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生活照护设施的出发点及护理设施的存在意义不仅在于提供照护的场所,更在于提供生活援助的场所。养老院的理想状态是把养老院建设成"养老机构中的家"。养老生活不是把老人放到养老院,而养老院也不应该是医养式的管理和设施,提供养老服务的各方都应该以老人需求的角度考虑他们想要怎样的生活,养老应该是有尊严的快乐生活。  相似文献   

2.
老人问题是社会生活中的一个新问题。现在,居住区规划和建设对离退老人问题考虑较少,居住区在功能上不适应老人生活。规划设计工作者根据我国的国情国力,研究老人的生理心理特征,分析他们的生活活动特点,在进行居住区规划建设时,尽可能地满足老人的生活要求,创造适应于他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养老设施建筑空间在医养结合模式下进行客观的分析,从总体规划布局、公共空间组织和室外环境设计3个层面出发对养老设施在适老化、精细化、人性化方面的设计方法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为改善养老设施空间环境和建设生活多元化的养老设施提供理论依据,对完善社会可持续发展理论及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贾敏 《城市住宅》2015,(8):19-23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剧,养老设施将在未来成为遍及主要居住区的常见建筑类型,而且作为一种长期运行的较高能耗的综合类公共服务设施,养老设施必然在节能减排、发展绿色公共建筑的国家战略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推动包括养老设施在内的老年建筑向绿色节能方向转型,不但有助于让大量的微利型养老设施改善经营状况,提高盈利,而且更能为入住的老年人提供健康舒适的生活空间,同时为工作人员提供高效专业的工作空间。因此,在我国未富先老的现实国情下,发展"绿色"老年建筑将最终有助于起到减轻社会和国家养老负担的长远效果。  相似文献   

5.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到来,老年人的居住养老问题受到社会的极大关注。本文通过对我国老年社会现状的分析,提出适应老龄化社会的居住区设计应注重:立足居住区,为居家养老创造条件;加强社区老年设施建设,丰富老年文化生活;注重社区医疗机构建设的三个基本要点。  相似文献   

6.
目前,上海已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如何提升老年人生活的幸福感,成为城市精细化治理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以上海216个街镇27 466个居住区为研究对象,建立了养老设施覆盖度指数,评价上海所有街镇养老设施的分布现状,结合位置分配模型,提出对养老设施布局效率进行优化的策略,为上海精细化城市管理提供宏观决策和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7.
《门窗》2019,(15)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口老龄化问题正在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养老问题不仅在精神和物质上满足老人的需求,同时也给市场打开了新的发展方向,针对老人的服务与商品也在迅速地上升。这其中对老年人居住建筑进行设计和开发也成为市场重视的产品开发对象。老年人在社会中属于比较特殊的群体,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进行充分的研究和分析,以确保建筑设计能够满足老年人生活的需求,实现对老年人生活品质的改善和提升。本文就将从老年人的需求出发,分析养老建筑应该关注的重点,促进养老建筑科学合理的开发和设计,促进相关市场的健康发展,是老年人获得充足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四川建材》2016,(7):39-40
老年人与残疾人不同,残疾人身体部分有障碍可通过后天训练独立生活,而老人从自理到介护的各个阶段,身体是个不断恶化的过程,部分养老设施恶劣的环境引起老人的抵触情绪。所以在建筑设计方面,减少无效、低端供给,保证养老设施的质量和品质则成为重中之重。而建筑如何包容适应这个老化的过程,通过对普适性七条原则的研究,探讨适应老龄化建筑设计,希望在无障碍设计的基础上进行适老化延伸,补充一些不易被关注的设计要点,旨在为养老设施带来更加方便的居住环境。  相似文献   

9.
戴单 《建筑知识》2014,(2):1-1,8
上海是全国最先进入老龄化的城市,从日前住区养老服务现状来看,还存在住区养老的保障制度有待完善,住区养老设施、适老化设计缺乏,住区生活照料和医护护理资源不足等问题。因此,应该尽快开展住区养老保障体系的研究,加大适老服务设施建设,开展适老居住区、适老建筑试点,为即将到来的银发时代做好充分准备。  相似文献   

10.
在对农村互助型养老设施的建筑内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通过对冀中农村地区互助型养老设施的实地调研,总结分析冀中农村地区互助型养老设施设计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问卷调查,进行农村空巢老人对互助型养老设施的需求及偏好分析,进而进行设计策略探究,从而为农村互助型养老设施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设计指导。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我们对国内外数十家为失智老人提供护理服务的养老设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研,发现国内失智老人养老设施空间环境存在一些共性问题。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也对护理、管理人员进行了访谈,了解目养老设施空间使用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运营管理和护理者对空间环境的诉求。下文归纳了当前失智老人养老设施空间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期为失智老人养老设施的规划设计、策划管理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进入老龄化社会,日本老年人福利设施的建设呈现多类型共同发展的特点。最近以护理单位为中心的特别养护老人之家成为主要趋势。为了对这种建筑类型有进一步的了解,对护理单位的空间构成及其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建筑设计对策。此类建筑中的护理单位小型化及整个养老设施的小型化和社区化发展是其特征,有利于使设施的规模形式更接近于住宅,也有利于居住者之间相互认知。  相似文献   

13.
无障碍(barrier-free)设施,是指为保障残疾人、老年人、伤病人、儿童和其他社会成员的通行安全和使用便利,在道路、公共建筑、居住建筑和居住区等建设工程中配套建设的服务设施。无障碍设施是残疾人、老年人等特殊群体参与社会生活的必要条件,也是方便其他社会成员的重要设施,是体现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4.
《安徽建筑》2019,(7):25-26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生活环境与居住空间受到社会越来越多的关注。目前我国机构养老还处于起步阶段,设施等方面还不完善,大部分老人还是以居家养老为主。未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进步,老年人会更加注重舒适度和精神层面上的需求。城市养老建筑应以人为本,以老年人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尊重和关爱老年人为理念,遵循安全、舒适、卫生、经济的原则,切实保证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与社区老人设施指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婷  宋昆 《城市规划》2016,(8):71-76
从养老模式和养老设施的类型划分出发,一方面总结出"社区居家养老"和"社会机构养老"两种养老模式;另一方面,针对养老设施归纳出一套相对清晰的提法,与两类养老模式相对应。在社区居家养老模式下,提出应该大力发展一种新型的养老设施——"社区老人设施",并指出应将其作为社区配套设施纳入规划,来解决绝大多数普通中国老人的养老问题。在此观念基础上,本文针对"社区老人设施",测算了其配建标准,提出了运营管理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城市居家及社区养老居住模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我国老龄化的特殊性,政府确立了以居家养老为主的工作方针。然而我国已建的城市住宅多未考虑老人居住的特殊要求,存在许多问题。文章分析借鉴国外尤其是日本的社区养老建设经验,提出了适合我国的居家及社区养老的三类建筑模式,设想通过三种建筑模式的有机配置提高居住区养老的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养老设施中情况不同的特护老人被均一化对待的问题,本研究以身心状态作为依据对特护老人进行分类,考察他们在混居的生活环境中不同的行为特征和场所偏好,以及行为和空间选择之间的内在联系,提出对养老设施设计和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农村老龄化人数剧增背景下,养老住宅被给予了很大的关注。通过对典型胶东农宅调研、分析,对农宅的实际改造过程进行跟踪记录,从老年人的生活需求出发提出了建筑功能空间适老性、绿色建筑技术节能型改造方案。利用低技策略提高老年人的居住质量,使农村老人在较低的生活成本下享受舒适的生活环境,为胶东地区农村居家养老节能改造进行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新建筑》2017,(1)
我国失智老人数量庞大,失智老人及其家属对社会养老服务需求量巨大。然而,目前我国能够为失智老人提供护理服务的养老设施十分匮乏,大多数建成设施的环境与护理品质不高。美国、日本、瑞典等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国家经过数十年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对失智老人养老服务与设施建设进行了多样化的探索。基于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分析,梳理了国外失智养老设施的发展历程,从类型体系与空间模式两方面总结了国外失智养老设施的建设经验,并针对我国情况提出了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是世界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全球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而我国大部分城市的老人设施却远远跟不上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养老机构严重不足,且相当一部分的养老机构存在不合规、不合法的现象,这在很大程序上也加重了社会压力。另一方面,为老人构建一个舒适的养老环境,也是对老人最起码的尊重,符合我国传统的孝道。本文以现代城市建设为背景,深入探讨了如何建设一个适合老人居住的养老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