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木结构在我国已有很长的历史,中国传统建筑主要是采用砖木材料及木构架承重体系。现代木结构在我国是一种新型的结构体系,处于市场培育阶段,但在欧美发达国家却方兴未艾。该文对现代木结构发展与我国传统建筑传承进行协同分析,阐述了可持续的木材原料是木作市场健康发展的保障,传统建筑与现代木结构技术融合是我国木结构建筑发展的方向,现代木结构与传统建筑协同发展是木作工匠技术传承的保障,并就我国木结构建筑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所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木材是一种节能、环保、可循环的建筑材料,随着人们环保意识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加强,再加上传统的积淀对于人们观念的影响,在我国推广使用木建筑已经具有一定的先决条件。同时,随着国内外装配式建筑技术的逐步发展,木结构装配式建筑这种新的概念出现在人们眼中。相比国外较为成熟的木结构建筑市场,国内对于装配式木结构建筑在建造技术和理论研究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文章以传统民居建筑元素的特征作为切入点,通过对传统建筑元素传承要素的研究,从而发掘我国传统建筑元素在木结构装配式建筑上的传承方式  相似文献   

3.
燕坤 《中国建材科技》2019,28(3):141-142
目前,传统建筑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的重要文化载体,在对木结构建筑修缮的过程中,建筑结构加固技术的推广和实际工程中的应用都对其有着直接的影响,不仅可以保护和提高传统建筑的价值,还可以保障传统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因此,本文先对古建筑木结构特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又对建筑结构加固技术在传统木结构建筑修缮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希望可以为相关工程提供有效的借鉴。  相似文献   

4.
随着科技的发展,在计算机参数化和材料技术不断提高的影响下,木结构建筑已经摆脱了传统木结构建筑形式,利用现代合成木材的优点发展出了各种结构形式的建筑,丰富了现代主义建筑的内容。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分析现苏北蓄滞洪区农村住宅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借鉴传统的架空干阑式建筑理念,结合现代钢、木结构住宅技术,努力探讨一种适应中国蓄滞洪区农村的新居住模式—钢木结构干阑式农村住宅。并结合现代绿色技术,提出逐步发展适合蓄滞洪区农村的适宜绿色技术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0,(1)
我国木结构建筑是绚烂历史文明的重要连接部分,古代木结构建筑的施工技术的总结和传统木结构建筑施展阐发文化的传承,承担了重要的文化社会地位,木结构建筑更是建筑历史上文明的重要载体之一,木结构建筑在感觉层面上具有功能齐全、心口如一、心旷神怡的特点,我们更应该从建筑角度上解释木结构建筑即在现在这个满目钢筋水泥的社会视界中,今世木结构建筑维护着自身的优越位置、保持自然且敢于承担生态责任和追求建筑本身的精神层面,与其源于自然界且与自然界共生长的材料物质特征满足了人们返璞归真的审美视野,更融合了科技发展的成果,在未雕琢纷纭复杂的建筑语境中源于传统和自然的境界中,在现在大力发展的木结构建筑取得了灵魂的美和创造了一个新的机会为中国木结构建筑开启了新篇章。  相似文献   

7.
祁英涛 《古建园林技术》1985,(8):28-34转40
维修是保护古建筑的重要手段之一。对于自然力的破坏,就需用工程手段来维修。本文介绍了修理原则的制定过程;木结构建筑的维修按工程性质,分为保养、抢救、修缮、修复、迁建和复原等六类工程的修缮方法,以及砖石建筑的维修方法,传统的维修技术与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建筑结构》2020,(8):8-8
中国木结构建筑历史悠久,传统木结构兴于秦汉、盛于唐宋,至明清达巅峰,这些木结构建筑历经战争、自然灾害但至今依然巍然屹立,充分展示了中国古代高超的木结构建造技术水平。21世纪起,中国越来越重视可再生的木结构材料的利用,近10年来,随着木结构建筑节能环保、"天生工业化"优势的凸显,木结构设计和加工技术的发展,木结构建筑科研进展和相关规范体系的完善,国家鼓励木结构工程建设相关政策的出台,以及保障木材供应的人工林开发,我国木结构建筑市场发展呈上升态势。  相似文献   

9.
杨旸  张宓 《城市建筑》2022,(18):151-153
对传统藏族村落组织形式进行了归类总结,对滇藏区现存木结构民居的类型、存续状况进行了介绍,同时对传统木结构民居营建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了传统木结构民居面临的建筑群风貌缺失、营建技术流失、材料无序替代的问题,提出传统木结构民居建筑保护、民族建筑更新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与可持续发展观相契合是木结构建筑的生命之源的观点.结合国外实例,分析了伴随着建筑技术发展,与传统木结构相比,现代木构建筑形式和空间、内涵的探索和发展,对目前我国现代木构建筑的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冯大斌 《施工技术》2007,36(3):12-14
结构混凝土是土木工程建设的主要材料,目前我国结构混凝土技术在建筑、桥梁和基础设施建设中取得巨大进步,同时结构混凝土的大量应用也带来严重的资源和环境问题。该文系统总结了我国结构混凝土近年来取得的成就,指出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同时对该技术的发展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2.
广域网建筑协同设计平台安全性与适用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移动办公以及跨地区、跨单位合作的需求不断增加,建筑协同设计也必然将从小范围的局域网拓展到广域网中。而更加开放的环境无疑对安全性与适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此,本文针对搭建广域网建筑协同设计平台中的两项关键技术——用户的安全登录与协同方式进行了讨论。对目前流行的域账户登录、单点登录、指纹识别、USBKEY等多种登录方式从技术与应用层面上进行了分析与比较。另一方面,探讨了构建协同设计平台的架构方式,并对其中可能涉及的远程控制等技术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最后,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给出了现阶段的解决方案,并对未来的建筑协同设计平台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绿色节能技术一方面可以借助日益发展的新兴技术,另一方面可以借鉴中国传统民居中的生态智慧,将其融入现代建筑设计的理念中加以创新发挥。本文从围护结构的建筑材料和热工性能,建筑绿化与遮阳技术,自然通风的利用等方面对传统民居建筑中所体现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与节能意识进行讨论,并提出现代建筑应借鉴、融合传统民居中的这些生态理念。  相似文献   

14.
建筑通风的历史与未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纵览建筑通风的发展历史,展望未来发展趋势,对其发展中的一些根本性问题作了概括性讨论,如: 通风与热过程的关系、通风策略和模式、通风量标准、监测控制、计算机分析、微型机电技术的应用等。建筑、材料、控制等新技术的渗透将使建筑通风技术的发展更加多元化。  相似文献   

15.
基于数字技术的高层建筑形态自组织与自适应创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层建筑形态创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方面受到使用功能、结构形式等内部因素影响,另一方面受到场地条件、经济水平、社会文化等外部因素制约。如今,设计师借助数字技术,运用对内自组织、对外自适应的思路来创作高层建筑形态,使之匹配使用功能,回应场地环境。本文首先归纳影响高层建筑形态创作的主要因素,阐述影响因素作用关系的复杂性特征,之后进一步提出基于数字技术的高层建筑形态自组织、自适应的创作:思路,并结合实例分析其技术优势。  相似文献   

16.
孙超法 《城市建筑》2005,(12):54-56
由单层向多层发展的建筑表皮已成为一个独立的建筑要素,它具有两方面的意义材料与构造在表皮上的表达更为充分和自由,建筑表皮取得了自身的表现意义,分层设计的建筑表皮具有更强的气候调节功能,是实现建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薛浩  刘骜  林挺 《华中建筑》2014,(1):137-141
城市历史街区作为城市肌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保护是街区改造工作中的新课题,在更新改造中,不但要注意旧式格局与建筑的沿承,同时也要注重新兴元素的引入。改造设计,一方面需要通过空间的梳理、古建的维护、传统生活状态的展示来重现历史街区风貌;另一方面需要有机地注入现代社会新生活力,拓展街区脉络、演变建筑风格、转变建筑功能,更新建筑结构,使文脉得以沿承。笔者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探究了传统街区改造的传与承问题,并通过湖州府庙街区改造这一具体项目设计的全程思考,从空间、建筑、景观的角度探讨了传统街区的开发策略与改造模式。  相似文献   

18.
Global developments in construction give sustainability a crucial role in overall healthy functioning of society as well as the whole environment. Modern Methods of Construction (MMC) represent a response to the sustainability trend, since they bring faster construction and better environmental, energy and economic parameters.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analyse and evaluate the benefits of MMC in the form of Prefabricated Panel Wood Construction (PWC). With the aid of a case study, certain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parameters of PWC on the one hand and traditional Masonry Construction (MC) from ceramic bricks on the other hand will be studied and compared. The environmental evaluation of building material composition was conducted by means of the ‘Cradle to Gate’ model within the LCA method. The parameters in question will be studied in terms of embodied energy, global warming potential and acidification potential. The economic parameters to be analysed include construction time, construction costs and particularly the environmental burden caused by transport of materials to the building site. The submitted experimental study and its results should help break barriers sustained by traditional technologies and point towards healthier and more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lternatives in construction processes.  相似文献   

19.
The Navy Demonstration Project is a multi-layered collaborative research project between architects, material, and structural engineers the end product of which is a 5,400 square foot demonstration building for the U.S. Navy designed and built by architecture students at the Wood Materials Engineering Laboratory on the campus of 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 (Figures 1, 2). The project is a unique combination of design and science; it engages a series of experiments with new material development in the field of plastic wood composites, building envelope design and structural engineering. On the one hand, the project was an exploration into design possibilities inherent in engineered products such as wood-plastic composites, Oriented Strand Board (OSB), Laminated Veneer Lumber (LVL) and I-joists; on the other hand, the project was an exploration of the engineering potentials in these same materials. The building is possibly the first in the world to use wood-plastic composites so extensively and for such a wide variety of applications.  相似文献   

20.
生态建筑漫谈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扼要地介绍了生态建筑的含义及其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分析了传统的生态建筑 ,并论述了生态建筑的设计原则及其评估指标 ,最后对生态建筑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