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城市持续高效节水农业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发展节水农业是实现农业持续高效的重要保证,根据水土资源和农业生产水平对运城市进行了节水农业分区,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各区农业高效节水技术优化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2.
城市近效水土资源短缺,近几年来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而事实上,水土资源一方面不足,另一方面又存在着浪费现象,本文从有限的水土资源谈起,论述了市郊农业发展之路——建立高效节水型农业。  相似文献   

3.
西北地区节水农业发展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推动西北地区节水农业的发展,极大地提高有限水土资源的利用效率,西北地区探索出多种节水农业发展模式等五大技术体系。通过20年的努力,在工程节水和农艺、管理节水的技术储备已初步具备,但节水效果还不理想。目前的主要任务是进行节水技术的优化集成,实现低成本空间扩散。今后发展节水农业的关键是应用现代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结合管理和工程节水技术,提高作物自身的水分转化率等。  相似文献   

4.
朝阳市节水滴灌可行性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朝阳市水资源匮乏是制约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瓶颈,发展节水滴灌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的农业用水方式,真正达到了节约用水、农民增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节水滴灌可以促进农业生产,提高水土资源的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农业产品的商品率,提高农民科技意识,对于农业生产,发展节水滴灌势在必行,它将推动朝阳市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节水型灌溉农业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我国水资源人均亩均占有水平均很低,水土资源分布组合极不合理,水资源污染严重,农业灌溉用水量大且浪费严重(灌溉用水占我国总用水量的80%)。现有的农业节水灌溉措施主要有:制定科学的灌溉制度和灌水定额;开展渠道防渗,提高渠系水利用系数;采用先进的田间灌水技术以及综合措施节水技术。文章还分析了我国节水型灌溉农业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种玉麒  丁跃元 《北京水务》1996,(5):20-23,44
为在有限水资源和现有土壤资源条件下保证高产、优质、高效、低耗农业的持续发展,1991-1995年期间对北京平原区6个示范区开展研究;即节水高产综合配套技术,提高农作物水的生产效率,节水型农业建设模式及提高种植业水的经济效益,水土资源良性循环。该项目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7.
中国农业在耕地面积仅有世界耕地的9%、淡水资源仅有世界淡水资源的6%,且水土资源组合不协调的条件下,不仅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而且为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初始阶段积累了人量资金,这是我国农田水利事业所取得的瞩目成绩。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  相似文献   

8.
农业的持续发展,必须有可供永续利用的水土资源。因为,无论是种植业、养殖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业都离不开水土资源,水土资源状况,决定着农业经济发展状况,而水土资源的多与少,好与坏又取决于水土保持的现状。为此,要让农业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首先必须搞好水土保持...  相似文献   

9.
节水灌溉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水土资源合理利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增产增收的重要举措.文章介绍了新墙镇示范区的农业节水灌溉设计,力求以点带面,发挥示范作用,从而推进岳阳市农业节水灌溉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节水灌溉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水土资源合理利用,改善生态环境,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和增产增收的重要举措。文章介绍了新墙镇示范区的农业节水灌溉设计,力求以点带面,发挥示范作用,从而推进岳阳市农业节水灌溉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半干旱地区农业用水现状及发展方向   总被引:48,自引:3,他引:48  
山仑  邓西平  康绍忠 《水利学报》2002,33(9):0027-0031
通过对国外旱地农业成功经验和我国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历史阶段性回顾与现状分析,认为我国半干旱地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应该以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提高作物生产力为目标,在协调、优化和永续利用农业资源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上,重点实施以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和基因资源的潜力开发为中心的旱地农业科学技术体系,服务于半干旱地区社会经济、食物、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针对我国半干旱地区农业的特点,提出了培育节水品种、实施有限灌溉、推广生物节水和抗旱化学调控等若干技术选择。  相似文献   

12.
农业节水的核心是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优化配置水土资源,保障农业生产、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农业节水是当前农村工作的一项紧迫任务,而实现农业节水的重要措施就是加大节水灌溉力度.  相似文献   

13.
东北半干旱区是我国北方旱农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多数地区没有灌溉水源.从气候条件来看,本区降水量少,年变化和季节变化大,春季多大风,蒸发强烈,春旱尤为突出.因此,抗旱灌溉成为了本区农业生产的中心任务.此外,由于阵发性暴雨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地力瘠薄.水资源短缺加之气候干旱和水土流失的双重作用,致使该地区农业用水更加紧张,严重的制约了本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在对东北半干旱区的水土资源状况和灾害特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本区农业水土资源合理利用的对策,选取了多项农业节水技术,提出了适合于本区特点的农业节水技术集成模式.  相似文献   

14.
文章主要介绍我国农业水土资源的特点以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在我国发展节水灌溉的潜力和当前节水农业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适合于我国的农业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的合理化建议,并对“四水”在农业水土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中发挥的作用及其开发利用的途径和存在的问题作出阐述。  相似文献   

15.
以兖州市平原井灌项目区为例,采用遗传算法对农业水土资源多目标优化问题进行系统工程优化设计,确定出项目区农业种植结构最优化设计方案,对农业水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工程规划设计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随着气候变化及种植结构调整,农业水土资源配置状况发生改变,研究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特征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作物生产水足迹视角,采用广义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系数的计算方法,对 1985—2018年辽宁省春玉米生育期的水土资源匹配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5—2018 年间辽宁省春玉米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变化波动明显,总体以 14 m3/(hm2·a)增长,多年平均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值为 5733 m3/hm2。同时,1985—2018 年间辽宁省春玉米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状况呈现向好趋势,东部农业水土资源匹配良好的地区增多,西北部农业水土资源匹配较差的范围缩小。未来辽宁省玉米种植结构调整,应立足各地区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特征,构建水土资源空间均衡的农业生产体系。  相似文献   

17.
持续农业发展必须依靠其物质基础一水土资源。水土保持是通过工程、生物等措施对水土流失进行综合治理,维护了水土资源的持续利用,促进了农业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持续农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人民长江》2021,52(8)
为客观分析粮食主产区农业水土资源的匹配状况,并正确认识其承载力水平及主要影响因素,根据水资源、耕地资源等数据,计算了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同时,从农业水土资源、社会、经济和生态4个系统出发,构建了粮食主产区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综合采用组合赋权的TOPSIS模型和障碍度模型,对2011~2018年粮食主产区的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开展了定量研究。结果表明:(1)粮食主产区2011~2018年的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系数为0.609 7万~0.887 8万m~3/hm~2,匹配程度整体有待提高;并且呈现出"中部最低、北部略低、南部最高"的空间匹配格局。(2)粮食主产区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整体以0.005/10 a的速率呈现微弱降低趋势,空间上呈现"中部最低、南部中等、北部最高"的分布特征。(3) 4个系统对粮食主产区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强度相当,系统中的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系数、人均耕地面积、人均粮食产量、生态环境用水率和人均水资源量是影响农业水土资源承载力最强的障碍因子。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粮食总产量十二连增的同时,也给农业水土资源带来了诸多问题。为了客观地评价黑龙江省农业水土资源时空匹配情况,根据黑龙江省粮食增产期(2003-2015年)的水土资源利用状况,采用基尼系数和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分析了黑龙江省农业水土资源时空匹配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粮食增产期黑龙江省农业水土资源空间匹配差异较大,基尼系数在0.4475~0.4907之间,属于匹配较差范围;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系数均低于全国水平,且在时间上表现为匹配程度持续降低的态势。(2)空间差异上,黑龙江省中西部干旱区水土资源匹配程度较低,不宜继续开垦;三江平原地区粮食种植面积大,建议发展节水灌溉;北部和东南部地区水资源相对丰富,宜涵养水源,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将水土资源自然本底量与农业用水用地量相结合,采用集对分析重建农业水土资源匹配指标,并构建七元半偏减法集对势,对江淮丘陵区2005—2019年农业水土资源匹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5—2019年江淮丘陵区广义农业水土资源配比度基本呈现下降态势,但高于水土资源自然配比度;单位耕地用水量有减少趋势,但超出区域本底自然供水量,处于相对缺水状态;狭义农业水土资源配比度与水土资源自然配比度呈现交叉波动,并存在一定程度反相关,降水量的增加会相对减少农业灌溉用水量;2005—2010年和2011—2019年两时段江淮丘陵区广义农业水土资源均处于高度不匹配状态,合肥、滁州不匹配程度最高,安庆最低;两时段农业水土资源匹配集对势均为反势,匹配状态较差,但后期均有所提升,有向好发展趋势,安庆和六安变化程度最为明显;江淮丘陵区降水量年际变化较大,水资源总量变幅明显高于农业用水用地量波动,导致农业用水用地量与水资源总量变化不同步,这是水土资源匹配波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