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充分收集深圳市宝安区城市空间现状、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资料的基础上,建立了该区地下空间资源评估的指标体系和层次结构模型,以及各地质环境因子的特点及分布情况,并从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岩土体条件等3大方面对该区进行地下空间资源评估,全面、科学地反映城市地质环境对该区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地下空间资源潜在价值评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地下空间是城市的重要自然资源,对其进行评估是编制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的基础条件之一.文章针对城市地下空间资源评估影响因素的多源复杂性问题,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问卷调查法,选择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数学模型,建立了一套适用于地下空间资源潜在开发价值等级分类与分布评估的指标和参数体系;在指标权重系数的确定中,针对普通层次分析法的局限,采用最优传递矩阵法对群体判断矩阵进行优化处理;以北京旧城区为实例进行了应用示范.  相似文献   

3.
对地下空间资源质量进行评估是自然条件和建设适宜性评价的延伸和发展.文章通过对影响地下空间资源质量因素分析,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问卷调查法,建立了地下空间质量评估体系,利用线性加权函数法数学模型,明确了地下空间资源质量分类评估指标的划分,并以扬州老城区历史街区为实例进行了应用示范.  相似文献   

4.
赵超阳  孔军 《地下空间》1996,16(4):209-217
地下空间合理开发项目的综合评价与论证是进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和实施方案优化比较的依据,由于地下空间的开发涉及经济代价、社会、环境、战略、技术水平等多方面的因素,存在诸多方面的比较选择问题。本文试图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合理开发项目评定进行探讨,在分析计算中首先简述了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其次建立了城市地下空间综合评定层次结构图,最后按评价值确定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5.
以芜湖市城市集中建设区为例,探讨地下空间资源评估的思路,建立资源综合质量评估模型,在充分分析该区自然、环境、人文、建设4个要素以及空间区位、用地功能等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采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原理,结合专家调查问卷,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总序,运用GIS技术和模糊综合评价原理,评价地下空间资源工程适宜性和潜在开发价值,得出地下空间资源综合质量评估,划定地下空间分区管控,并估算地下空间资源容量,得出较为完善的芜湖市地下空间资源评估结果。该评估结果成功地指导了最新的芜湖市城市地下空间暨人防工程综合利用规划 (以下简称芜湖市“两规合一”)的编制工作,并纳入了相关章节。  相似文献   

6.
根据武汉市地下空间开发的规划,在工程地质调查的基础上,将武汉市主城区浅层和次浅层地下空间的工程地质条件作为研究对象.在对诸多工程地质条件进行分析后,运用AHP(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层次分析法,将影响武汉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各种工程地质因素进行了归类,并对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级,建立影响因素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对相关构造矩阵建立,并进行了一致性检验,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后,与工程实际进行了比对分析,提供了影响性评价的算法和数据来源.将主城区分隔成方块后,分别对每个方块进了影响性评价,并形成了影响性分区,形成了微影响区、较影响区和极影响区.在分区评价的基础上,提出了各区域的施工建议及相关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7.
宁波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对于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研究宁波市地质环境条件,从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和环境地质问题等3个方面选取了9个评价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构建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通过GIS软件空间叠加分析功能自动划分评价单元,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进行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宁波市地下空间开发的地质环境适宜性划分为4个等级:适宜(Ⅰ级)、适宜性较好(Ⅱ级)、适宜性较差(Ⅲ级)和适宜性差(Ⅳ级),其中浅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以Ⅰ~Ⅱ级为主(占比57%),中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以Ⅲ~Ⅳ级为主(占比58%)。  相似文献   

8.
成都城市森林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丁俊 《山西建筑》2007,33(10):360-361
介绍了城市森林体系建立的原则,提出了层次分析法解决系统复杂性问题的四个基本步骤,并介绍了成都市城市森林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最后对核心目标进行了预测分析,对成都市城市林业未来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据预测:21世纪将是人类进一步潜入地下的新世纪。影响人类地下化进程的主要因素是:生存环境受到的威胁和回归大地母亲怀胞的精神需求。本文运用环境心理学的理论及分析方法,结合实验研究成果,分析了地下空间的环境特性;地下环境中人的认识模型和反应模型;地下环境中的心理学问题,研究内容与方法,及心理环境设计对策,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提出了一门新学科——地下环境心理学,为人类的地下化事业消除精神障碍。  相似文献   

10.
论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指标体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所要实现的目标,需要以量化指标形式加以确定,并建立起一个指标体系,作为衡量规划是否科学、合理、可行的标准,也可作为规划实施过程中给予监督检查的依据。论文以城市现代化为背景,对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指标体系的作用、构成、量化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城市地下空间规划指标体系的概念性框架。  相似文献   

11.
地下空间资源作为郑州市一种尚未大规模开发的城市建设载体,已成为城市发展的宝贵资源。在系统分析了郑州市地质条件的基础上,研究了该地区地下空间资源与地质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建立了基于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的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运用敏感因子—综合指数评价模型对该地区的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适宜性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郑州市各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适宜区及较适宜区占研究区面积的一半左右,总体情况较好。  相似文献   

12.
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可为城市科学规划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与参考依据,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结合温州市规划区的地质环境特点,从工程地质条件、水文和水文地质条件、地质环境条件、地面和地下条件4个方面选取了14个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AHP)计算各评价指标的权重,通过GIS软件划分评价单元进行人机交互分析,将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计算得到的结果反映到适宜性评价成果图上。评价结果表明,浅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好的面积约占60.8%,适宜性较好的约占2.6%,适宜性一般的约占30.6%,适宜性差的约占6.0%;中层地下空间开发地质环境适宜性好的面积约占32.2%,适宜性较好的约占39.2%,适宜性一般的约占20.4%,适宜性差的约占8.3%。  相似文献   

13.
地下空间合理开发项目的综合评价与论证是进行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和实施方案优化比较的依据,由于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涉及经济代价、社会、环境、战备、技术水平等多方面的因素,存在诸多方案的比较选择问题。本文试图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城市地下空间的合理开发项目评定进行探讨。在分析计算中首先简述了层次分析法的基本步骤,其次建立了城市地下空间综合评定层次结构图,最后按评价值确定最优方案。  相似文献   

14.
如何正确地评价城市地下空间示范工程综合效益是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课题。为了寻求城市地下空间示范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方法及结果的统一性和实用性,需要在建立恰当的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对每一指标的判定标准以及权值进行分析。作者为研究地下空间示范工程的推广性,对其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各因素指标,并采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区分不同指标的权重差异。综合考虑各影响因素,提出了一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可操作性的评价方法。最后,文章还以某上海的已建地下空间示范工程综合效益评价作为考评对象,对评价体系的实际应用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5.
基于AHP的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下空间是城市的重要自然资源,其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是编制城市地下空间规划的重要基础条件。针对城市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影响因素的多源复杂性问题,以岩土工程勘察原始数据为基础,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专家问卷调查法,选择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数学模型,建立了一套适用于某地级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分区的评价模型,并利用ArcGIS叠加生成了最终适宜性评价图,旨在为后续的地下空间规划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关于地下空间规划结构体系和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李振芳 《地下空间》1998,18(5):278-283
结构体系和指标体系是城市地下空间利用规划必不可少的重要内容。本文通过规划编制的实践,进行归纳总结并进行一些探索,旨在为适合我国国情的两个体系的建立做一点贡献。  相似文献   

17.
在建立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地区地下空间综合体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用层次分析法求出了各评判指标的权重。并以上海某轨道交通枢纽地区地下综合体为例,采用基于层次分析法的线性加权和法对城市轨道交通枢纽地区地下空间综合体的规划开发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8.
陈启高 《地下空间》1998,18(3):153-157
天井式建筑自古以来在我国建筑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城市网络化地下空间对于缓解城市人口、资源及环境间的矛盾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受制于周边建(构)筑物、复杂地质水文条件影响,地下空间在空间网络构建、艺术处理手法赋予方面具有先天不足,特别是由于地下空间与地面空间的天然隔绝,易产生压抑和封闭的感觉,导致使用者情感上浮现“陌生”和“趋离”的倾向。因此,地下空间建设需具有人性化特点和场所精神的设计理念,赋予地下空间使用者于“归属感”和“认同感”,通过对地下空间的综合性开发和科学合理规划,来提升地下空间建设及使用品质。本文以构建高品质地下空间为目标,基于“以人为本”理念,从人为感知出发,围绕人对“安全、高效、舒适、绿色”等四方面的需求与体验,提出以人为本的地下空间品质评价指标体系,提炼网络地下空间品质优化规划设计要素,为实现地下空间规划品质由质化评价向量化评价过渡及后续的地下空间开发的品质优化和提升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新型智慧城市的发展进程日渐加快,桥梁作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健康状态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采用层次分析法对斜拉桥进行状态评估.结合大跨径斜拉桥的特点对层次分析法中涉及的指标体系选取、评分和权重计算三个关键步骤进行探讨,给出相应的评估案例,为斜拉桥的状态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