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以乳木果核为原料对其所含油脂进行超声波辅助溶剂(正己烷)提取工艺优化及脂肪酸组成分析。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PB)设计对影响乳木果油提取的5个因素(液料比、超声温度、超声时间、粒度、超声功率)进行筛选,根据PB试验优选结果,再以液料比和超声时间为考察因素,运用Central Composite响应面法对乳木果油的超声波辅助溶剂提取工艺进一步优化。结果表明:乳木果油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液料比25. 7∶1、超声温度50℃、超声时间52min、粒度20目、超声功率320 W,在此条件下乳木果油得率为42. 36%。经分析测定乳木果油由8种脂肪酸(棕榈酸、棕榈一烯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花生酸、花生一烯酸)组成,其中以硬脂酸和油酸为主。乳木果油皂化值(KOH)为178 mg/g,不皂化物含量为11%。  相似文献   

2.
虽然许多人都对“乳木果油”这个颇有些浪漫的名字并不陌生,但即便是美容达人们对它的了解也流于表浅。  相似文献   

3.
乳木果油在化妆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乳木果油在化妆品中的应用,探讨了添加乳木果油的口红、唇彩、防晒霜的配方、制法和特点。  相似文献   

4.
虽然许多人都对"乳木果油"这个颇有些浪漫的名字并不陌生,但即便是美容达人们对它的了解也流于表浅。神奇的乳木果油,萃取自生长在非洲雨林的乳油木。在非洲雨林,乳油木的生命周期长达300年。传说中,乳油木被神奇的力量所守护,可以避凶驱邪。所以,当地禁止人们任意采摘乳油木的果实。人们只能采收坠落于地面的核果,再通过冷压的方式萃取出乳木果油来。而且,只有女性才  相似文献   

5.
以乳木果液油为原料,经甲酯化后得到低酸值的乳木果液油,通过转酯化把甘三酯转化为脂肪酸甲酯,通过分子蒸馏把脂肪酸甲酯和生物活性物质分为轻组分和重组分,重组分(生物活性物质)再经过溶剂结晶进一步提高生物活性物质含量。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较好的甲酯化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70℃,反应时间3 h,醇油质量比3∶10,浓硫酸添加量3%;在此条件下,乳木果液油的酸值(KOH)从56.1 mg/g降至2.1 mg/g,游离脂肪酸转化率达到96.3%。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的较佳分子蒸馏条件为:进料速率2 m L/min,刮膜转速250 r/min,蒸馏温度150℃,真空度0.1 Pa;在此条件下蒸馏,生物活性物质在重组分中的回收率达95.9%,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可达68.8%。乳木果液油经过甲酯化、转酯化、分子蒸馏和结晶得到的产品中三萜醇和甾醇总含量可达69.80%,生物活性物质含量可达83.18%。  相似文献   

6.
采用响应面优化超临界CO2法提取乳木果油的工艺,并研究其对大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考察了单因素萃取压力、萃取时间、萃取温度对乳木果油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萃取压力为31MPa、萃取温度为39℃、萃取时间为165 min,得出乳木果油的平均得率为46.75%,与预测值较为吻合。同时运动大鼠试验表明,试验中研究了各组大鼠骨骼肌中的SOD、CAT、GSH-Px、MDA、.OH水平,得出灌胃乳木果油的大鼠SOD、CAT、GSH-Px水平明显提高,MDA、.OH水平明显降低,并且与剂量呈量效关系,说明乳木果油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可以有效降低大鼠力竭运动之后产生大量自由基对其骨骼肌造成的损伤,从而提高了大鼠的抗氧化能力。  相似文献   

7.
栀子果油的脂肪酸组成及其主要理化性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栀子为原料提取栀子果油,对其理化性质及脂肪酸组成等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油脂主要成分为亚油酸(43.47%)、棕榈酸(22.72%)、硬脂酸(9.98%),此外,还含有反式角鲨烯(1.20%)。可见,栀子油脂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可作为一种新的食用油源加以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8.
《粮食与油脂》2017,(11):72-74
采用气相色谱测定青刺果油脂肪酸组成及含量,通过Racimat法测定青刺果油的存储稳定性以及添加抗氧化剂对青刺果油的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青刺果油中主要含有5种脂肪酸,其中亚油酸(36.9%)和油酸(38.1%)含量较高。稳定性测定试验表明,在20℃时青刺果油储存时间为179.7 d,加入0.02%TBHQ后,储存时间为572.8 d。不同的抗氧化剂对青刺果油的抗氧化效果不同,表现为TBHQ青刺果黄酮维生素EBHTBHA,而山梨酸、甘氨酸会加速青刺果油的氧化。  相似文献   

9.
采用浸提法对海南海棠果种仁油脂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并分析了海棠果油的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提取海棠果油的适宜条件为:将海棠果种仁粉碎并干燥至水分含量在4.75%以下,以石油醚为提取溶剂,液料比为8,30℃提取12 h,重复提取2次,出油效率可达95.86%。所得海棠果油酸价为26.90 mgKOH/g,过氧化值为1.41 mmol/kg,碘值为55.54 gI2/100 g,皂化值为166.42。经过GC-MS分析,共检出了14种脂肪酸,占总脂肪酸质量的99.92%,其中油酸占42.05%,亚油酸占26.57%,棕榈酸占13.62%,硬脂酸占15.78%。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青刺果及其油脂的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青刺果纯仁率、粗蛋白质、粗纤维素及总糖含量分别为73.7%、26.5%、15.3%和5.2%;青刺果油相对密度、折光指数、酸值、含皂量、碘值和过氧化值分别为0.9245、1.4712、0.18 mgKOH/g、0.02%、78.66 g/100g和1.52 mmol/kg;青刺果油中脂肪酸主要为棕榈酸(15.15%)、硬脂酸(6.85%)、油酸(38.82%)、亚油酸(37.15%)、亚麻酸(1.13%)。上述理化指标均可达到国家食用植物油标准,说明青刺果是一种开发价值极高的木本油料作物。  相似文献   

11.
乳脂的营养价值很高,牦牛乳中含有大量的脂肪酸,主要脂肪酸为辛酸、月桂酸、肉豆蔻酸、十五碳酸、棕榈酸、棕榈油酸、珍珠酸、硬脂酸、油酸、亚油酸、亚麻酸.目前脂肪的提取方法和甲酯化方法没有确定统一的方案,本研究对牦牛乳采用不同的脂肪提取方法和甲酯化方法,旨在找到分析牦牛乳中主要脂肪酸的最佳方案.乳脂肪酸的组成直接影响乳的营养、风味以及加工品质,乳脂肪酸功能及乳脂肪酸组成的调控成为当前反刍动物营养研究的热点,因此分析牦牛乳中脂肪酸的组成,对于认识其营养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蒜头果油微波辅助提取及脂肪酸成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蒜头果果仁为原料,研究了利用微波辅助提取蒜头果油的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探讨了溶剂种类、微波功率、提取时间、料液比对蒜头果油得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溶剂为石油醚(60~90℃),料液比1:8(m/V),提取时间150 S,微波功率600 W.与传统的索氏提取法相比,微波提取法的得率提高了2.1%,且微波提取时间仅为索氏提取的1/280.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蒜头果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共分离出15种成分,鉴定了其中的11种,已被鉴定的成分占总量的90.67%.  相似文献   

13.
主要研究了爬山虎果籽油的浸提工艺、理化性质和脂肪酸组成.筛选出正己烷作为爬山虎果籽油的浸提溶剂,通过正交试验确定爬山虎果籽油的最佳浸提工艺条件为:颗粒大小40目,料液比1∶9,浸提温度65℃,浸提时间80min,浸提次数2次.气相色谱法测得爬山虎果籽油的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8.63%,其中亚油酸含量为74.67%.  相似文献   

14.
采用微波-超声协同提取法,通过正交优化制备八角金盘籽油和果油,并比较两种油脂的理化特性和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提取时间90 s、微波功率250 W、液料比10 mL/g 时,籽油出油率为34.43%;提取时间150 s、微波功率250 W、液料比10 mL·g-1 时,果油出油率为11.32%。籽油出油率明显比果油高。两种油脂除碘值外,其他理化指标差异不明显,其理化指标均达到GB / T 2716-2018食用植物油国家标准。籽油的主要脂肪酸为十五碳一烯酸(3.08%)、亚油酸(7.04%)、油酸(87.42%),其中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为98.64%;果油的主要脂肪酸为花生酸(0.96%)、亚麻酸(1.71%)、硬脂酸(3.25%)、棕榈酸(5.08%)、油酸(25.96%)、亚油酸(61.61%),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为89.52%。本研究为八角金盘油脂的开发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以锡林郭勒盟地区传统酸油为样品,采用气相色谱法对酸油的脂肪酸种类和质量分数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锡盟地区传统酸油中含有30种脂肪酸,其中正蓝旗酸油中油酸和亚油酸相对质量分数最高,分别为25.04%和2.74%;阿巴嘎旗酸油中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相对质量分数最高,分别为0.30%和1.09%。  相似文献   

16.
通过水相滴定法及伪三元相图法初步筛选青刺果油纳米乳配方,确定以PEG-20氢化蓖麻油(CO-20)为乳化剂,聚乙二醇-200(PEG-200)为助乳化剂,再以平均粒径为评价指标,采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优化配方。结果表明,最佳配方下所得青刺果油纳米乳的平均粒径为31.58 nm、多分散系数(polydispersity, PDI)为0.18、Zeta电位为-6.38 mV,在透射电子显微镜下其形态呈均一球型,具有离心稳定性、稀释稳定性及温度稳定性,为青刺果油纳米乳的制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刘玉兰  王小磊  刘海兰  田原 《食品科学》2018,39(20):197-201
以不同产地盐肤木果为原料,分别采用溶剂浸出法、热榨法、冷榨法提取盐肤木果油,对盐肤木果的主要组分和盐肤木果油的品质进行检测分析,并与盐肤木果籽油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盐肤木果粗脂肪质量分数为19.17%~19.62%,粗蛋白质量分数为8.87%~11.98%,粗纤维质量分数为25.20%~31.41%;盐肤木果毛油的酸价(以KOH计)为12.5~22.7?mg/g,过氧化值为14.5~47.9?mmol/kg,毛油色泽很深且难以脱除。盐肤木果油的主要脂肪酸是棕榈酸(25.92%~38.50%)、油酸(14.77%~18.49%)、亚油酸(38.05%~54.30%)、硬脂酸(2.30%~3.26%)、α-亚麻酸(1.75%~2.56%);盐肤木果油VE含量为682.8~837.9?mg/kg,总黄酮质量浓度为102.28~165.92?mg/100?mL,甾醇含量为37.28~108.07?mg/100?g;盐肤木果油不饱和脂肪酸相对含量明显低于籽油(分别约为70%和90%),亚油酸相对含量显著低于籽油(分别为54.30%和74.08%),棕榈酸相对含量高于籽油(分别为25.92%和8.13%)。盐肤木果油与籽油的脂肪酸组成及毛油品质有很大差距。?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马尾松、云南松和红松3种常见松子的主要组分进行分析,得出马尾松是制备松子油的一种理想原料。采用离心分离法提取松子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对其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并对得到的松子油理化性质进行测定;通过GC-MS对马尾松、云南松和红松3种松子油脂肪酸组成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松子油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热温度85℃,离心转速6 500 r/min,离心时间10 min;在此条件下松子油的提取率为60.54%,得率为37.53%,所得松子油理化指标符合国标植物油卫生标准。以亚麻酸和皮诺敛酸标准品进行定性分析,得出松子油中的十八碳三烯酸主要为皮诺敛酸,3种松子油皮诺敛酸的相对含量分别为20.61%、19.35%和15.65%,其中马尾松松子油中皮诺敛酸的相对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9.
以五倍子为原料,采用索氏法提取五倍子油,通过化学方法测定五倍子油常规理化性质,并用气相色谱仪分析五倍子油脂肪酸组成。试验结果表明,五倍子油索氏提取得率为0.72%;经气相色谱分析,五倍子油含有8种脂肪酸组分:月桂酸37.4%、肉豆蔻酸23.3%、棕榈酸13.9%、亚油酸13.9%、亚麻酸4.4%、油酸3.9%、硬脂酸2.2%,表明五倍子油是一种良好药用植物油。  相似文献   

20.
南美油藤油的脂肪酸组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石油醚为溶剂室温浸提南美油藤种子所含的油脂,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分析测定南美油藤油的脂肪酸组成与含量.结果表明:南美油藤油中主要的脂肪酸为亚麻酸(46.65%)、亚油酸(41.43%)、棕榈酸(5.50%)和硬脂酸(5.36%),4种主要脂肪酸含量占总脂肪酸含量的98.94%,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总脂肪酸含量的88.62%.南美油藤油是一种亚麻酸含量很高的食用油脂,具有很好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