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北京市城市热岛与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北京市为例,在遥感和GIS技术的支持下,以TM热红外遥感影像定量反演的城市地表温度为基础,分析了城市热岛效应与城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关系,以期为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城市扩展和城市土地不同地表覆盖组合对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和人居环境质量产生重要的影响.基于历史地图、遥感图像和城市规划图等多源数据通过人工数字化解译、大数据运算和混合像元分解相结合的方法发展了城市地表覆盖/土地利用数据集,从而获取了天津城市1949~2018年不同时段城市扩展过程,实现了其内部结构城市不透水面和绿地空间像元...  相似文献   

3.
城市地表覆盖组分是影响人居生存环境和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的关键因素。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利用Landsat 5/8遥感影像数据,采用改进的“植被—不透水面—土壤”模型及线性光谱混合分解方法,提取地处干旱区的中国西部大城市乌鲁木齐市与邻国哈萨克斯坦首都城市努尔–苏丹市、大城市阿拉木图市的地表覆盖信息,对比分析1990~2015年3个城市地表覆盖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1990~2015年间乌鲁木齐市城市建成区扩张面积最大,扩张了349.81 km2;其次为努尔-苏丹市,城市扩张面积为158.16 km2;由于哈萨克斯坦首都由阿拉木图市迁往努尔-苏丹市,整个时段阿拉木图市城市扩张最慢,总计扩张了126.23 km2。在城市建成区内,1990年到2015年间乌鲁木齐市城市地表不透水组分增加了7.10%,努尔—苏丹市和阿拉木图市分别减少了14.9%、4.49%。建成区内绿地组分努尔—苏丹市从1990年到2015年增加了6.68%;乌鲁木齐市和阿拉木图市分别减少了6.65%和2.75%。城市所表现出来的不同地表覆盖特征乌鲁木齐市主要受国家政策支持,阿拉木图市由于其历史背景和城市规划,努尔—苏丹市城市的快速发展则受哈萨克斯坦迁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热力场也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影响着城市区域环境、社会经济以及社会环境。由于NDVI具有季相变化的不稳定性,本研究采用两个时相TM/ETM+影像分析福州市及其周边地区不透水面对热力场的时空分布变化状况。为了获取精确的城市不透水面信息,本实验采用NDVI二元法结合2000年同区域的IKONOS影像提取不透水面信息。通过定量分析不透水面百分比、NDVI与地表温度的关系,得出不透水面百分比与城市地表温度呈线性相关,其相关系数在0.7左右;尤其30%以上的不透水面对地表热环境的空间分布影响最为突出,因此,相对于不稳定的NDVI而言,不透水面信息能更好地反映城市热环境的空间分布状况。  相似文献   

5.
地表温度(LST)是全球变化的过程参数,应用HJ-1B-RS热红外数据,采用辐射传输法(RTE)、覃志豪单窗算法(Qins’)和普适性单通道算法(JM&S)对南京市地表温度进行反演。结果表明:3种算法均能较好地反映南京地区的地表温度趋势。RTE反演精度最高,与MODIS地温产品的差值多集中在2.1 K左右;Qins’的反演结果略低,温差多集中在3.87 K左右;而JM&S的结果明显偏低,温差多集中在5.96 K左右。结合土地利用类型图对地表温度进行分析,RTE温度结果中,温度最高的建设用地与温度最低的水体的温度相差4.1 K;Qins’温度结果中建设用地与水体的温度相差4.38 K;JM&S温度结果中建设用地与水体的温度相差2.15 K。RTE和Qins’更能体现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之间的温度差异及对城市热岛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西宁和拉萨城市作为青藏高原人类活动的热点地区,其发展历程对青藏高原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研究基于遥感影像、城市规划图和历史地图等资料重建了西宁和拉萨城市1949基准年、1978基准年、1990年、2000年、2010年和2018年城市扩展及2000年以来城市不透水层和绿地空间组分数据,分析了1949基准年以来西宁和拉萨主城区城市扩展的时空特征,揭示了社会经济因素和政策因素对城市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新中国成立以来,西宁和拉萨主城区持续扩展,均呈现非线性的增长态势,城市土地面积分别从1949基准年的1.98 km2和1.10 km2增长到2018年的75.65 km2和76.04 km2;西宁主城区城市扩展呈现十字状的扩展态势,拉萨呈现出圈层外延式的扩展模式;(2)自2000年来,西宁和拉萨城市绿化水平显著提升。2000~2018年,西宁和拉萨城市不透水层面积分别从36.91 km2和21.56 km2增加到55.34 km  相似文献   

7.
成都市地表温度对不透水面的响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成都三环路内的Landsat 7/ETM+影像,利用单窗算法和不透水面与植被覆盖度在城市建成区呈负相关关系两种反演方法,通过空间建模建立反演模型,获取地表温度与不透水面信息。通过随机样点分析、相关性分析以及等温线与等透水面线叠加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城市地表温度对不透水面的响应效果。结果表明:地表温度随距市中心区距离增大而降低,同时不透水能力也降低;成都市地表温度与不透水面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相关度为0.7253;等透水面线的空间分布对等温线具有显著的响应规律。研究成果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升土地利用水平和加强科学规划等都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训练样本量、辅助数据和分类法是影响土地利用/覆盖分类精度的3个主要因素,通过找到这3个因素的最佳组合方式以提高分类精度,分别在25%、50%、75%、100%样本量下,加入NDVI、DEM和纹理均值特征作为辅助数据,比较了分类回归树、支持向量机、最大似然法3种分类法的效果,探讨了训练样本、辅助数据以及分类技术对土地利用/覆盖分类精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支持向量机总体分类精度较高,在相同样本量和没有有效辅助数据的情况下,SVM可以获得最佳的分类结果,总体分类精度在85%以上;在进行分类时,加入NDVI和纹理均值特征使分类回归树分类精度提高了2.82%,说明该方法对有效辅助数据的加入较为敏感;在获取的训练样本集有限而可获取有效的辅助数据时,应优先考虑利用分类回归树进行土地利用/覆盖分类。  相似文献   

9.
基于Landsat TM图像的北京城市地表温度遥感反演研究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利用北京地区Landsat TM热红外波段数据,采用单通道算法反演得到北京地区地面温度分布图。从反演结果可以看出,北京城区地面温度比郊区地表温度高,郊区地表温度较低,密云水库、官厅水库等水体的温度最低,总体上北京城市热岛效应显著。地表比辐射率是通过Van经验公式反演得到,通过对比分析,表明该方法对自然地表的比辐射率反演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根据2000年6月南京地区的Landsat 7 ETM 影像利用单窗算法和单通道算法两种反演方法,在ERDAS的空间建模模块中进行地表温度的反演,并对两种算法的反演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算法反演的地表温度总体比较接近,但单通道算法反演的结果要高一些,平均比单窗算法高1.29℃;两种算法反演的结果都比亮度温度高,其中,单窗算法比亮温高1.68℃,而单通道算法的这一差值为5.74℃.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采用ERP实验,以被试的反应时间、错误率和脑电成分N400为参考因素,探索高级双语者在加工第一语言时是否自动检索第二语言。结果显示,内隐的英语首发音条件引起的效应没有体现在反应时间上。在ERP实验结果中,被试在判断语义相关的词语时,大脑语言区域的N400在词语英译首发音一致与否的情况下差异不显著;而判断语义无关的词语时,N400在该条件下显著。实验结果分析表明,高级双语者在深度加工第一语言时,大脑可能无意识地检索第二语言。  相似文献   

12.
蒙古文同形词歧义消除问题是蒙古文信息处理的难点之一。该文提出了基于蒙古语名词语义网的同形词歧义消除方法,设计实现了同形词歧义消除算法,最后给出了语料库中同形词歧义消除实验的设计过程及结果分析。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现有五元组比较句语义要素框架的缺陷,该文引进了提升语义分辨率的七元组语义要素分类模板。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一个可视化的“比”字句结构分析模型,用以总结出比较对象之间的三种对应模式,并确立了判定“不对称比较”的形式标准。该文的可视化分析模型可以明确阐述“比”字句内部的多重述谓结构,有助于获取容易被忽略或认错的隐含成分及比较关系。而且,它立足于谓词逻辑的基础形式,所以与OWL本体语言相兼容。作为模型的应用实践,该文还建设了小规模知识本体(ontology),演示了“比”字句语义要素的自动识别过程。  相似文献   

14.
三元组分类是知识库补全及关系抽取的重要技术。当前主流的三元组分类方法通常基于TransE来构建知识库实体和关系的分布式表示。然而, TransE方法仅仅适用于处理1对1类型的关系,无法很好的处理1对多、多对1及多对多类型的关系。针对上述问题,该文在分布式表示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特征融合的方法—TCSF,通过综合利用三元组的距离、关系的先验概率及实体与关系上下文的拟合度进行三元组分类。在四种公开的数据集(WN11、WN18、FB13、FB15K)上的测试结果显示,TCSF在三元组分类上的效果超过现有的state-of-the-art模型。  相似文献   

15.
该文以联接理论、事件结构理论为指导,进行词汇语义类、语义角色、句法成分对应关系的研究。选择人教社中小学语文课文语料,标注语义角色、句法成分及中心词的词汇语义类。在标注语料库的基础上,统计分析了词汇语义类与语义角色的对应关系,重点分析各语义类语义角色映射为句法成分的规律,并进一步总结了各词汇语义类的语义角色与句法成分的对应的特点。尽管词汇语义类、语义角色、句法成分之间存在错综复杂的关系,但还是有规律的,可以为计算机句法分析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16.
王珊  刘锐 《中文信息学报》2016,30(6):140-146
口语语料库的建设是口语研究的基础工作,该文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交谈式谈话节目《锵锵三人行》和对谈式谈话节目《鲁豫有约》作为语料,建立了一个小型的谈话节目语料库,并构建了包含五大类16小类的会话结构标注体系,对语料进行了会话结构的标注。统计得到打断结构309例,插入结构141例,重复结构111例,问答结构653/589例,阻碍—修正结构51/21例,反映了会话结构在数量上的不均衡分布,节目的形式、性质以及交际任务是会话结构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会话结构组合具有模式性,该文使用Trigram方法对其组合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语料中的高频组合是问答毗邻对,此外有大量的非毗邻性组合。会话结构组合模式不但反映出谈话节目的风格特点,还有助于分析会话中的功能性模块、会话策略的形成,进而更加深入地了解会话的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7.
该文基于70年跨度的历时报刊语料库,使用九种统计方法计算了词语历年的使用情况,并通过对稳定性、覆盖度和时间区分性能的考察筛选获得了规模为3 013词的历时稳态词候选词集。该词集中动词与名词各占约三分之一(其余为形容词、副词与虚词),平均词长约1.7字,前密后疏地分布于历时语料库总频序表的前7 609位,覆盖了总语料的近九成。该部分词语中包含大量构造句子结构的核心词语。它们塑造了稳态词在词长和词类上的特性。稳态词的提取可以加深对语言生活底层与基础词汇的认识,对汉语教学、中文信息处理和语言规划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随着互联网应用的快速发展,网络用语的使用越来越普遍,网络新词层出不穷。网络文本中大量的网络用语,对基于自然语言处理的情感分析、产品推荐、问答系统等应用带来了一定的挑战,而收集并构建网络用语词典及相关语料则是解决此类问题的突破点。该文以微博语料为出发点,综合多类网络资源,收集并整理了较为全面的网络用语词典及相关语料。同时,对网络用语词典构建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对其潜在应用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原型范畴是认知科学研究中的重要理论,使用属性来区分范畴中心成员及边缘成员有着较强的解释力,但该理论一直缺乏基于频率信息的属性数据支撑。该文借助认知属性库的23万条数据,对原型理论研究中经常讨论的“鸟”、“水果”、“交通工具”等范畴的典型成员和非典型成员进行分析验证。认知属性库的数据显示,在汉语中,“鸟”的典型成员是“麻雀”、“燕子”等,和“鸟”具有较多的共同属性;而“企鹅”、“鸵鸟”则只共享了“鸟”很少的属性,且缺少关键的属性“飞”。大体上验证了原型理论的观点。同时,我们也发现“小鸟”的属性特别丰富,具有典型成员的特性。在进一步观察了“水果”和“交通工具”两个范畴后,我们探讨了范畴的跨类现象,进而从数学模型上区分了树结构的层次分类体系和图结构的范畴化体系。  相似文献   

20.
否定义是深层语义表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该文基于语料库的方法对现代汉语中的否定表达形式及其使用规律进行深入分析。首先,系统地收集否定表达形式,将之分为显性否定词、隐性否定词、否定结构三类,并讨论否定表达形式的非否定用法。其次,对否定表达形式的使用规律进行归纳与总结,涉及单动核结构、情态成分、述补结构、动词性并列结构、连谓结构、兼语结构等,重点分析多动核结构中否定对命题义的影响,并总结在深层语义标注框架下否定义的标注规则。最后,基于多领域句法树库考察否定表达形式的领域分布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