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振动传递路径的功率流传递度灵敏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摘 要:基于振动的功率流理论和一般概率摄动法,研究振动传递路径的功率流传递概率的度量问题,提出了频域内振动传递路径系统的路径功率流传递度的新概念和方法。在考虑工程中的不确定因素以后,在频域内清晰地描述了振动传递路径系统的路径功率流传递度。研究功率流传递度对这些不确定因素的敏感程度,估计参数变化的效果,从而指导系统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2.
闫道广  陈志宇 《计测技术》2014,(1):19-21,30
SYSTEMⅡ功率传递系统是微波小功率计量领域内应用比较广泛的测试系统之一,通过对传统中功率计量方法的分析研究,提出了利用SYSTEMⅡ功率传递系统实现中功率计量的构建方案。采用低反射系数等效信号源结构,构成反射系数小、输出稳定、输出电平可调的中功率等效信号源;采用中功率衰减器和SYSTEMⅡ功率传递系统中含有的高精度终端式小功率座构成中功率传递标准,通过交替比较法,实现微波中功率计的高精度自动校准。  相似文献   

3.
宽带微波中功率计量标准装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描述了新近研制的0.4—18GHz,1—20W中功率计量标准装置.该装置用瓦级量热计/中功率衰减器组合构成中功率标准,用单定向耦合器作为传递标准.中功率标准校准因子Ks的不确定度为(1.4—2.92)%;校准因子的传递不确定度为(1.63~3.64)%.该装置为半自动测量系统.  相似文献   

4.
图为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建立的宽带同轴小功率标准及其传递系统。该标准工作频率为1~8.2吉赫,功率电平为10毫瓦,功率测量精度优于±0.27%,传递系统的总不确定度优于±0.3%。该标准可以对广泛用于雷达、导航和卫星通讯系统中的功率计进行校准。  相似文献   

5.
上海测试技术研究所研制出一种微波中功率稳幅系统,其功率稳定度优于±0.1%,控制系数优于10~(-3)。此稳幅系统是为400~4000MHz同轴中功率传递系统研制的,传递系统要求输出功率大于10W,量值传递误差为±1%。由于传递系统中采用了行波管微波放大器,不加稳幅时系统的输出功率波动在几分钟内可达10%,故必须进行幅度稳定。稳幅系统由三部分组成:(1)电平控制器;(2)微波功率取样电路;(3)功率电子调节器件。  相似文献   

6.
SYSTEM Ⅱ为微波小功率校准系统。本文就其8mm波段功率传递系统的构建进行了深入地探讨,给出了工作原理,方案论证,误差分析及系统不确定度合成。  相似文献   

7.
描述一种由作者提出的交流功率量值传递方法 ,它直接传递交流功率 ,同时传递交流电流和交流电压 (含有一定波形失真或特定波形的交流功率和交流电流、电压有效值 )。本方法适用于各级电能计量标准 (总不确定度为 0 0 1%~ 0 1% )的交流功率和交流电流、电压的量值传递 (量程扩展 ) ,特别适用于特定波形 (如IEC 10 36标准中规定的几种典型的波形 )下传递交流功率  相似文献   

8.
采用FEM和SEA方法计算整舱浮筏隔振系统传递的功率流,初步分析整舱浮筏隔振系统功率流传递特性。用间接方法测量了整舱浮筏隔振系统的功率流传递,分析整舱浮筏功率流理论计算和试验结果之间的关系及功率流的传递规律,说明采用FEM+SEA方法计算整舱浮筏隔振系统的功率流隔振效果在工程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针对实际工程中浮筏装置的隔振性能评估,推导了一种用于浮筏隔振系统传递功率流计算的新方法,并利用本方法进行实例计算,预测各子系统联接界面或耦合点的功率流,描绘各耦合界面的传递功率谱。分析浮筏安装非对称性、机组振幅比对传递功率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基于功率流方法,研究一种同时含有被动和主动结构的新型主动悬架.在这种结构中,主动控制力由电磁反力作动器产生,并且仅作用于汽车的非悬挂质量上.以某车型两自由度1/4模型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导纳理论,建立路面输给悬架系统的总功率流、传递给车身的功率流及由电磁作动器耗散的功率流模型.设计以传递给车身的功率流为最小的最优控制策略,分析该电磁反力混合型主动悬架的性能.结果表明该悬架系统能较好地改善汽车在高频段的平顺性和轮胎的触地性,提高汽车行驶的平顺性和操作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浮筏隔振系统的振子力学统计分析模型,使用导纳功率流的方法研究了隔振系统的振动响应和振动功率流特性,并通过数值方法分析了筏体和隔振器参数变化对传递到基础结构功率流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增大基础厚度、减小系统中耦合元件的耦合刚度和增大筏体质量可以有效控制系统的传递功率流。  相似文献   

12.
一类复杂系统的功率流传递特性及其主动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考虑工程实际中多激励,多支承机组的柔性安装问题,建立了主被动复杂柔性隔振系统的统一动力学模型,将导纳方法推广到主动隔振分析中,采用了子结构导纳综合法对弹性板基础上主动隔振系统的传递功率流进行了分析,并从插入损失的观点探讨了功率流的主动控制策略,揭示了含有主动作动元件的柔性耦合系统的功率流传递机理。  相似文献   

13.
联接部位传递力、能量和功率,也会把振动能量变成声和热耗散能量,非保守耦合损耗因子是表征这种耦合系统间能量传递特征的重要参数。运用统计能量分析方法分析联结部位的功率流及功率在该处的损耗和传递,建立结构总体SEA模型,根据结构功率平衡方程,推导出非保守耦合损耗因子的计算公式。文章基于这些,对一个实际机械设备联接部位计算例子,进行了仿真数值计算与分析,提出了一些有工程应用价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激光陀螺捷联惯导系统减振功率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应用多体系统传递矩阵法,推导了激光陀螺捷联惯导减振系统各元件的传递方程和传递矩阵,建立了相应的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获得了系统总传递方程、总传递矩阵和响应的功率谱密度.分别应用文中方法和通常振动分析方法,获得了随机输入条件下激光陀螺捷联惯导减振系统动态响应的功率谱密度,仿真结果对比表明了文中方法的有效性.文中方法无需建立系统总体动力学方程,计算速度快、建模灵活,为激光陀螺捷联惯导系统减振设计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5.
针对工程中广泛应用的浮筏隔振装置,建立柔性基础复杂激励作用下多维耦合浮筏隔振系统的动力学模型。由于浮筏隔振系统在低频范围内减振效果欠佳,为改善浮筏隔振系统的隔振性能,把吸振器引入到浮筏系统。利用子结构导纳综合法分别建立带有动力吸振器、自调谐吸振器和主动式自调谐吸振器的浮筏隔振系统动力学模型。以功率流为指标,研究单频激励下吸振器对浮筏系统功率流传递特性的影响。最后分析多频激励下带有自调谐吸振器的浮筏隔振系统的功率流传递特性。以传递到基础的功率流为目标函数,分析主动式自调谐吸振器在多频激励下的减振效果。仿真结果表明,吸振器对浮筏具有良好的低频隔振效果,吸振器类型不同与安装方式不同对传递到基础的功率流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效果。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多支撑隔振系统,采用一种间接测试功率流的方法,搭建了功率流测试平台。通过比较直接方法与间接方法获得的隔振系统传递功率流,验证了间接测试方法的有效性,避免了传统隔振系统功率流测试力信号不易获取的问题。功率流间接测试方法在工程中更易实施,对工程中隔振系统及相关结构的功率流获取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7.
以简谐激励下双模态耦合系统为例,研究了耦合阻尼对功率流的影响。通过改变耦合阻尼的大小,分析了系统输入功率、系统内损耗和模态间传递功率流的变化规律。由分析结果可见,耦合阻尼对系统功率流的影响不仅限于耗能元件的作用,而且对系统的输入功率和模态间的传递功率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传统隔振模型中设备甚至基础被视为绝对刚性,隔振器被视为质量弹簧,无法计及基础和设备柔性以及隔振器质量等对振动传递的影响。另外,基于传统模型计算传递功率流时,需要假设设备和基础形状规则以方便获得其导纳解析式。以不规则板模拟柔性设备和基础,以空间阻尼梁替代弹簧或隔振器,建立全新的全柔性隔振系统模型。采用有限元方法将整个系统离散,计算隔振器和板耦合节点处的力和速度,从而给出了输入系统和传递至基础的功率流的表达式。研究全柔性隔振系统功率流的传递特性,对建立目前机械设备发展所需的隔振系统模型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多层隔振系统功率流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多层隔振系统是隔振降噪一项重要的技术,而功率流方法是评价隔振系统隔振效果的有效方法.基于多层隔振系统建模理论,推导了多层隔振系统的功率流传递公式,并详细讨论了多层隔振系统上下层隔振器刚度、阻尼比及中间质量对功率流传递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本文主要研究转接头引入对高频功率座校准结果准确度及测量结果不确定度的影响,解决高频功率座校准误差问题,提高功率校准准确度,保证量值传递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