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艳文 《建筑》2021,(14):55-56
陆巷古村是江南古建筑群中一个数量最多、保存最好的古村落,也是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村,被誉为"太湖第一古村". 来到苏州,乘车沿太湖公路向陆巷古村方向行进.太湖公路是一条景观大道,外侧是一望无际的太湖,轻浪拍岸,鸥鹭低翔,渔舟扬帆;内侧高耸入云的莫釐峰,满山苍翠碧绿的橘园、枇杷、杨梅,粉墙黛瓦的民居掩映其间,让人产生误入桃花源的感觉.  相似文献   

2.
苏州陆巷—杨湾传统村落核心价值的旅游开发利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巷、杨湾古村是苏州传统村落的典型代表,完整地再现了苏州传统村落的历史风貌.从传统村落核心价值的角度探讨旅游开发,就是要开发富有地域特色、传承地域文化内涵的旅游产品.本文基于传统村落旅游开发这一核心问题,重点分析了陆巷一杨湾传统村落在生活体系、农耕渔猎、建筑技艺三个方面的核心价值及其开发利用思路,探讨传统村落旅游产品体系,以保护与传承传统文化精髓,并为传统村落的旅游开发提出一些可供借鉴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正民居荣誉在中华民居杂志社举办的"中华民居展评活动"中,苏州市吴中区陆巷村被评为"中华民居开发与保护示范村"。2015年12月11日,组委会成员、中华民居杂志社总经理陈燕,全国著名商业街专家、中华民居展评活动组委会专家委员会主任韩健徽,苏州市商务局副局长庄建东,吴中区常务副区长许振华及镇、村等领导,在陆巷村举行了授牌仪式。专家对陆巷古村民居的开发保护给予了高度肯定,并表示对陆巷古村后期民  相似文献   

4.
《规划师》2010,(Z2)
古村落乡土遗产保护的特殊性决定了对其的认知不能等同于要素遗产或城市型的文化遗产,其保护的成败取决于乡土文化的挖掘和乡土价值的认知。陆巷古村作为江苏省内仅有的两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之一,其乡土遗产的保护从文化线路的角度出发,以南渡文化为基点,以聚居乡土地脉空间分析为工具,以要素与系统统一的保护观为目标,通过对其乡土价值进一步的认知,形成陆巷古村乡土遗产保护与太湖流域文化保护之间的互动,进而对陆巷古村保护规划的四个重点进行落实。  相似文献   

5.
尹超 《小城镇建设》2007,(11):68-71
通过对苏州历史古村——涵村现状特征的分析与概括总结,寻求历史古村保护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间的关系,力求在规划中既能保护古村的景观风貌格局与历史文化特征,又结合新农村建设要求,创造舒适方便的农村生活环境,同时为生活在其中的居民寻找致富的出路,适当发展旅游业。  相似文献   

6.
在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文章选取山西地区抗战旧址所在的古村进行分析研究,深入挖掘古村的内涵,探寻古村的振兴路径。目前,这些古村均具有丰富的旅游资源,但其旅游功能单一、旅游产业内容有限,尚未形成以旅游服务业为支柱的发展模式。因此在古村的发展研究中引入旅居养老产业的内容,用以弥补红色旅游的不足。通过融入旅居养老功能,推动红色古村落的产业振兴,推动红色古村的文化回归和文化延续,为同类型古村落的发展提供可资借鉴的模式。  相似文献   

7.
文章在对旅游资源特征分析、评价的基础上,从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提出了古村旅游产业发展的初步构想和基本思路.重点阐明了客家文化在资源开发利用中的价值和地位.  相似文献   

8.
乡村振兴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提出的重要战略,通过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能够提高农村发展活力,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而在这之中,发展旅游业又是乡村进行转型发展的路径之一,能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动力支持。因此,文章围绕苏南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并以苏州西巷村为实例,分析得出西巷村以村集体为主导、村民为辅,发展多元产业、完善旅游配套设施、发展特色多元产业的策略,并围绕乡村人居环境振兴、文化振兴、产业振兴三方面,探讨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7,(9)
近年来,苏州"江南水乡古镇"旅游发展遇到了瓶颈,增长速度明显减缓,进入了一个相对成熟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旅游地面临着复苏或者衰落的方向选择,迫切需要转型升级。尝试搭建苏州"江南水乡古镇"旅游转型升级的目标体系和策略,探讨了旅游转型升级的路径选择,提出了旅游转型升级的保障系统。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7,(9):95-100
采用实地考察与实景拍摄的方式,搜集了大量武陵山区乡村旅游点的农耕景观代表作,分析了当地乡村旅游景观中农耕文化资源应用的典型案例;归纳了武陵山区的乡村旅游类型为生态农庄型、休闲农场型、古村古镇型、"花海竹海"型等4种类型;评析了武陵山区乡村旅游中农耕景观的应用现状,认为乡村旅游景观应紧扣农耕主题,充分利用当地的农耕文化资源,突出地域特色;指出了武陵山区农耕景观在当地乡村旅游中的应用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