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结合硬质阳极氧化的工艺特点,对高硅铝合金活塞顶部硬质阳极氧化的工艺、绝缘保护设施、操作等进行工艺试验,并对各种因素对氧化膜质量的影响作了一定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我厂极化膜层的显微硬度测量工作开展得较早,但仅限于膜层较厚的硬质阳极化膜。最近,塑材厂为海外生产的铝门窗型材,外商要求测内、中、外层的显微硬度,并要求提高内、中层的硬度,降低外层的硬度。为此开展了这项工作,现将试验结果及试验中发现的问题反映出来, 相似文献
6.
活塞阳极氧化表面气泡形成的机理及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铝合金阳极氧化区气泡形成的机理、影响和防止措施进行了探讨.在氧化表面常产生并聚集大量气泡(气泡主要是阳极热量集中处形成的水蒸气气泡和氧离子形成的氧气气泡),导致电压较快地增大而易出现"打火"现象,严重影响活塞氧化膜的质量和厚度的均匀性.利用自制脉冲恒流电源等装置,对ZL109活塞顶面硬质阳极氧化过程中气泡的形成、生长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快速排除活塞顶面氧化过程中的气泡,可以有效地防止"打火"现象,提高氧化膜质量. 相似文献
7.
8.
9.
铝合金微弧氧化膜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因素较多,膜表面的粗糙度对其应用有影响,过去研究甚少,为了找出改善和控制膜层表面粗糙度的方法,在恒流模式下利用双极性脉冲电源对LD10铝合金试件进行了微弧氧化处理,采用TR200粗糙度仪检测了膜层表面粗糙度,分析了加工参数对膜层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单独缩短微弧氧化时间、减小正向或负向电流密度、提高频率、降低占空比,都有利于降低膜层表面粗糙度;但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降低膜层表面粗糙度,只有在30~40 ℃的工作液中处理获得的膜层表面粗糙度才最佳.在30 ℃、电流密度10 A/dm2、脉冲频率200 Hz、占空比24%时,可获得最佳表面粗糙度(Ra 1.2 μm)的硬质微弧氧化膜层. 相似文献
10.
稀土添加剂对LY12铝合金硬质氧化膜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研究了在硫酸-草酸、硫酸-苹果酸体系中对LY12铝合金进行硬质阳极氧化时,稀土添加剂的引入对阳极氧化过程及氧化膜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12.
有机溶剂对提高铝阳极氧化膜常温封闭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研究了在封闭液中添加环己酮和异戊醇等有机溶剂,以提高铝及其合金阳极氧化膜常温封闭质量的方法。探讨了环己酮和异戊醇对封闭液寿命的影响和对粉霜的抑制作用以及有机溶剂的添加量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14.
为了提高铝合金部件的耐磨性能,延长其使用寿命,对铝合金进行硬质阳极氧化处理,试验表明,正确进行氧化膜厚度及硬度测试是确保硬质氧化顺利进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16.
17.
微量稀土对6063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厚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稀土能细化铝合金组织,提高其强度和塑性性能,对铝合金的后处理非常有益.以添加不同含量稀土的6063铝合金为研究对象,并对其进行阳极氧化试验,系统地研究了不同含量的稀土对阳极氧化膜厚度的影响以及氧化液硫酸浓度、硫酸温度、氧化时间、电流密度及不同的工艺参数对铝合金膜层厚度的影响,以获得最佳的添加稀土含量和最合适的阳极氧化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添加稀土的6063铝合金比没添加稀土的6063铝合金有较强的接受极化能力,稀土可以明显地提高6063铝合金氧化膜厚度,稀土含量以0.20 %最佳.该含量的稀土6063铝合金获得优质氧化膜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硫酸浓度170 g/L,硫酸温度18~22 ℃,氧化时间40 min,电流密度1.2 A/dm2. 相似文献
18.
难溶粉体对铝阳极氧化膜交流电解着色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交流电解着色液中添加SiC,Al2O3,CB和BaSO4等难溶粉体对铝阳极氧化膜着色的影响。实验表明,对膜层的色泽,耐磨,耐蚀和耐碱等性能均有较大的影响,粉体不同,影响亦不同。 相似文献
19.
钛阳极氧化膜的着色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TA2型纯钛植入材料在葡萄糖酸钠电解液中阳极氧化可得到丰富的色彩,增强了钛植入体的美观性和功能性.分析表明:工艺参数对氧化膜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电压是影响膜层色彩的最主要的因素,颜色随着电压的变化而发生规律性的改变.经X射线衍射分析,纯钛表面经阳极氧化处理后,其表面生成了一层非晶态的氧化钛薄膜,并且钛晶体的各个表面沿不同结晶方向的腐蚀速率不相同.通过对氧化膜层显微观察和耐蚀性研究,证明阳极氧化及热处理可大大提高钛氧化膜在模拟体液中的热力学稳定性和耐蚀性,且适当的热处理可使非晶态的钛氧化膜转化为稳定的二氧化钛.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