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艺术创作是艺术家对美的感知与表达,同时被艺术的形式和内涵所规范。真正的艺术家应具有其独特的、不可重复的创作形式和内涵。然而,为了迎合大众的口味,许多当代中国艺术家丧失了个体艺术创作的独特性。本文从艺术的功能、美感的接受等方面,对艺术美与艺术创作进行阐述。并结合德国艺术家基弗、里希特的作品与中国传统绘画比较,论证笔者的艺术观,探讨中国当代艺术的现状,以及中国艺术的未来走向和规范方法。  相似文献   

2.
“人人都是艺术家”是德国观念艺术的代表人物波伊斯的艺术主张,他强调消除生活与艺术之间的界限,艺术不是艺术家的专利,人们都应参与到艺术活动中来。中国当代艺术家们借鉴西方观念艺术,进行了实践和探索活动,并出现了一些类似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放飞“和平鸽”方式的好作品。但是由于一些蹩脚艺术家假借“人人都是艺术家”为幌子,制作出一些鄙俗粗陋的作品,使得大众对观念艺术产生一定的误解。“人人都是艺术家”这句话的正面含义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3.
“人人都是艺术家”是德国观念艺术的代表人物波伊斯的艺术主张,他强调消除生活与艺术之间的界限,艺术不是艺术家的专利,人们都应参与到艺术活动中来。中国当代艺术家们借鉴西方观念艺术,进行了实践和探索活动,并出现了一些类似于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放飞“和平鸽”方式的好作品。但是由于一些蹩脚艺术家假借“人人都是艺术家”为幌子,制作出一些鄙俗粗陋的作品,使得大众对观念艺术产生一定的误解。“人人都是艺术家”这句话的正面含义值得肯定。  相似文献   

4.
运用倒三角的形态比喻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所具备的一些重要方面,包括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内心情感的真挚程度(倒三角的底端)、艺术家的"物我两忘"境界及其文化修养和技法之间的关系(倒三角的中间段),以及作为衡量艺术作品高低标准的艺术感染力(倒三角的上端)。在整个创作过程中艺术家情感的真挚程度,对一件艺术作品的成败具有主导作用,是倒三角的底端,是艺术产生的根源;艺术感染力则是对艺术家的创作劳动成果,即作品的品评标准。  相似文献   

5.
素描与材料     
廖家萍 《饰》2013,(2):106-109
当思想、观念有了变化的内在需求,必然会自觉地要求技术、材料和工具的改进与转变。材料技法层面上哪怕是微小的变化,都可能开启非同一般的视点,激发耳目一新的认知,引导观念的更新。在素描的艺术实践中逐渐认识到材料本身的审美价值及文化含义,把材料提升转化为素描艺术语言的主要元素,从而实现物质材料自身的审美价值和艺术家的创造价值。  相似文献   

6.
陈蕾 《饰》2009,(4):110-112
中国绘画艺术根置于气——阴阳——五行的宇宙认知观念,注重内在精神气韵并讲究艺术家个人境界的攀升。中国绘画的构图学中既包含西方构图学的构成因素,又具有中国艺术的鲜明特色。这就要求中国画构图学的教学应兼具西方理性的思维方式和东方感性化的创作手法。音律法正是在这样的需求下产生的。它主要依靠音乐的想象,充实对事物的全面感知,进而完善绘画构图的设计。  相似文献   

7.
当代文化语境下,艺术作品的意义不再局限于艺术本体,而是通过紧密关联元素"艺术家、艺术思潮、艺术史、艺术市场"发生作用,进而建构综合艺术作品属性。艺术作品身份是由艺术家的身份决定的;艺术作品反应艺术思潮,又影响艺术思潮;艺术作品是艺术史的逻辑起点也是艺术史的逻辑终点;艺术作品的价值是艺术的文化反映,艺术品的价格是艺术品的市场反映。  相似文献   

8.
石虎的艺术 ,与传统和当代艺术不相符 ,属于现代艺术类型中的表现主义艺术样式 ,是各种文化类型和符号积聚、膨胀所造成的精神分裂与艺术家独立人格之间的张力所构成的一类符号化的直观图式 ,是艺术家在当下境遇中文化意识的困扰和生命体验的焦虑的综合体现与直接呈现  相似文献   

9.
潘松 《饰》2006,(2):13-15
雕塑艺术作品的产生是艺术家的智能与辛劳的结晶,反映出艺术家的内心感情世界,由于雕塑大师的个性和艺术道路的不同,使得他们的作品呈现出不同的风貌。当今,只有保持独立个性和挑战态度的艺术家,才能走出属于自己的艺术之路。  相似文献   

10.
中国剪纸艺术是中国艺术家的抒情诗,这种独特艺术式样造就了深厚的文化艺术积淀,是学习和研究现代图形设计,获得艺术新发现、新灵感的重要文化艺术的源点。与中国剪纸艺术所要吟颂和歌唱的富有情感化、人情意识、关爱自然的美好心境一样,现代图形设计艺术家以现代人类所特有的“自我关爱”方式,将理性化、秩序美、多元思维等艺术特征相融会贯通,向世人表述着一种清新的视觉艺术语言。中国剪纸的这种艺术神韵,为现代图形设计艺术诱发了联想的广阔空间。  相似文献   

11.
风景写生是以自然景物为描绘对象的艺术活动,也是艺术家审美情趣、主观思维、情感抒发的最好表现方式。作为美术院校大学生的专业必修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和艺术实践能力是教学的目标。在风景写生中,如何选景、如何构图、如何表现光色变化,是风景写生教学的重点、难点。了解和掌握这些风景写生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是大学生风景写生的开始,也是大学生艺术实践的开始。  相似文献   

12.
“艺术通常分为静的艺术和动的艺术,腓赫纳下的定义:前一类的艺术是经过静态去求快感的,另一类的艺术是经过动态或转交的形式去求快感的,所以在前者是借着静物的变形或结合起来完成艺术家的目的,而后者是因身体的运动和时间的变迁来完成艺术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中国当代著名艺术家陈丹青在北京服装学院举办讲座后的录音整理而成。陈先生回顾了从他年轻时代到现今的中国社会尤其是艺术领域的发展变化,就“艺术与眼界”的主题与学生们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相似文献   

14.
艺术创作的条件是多方面的,中国古代艺术理论尤为强调艺术家的个体条件,而在艺术家个体条件中最重视艺术家的人品、人格,认为学习创作首先要学习做人。提高学识修养,则是艺术创作的又一个条件,因此要通过多读书等途径,使学博识卓。第三,游历最能触发创作激情和灵感,提供创作素材,塑造艺术家的人品,形成独特的风格,也是创作的重要条件。最后,还需要有艺术才华和艺术技艺把思想情感、所见所闻炼铸成感人的艺术形象。中国古代的艺术创作条件论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武力宏  郭平建 《饰》2005,(2):47-48
进入20世纪对时装与艺术关系的探讨促进了视觉文化的发展,也改变了人们对时装的感知和时装创作的方法。了解时装与艺术关系的发展变化过程有助于我们认识当代时装设计和艺术之间符号关系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6.
阐述艺术家在图案设计过程中的情感变化、想象力的产生及典型化的提炼过程,并遵循形式美的法则进行艺术表现,论证理想图案的开成于有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反观念艺术家与西方艺术史;反观念艺术家与观代艺术;反观念艺术家与当代艺术;反观念主义的核心;观念艺术家的工作环境、大事记、展览;反观念主义的国际发展趋势;反观念艺术家的近期活动等各个方面分析阐述了反观念艺术对精神追求的执迷.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唐·德里罗小说《地下世界》中的垃圾景观、垃圾填埋场以及垃圾地景艺术,研究指出垃圾理论家的垃圾填埋场设计和艺术家们的垃圾地景艺术对无用之物的再造蕴含了救赎启示思想,他们的垃圾再造是对历史的解构与重构。德里罗的垃圾书写,渗透着对历史的重构与艺术救赎的美学思想,暗合了本雅明对垃圾的历史和艺术的哲思,揭示出艺术家和思想家对人类历史发展的美学审视和批判之维。  相似文献   

19.
从凡·高此个案出发,研究艺术与时代的关系,从而推论出艺术家与时代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艺术家必须从时代汲取营养,做到与时代融合,但艺术之为艺术,在于她有不朽之魅力,因此艺术又能超越于时代,去追求人类普遍的理性与永恒的情感.  相似文献   

20.
纤维艺术是材料的艺术,材料是纤维艺术表现的重要语言.纺织材料在现代艺术家手中既是承载艺术思想的媒介,同时又常常被用来体现材质本身的魅力所在,现代纤维艺术家们也越来越重视纺织材料在纤维艺术作品中的作用.作者对纺织材料在传统壁挂和新纺织材料在纤维艺术中的应用以及进一步凸显纺织材料作为纤维艺术创作第一语言的作用等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