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通过显微组织观察、电子背散射衍射技术、拉伸试验、冲击试验等方法,研究了回火温度对Q420qENH钢板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420~620℃回火的钢板组织为粒状贝氏体和铁素体,基体组织略微粗化,大尺寸M-A组元分解,但仍有部分细小较稳定的M-A组元得以保留,且呈弥散分布。与轧态钢板相比,620℃回火的钢板屈服强度从467 MPa升高至505 MPa,抗拉强度从655 MPa降低至589 MPa,屈强比从0.71升高至0.86,-40℃冲击吸收能量从175 J升高至278 J;脆硬相M-A组元含量降低不仅导致钢板屈强比升高,还降低了裂纹萌生倾向,且大角度晶界比例增加,阻碍裂纹扩展的能力增强,两者共同作用使得钢板的低温冲击韧性明显改善。在520~620℃回火的试验钢板具有高强韧性和较低屈强比的优异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终轧温度对Q420qE钢板组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控轧+弛豫+控冷工艺可以获得铁素体+贝氏体双相组织;终轧温度越高,铁素体晶粒尺寸越大,钢板屈强比越低,但冲击韧性也随之降低。当终轧温度为860℃时,钢板屈强比和韧性达到较佳匹配,此时钢板厚度1/4处和芯部未发生铁素体相变的奥氏体发生了贝氏体相变;终轧温度为880℃时,钢板芯部发生了上贝氏体转变,冲击韧性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3.
采用传统C-Mn系成分,应用UFC-TMCP技术得到强韧性较好的600 MPa级热轧双相钢,研究了终轧温度对其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随着终轧温度的升高,铁素体趋于等轴化,马氏体的尺寸和体积分数增加,抗拉强度增大到629 MPa;伸长率均较高,在30%左右;屈强比先降低后增加, n值先增加后降低。终轧温度为820 ℃的试验钢,抗拉强度达到625 MPa,屈强比最低为0.518,伸长率为26.0%,n值高达0.21,其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4.
针对传统桥梁钢板强度低,冲击韧性、焊接性能、耐蚀性能差的问题,首钢公司采用低碳成分设计、添加Ni、Cr、Cu耐候元素以及Mo、Nb元素,并优化了轧制和水冷工艺,开发出具有强韧性匹配和良好耐候性的Q420qENH耐候桥梁钢板。对Q420q ENH钢板的显微组织、力学性能进行了检测,同时采用周期浸润加速腐蚀试验对Q420qENH耐候桥梁钢板和Q420qE普通桥梁钢板的腐蚀失重和腐蚀速率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了Q420qENH钢板的锈层形貌及成分。结果表明:Q420qENH耐候桥梁钢板组织为细小的M-A岛粒状贝氏体、准多边形铁素体和针状铁素体的混合组织,具有高强度、低屈强比和良好的低温韧性;其表面生成结构致密的α-FeOOH锈层,能够阻止钢板被进一步腐蚀,因此相同条件下其耐大气腐蚀性能是Q420qE普通桥梁钢板的2倍以上。  相似文献   

5.
通过周期浸润和长时浸泡试验模拟了海洋环境,利用腐蚀形貌观察和电化学分析等手段对耐候桥梁钢Q420qENH在模拟海洋环境中的腐蚀行为进行了研究,并与传统耐候钢09CuPCrNi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Q420qENH钢在模拟海洋环境中的耐蚀性优于09CuPCrNi钢的;周期浸润试验后,Q420qENH钢表面形成的锈层均匀致密、保护性较强;在模拟海洋环境中,随浸泡时间的延长,Q420qENH钢和09CuPCrNi钢的电化学阻抗先增大后减小,最后增大至相对稳定的值。  相似文献   

6.
终轧温度对16Mn钢板带状组织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分析了终轧温度对16Mn 钢板带状组织的影响途径,提出了相对晶粒尺寸参数的概念,给出了降低终轧温度导致减轻或加重带状程度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对压力容器用钢Q345R开展终冷试验,研究终冷温度对轧态及正火态钢板力学性能与显微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终冷温度下,轧态及正火态Q345R钢的力学性能均满足标准要求,但轧后直接空冷时,性能余量较小,在终冷温度为650 ℃时,力学性能较好;随着终冷温度的升高,钢板的屈服强度、抗拉强度、冲击性能均有下降的趋势,组织逐渐变粗大;轧态及正火态试样的微观组织均为典型的铁素体+珠光体,与热轧态钢板相比,正火态钢板的屈服强度和抗拉强度均明显降低,但冲击性能显著提高,且正火后组织有所细化。  相似文献   

8.
通过粉末冶金方法制备的S35VN高碳马氏体不锈钢被广泛应用在刀具材料中,该钢基体组织的类型以及在基体上分布的碳化物将直接影响其综合性能。利用热膨胀仪、维氏硬度计、X射线衍射仪及扫描电镜等研究了S35VN钢在热轧加工过程中不同终轧温度下的组织及力学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终轧温度为850 ℃时,组织为铁素体基体上弥散分布的细小碳化物,此时材料具有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抗拉强度达到1003.5 MPa,断后伸长率为2.78%。随着终轧温度的提高,材料的基体组织由铁素体转变为马氏体,同时碳化物尺寸变大且数量减少,此时材料强度明显提高但塑性变差;当终轧温度进一步提高到950 ℃时,材料强度进一步提高但是塑性较差。  相似文献   

9.
设计了高温、中温和低温3种终轧温度,在现场进行了工业试验,研究不同终轧温度对PQ600高强工程机械用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确定了钢的热轧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降低终轧温度可以提高未结晶区的变形量,细化铁素体晶粒,充分发挥细晶强化作用;高温终轧的金相组织是铁素体和珠光体的混合物,铁素体组织均匀性较差,中温终轧和低温终轧的组织是铁素体和珠光体,铁素体晶粒比较规则,而且低温终轧的均匀性比中温终轧好。高温终轧的铁素体晶界明显存在M3C型复合条状或短棒状的碳化物。  相似文献   

10.
终轧温度对高强度耐候钢Q450NQR1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金相显微镜、透射电镜观察和力学性能检测,研究了终轧温度对低合金高强度耐候钢Q450NQR1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终轧温度控制在800~860 ℃之间,Q450NQR1钢可以得到良好的强韧匹配;对应的的显微组织为多边形铁素体+珠光体,铁素体基体上均匀分布着细小析出相.  相似文献   

11.
文章研究了在采用低温区大变形和轧后连续冷却工艺时,终轧温度对传统Si-Mn系热轧双相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工艺条件下,试验钢的最终组织均为铁素体+马氏体的双相组织。随着终轧温度(770℃~850℃)的升高,试验钢的屈服强度由415MPa急剧降低到335MPa,而抗拉强度变化不大,约为690MPa;随着终轧温度的升高,铁素体晶粒尺寸逐渐均匀,平均晶粒尺寸先增大,后减小,铁素体含量约为88%;试验钢的n值和延伸率,则随着终轧温度的升高而升高,在温度850℃时,n值达到0.23,延伸率达到28.7%。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氮含量与终轧温度对直接车削用非调质钢组织和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氮含量的增加,钢中的铁素体含量逐渐增多,且铁素体组织从晶界向晶内扩展;钢的珠光体团尺寸减少,但幅度较小,而原奥氏体晶粒尺寸先明显减小后增加;氮含量为0.0190%的材料具有最细小的原奥氏体晶粒尺寸和较细的珠光体团尺寸。氮含量为0.0190%、终轧温度为850 ℃时,材料具有最佳的室温综合力学性能,此时,材料的屈服强度640 MPa,抗拉强度915 MPa,伸长率22%,断面收缩率63%,冲击吸收能量82 J。  相似文献   

13.
徐乐钱  吴炜  来永彪  孙宏飞 《轧钢》2020,37(2):89-91
针对齿轮用20CrMnTi圆钢硬度偏高会造成锯切效率低、磨损消耗严重或剪切开裂等问题,采用控制轧制工艺,研究了不同终轧温度下20CrMnTi圆钢金相组织和硬度。结果表明,随终轧温度降低,20CrMnTi圆钢组织中铁素体及珠光体增多,硬度逐渐降低。终轧温度降低40 ℃以上时,圆钢组织为铁素体与珠光体,硬度在200HBW以下,满足了用户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徐乐钱  吴炜  来永彪  孙宏飞 《轧钢》2007,37(2):89-91
针对齿轮用20CrMnTi圆钢硬度偏高会造成锯切效率低、磨损消耗严重或剪切开裂等问题,采用控制轧制工艺,研究了不同终轧温度下20CrMnTi圆钢金相组织和硬度。结果表明,随终轧温度降低,20CrMnTi圆钢组织中铁素体及珠光体增多,硬度逐渐降低。终轧温度降低40 ℃以上时,圆钢组织为铁素体与珠光体,硬度在200HBW以下,满足了用户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Q420qNHE耐候钢化学成分设计,确定合理的加热温度,以及对轧制工艺优化(采用非再结晶区控制轧制+细化晶粒控制轧制),获得了低碳贝氏体组织,有效地提高了钢板的综合力学性能和耐腐蚀性能,保证了80 mm厚及以下规格耐大气腐蚀用钢板Q420qNHE的各项性能均满足技术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