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水下混凝土缺陷处理的工艺及应用实例,其中包括水下不分散混凝土、PBM等水下聚合物混凝土、水下锚固剂、SXM水下密封剂等系列材料的使用方法和在天生桥、龚嘴、漫湾、张家界宝峰湖等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某船台滑道工程采用钢护筒干法施工水下桩帽,利用导杆法精确控制水下滑道“井”字形轨道梁安装位置的具体做法及相关体会.  相似文献   

3.
新型水下修补胶粘剂的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水下胶粘剂固化机理以及组成和特点的基础上,开发了一种新型水下粘结修补材料-SK水下修补粘结剂,对其固化行为和粘接性能进行了研究,讨论了固化剂组分及填料用量对水下粘结强度及涂抹施工效果的影响.该水下粘接剂具备优良的水下施工性能,在水下能直接涂覆于混凝土基面,可以在5℃水中正常使用,非常适用于水利工程的加固和修补.  相似文献   

4.
使用水下不分散砼能较好地解决水下混凝土工程施工中的混凝土质量和环境污染问题,该文结合吴川抢险工程介绍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性能特点,以及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孙磊 《广东水利水电》2011,(11):56-58,64
山西天桥水电站位于黄河中游北干流上,是黄河上最后一座险坝,工程紧邻老泄水建筑物,地形地质条件极为复杂,为确保除险加固项目在干地施工,需修建围堰,形成施工基坑。围堰设计时既要考虑不占压基坑施工区域,又不占压原泄水通道,通过各种类型围堰的分析对比确定为重力式混凝土围堰。而混凝土围堰水下基础处理是施工的难点,采用水下混凝土施工工艺进行混凝土围堰施工,可以避开库区内水下基础开挖的施工难题。该文介绍了狭小区域内水下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将水下混凝土施工工艺推广应用至施工导流工程。  相似文献   

6.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是一种新型混凝土,尤其是适用于水下施工和水下修补工程,这种混凝土在复合絮凝剂条件下,能够在水中抗离析、不分散、自流平、并且主要物理力学指标满足日本水下不分散混凝土质量标准,同时还具备较好的变形性能和耐久性能等特点,此外,不略排水作业,简化施工工艺,降低综合成本,提高水下混凝土浇筑质量,技术经济指标十分优越,在人有广阔的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施工工艺及特性的探讨,阐述了水下不分散混凝土在桥墩修补中的技术应用.拓展了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使用空间,说明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使用水下电视系统对哈尔滨市西泉眼水库溢洪道及附属结构进行了检查,查明了表面混凝土受冲蚀磨损和骨料出露情况,为水库溢洪道整体评价和管理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实际应用表明,水下电视是进行库区水下结构损伤检查和安全评价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9.
混凝土缺陷水下修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混凝土缺陷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受材料及施工工艺的影响,混凝土缺陷的水下修补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本文对影响水下处理效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介绍了近年来混凝土水下修补材料研究及施工设备的新进展,对常见的水工混凝土水下缺陷的施工工艺进行了论述,同时结合一些混凝土缺陷水下修补的应用实例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是水下混凝土施工技术的一次革命,解决了水下混凝土施工对围堰和排水的要求和混凝土在水下浇筑过程中遭水洗和污染水体的问题。通过水下不分散混凝土技术的施工实践,分析了水下不分散混凝土的技术原理、应用要点和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1.
临界桩长是复合地基的一个重要参数,如何经济、合理地进行设计,是工程应用中极为关注的问题。而影响临界桩长的因素较多,针对如何考虑各个因素对临界桩长的影响程度问题,采用目前复合地基临界桩长研究中常用的计算公式,对影响复合地基临界桩长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结合高速铁路粉喷桩复合地基现场工程试验,对路堤荷载作用下粉喷桩复合地基临界桩长进行了探讨。研究表明 : 从承载力、沉降的概念出发推导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到的临界桩长偏小;采用荷载传递函数法导出临界桩长的计算公式较合理。桩体模量、土体模量、桩侧摩阻力位移值是影响粉喷桩复合地基临界桩长的主要因素,而土体的泊松比对临界桩长的影响较小。提出了粉喷桩复合地基并非都存在临界桩长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2.
高速铁路软土路基沉降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高速铁路无砟轨道的高平顺性对路基的工后沉降提出严格要求,在软土地基上修筑无砟轨道路基需要对地基进行有效加固。对原京沪高铁昆山路基试验段进行重新堆载预压,通过路基顶面及路基底面沉降观测,对浆喷桩、粉喷桩、塑料排水板真空预压及砂桩四种软基加固效果进行分析及工后沉降预测。得出路基本体的竖向变形较小,工后沉降主要有地基沉降引起;复合地基的加固效果要好于排水固结法;复合地基中加固效果优劣排序为砂桩、浆喷桩、粉喷桩;四种加固方法的工后沉降均满足铺设无砟轨道的要求等结论。为高速铁路路基设计及施工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桩-筏复合地基在高速铁路软土地基处理中所占比例较大,研究其变形特性对工程设计及运营期维修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沪宁(上海-南京)城际铁路PHC桩-筏复合地基和CFG桩-筏复合地基工程实例,采用室内模型试验和现场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对PHC和CFG桩-筏复合地基建设期及运营期变形特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若桩长和面积置换率相同,桩刚度对桩顶沉降影响较小;若桩刚度相同,桩顶沉降随面积置换率增加而减小;PHC桩-筏复合地基整体变形小于CFG桩-筏复合地基,且在限制侧向位移方面表现出较大的优越性;桩-筏复合地基在建造期(铺轨前)堆载预压3个月完成的沉降量约占堆载预压6个月沉降量的90%以上,约占铺轨后沉降量的80%,建造期沉降量约为运营后3年半沉降量的65.4%~78.6%。  相似文献   

14.
张政伟  雷啸  弓健  梁斌 《水利水电技术》2021,51(12):219-227
针对大跨度高速铁路拱桥建设对深基坑开挖施工的安全性要求,为了研究钢板桩围堰支护在大跨度高速铁路拱桥深基坑施工中的可行性,以新建徐盐高铁徐洪河特大桥工程项目为依托,通过数值模拟及现场试验监测,对深基坑钢板桩围堰支护在施工过程中的形变及受力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有限元模拟分析,钢板桩围堰最危险受力点处于钢板桩中部、中上部及四角连接处,围堰第4道内支撑内力较其他3道内支撑大。整个施工过程中工况5为施工最不利工况。由监测结果可知,在施工过程中钢板桩单日最大位移值为2.8mm,最大累计位移值为24.0mm,均未达到预警值,施工过程中钢板桩形变稳定。钢支撑轴力受基坑周边荷载的影响明显,围堰钢支撑最大压力值为147.31kN,最大拉力值为24.95kN,未达到预警值,结构安全。研究结果可供同类型工程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5.
结合工程实例,从邻近营业线施工铁路沉降监测、工作基坑制作、支点桩施工、框架涵顶进四方面分析铁路工程框架立交涵顶进施工工艺和要点.结果表明相较于传统施工,顶进施工对铁路工程干扰更小、在保证铁路正常运行下施工周期更短,但其工艺复杂,需结合工程特性对其各道工序严格把控才能保证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6.
以福州地铁二号线(上洋站—鼓山站区间)为依托工程,盾构隧道下穿段要求施工对铁路两轨造成的沉降差异应控制在5 mm以内,因此有必要通过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盾构隧道下穿引起的铁路路基沉降进行数值分析。通过MIDAS/GTS有限元软件建立数值模型对下穿工况进行模拟,研究总结了铁路轨道走向以及隧道掘进方向地表沉降的规律。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在对地铁下穿段范围内的土体采取注浆加固措施后,盾构隧道施工对既有铁路路基造成的不均匀沉降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同时,计算得到的管片注浆参数及盾构机内土舱压力为相似盾构隧道下穿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7.
基于面向对象技术、可视化技术和数据库管理技术集成开发了铁路路基加固设计系统,系统由数据库管理、常规设计计算、有限元计算和反馈分析4个模块组成,对计算过程中的大量数据信息进行分类管理;有限元法计算与分层总和法互补,能实现天然地基和复合地基的模拟计算,解决一些常规设计计算方法难以解决的问题,提高计算精度;基于神经网络和有限元的反馈分析既可实现路基土层力学参数的反演,提高铁路路基加固设计计算的精确性,亦可实现对路基固结沉降的预报。应用结果表明,铁路路基加固设计系统改进了路基加固设计的常规计算模式,整个计算过程通过用户和界面交互完成,可保证路基加固设计的效率和质量,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8.
武汉港花山码头工程陆域堆场位于铁路专用线通过区域。为研究陆域堆场强夯对邻近铁路桥的影响,合理确定强夯工艺,结合强夯试验成果分析了夯能、夯击数、夯击距离与铁路桥振动之间的关系。现场测试采取4 500 kN·m夯能时,强夯击数>5击后铁路桥桥面振动速度收敛至3.5 cm/s。采取6 000 kN·m夯能时,40 m以外的铁路桥桥面振动速度<4.0 cm/s,振动频率<10 Hz,满足《建筑工程容许振动标准》要求。依据试验成果推导出了黏土地基强夯引起的建筑物振动速度衰减规律方程,相关研究成果可为同类工程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9.
铁路路堤稳定性分析是路堤设计、施工和运营阶段的关键,其影响因素很复杂。以典型的双线铁路路堤模型为基础,采用传统的瑞典条分法对铁路路堤施工期和运营期的稳定性分别进行了计算,对得到的稳定安全系数进行了系统分析,讨论了路堤高度、地基土类型及固结程度、地基土抗剪强度参数等对铁路路堤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路堤的增高,稳定安全系数呈双曲线的递减趋势;在施工期,考虑地基土固结时得出的稳定安全系数均大于不考虑固结时的结果,两者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性。从安全角度考虑,建议铁路路堤填筑完建期的稳定性分析采用快剪指标,对于软弱地基,还应考虑地基土的固结强度增长;放置与铺轨期和运营期的稳定性检算宜采用固快指标。  相似文献   

20.
南宁市下伏泥岩粉砂岩地基具有显著的浸水崩解软化特性,使得该地基大直径灌注桩承载力难以确定。依托南宁市火车东站南广场高架平台工程软岩互层地基大直径灌注桩项目,对该工程2根群桩基桩进行了静载试验研究。针对试验中试桩未达到破坏其极限承载力难以确定问题,采用指数函数拟合法和数值反演分析法来预测其荷载沉降性状和极限承载力,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软岩互层地基桩基荷载沉降性状为缓变型,表现出端承摩擦桩的特性,可用指数函数来描述试桩受荷性状,并结合数值反演分析来预测其极限承载力,目前常用的桩基设计方法低估了该地基中基桩的承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