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材发展导向》2021,(4):104-105
文章阐述了建筑结构隔震和减震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并对目前建筑结构隔震和减震的具体措施进行了分析,可以看出建筑结构隔震和减震措施正在逐步完善;最后在总结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建筑结构隔震和减震的一些建议,以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2.
地震灾害已经成为当前对于人类生活造成破坏严重性最大的一种地质类自然灾害,随着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很多高层建筑拔地而起,对于当代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措施也需要提供相应的重视,目前已经逐步通过了各种结构来增强建筑的隔震减震效果,隔震减震结构是一种能够通过建筑物内部相关结构吸收地震过程中所产生巨大能量的构造物。在此,本文通过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应用进行简要的分析和讨论,并根据此提出相应的隔震减震措施,希望能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工作提供一些文本上的帮助。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建筑隔震与消能减震技术的特点及设计方法,论述了建筑隔震与消能减震技术的原理和使用范围,提出了建筑结构常用的减震措施,并针对建筑减震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筑减震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在建筑结构设计中,能否充分地考虑到抗震问题,并且使用有效的措施达到抗震的目的,对于建筑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该文首先介绍了建筑隔震减震结构体系,而后提出了现阶段隔震减震技术在应用过程中所遇到的3个关键问题,包括建筑物支座的设计影响和减震效果问题、建筑物的走向设置问题和墙体与防震缝设计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三大隔震减震策略,包括不断提高隔震技术、积极运用能量消耗技术和做好建筑物体型设计工作,旨在为结构工程设计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李华志  苗嘉勇 《山西建筑》2007,33(36):78-79
结合传统的结构抗震设计,指出了新型建筑结构的隔震减震技术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详细地阐述了隔震和减震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应用以及目前常用的隔震、减震装置,以推广建筑结构的隔震减震技术。  相似文献   

6.
地震是一种破坏力极强的自然灾害,在对建筑物带来损害的同时还会在很大程度上威胁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减震设计近年来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特别是在高层建筑的结构设计中,应当确保其能够达到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标准。科学的隔震减震设计能够最大限度的确保建筑整体的安全与稳定,基于此,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研究,对建筑结构隔震和减震设计展开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熊风望 《河南建材》2021,(10):106-10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种高层建筑拔地而起,不仅提高了土地利用率,而且满足了人们的住房需求.但与此同时,人们对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对隔震减震方面的设计要求更高.由于建筑高度过高,如果没有较好的抗震性能,将会直接影响到居住者的生命财产安全,所以加强对隔震减震设计的研究十分有必要.基于此,文章将从高层建筑结构隔震减震设计难点入手,就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的隔震措施与减震措施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探讨,希望能为相关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在建筑施工中,应探讨建筑物的抗震问题,并采取适当的抗震措施,以长期防震。建筑工程必须注重发展抗震设计,采用不同类型的结构,提高抗震减灾能力,吸收大量地震能量,最大限度地降低地震破坏程度。目前,隔震与减震技术在建筑方面的研究与应用已取得一些成果和经验,隔震与减震技术大大增强了建筑的稳定性、安全性,使国家现代科学技术得到了提高,地震突发时人们的安全保障得到了提高,但依旧存在较多问题有待解决。结构控制与隔震减震设计的各种方法各有优缺点,因此必须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其中几种进行优化组合,在不断优化建筑结构隔震与减震设计要点的基础上,切实保证整体工程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9.
地震是一种较为严重的自然灾害,不仅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同时会威胁到人们的人身财产安全.近几年来,地震的发生频次有所增加,地震地区的经济发展受到很大影响,也造成了很多人员伤亡,在现代建筑建设中,如何隔震减震,尽可能避免地震灾害已经成为极为重要的设计要点.主要介绍了建筑结构的隔震技术以及减震技术,并且提出了不同部位可以采用的隔震减震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高层建筑结构的设计工作中,隔震减震的设计十分重要。在设计时,必须保证小震不会损坏建筑结构,中震可以对其进行维修,大震时建筑设施不会出现倾倒坍塌等危险事件。做好合理高效的隔震减震设计工作,让其起到较强的防护效用,切实地保障建筑结构自身的安全稳固状态。因此,主要分析了建筑结构的隔震减震内涵,找出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中所存在的隔震减震问题,制订相应的隔震减震措施,从根源上切实提升高层建筑结构的稳固程度,延长建筑设施的使用寿命,提高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阐述隔震与减震设计技术的存在价值,提出隔震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减震技术中结构抗震方法的优点及应用要求。针对于建筑结构抗震与减震设计的研究俨然已经成了建筑结构研究活动的重中之重。只有让现代科技的积极影响力发挥出来了,才能确保建筑活动本身得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使得生态效益、社会责任及经济效益三者得以成为一个整体。  相似文献   

12.
隔震和减震技术作为目前新型的工程抗震技术,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先对比了隔震和减震结构与传统抗震结构在经济上的差别;然后再基于不同建筑结构在采用隔震还是减震技术谁更经济这一问题,详细考虑了上部结构的区别、混凝土用量、含钢量、隔震支座和减震阻尼器设备等方面的差异,结合某学校项目的 8个单体案例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与研究。以期为今后的隔减震结构经济性对比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文章以某体育馆隔震建筑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较为精确的时程分析法,得到了较为合理的水平减震系数。结合现行规范对隔震支座的选型与布置以及采用隔震设计后的减震效果进行较为全面的分析,结果表明:隔震建筑才是结构意义上的"绿色建筑",应该得到社会各界的大力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4.
建筑结构抗震加固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最新颁布的我国建筑抗震规范中增加了隔震和消能减震设计的内容,文中介绍隔震、减震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房屋抗震加固中应用的新方法,提出当结构整体抗震能力不足时采用隔震改造法加固,部分楼层结构抗震能力不足时采用消能减震法加固的建筑抗震加固新方法。  相似文献   

15.
高层建筑的隔震原理与技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隔震技术目前正逐渐应用于高层建筑。但对于高层建筑,延长结构周期带来的抗震性能改善并不显著,而分析结果表明,隔震技术仍可以显著降低结构的绝对加速度响应。本文以线弹性动力时程分析和反应谱法为基础,从延长结构周期原理与隔震层滤波原理两方面分析了建筑隔震的减震效果。分析结果表明,在现有基于承载力抗震设计框架下,两种原理的分析结果是等效的,而滤波原理能够更加科学的解释隔震技术在降低结构绝对加速度响应方面的减震机理,有助于从基于性能设计更加全面的体现隔震技术的优势。在充分认识隔震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了高层建筑隔震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并介绍了日本高层隔震建筑的应用。  相似文献   

16.
文章选取一栋钢筋混凝土框架医院建筑为研究对象,采用叠层分析法对该建筑进行隔震-减震混合控制的设计。选取7条地震波,采用Perform-3D软件分别在设防地震和罕遇地震下对隔震结构和隔震-减震结构进行动力时程分析,对比其抗震性能的差异。结果表明,在设防地震和罕遇地震下,相较于隔震结构,隔震-减震结构能有效减小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和顶点位移,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水准。  相似文献   

17.
建筑抗震韧性评价是地震工程领域的研究热点,对于引导业主和设计人员主动加强建筑抵御地震灾害的能力有重要意义。基于《建筑抗震韧性评价标准》(GB/T 38591—2020)开发了配套的建筑抗震韧性评价软件,并采用该软件对6栋钢筋混凝土建筑进行了韧性评价。结果显示:相对于抗震结构和消能减震建筑,隔震建筑更容易获得较高的抗震韧性等级;上部结构不进行降度设计的隔震建筑可以达到抗震韧性三星级,采用降度设计的隔震建筑基本可以达到抗震韧性二星级,消能减震建筑和抗震性能较好的抗震建筑可以达到抗震韧性一星级;按照现行抗震设计规范下限进行设计的抗震建筑不能满足抗震韧性一星级的要求。对于抗震和消能减震建筑,非结构构件的抗震性能对建筑物抗震韧性的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不同场地下楼梯对隔震结构减震性能的影响,本文依据场地的特征周期和频谱特性选取3种场地类别下的9条地震波作为输入激励,以某实际工程为背景,建立考虑楼梯影响和不考虑楼梯影响的两种隔震结构模型,应用数值分析软件Matlab2010对模型进行动力时程分析,研究了楼梯对不同场地下隔震结构的变形和减震效果的影响,探讨了场地对两种隔震结构模型减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场地下楼梯对于隔震结构的变形和减震效果影响显著,考虑楼梯影响后隔震结构的上部结构变形减小,减震效果明显提高;场地对考虑楼梯的隔震结构的减震性能影响明显,随着场地土逐渐变软,楼梯对于隔震结构的减震性能影响程度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19.
隔震结构最为基础的原理就是借助隔震层的构造,依据隔震结构分布楼层的部位不相同,可将其分成层间隔震、基础隔震。把层间隔震设定于上部楼层、基础建筑间,在出现地震后,波动会被隔震层所影响,以减少地震波引发的建筑物上层结构具有的自振频率。消能减震技术可以处于风、地震的作用下,在减少建筑结构受到地震的作用后,减少与其相关的自然因素对于建筑所带来的危害。该技术可应用于已建成而没有进行抗震处理的楼层中,造价更低廉,且施工也更方便。  相似文献   

20.
多层住宅应积极推广建筑隔震减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砌体结构以抗震验算和构造措施提高抗震整体性与隔震技术比较,论述了隔震措施能大幅度减轻地震对上部结构的破坏程度,指出隔震减震将成为建筑抗震控制的主体。介绍了我国隔震减震的3种较成熟的方法,利用该技术建成建筑物的实际效果,随着建设部批准编制的《建筑隔震技术规程》即将颁发,这一技术将得到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