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3,(9)
在全球技术创新的趋势下,我国装备制造业既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技术创新能力薄弱、管理技术落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滞后等问题困扰着行业发展,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分析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剖析其特点,指出生产性服务业是提升我国装备制造业水平的关键,提出我国装备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联动发展,形成内部产学研集群效应,与高校联姻,改变营销方式等对策,以实现全球技术创新背景下的升级与突破。  相似文献   

2.
列春 《工程机械》2009,(6):68-68
2009年5月12日,国务院公布《装备制造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装备制造业应该看到我国目前正处于扩大内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对先进装备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金融危机加快了世界产业格局的调整,为我国提供了参与产业再分工的机遇,装备制造业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抓住机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加强技术创新,促进装备制造业持续稳定发展.为绎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4,(24)
技术创新是区域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进步和竞争力提升的源泉。通过分析技术创新机制和产业集群理论,本文研究了影响区域装备制造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关键因素。在此基础上,本文不仅分析了装备制造业集群的技术创新模型,而且研究了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竞争力的方式。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5)
装备制造业是我国的重要支柱产业,关系到我国的整体制造水平。沈阳是东北乃至全国的重要装备基地,被誉为"共和国的装备部"。但由于是老工业基地,所以多年来在技术上相对国外的先进装备制造业有很大的差距。提高沈阳装备制造业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旨在研究探讨如何在装备制造产业技术上提高的路径和方式方法,已为政府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7,(9)
近年来,随着经济一体化的进一步深化,国际投资规模越来越大,由此ODI(对外直接投资)的规模也呈递增趋势,ODI的递增有可能带来本土产业规模的萎缩,导致经济不景气、就业下降等问题,最终将出现产业空心化。以江苏省装备制造产业为例,探索ODI对江苏省装备制造业产业空心化的影响,试图为江苏省装备制造业的转型升级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1习近平:装备制造业是国家制造业的脊梁关注简析: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视察了我国全断面隧道掘进机的骨干生产企业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时指出,装备制造业的核心是技术创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核心还是技术创新。实现中国梦,装备制造业这个基础必须打牢。习近平并高屋建瓴提出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制造业的脊梁。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2)
装备制造业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科技和工业水平,技术创新效率决定了我国装备制造业的产业结构能否成功升级,实现从"制造强国"到"创造强国"的转变。以广东省为例,阐述了技术创新效率的作用和影响,然后根据问卷数据,分析广东省装备制造业发展现状,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14)
文章以装备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投资效率对企业转型的影响。通过文献梳理,将企业转型分为以管理创新为驱动的组织转型、业务转型和以技术创新为驱动的产品转型三类。首先用DEA中的超效率sbm模型对企业投资效率进行测度,其次建立投资效率对企业的组织转型、业务转型、产品转型影响的回归模型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论表明,投资效率对企业的组织转型、业务转型、产品转型都呈正向相关,投资效率能够促进企业转型,技术创新更能促进企业产品转型。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10)
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核心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的基础,也是一个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体现。黑龙江省作为我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其装备制造业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但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深化,黑龙江省装备制造企业改革滞后,包袱较重,整体技术水平在低位徘徊,并面临下行压力,同时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弱、产业分工体系不合理、科研人员流失严重、人才结构失衡的瓶颈也制约着其发展,提出加快体制和机制创新,鼓励优势企业做大做强,优化产业布局,实现产业集群发展,加快自主创新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与国内外发达国家和地区还有很大的差距,辽宁省装备制造业应该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加大技术追赶步伐,缩小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距,甚至形成超越。在对辽宁省装备制造业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技术引进能力较低、技术引进方法不当、技术创新环境不够完善几方面指出了技术追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