全共享成为博物馆管理者需要深入探讨的课题。由于区块链技术在此方面有着一定优势,所以本文就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博物馆数字资产安全共享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数字化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并且已经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从数字博物馆的角度来看,虚拟现实技术已经成为当代文化传媒的重要支柱,为其转型升级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文章深入探讨了数字化虚拟现实技术在数字博物馆中的重要作用,并从实践角度分析了它的优势和局限性,提出了一系列有效的建议,以期能够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和红色革命文化的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3.
在本世纪初,数字化已成为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全球数字家庭产业的发展正在不断加速,我们已迎来了一个数字化的新时代。数字家庭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为人们提供方便、安全、智能化、舒适的数字化生活。数字化技术将人们所熟知的个人电脑和传统家电有机地结合起来,从数字电视的推广,到家庭网络产品;从数字化产品的应用到家庭医疗保健,到数字导航系统、广播系统在汽车等家用电子领域的使用,运营商、厂商正不断向人们展示“数字家庭”生活模式。  相似文献   

4.
彭洁 《电子世界》2013,(18):219
随着信息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数字化已经被应用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主要分析了数字化在博物馆中的应用,并结合实体展览提出了一些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信息技术的逐渐成熟,我国进入数字化时代,博物馆数字化应用越来越广泛。传统的博物馆在展览中大多采用图画或实物的方式,存在信息表达单一、缺乏生动性、交互性差等缺陷。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博物馆的数字化展示,将博物馆中的文物转换为三维美术场景,运用多元化的展示形式让文物活过来,在场景中运用多种浏览方式并进行二次创作,赋予静态的文物以动态的美感,使得人们更愿意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去浏览博物馆。  相似文献   

6.
刘凯  吕璐 《无线互联科技》2014,(6):88-88,171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化技术在人们的学习、生活、工作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多,数字化已经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尤其是数字化地球的出现使得数字化技术跃上一个新的台阶,各国数字化技术也因此迅速发展起来。由此带来的小型数字化建设越来越多,校园数字化就是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本文将基于WebGIS技术对校园地理信息系统建设进行详细全面的研究,加快我国校园数字化的建设进程。  相似文献   

7.
随着历史的变迁,博物馆的社会功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从过去以收藏为主转化为今天以教育服务为主,现代博物馆应该与时俱进,用创新的理念,树立品牌形象,丰富教育手段,成为人们生活中最重要也是最喜爱的文化场所。现今的博物馆已经成为社会精神文明的宣传阵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教育基地等等,它的宣传教育大多以"弘扬民族精神","发扬革命传统"为主题内容。  相似文献   

8.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主要趋势,对人们生活、社会生产、校园网络产生了重要影响。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网络作为创建高职院校核心基础,怎样保证网络安全,学校采取防御对策保护校园网络安全,避免被侵害成为了重要研究内容,这对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网络的创建提出了新的要求。为此,笔者结合实践研究,对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网络安全与防御对策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9.
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是信息时代发展的要求,无论在提高管理水平或促进自身发展方面,都应加快博物馆的数字化进程。本文主要对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建设中应用的内容、必然性、技术手段及发展策略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0.
当代博物馆建设在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推动下逐步走向智慧化时代,如何规范智慧博物馆的建设与评价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从智慧博物馆的发展及标准化现状出发,结合智慧博物馆的特点及文物数字化、计算机及信息化等相关领域标准,介绍T/CESA 1254—2023《智慧博物馆建设总体要求》和T/CESA 1255—2023《智慧博物馆评价方法》两项团体标准的编制目标及过程,并阐述其框架与主要内容。两项团标的发布实施对我国智慧博物馆发展提供了建设、管理和评价的范式,为智慧博物馆的整体规划(包含改扩建)、设计、建设、运维和评价提供翔实依据,解决智慧博物馆建设顶层设计标准缺失的问题,促进博物馆行业智慧建设及发展。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是人类的数字科技时代,科技的发展为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带来了很大的变化,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与数字化紧密结合,从而出现了学习数字化、工作数字化的模式.在这个生活数字化和数字媒体发展的环境下,艺术也逐渐与数字化联系,视觉传达设计就是其中之一.随着数字技术与视觉传达设计的结合,视觉传达导航系统的建设也逐渐随着城市化发展被人...  相似文献   

12.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生活方式也发生了较大改变.4G通信技术的逐渐普及与应用使移动数据传输速率得到较大提升,人们移动通信方式发生了质的变化.为了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趋势,我国图书馆开始向着数字化、信息化方向发展.在移动通信技术逐渐占据人们生活主要地位的形势下,为满足人们现代化阅读需求,图书馆将资源信息与移动通信技术相结合,发展了移动图书馆.  相似文献   

13.
疫情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加速了全球企业的数字化进程,数字化转型、电子商务、远程办公成为全球企业面对的相同命题。2021年,企业数字化创新也将进入蓬勃发展的新阶段。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既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又长时间打乱了人们的生产生活规律与节奏。然而,由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大力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紧抓“互联网+”、智慧城市、智慧社会、网络强国等建设,到2020年,我国社会已经进入数字化发展新阶段,百姓对“线上”工作生活已经不再陌生,政府也在习惯着以“懂网、用网”的数字化思维提高治理能力。因此,2020年,人民对于将工作生活重心调整为“线上”方式,有些习惯成自然,而政府推出的数字化赋能提高了治理能力的同时,取得了“抗疫”阶段性胜利。  相似文献   

14.
《现代电子技术》2019,(12):140-143
为解决历史博物馆的空间与时间局限性,采用可视化交互技术设计数字化博物馆动态全景虚拟展示系统。通过数字化博物馆设计模块获取可使用的物品信息列表,生成VM文件;利用数字化博物馆浏览模块分析VM文件,将二维平面图拉伸变化为三维空间图,提供给浏览者浏览使用。系统软件设计数字化博物馆技术构建流程,采用线性化算法运算点击次数,根据点击次数反映权重实现字体可视化,构建标签云组件,提供交互服务,便于浏览者高效了解博物馆信息。验证结果显示该系统虚拟展示效果佳、应用性强。  相似文献   

15.
信息化时代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使数字化媒体开始应用于人们的生活中,电视成为人们获取新闻消息与娱乐节目的重要媒介。因此广播电视媒体技术设备需不断更新,媒体工作人员应不断提高自身观念,才能促进广播电视行业的发展。本文主要对广播电视无线发射技术创新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博物馆行业正在从内部管理向外部管理转变,从内容向形式转变,这一转变为博物馆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数字博物馆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将对传统博物馆产生深刻的影响,也为未来博物馆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随着时间的推移,数字博物馆已经演变成为一个现代化的博物馆形式。数字博物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博物馆的面貌和功能,将为我们提供一个更加广阔而丰富的信息资源平台。然而,在数字博物馆的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各种复杂的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解决。因此,研究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藏品信息化管理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今天这个数字化逐步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正在被数码技术和应用所渗透着,数字娱乐成为其中最为耀眼的一环,不仅为消费者提供了数码技术带来的新产品,同时成为信息技术未来发展的重要领域。种种迹象表明,欲决胜于未来的数字化时代,必先决胜数字化人群,数  相似文献   

18.
“小孩可以给总统写信,任何人可以在网络上发表某些看法,让全世界都成为自己的听众……”,网络已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数字化影响着我们传统的生活和思维方式。数码相机作为数字化生活的直接产物,由于其完全改变了传统的图像获取和传送方式,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场革命。  相似文献   

19.
<正>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但是日趋复杂的智能手机和五花八门的APP,却成为了老年人及身体机能差异人群融入数字生活的“绊脚石”,他们与当今的数字时代已经产生了难以逾越的“鸿沟”。面对老龄化和数字化同步发展的趋势,实现“科技适老,科技护老”将是助力老年人跨越“数字鸿沟”的更优解。  相似文献   

20.
安防工作是维护社会安定与和谐的关键,其决定着人们生活的社会环境,加大安防力度,构建完善的安防监控体系是当前面临的重要工作。为了更好的开展安防工作,监控工具是必不可少的,信息技术与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数字化视频安防监控系统的出现成为其重要的产物,保证数字化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设计的规范性与合理性是当前的重要工作。为此,本文就数字化视频安防监控系统设计进行了分析与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