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要求少规格、多组合,尽量标准化、模数化,从这一设计特点出发,提出了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各设计阶段应注意的设计内容和方法;同时,根据目前福建省对工业化建筑的相关管理规定,提出了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的3个阶段(常规设计阶段、认定阶段、深化设计阶段),并对装配式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流程进行了梳理和探讨。  相似文献   

2.
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是预制混凝土建筑实施的关键,需要各个专业相互配合,大量施工安装工序需要在设计阶段考虑清楚,装配构件及内部预留预埋构件需准确定位。现结合杭州市萧山区某高层住宅项目在PC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体系中的深化设计经验,以BIM技术为依托,对结构之间钢筋碰撞、PC施工验算、水电预留预埋等方面的问题,进行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3.
为使BIM技术与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深化设计有效结合,提高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设计精度,从而进一步提升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和效率。本文以实际工程为例,对BIM技术应用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深化设计中的四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并对BIM技术应用于深化设计中的优势进行分析。为BIM技术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深化设计阶段中的应用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中的运用具有明显的优势,能够有效解决传统设计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该文以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某项目为例,通过导入BIM技术对装配式建筑进行深化设计,并将BIM技术运用于建筑的深化设计阶段,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机电系统是装配式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归纳总结多个装配式建筑项目的机电设计要点,最终形成一套标准化机电设计体系,通过将机电管线与主体结构分离,采用模块化机电部品,在设计阶段对预留孔洞、预埋套管进行精准定位等措施,解决机电管线集成化设计、预留预埋、安装施工等系列问题。工厂预制、现场拼接可大幅度减少人工投入,降低投资成本,有效缩短施工周期。  相似文献   

6.
卞成威 《城市住宅》2021,28(4):195-196
传统建筑设计模式在装配式建筑设计应用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装配式建筑因其设计、生产、施工一体化特点,更适合应用正向设计的设计模式.装配式建筑在设计阶段增加了深化设计环节,整体设计思路、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也发生一定变化.针对目前装配式建筑正向设计研究大部分集中在BIM应用方面,从项目整体角度对装配式建筑正向设计原则与各阶段要点进行分析,提供一个正确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7.
为确保装配式建筑的建设质量,装配式建筑设计中应有效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开展深化设计,从而实现整体效率的提高.文章首先对装配式建筑和BIM技术进行了简述,其次提出了装配式建筑BIM深化设计的要点,再次总结了装配式建筑BIM深化设计的优势,最后探讨了装配式建...  相似文献   

8.
查阅图档资料,总结中国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的建筑工业化历史和现状;在完成装配式项目和课题的基础上,总结出PC项目的设计流程,主要包含技术策划阶段、方案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施工图设计阶段,构件加工深化图设计阶段;分别从材料、荷载组合、计算分析、构件设计、节点设计及构造等方面详细阐述了PC结构的设计方法;简述PC结构集成设计的主要内容,并探索其的具体实施方法。分析了PC体系的数据链接的必要性,并尝试不同的应用软件,寻找实现数据链接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装配式建筑设计模型填充族类混乱,导致公制常规构件埋深偏差过高,因此,有必要对BIM信息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研究.设计装配式建筑深化架构,根据深化架构建立BIM信息技术装配式建筑深化模型,深化设计装配式建筑.通过工程实例分析,对工程概况总结并介绍工程整体的施工过程,利用BIM信息技术,对装配式建筑施工结果分析,可知在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前,施工埋深偏差平均值的偏差最大为0.44m,在BIM信息技术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后平均偏差最大为0.17m,能够有效提高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与施工内容的契合度,同时,降低了施工埋深偏差.  相似文献   

10.
为推动集成项目交付(IPD)在我国装配式建筑中的应用,结合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现状,基于IPD的核心原则,建立了装配式建筑IPD应用框架,该框架要求在设计阶段进行多参与方协同设计和协同深化设计,以消除后续生产、施工阶段潜在的预制部品部件重新生产、返工和设计变更风险;在施工阶段基于末位计划系统进行进度管理,提升进度计划的可靠性;全过程使用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作为协同工作的辅助工具。对实际工程项目及相关参与方的调研表明,该框架具有先进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1.
结合装配式建筑的相关特点,总结了装配式建筑机电深化设计的基本内容,并稳定机电深化设计的流程,归纳了深化设计的原则,以期对装配式建筑机电深化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从深化设计、预制生产、装配式施工3方面,系统阐述装配式建筑全过程建造技术要点,根据工程经验,总结装配式建筑常见质量问题,并在装配式混凝土建筑现浇部分和现浇混凝土建筑的建造模式基础上,提出基于"六化"策略的现浇混凝土结构建筑工业化创新建造模式,对我国建筑工业化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管理重难点,总结各参与单位工作职责及工作流程,进而保证施工的高效,根据工程实例阐述装配式建筑设计深化方案选择、组织协调方式,为装配式建筑深化设计管理思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系统阐述了全国首例装配式停车楼施工的难点及特点,从建筑结构体系研究、建筑结构深化设计、装配式施工三方面入手进行了概述性介绍,同时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进行了总结归纳,首次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装配式大跨结构施工技术,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装配式建筑设计阶段的成果直接影响后续构件的生产和施工质量,为有效解决设计阶段风险所造成的项目进度、成本、质量问题,从装配式建筑设计—生产—施工全过程角度出发,对装配式建筑设计阶段风险进行定量分析与定性评价,通过文献整理方法识别出该阶段主要风险并发放调查问卷,利用所获取的有效数据构建结构方程模型(SEM)进行分析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装配式建筑成本受设计阶段风险影响较为显著,且主要来自于技术风险,设计—生产—安装各环节间缺少协同管理平台、构件划分不合理等是设计阶段率先考虑的风险因素。并提出该阶段发展建议,为装配式建筑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装配式建筑设计在标准化设计的基础上增加了面向工厂生产的工艺设计,需要统筹建筑、结构、设备、装修等专业进行一体化设计。反过来工艺深化也是装配式建筑由设计转向生产,由图纸变为实物的关键核心,工艺深化设计能力也是整个装配式产业设计的核心竞争力。Tekla工艺深化具有构件尺寸零误差、预埋误差小、设计精度高、参数化修改设计等优点,更符合装配式工艺深化设计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7.
对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时代特点和各项优点进行了分析。参考某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深化设计和各项施工措施,论述了装配式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施工的具体方法,为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及其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上海市青浦区路劲松山住宅项目20#楼为例,探索并研究国内装配式建筑基于BIM的一体化设计方法,总结项目设计阶段的工作流程,并通过BIM技术高效解决设计各阶段的工作内容,实现多专业协同、精细化设计成果的输出,为国内企业在装配式建筑设计项目中实施BIM技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某装配式商业住宅楼为工程背景,结合BIM技术进行结构性能分析和装配式设计,基于装配式建筑特点与现场施工状况,对横向及竖向预制构件的连接性能进行探讨,得到结构选型的一般规律,运用YJK及GS-Revit软件,从整体结构建模分析到预制构件拆分、深化配筋、节点抗剪承载力验算等设计过程,总结BIM技术在装配式结构设计全过程中的方法,建立安全可靠的三维模型。实现建筑工期和工程造价的可视化,且优化工期、提高效益、节约成本。  相似文献   

20.
装配式建筑是实现建筑产业现代化的有效途径,随着装配式建筑新开工面积屡创新高,传统的建筑设计技术水平已经不能满足建筑产业化快速发展的要求。文章针对现阶段预制楼板智能化设计技术开发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统筹规划、一体化设计思路,力求通过智能技术结合设计平台的二次开发,解决装配式建筑设计效率低、门槛高等实际问题;同时,兼顾构件的标准化,从建筑设计前期到深化设计阶段,对其进行全面约束,从而实现设计的高效、准确、标准化程度高、节约建筑材料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