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6,(2):191-194
本文研究了山东省普惠金融的发展现状,在结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并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包含"金融服务可获得性"、"金融服务质量"和"金融服务使用情况"三个维度,共13个指标的普惠金融指标体系。使用变异系数法确定各指标权重,采集2010-1014年数据,对山东省普惠金融的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山东省普惠金融虽有波动但发展迅速,加强金融服务质量和不断进行金融产品创新、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等将会进一步推动普惠金融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1)
本文基于Sarma普惠金融指数,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构建了适合我国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测度体系,并运用该体系实证检验了广东省的社会、制度、经济等环境因素对普惠金融发展水平的具体影响。该测度体系包括金融服务可得性、金融服务使用度、金融服务质量等三个方面共10项具体指标。实证结果表明,信息化水平、人均GDP、政府支持水平对提高金融发展水平有正向影响;而城乡收入差距则负向影响显著。针对这一结论,本文提出了加强普惠金融信息化建设、提高政府普惠金融政策实施的有效性、缩小城乡差距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5,(5)
试图在以往普惠金融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我国的普惠金融指数框架,用以评价和衡量我国普惠金融的发展状况。将普惠金融指数构架为供给方、需求方和外部因素三个部分,供给方主要包括了金融服务基础设施、设备和人员等指标,需求方主要考虑了产品和服务等指标,而外部因素主要关注经济发展水平、科技发展水平、政策制定情况以及法律制度水平等指标。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1,(1)
采用2011—2018年省际面板数据,建立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测算我国28个省份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基于测算结果分析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收敛性。结果表明:我国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存在区域差异,东部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最高,其次是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在全国及区域层面上均呈现收敛性特征,东部地区收敛速度最慢、中部地区最快。同时进一步分析了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并借助条件收敛模型探讨数字普惠金融对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收敛效应。总体表明:无论是从全国层面还是从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区来看,我国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与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呈正相关关系;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提高了全国及东部、中部、西部的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收敛速度,有利于农业高质量发展水平的区域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8,(1)
金融业要按照党的十九大精神在为实体经济服务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就必须全面提高服务的效率和水平。发展普惠金融,则是增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覆盖面和提升金融服务效率的一个重要途径。数字普惠金融作为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新动力,具有降低金融服务成本、提升金融服务触达能力的特点和优势,但是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也面临一系列现实问题。立足于《推进普惠金融发展规划(2016—2020年)》和《二十国集团数字普惠金融高级原则》,提出采用各渠道提升用户金融知识水平、实施差别化监管以及建立征信业协会等对策建议,旨在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以使金融服务能惠及更多的人群。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2,(2)
文章利用2011—2018年数字普惠金融数据,结合城市商业银行分支数据与城市统计年鉴数据,研究数字普惠金融与银行业竞争之间的关系,并考察金融发展在中间起到的渠道作用。结果表明:数字普惠金融与银行业竞争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城市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越高,有助于地区形成竞争性的银行市场,降低垄断水平;进一步验证其影响渠道发现,金融发展在数字普惠金融对银行业竞争的影响中,起到了重要的渠道作用,数字普惠金融通过提高城市金融发展,增强银行业竞争。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9,(1)
近年来,普惠金融发展对减缓贫困的作用备受学界关注。本文系统梳理了国内外普惠金融发展减缓贫困的理论和实证文献。理论研究发现,服务贫困人群是普惠金融的重要内容,普惠金融的发展有助于减缓贫困,普惠金融通过影响消费和收入实现减贫。实证研究则证实了普惠金融发展是减缓贫困的有效途径,其主要路径有三条:缓解贫困人群的信贷约束,提高贫困人群的收入水平;提升经济增长水平,发挥经济增长对贫困人群的溢出效应;扩大金融服务的可得性,促使贫困人群更好地利用金融服务。已有文献表明,普惠金融发展减缓贫困面临着政策环境有待优化、激励机制有待完善、部分金融机构存在目标偏离等诸多问题,并从强化金融宣传教育、政府部门加大政府扶持、借助技术优势等方面提出了应对措施。未来可进一步探索普惠金融减贫的微观机制、影响因素、配套条件。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0,(2)
对照乡村振兴战略和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金融机构和相关部门对农村普惠金融发展进行了积极探索和实践,农村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明显提高。然而,农村普惠金融供需矛盾、组织体系不完善、基础设施不健全等问题依然突出,因此,要不断加快建立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优化农村普惠金融产品与服务供给、加强农村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农村金融知识宣传教育力度,以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多层次的金融需求。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20,(2)
近年来,随着普惠金融的迅速发展,金融科技不断渗透于各行各业,金融科技的广泛应用完善了普惠金融的理想目标与发展蓝图,并且创新出一系列的产品和模式。由于我国普惠金融带有很强的社会性、公益性、微利性,导致发展普惠金融与商业银行市场价值观念存在一定的冲突进而难以维系长期运营。首先阐述金融科技和普惠金融的发展概述,然后分析金融科技的积极和消极影响,并针对消极影响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6,(2)
在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以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中,发展普惠金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普惠金融服务对象受众面窄,普惠金融需求与供给存在矛盾。以普惠金融需求范围和服务供给为基础,研究如何加快普惠金融的发展,提出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普惠金融服务,加大普惠金融宣传力度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