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5,(24):243-244
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化进程相互存在十分紧密的联系。文章通过阐述京津冀地区产业发展现状,分析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对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策略展开分析探讨,旨在为相关人员基于京津冀地区产业发展现状、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对城市化进程的影响的京津冀产业结构调整与城市化进程研究适用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16)
本文从京津冀区域三次产业比重和优势产业出发,分析京津冀区域三次产业结构和目前的环境污染现状,采用投入产出法,引入环境污染约束,构建基于污染防治的多目标规划模型,对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提出了具体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以流通产业疏解转移为代表的产业调整是当前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产业层面的一种主要形式,流通产业的转移调整一方面为疏解地缓解了产业发展压力,另一方面也促进了承接地自身的经济发展。本文以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的流通产业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建立跨区域流通产业疏解转移理论分析模型,得出产业承接地福利效应提升、被转移产业福利受损,以及产业疏解地福利效应变化方向与地方政府对产业负外部性的重视程度呈正相关关系的基本结论,并且具有基于利益补偿机制的区域产业疏解转移的帕累托改进空间。在此基础上,运用2005-2018年省级面板数据,考察了流通产业转移调整对企业个体福利与区域总体福利两个层面的作用影响,得出现阶段流通产业的疏解转移降低了区域整体及企业的福利效应,但结合产业调整的长期发展方向,疏解转移将具有提升区域与企业福利效应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8,(2)
本文计量分析了北京服务业开放对京津冀价值链升级的影响。研究表明:北京市服务业开放提高了京津冀企业的价值链参与程度和分工地位,但价值链升级效应具有区域差异性;影响机制主要是通过效率提升效应、技术创新效应和资源配置效应实现的;省际间贸易壁垒、地区技术差距等因素对北京市服务业开放的价值链升级效果影响较大。因此,扩大北京市服务业区域辐射范围,协调京津冀地区的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6,(5):93-97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实现京津冀优势互补、促进环渤海经济区发展、带动北方腹地发展的需要,是重大国家战略。然而,京津冀三地经济发展不同步现象比较突出,利益诉求存在差异,其协同发展的先天条件并不优越,只有包容性地推进京津冀三者中最弱的一方——河北的经济增长,才能更好地将部分京津产业转移到河北,消除三地在产业结构、生活水平、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巨大落差。也就是说,应通过政策扶持,一方面强化中央和京津两地对转移到河北产业的融资支持;一方面大力发展河北物流产业,增强其对京津两地产业的吸引力;一方面大力推进京津冀公共服务的均等化,推动产业跨区域布局,实现京津冀包容性增长,达到京津冀经济协同发展的目标,这是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20)
政府运用税收政策对产业结构进行调节,涉及税收调控与税收中性这一税收领域内传统话题。文章在阐释与税收调节产业结构相关的几个基本问题的基础上,对产业差别税收政策是否背离税收中性问题进行辩证思考,并对我国运用税收政策干预产业结构调整的实践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35)
本文首先对"中心—边缘"结构视角下的京津冀协同发展现状进行分析,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取得的主要成绩为:逐步实现交通一体化;区域信用合作成绩斐然;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生态环境保护不断加强等。其次认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为:区域环境问题严峻;空间发展存在问题;产业升级亟需完成。最后,针对存在问题提出若干发展对策与建议:建立健全统一的区域环境共治机制;解决好协同发展过程中的空间问题;京津冀应切实做好产业升级工作。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中国的区域非均衡发展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本文在对政策干预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全面梳理的基础上,选取1977-2017年的全国注册工商企业数据,对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及政策干预的发展历程进行解读,揭示京津冀地区产业演化的特征,并阐述政策干预与区域均衡-非均衡发展间的耦合关系。研究发现:第一,京津冀地区的产业不平衡增长逐渐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技术进步成为加剧区域非均衡发展的主要原因;第二,京津冀地区协调发展的实现不仅需要关注资本、劳动力等生产性要素,还需要重视与创新能力相联系的知识、关系、制度等创新性要素的累积。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6,(10):49-50
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我国区域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天津市在承接北京产业转移、优化京津冀区域产业结构中承担着重要角色。基于产业链分工的视角,构建"交通一体化+产业转型升级"下区际产业对接适应性框架,深入剖析非首都功能疏解对天津市产业发展及其空间布局的影响,甄别天津交通优势度与产业空间布局之间的耦合关系,分别从发挥博弈先动优势、搭建产业对接平台、构筑交通与产业协调发展布局等方面提出产业对接优化路径,为天津市产业升级与城市功能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6)
京津冀协同发展政策背景下,借助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的战略机遇,京津冀围绕雄安区域商贸物流产业发展将进行重新定位。随着产业结构、区域环境、技术创新应用等方面新的需求,商贸物流产业顺应雄安区域当前及未来发展需要,构建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目标,一体化协同发展为主体,信息技术、智能技术为支撑的上下游产业相衔接的商贸物流新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