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用小岛法测定了Ti-10V-2Fe-3Al合金β单相区热变形组织的分形维数,分析、比较了分形维数与变形温度、应变速率和应变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分形维数随应变量的增加而增大,在半对数坐标系,分形维数与Z参数呈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
用真空感应炉熔炼出Ti-7Si-2Al合金,经1 050℃固溶和700℃时效后,分析不同固溶和时效时间对钛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并利用XRD和SEM性的匹配最好,其呈与压缩端面成45°方向的脆性断裂特征。热处理后的Ti-7Si-2Al合金由α-Ti、球状的Ti_5Si_3和极小颗粒状的Ti_3Si组成。  相似文献   

3.
用铸态Ti-5.5Al-3.0Nb-3.0Zr-1.2Mo合金为基材,在Gleeble-3800D热模拟测试机上高温压缩测试,变形温度为750~900℃,变形速率为0.001~1 s-1,总变形比例为75%。结果表明:应变提高,铸态合金加工硬化明显,流变应力呈直线增大;到达峰值应力后,组织开始软化,在软化与硬化过程达动态平衡时,获得稳定流变。处于低变形温度下,动态软化受应变率影响最明显,合金软化受变形温度与应变率共同作用。升温至850℃,存在动态再结晶现象,表现为动态回复。以较低应变率变形时,促进动态再结晶的快速完成,α相可促进动态再结晶转变。提高应变率后,合金中的β相软化机制由动态再结晶转变成局部塑性流变。  相似文献   

4.
通过900、960、1 030℃固溶处理得到组织不同的Ti-6321钛合金,用OM、SEM、万能试验机、分离式霍普金森试验分析不同热处理工艺对显微组织和静、动态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固溶温度升高,分别得到等轴组织、双态组织和魏氏组织的Ti-6321钛合金。静态加载条件下,3种组织均表现出应变硬化效应,双态组织具有较好的强塑性匹配。应变率为2 000 s-1时,3种组织的应变硬化效应不明显,应变率强化效应显著,双态组织表现出较好的动态力学性能。等轴和双态组织为韧性断裂,魏氏组织有脆性断裂倾向。固溶温度为960℃时,双态组织的静、动态综合力学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2J21磁滞合金的热处理工艺方法。用本热处理工艺方法处理过的材料制造电机转子,可使电机在较低磁场强度下,具有较高的磁性能,使用性能稳定,质量可靠。  相似文献   

6.
在Φ109×7mm,长660mm的40Mn2无缝钢管热处理生产过程中,采用同一热处理工艺和生产条件,正常情况下质量稳定。但某些冶金炉号的钢管热处理后出现严重裂纹。根据现场调查,工艺分析,物理检查等表明:原材料冶炼时夹杂物偏聚严重,并伴有微裂纹,由于热处理应力集中引起缺陷严重处开裂,废品率达4%。本文介绍了经过工艺调整,减少热处理应力,起到了抑制裂纹的作用,废品率降到千分之一以下,并经实际生产考核,证明质量没有问题。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Ti-5553合金在高应变率载荷下的动态响应和微结构变化,利用分离式霍普金森压杆(SHPB)和霍普金森拉杆(SHTB)装置对Ti-5553合金分别进行单纯SHTB加载和SHPB+SHTB加载,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加载后的试样进行观察,分析其显微组织和断口形貌,并结合定量金相分析方法进行相关计算。结果表明:SHPB加载和SHTB加载均会使Ti-5553合金发生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Ti-5553合金在SHPB加载发生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之后再进行SHTB加载时,发生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的能力受到抑制;Ti-5553合金在SHPB加载后,材料的变形抗力降低,SHPB加载后再采用SHTB加载与单纯SHTB加载相比,材料的塑性变差、抗拉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Zn-16Al合金采用铸造,挤压和热处理等研究方法,结合金相、X-射线衍射等分析手段,研究ZA16合金在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的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的关系。发现由于退火导致的变形ZA16合金强度和硬度升高的现象。揭示ZA16合金的组织结构演化与材料性能之间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9.
基于等温恒应变速率压缩变形试验研究具有典型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变化特征的Al-12Zn-2.4Mg-1.2Cu合金的应力-应变曲线,采用加工硬化率和3次多项式拟合相结合的方法,获得试验合金的临界应力/峰值应力、临界应变/峰值应变的比值分别为0.488~0.918和0.195~0.913。随着变形温度升高和应变速率减小,发生动态再结晶的临界应力呈下降趋势;随着应变速率增加和温度降低,发生动态再结晶的临界应变速率呈增大趋势。  相似文献   

10.
采用搅拌摩擦焊对1460铝锂合金进行焊接,研究合金的焊接性能和焊后热处理工艺。运用显微硬度测试和拉伸力学性能测试表征焊缝力学性能;用扫描电镜、透射电镜对焊缝组织进行观察。结果表明:焊前对合金进行固溶和时效处理导致焊缝的抗拉强度降低;焊前未进行热处理的焊缝样品抗拉强度为320 MPa,与母材相当;焊后的固溶+160℃/40h时效处理使焊核区重新析出θ′(Al2Cu)和T1(Al2CuLi)相,焊缝的抗拉强度提高了75 MPa;焊缝拉伸断裂发生在热机械影响区,断裂方式由韧性断裂转变为解理断裂。  相似文献   

11.
研究合金元素Ni和热处理对ZA35合金组织和阻尼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0.3%Ni使ZA35合金组织细化,二次枝晶臂间距减小,热处理后出现粒状组织;ZA35合金的内耗随温度升高而增加,随测试频率升高而下降,在测试频率为1 Hz、温度为140℃,ZA35合金的内耗达到0.076;测试温度为140℃,ZA35-0.3%Ni合金阻尼较ZA35合金增加12.1%,热处理后阻尼较ZA35合金增加25.8%。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头盔用TC4合金护目镜支架强度低的问题,对其进行真空热处理,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等研究真空热处理工艺对护目镜支架显微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真空度为1×10-3Pa下,1 000℃保温20 min后淬火,合金发生相变,平均尺寸为2.6μm的等轴α相转变为宽度约为870 nm的细小片层α相,并弥散分布于β基体中,β晶粒平均尺寸约为260μm。相对原始组织,经真空热处理后,合金屈服强度和抗弯强度分别从1 596、1 942 MPa提高到1 806、2 170 MPa,分别提升13%、12%,这是因为纳米片层α相弥散分布的强化效应,显著提升了合金的强度等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13.
14.
3Cr2W8V钢小型模具,经液体软氮化→1140°~1150℃加热淬火→580~620℃回火三次,使用寿命成倍增长。  相似文献   

15.
国产Ti-679合金是仿制英国帝国金属公司研制与生产的IMI-679钛合金。该合金的名义成分为Ti-2.25Al-11Sn-5Zr-1Mo-0.25Si,是一种多组元近α型的耐热钛合金。 为使国产Ti-679用于生产,本文深入地研究了不同锻造及热处理工艺对Ti-679合金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这里着重介绍上述不同热加工工艺规范下的室温、高温拉伸性能和高温蠕变性能。  相似文献   

16.
<正> 我厂生产的军工产品缓冲簧和缓冲器簧以及蝶形弹簧等,均系高强度高淬透性的合金弹簧钢65Si2MnWA制件。这些弹簧的主要作用是缓冲减震;其特点是负荷重、硬度要求高(HR50~54),旋绕比特别小,其工作负荷为28812~32340N(2940~3300kgf),而旋绕比为1.75,一般弹簧的旋绕比为4≤C≤14。对于重负荷下工作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热处理对Ni-P -Al2 O3 复合化学镀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Ni-P -Al2 O3 复合化学镀层的硬度和耐磨性随加热温度的升高而升高 ,并在 40 0℃时达到最大值。镀层的耐蚀能力随加热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但当加热温度超过 45 0℃后 ,耐蚀能力又会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8.
1420铝锂合金形变热处理锻块组织与性能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小试块 ,进行 14 2 0铝锂合金形变热处理工艺、组织及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形变热处理锻块的力学性能比自由锻造锻块、锻后淬火锻块的力学性能有较大提高 ,其力学性能为σb4 90MPa,σ0 .2 310MPa,δ12 .2 % ;其微观组织为较均匀的再结晶组织上分布着第二相δ′(Al3 Li)、β′(Al3 Zr)、T(Al2 MgLi) ;其拉伸断口为典型的沿晶 +韧窝型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37CrNi3钢的淬火、回火等热处理工艺,研究了不同的热处理工艺对37CrNi3的组织性能(显微组织、硬度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发现, 37CrNi3钢组织中,碳化合物总量较高、并且含有大量的M2C碳化物,表现出强烈的回火脆性、高的冲击韧性.可以认为铬镍钢的主要性能特点就是零件具有高的强度,韧性和良好的淬透性.  相似文献   

20.
对Cr3C2/Ni3Al复合堆焊合金层的元素分布、横截面组织和硬度等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表明,堆焊过程中,母材表面半熔化区的形成使堆焊层与母材实现冶金结合,堆焊层金属逆热流方向与母材呈联生方式长大,形成Cr3C2强化的Ni3Al基堆焊层;Ni3Al基体对Cr3C2起到保护和支撑作用,弥散分布的硬质强化相Cr3C2,硬度高,抗磨损性好,显著提高堆焊层硬度,并对Ni3Al基体起保护作用;堆焊层与母材冶金结合,无裂纹,不易剥落,使得部件整体的耐磨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