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钟悦 《云南建材》2010,(12):194-196
建筑施工中的给排水施工中管道穿墙穿板、卫生器具及其与管道的连接、给水塑料管和复合管暗设及连接、消防系统和绝热管道等,本文针对这几种质量通病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白喜权 《建材与装饰》2022,(13):141-143
为解决管道布置过程中管道支架安装质量通病,本文针对管道布置中管道支架的选用及安装展开了研究与分析,对管道支架柱的布置进行阐述、介绍了管道支架的分类及其定义、分析了影响支架位移的几个因素等多个内容进行分析,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聚乙烯燃气管道带压不停气连接技术进行分类及分析,介绍了常见的几种管道连接方法,通过实例将已运行聚乙烯燃气管道与新建燃气管道连接技术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4.
市政排水管道使用金属波纹管经过几年的实践,这类柔性管材的应用特点逐步反映出来。经过检测试验,介绍了管道压扁、管道与检查井接口、管道腐蚀、透水、管道内沉淀等情况。根据检测数据分析了抗腐蚀性、管口连接可靠性、管道刚性强度、波纹对流水阻力及清掏影响、管道变形、管道沉淀以及施工工艺。最后重点说明了使用柔性管道的注意事项和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保证蒸汽管道施工工程质量,根据近几年的蒸汽管道施工的经验,特别是关于蒸汽管道支架安装、管道敷设、补偿器、疏水装置、管道保温方面,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马征 《特种结构》2011,28(4):69-73
钢筋混凝土矩形管道结构,广泛应用于市政建设中的给水、排水工程。本文介绍了钢筋混凝土矩形管道的几种设计模型,对不同模型的计算结果和适用范围进行了分析与比较,提出了选用设计模型的几点建议,供有关设计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7.
在海底输水管道施工项目中,管道的下沉过程是管道铺设的关键环节。本文首先介绍了几种常见的下沉方法,然后依次分析了如何对管道下沉过程中的三个重要参数:管内压力、管端拉力、下沉速度进行控制,以确保下沉过程的稳定性与管道的成功安装。  相似文献   

8.
主要介绍水下管道施工中的拼接防腐、管槽开挖和管道沉管安装施工的几种方法,并分析这几种施工方法的优缺点以及管道冲洗消毒和竣工验收.  相似文献   

9.
聚乙烯(PE)管道因其施工方便、对输送物质污染小以及工程造价相对较低等优点,已在国内埋地管道施工中广泛应用。本文首先阐明了进行PE燃气管道定位以及示踪线应用的必要性,通过理论分析与总结实际PE燃气管道示踪线施工安装过程中的优点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关于PE燃气管道示踪线施工及应用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来自印度几家石油公司的官员日前在北京举行的行业会议上纷纷表示,印度石油公司期望加强与中国石油公司在管道和天然气领域的合作。印度国家石油公司(IOCL)管道项目董事A.M.Uplenchwar说,希望中国公司能参与部分印度跨国管道项目,例如伊朗—巴基斯坦—印度管道、缅甸—印度管道  相似文献   

11.
测量标志作为测绘基准的直接承载者,是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和科学研究的基础设施,是各项测绘工作的基础,同时也是人们认识测绘、了解测绘的直观媒介之一,地位与意义重大。长期以来,由于城市建设加剧、重视程度不够、宣传教育不充分、保护意识不强等原因,测量标志遭受破坏现象极其严重,同时现有的保护模式针对性不强、工作量大,导致效果甚微。本文以乐清市基础控制框架网建设为例,建成了8个集实用、观赏、科普、教育等为一体的景观型测量标志(框架网点),实现提升测绘基准、宣传测绘法律、普及测绘知识、传承测绘历史、弘扬测绘文化等效果,探索开启测量标志建设与保护新模式。  相似文献   

12.
刘玉 《城市规划》2012,36(10):19-25
通过对北京市海淀区的实地调查,揭示了城乡结合部混和经济形态的特征及其形成与发展的驱动要素。研究发现:城乡结合部是一个城市经济与乡村经济,高端经济与低端经济,扩张带动型经济、就业带动型经济与消费带动型经济等高度混和的地域。引发与加剧这种混和经济形态的要素包括复杂的劳动力、资本与土地等经济要素构成;城乡板块交界区域要素属性与功能变动带来的经济活动的频繁更替;以及街道、乡镇行政隶属管理交叉,人员管理交叉和人员管理与事务管理分离导向下的经济管理体制混乱等。解决城乡结合部经济发展矛盾、加速其转型进程并促进实现城乡一体化,应着重解决就业安置与培训、资本重组与优化、新兴产业对传统产业的融合与改造、违规经济的治理与整顿、经济管理与服务一体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数字景观理论、方法与技术极大地增强了景园规划 设计的科学性与艺术表现力,在过去的近30年间经历了3个发 展阶段:1.0时期以AutoCAD、3DS及VR的出现及其应用 为代表,提升了景园规划设计工作的效能,将传统的手绘时代 转变为全新的机绘时代,初步实现了景观的数字化;2.0时期 3S、复杂空间建模与AR技术的运用推动了定量、定位与定性 研究,极大提升了土地生态敏感性和建设适宜性评价、分级的 精准性;3.0时期数字景观领域正在取得全面的突破,以数字 孪生景观与XR等技术为引擎,实现了数字景观实时、动态、 精准映射人居环境的生态与形态。由此,数字景观经历了伴 生、共生与虚实相生的3个阶段。未来已来,随着万物互联、 人工智能、多方案比选与优化技术的应用,数字景观理论、方 法与技术必将迈入智慧景观新时代。  相似文献   

14.
以“一五”项目之一的郑煤机老厂区更 新改造为例,结合我国工业遗产的研究现状, 引入“共轭理论”,通过对保护和开发的内在矛 盾梳理,构建工业遗产保护与发展的四种“共 轭模式”:历史和现代的文化共轭、生产和生活 的功能共轭、新增与旧有的空间共轭以及当地 和外来的人群共轭。根据四种共轭模式对郑煤 机老厂区进行改造,建立以文化、功能、空间和 人群的内在平衡。旨在探索一种既能保护工业 遗产,又能让其与城市发展相融合的共生模式, 为城市老工业区持续更新和有机演进提供研究 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15.
本文简要概述了既有建筑幕墙可靠性检查鉴定的背景和必要性,阐述了进行检查鉴定工作的技术依据和政策依据,介绍了进行检查鉴定的工作程序以及鉴定工作的主要内容,包括材料的检查检测、结构和构造的检查检测以及设计复核和承载能力验算等。特别对硅酮结构胶的取样测试进行了实例分析,介绍了硅酮结构胶实验室测试的两种方法,给出了拉伸强度、延伸率、邵氏硬度、质量损失率等主要实验参数的测试结果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6.
方尉元 《中国园林》2007,23(9):68-72
在分析当前公园改造规划的背景和面临问题的基础上,以上海东平国家森林公园改造规划为例,通过调查、研究总结出公园在总体规划布局、基础服务设施、景观特色、文化内涵、林相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分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景观资源调查及记录法、游人参与法、"减法"与"加法"等改造规划的方法,同时阐述了这些方法在东平国家森林公园改造规划中针对其主题定位、结构与景观分区、交通、游览方式、水系利用、基础和服务设施、林相改造、文化景观塑造等方面改造规划的运用情况及获得的规划成果。  相似文献   

17.
陈静 《中国园林》2012,28(6):122-124
校园作为城市公共设施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们的社会生活和精神文明起着重要的影响、教育、服务作用。结合安亭中学的景观改造工程实例,从校园的区位环境因素、历史文化积淀、园内景观现状等方面,分析了改造的必要性,改造工作的原则及人文理念的改造方法,重点阐释了对原有历史和景观的发现、挖掘、保护、改造和再利用。通过简洁、现代的手法,把新景观融入校园的建筑环境、历史环境和人文环境之中,重建具有视觉、生态和文化三重效益的校园景观,把校园环境变成凝固的诗、流动的画、无言的歌,从而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测绘地理信息是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的一项前期性、基础性、公益性工作。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经济发展方式的加快转变,对测绘地理信息的管理和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根据测绘法律法规和"十二五"测绘发展规划规定和要求,结合上海实际,重点分析了上海测绘地理信息管理体制、统一监管、公共服务的现状和突出问题,提出了提升上海测绘地理信息管理重点工作和应对举措。  相似文献   

19.
基于人居环境三元理论的乡村景观 游憩价值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乡村景观的游憩价值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从乡村游憩产生的动机和特征入手,寻找乡村人居环境"背景元""活动元""建设元"有机联系、三元互动的关系,分析由背景元主导的乡村游憩资源的构成要素及功能特征。以优美性、乡土性、宜游性为价值标准,建立乡村景观游憩价值评价的指标体系,提出乡村景观游憩价值的核心,坚持和传承乡村人居环境背景的整体保护、乡村人居活动的活化、乡村人居建设因地制宜的传统,保护乡村人居环境的自然度、丰富度、和谐度;突出乡村文化的地域性、原真性、传承性;优化乡村建设的清洁度、舒适度和可达度。从而以游憩价值的发掘和利用为契机、实现乡村景观价值的保护、彰显和提升,以游憩为推动力,促进乡村人居环境的改善提质。  相似文献   

20.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因其轻质高强、可设计性和高耐久性在基础设施领域逐步得到关注与应用,通过结构体系创新,可部分替代钢和混凝土制造各类结构构件,满足建筑、桥梁、海洋等工程结构的强度、刚度及使用功能需求。国内外有关学者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基于相关成果从以下四个方面系统总结了国内外关于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结构的研究进展: 1) 组成材料及制造工艺方面,介绍了增强材料纤维、树脂基体和芯材的种类和性能,并阐述了几种典型制造工艺; 2) 基本构件与结构应用方面,归纳总结了复合材料筋索、型材、管材、板材以及夹芯结构的受力特点及在土木工程中的主要应用; 3) 复合材料结构力学理论方面,详细介绍了其基本力学性能以及冲击、疲劳、蠕变、耐火等性能,并阐述了监测与设计方法; 4) 复合材料结构耐久性方面,总结了温度、湿度、紫外线照射、化学介质(酸、碱、盐等)的侵蚀以及多因素耦合作用对其耐久性的影响,并归纳了耐久性提升技术研究现状。通过对基础设施领域复合材料结构的发展现状、应用的局限性以及前景的系统综述,促进复合材料结构的研究与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