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花生是一种重要的油料蛋白资源,在储藏过程中易受害虫的感染与危害,印度谷螟是花生储藏过程中的重要害虫之一,其对花生储藏品质的影响值得关注与研究。在20、25、30℃下测定被虫口密度分别为0、2、6、12头/kg的印度谷螟幼虫感染的花生仁在不同时间的虫蚀粒率、酸值和含油量。花生仁在相同温度下被不同虫口密度的幼虫感染,其虫蚀粒率和酸值显著升高,含油量显著降低。30℃条件下,花生仁被12头/kg的幼虫感染20 d后,虫蚀粒率由0. 00%上升至19. 67%,酸值由0. 57 mg/g升至2. 25 mg/g,含油量由48. 71%降低至47. 31%。在不同环境温度中,花生仁感染相同虫口密度的幼虫,其虫蚀粒率、酸值和含油量变化显著不同。被12头/kg的幼虫感染的花生仁分别放置于20、25、30℃的环境中,感染30d后,虫蚀粒率分别为14. 00%、18. 33%、21. 33%,酸值分别为0. 82、2. 17、2. 60 mg/g,含油量分别为47. 60%、47. 09%、47. 01%。结果显示,随着害虫感染时间延长、龄期增长、虫口密度增加、温度升高,花生仁虫蚀粒率和酸值显著增加,含油量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2.
以粳糙米为材料,设定不同的虫口密度,检测不同感染时间糙米的降落数值、脂肪酸值、POD等储藏品质指标,采用SPSS等方法分析虫口密度和感染时间对糙米储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虫口密度的增加和侵染时间的延长,脂肪酸值上升,降落数值下降;POD活性在前50 d无明显规律,50 d后迅速下降;虫口密度超过100头/300 g时,30 d后脂肪酸、降落数值就发生剧烈变化;不同虫口密度感染的糙米样品,其降落数值、脂肪酸值在不同感染时间呈现显著差异性;降落数值与虫口密度和感染时间呈显著负相关,脂肪酸值与虫口密度和感染时间呈显著正相关,POD与感染时间负相关.  相似文献   

3.
为了掌握储粮主要害虫印度谷螟低氧环境条件下的危害特性,对其进行科学防治,将水分含量12.5%的小麦以4头/kg的密度感染印度谷螟1龄幼虫,于密闭条件下调节环境氧气浓度至8%、11%、14%和21%,之后在不同时间取样检测小麦千粒重、虫蚀粒率和脂肪酸值。在氧气浓度11%以上环境中,第1龄印度谷螟幼虫感染7 d后小麦虫蚀粒率显著增加,小麦千粒重显著降低,至21 d后小麦的脂肪酸值显著增加。在氧气浓度8%条件下,至第14天时小麦的虫蚀粒率变化不显著,至21 d后其虫蚀粒率增加显著,经过42 d感染后小麦的千粒重变化不显著,经过35d感染后小麦脂肪酸值变化显著。结果表明,在11%以上低氧气环境中,印度谷螟幼虫在感染一周后即可对小麦造成明显危害。在氧气浓度8%环境中,印度谷螟幼虫的危害能力受到明显抑制,经过感染3周后小麦虫蚀粒率明显增加,经过1个月后小麦脂肪酸值明显增加,印度谷螟感染对小麦的千粒重降低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了解田间收获小麦中储粮害虫的发生和危害情况,是进行科学防治和避免或减少损失的基础。在防止后期害虫感染的前提下,从田间收获的水分含量为9.9%的泛麦8号(河南省漯河市田间采集)、水分含量为11.6%的郑麦7698(河南省濮阳市田间采集)和水分含量为13.2%的济麦22(山东省德州市田间采集)3个品种,在保持原始水分和适宜温度(25℃)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时间的害虫发生与虫蚀粒率变化情况。主要结果为:泛麦8号在储存前期的120 d里样品中未检出玉米象成虫,150 d后样品中成虫密度达1.3头/kg,270 d后样品中成虫密度达1.7头/kg,经过240 d的储存后样品的虫蚀粒率一直为0%。郑麦7698储存45 d后样品中玉米象成虫密度为2.0头/kg,此时小麦的虫蚀粒率为0%;270 d后样品中的成虫密度达2.7头/kg,粮食的虫蚀粒率增至3.0%。济麦22储存45 d后样品的害虫密度为5.3头/kg,虫蚀粒率为0%;75 d后样品的害虫密度为57头/kg,虫蚀粒率为0.4%;270 d后样品的害虫密度达320头/kg,虫蚀粒率为7.4%。结果表明:收获后水分含量从9.9%至13.2%的3个小麦品种在田间均可感染玉米象;隐藏于籽粒内的玉米象虫卵在后期储存中羽化为成虫的时间与数量受小麦水分含量影响显著,水分含量低的小麦样品中玉米象发育至成虫的时间明显滞后且数量少;收获后储存中小麦样品虫蚀粒率的增加与其水分含量、害虫发育时间以及害虫数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在温度30 ℃和相对湿度65%的条件下,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虫口密度和感染时间对新稻谷储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玉米象虫口密度的增加和感染时间的延长,稻谷中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逐渐降低;脂肪酸值、电导率、丙二醛含量逐渐升高.玉米象的感染对稻谷的储藏品质尤其是脂肪酸值和电导率的影响显著.当虫口密度为4头/kg时对各储藏品质有显著的影响.当感染时间为2周时对稻谷储藏品质影响较为显著.说明玉米象取食对稻谷主要储藏品质指标的影响与玉米象的感染时间和虫口密度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探讨小麦被蛀食性害虫侵害过程中其挥发性物质的变化,为建立害虫预警机制寻找一种新的途径。以一般虫粮要求密度10头/kg的3种主要蛀食性害虫侵害小麦为研究对象,每30 d取样测定小麦挥发性成分。结果表明:米象侵害小麦后共检测出64种挥发性物质,玉米象侵害小麦后共检测出77种挥发性物质,谷蠹侵害小麦后共检测出69种挥发性物质,对照样和感染米象、玉米象和谷蠹的小麦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主要为烃类、醇类、醛类、酮类和酯类等其他物质,随着侵害时间的延长,其中烷烃类物质含量先下降后上升,烯烃类和酮类物质含量整体呈上升趋势,醛类物质含量波动下降,醇类和酯类变化相对不明显。感染3种蛀食性害虫的小麦挥发性成分中的十六烷、十九烷、壬醛、椰子醛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均呈现出明显下降趋势,感染米象和玉米象的小麦挥发性成分中的红没药烯和雪松烯的含量呈上升趋势,在感染后期较为明显,感染玉米象的小麦挥发性成分中的十二烷和十三烷含量在第60天时明显上升。这些物质的含量随着小麦储藏稳定性呈现较明显变化,可以考虑参考它们的数值来预测小麦品质变化。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储藏过程中害虫引起粮食质量变化与其产生二氧化碳浓度的关系,测定了小麦感染谷蠹后不同时间千粒重和虫蚀粒的变化,以及在此过程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分析了其间的对应关系,以期为通过气体监测粮情提供参考.主要结果为:25℃下,小麦感染10头/kg谷蠹成虫后的6个月内,其千粒重从42.91 g下降到了33.20 g,小麦虫蚀粒则从0.3%增加到18.3%,相应地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从起初的0.048%逐步增加到20.894%.随着时间延长和二氧化碳浓度的上升,小麦的千粒重下降趋势平缓,二氧化碳浓度与千粒重变化呈互为消长关系,而小麦的虫蚀粒率上升受害虫发生状态影响明显,二氧化碳与虫蚀粒率变化呈同步增长关系.虫蚀粒率增长幅度在害虫发展至有大量后代个体时增加显著.结果显示,害虫引起粮食质量变化过程中,环境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化与千粒重和虫蚀粒变化关系密切,通过检测二氧化碳浓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粮食质量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8.
为了探讨储藏过程中害虫引起粮食质量变化与其产生二氧化碳浓度的关系,测定了小麦感染谷蠹后不同时间千粒重和虫蚀粒的变化,以及在此过程中二氧化碳浓度的变化,分析了其间的对应关系,以期为通过气体监测粮情提供参考.主要结果为:25℃下,小麦感染10头/kg谷蠹成虫后的6个月内,其千粒重从42.91 g下降到了33.20 g,小麦虫蚀粒则从0.3%增加到18.3%,相应地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从起初的0.048%逐步增加到20.894%.随着时间延长和二氧化碳浓度的上升,小麦的千粒重下降趋势平缓,二氧化碳浓度与千粒重变化呈互为消长关系,而小麦的虫蚀粒率上升受害虫发生状态影响明显,二氧化碳与虫蚀粒率变化呈同步增长关系.虫蚀粒率增长幅度在害虫发展至有大量后代个体时增加显著.结果显示,害虫引起粮食质量变化过程中,环境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浓度变化与千粒重和虫蚀粒变化关系密切,通过检测二氧化碳浓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粮食质量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9.
在20~28℃环境中,研究了无虫小麦样品分别感染0、4、6、10头/kg谷蠹和米象成虫后的20周内小麦虫蚀粒率和千粒重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感染谷蠹的样品均在第2周时虫蚀粒率出现显著升高,而感染米象的样品则到第10周后虫蚀粒率才显著升高.第18周时感染4、6、10头/kg的谷蠹样品虫蚀粒率分别达到13.67%、16.00%和22.00%,感染米象的小麦虫蚀粒率相应达到12.67%、14.33%和18.67%.20周后不同密度谷蠹的小麦中虫蚀粒率分别达到25.00%、31.00%和39.33%,千粒重分别从43.87 g下降到35.37 g、33.98 g和31.36 g.相应米象样品的虫蚀粒率则分别为22.67%、29.33%和31.33%,千粒重分别下降到36.18 g、34.90 g和33.42 g.谷蠹比米象可早6周引起小麦虫蚀粒率显著升高,从内部隐蔽性为害的米象引起虫蚀粒率变化表现时间延迟.同样条件下,谷蠹引起虫蚀粒率增加的程度大于米象,谷蠹引起小麦千粒重下降的幅度则略小于米象.  相似文献   

10.
玉米象感染小麦程度与储藏相关品质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在温度20~25℃和相对湿度为67%左右的条件下,不同密度和时间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Motschulsky)感染小麦引起储藏品质变化的情况.在小麦样品都为200 g时玉米象成虫密度分别为4头、8头1、6头3、2头6、4头1、28头2、56头时,分别感染15 d3、0 d4、5 d、60 d.结果表明:害虫密度的增加和感染时间的延长,小麦干面筋与湿面筋含量、发芽率与发芽势均有所降低,而小麦的脂肪酸值呈升高趋势.同样玉米象成虫密度,30 d内的脂肪酸的变化率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1.
就质量审核的内涵进行了研究,并论述了质量审核作为一种独立的检查与质量检验及质量监督的差别。  相似文献   

12.
高等教育在经历了规模快速发展之后,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必须将重点放到提高质量上来。为促进高校实施质量工程,教育部于2007年初围绕提高本科教学质量连续出台了两个文件。以教学为中心,是所有高校必须坚持的办学原则。实施质量工程,必须加强教学管理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完善本科教学管理组织体系,规范教学行为。坚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加强专业建设,调整专业结构,打造品牌特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高度重视实践教学、加强教学管理、提高管理水平是实施质量工程的重点。  相似文献   

13.
制造质量控制与质量功能展开的集成模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质量功能展开(QFD)和统计过程控制(SPC)分别是产品设计和制造过程的重要质量控制工具。为了获得产品生命周期质量控制的最优化结果,提出了基于QFD和SPC的产品设计与制造质量控制的集成思想,建立了产品制造过程质量控制与QFD的集成原理和模型。经过应用,集成模型能够及时地根据制造质量状况的变化,优化和调整产品的设计质量和制造质量的控制要求。  相似文献   

14.
根据国内金属纺织器材的生产实际,对冷拉态钢丝的质量要求,质量检验和质量控制等问题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冷拉态钢丝的质量取决于钢丝的原材料检验,剥壳,酸洗,润滑,拉拔和热处理等工序的质量;文中指出,质量检验时应按质量要求,尽量采用先进的仪器对钢丝进行外观,理化和其他检验,并将检验结果作为评定和控制钢丝质量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15.
16.
本文利用数理统计原理对目前链条厂家使用的孔心距量规在工艺过程质量控制中存在的错误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指出在线生产时,如何用链板量规进行工艺能力(主要是链板孔心距的误差分布中心、工艺过程精度及废品率)的诊断,可为机床安装、刀夹具调整及工艺过程的改进提供重要的现场信息。  相似文献   

17.
冲压成形的质量分析及质量控制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直接影响冲压成形质量的主要因素进行了识别和深入分析,从冲压件的质量、成本、价格和收益等方面的相互变化趋势阐述了冲压成形质量的经济意义。同时结合实例介绍了排列图法和控制图法在进行冲压成形质量控制过程中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观及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评价与人才培养目标不相符合的问题,讨论了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探讨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观和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19.
搞好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中从4个方面论述了课堂教学质量监控的目的,并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建立了课堂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及课堂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论述了具体实施过程。  相似文献   

20.
建立教育教学质量体系加强教育教学质量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述教育教学质量体系应具备集合性、相关性、目的性和环境适应性的特征基础上,提出了建立教育教学质量体系应树立的几个观念和建立教育教学质量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