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略论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文明,源于饮食,文化史的基石是饮食文化,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史,必须首先研究人类历史“第一前提”的饮食。具有典型的东方农业文明特色的中国古代饮食文化是世界上最发达、最精深的,当时所确立的以粮食为主,蔬菜次之,辅以一定量的肉类、鱼类的饮食结构,是非常科学而合理的,已被现代科学研究证明极其有利于人体健康。汉唐时期奠定了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的基本模式。研究中国古代饮食文化史是为了更好地总结我国饮食生活的经验教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进一步提高与改进我国人民的饮食生活,为我们今天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秦汉时期的文献史料和考古发掘的实物资料表明,秦汉时期的饮食原料是十分丰富的。这些饮食原料的发现,既反映了当时社会生产发展所能达到的水平,也反映了秦汉时期饮食膳馔的历史面貌,揭示了秦汉时期饮食文化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3.
试论饮食文化的性质与学科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饮食文化是人类饮食行为、观念、技术及其产品的总和,是人类自然选择、约定俗成的同自然界与人文环境相适应的饮食生活方式,饮食文化学就是以此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通过研究揭示规律并力图从饮食文化的视角诠释文化人类的本质.因此,饮食文化学既是人类文化学体系中的分支学科,又具有食品科学边缘学科的属性.  相似文献   

4.
火锅是一种饮食传统,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饮食文化相适应的饮食文化现象.由于不同区域的饮食文化习俗,使火锅具有了独特的地域特征.四川火锅在川菜中滋生、发展,尤其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孕育与走向成熟,四川火锅历经辉煌与坎坷,以其鲜明的地域特质,融合南北,贯通东西,形成了中国饮食文化市场上独具特色的"四川火锅文化现象”.近20年来,"四川火锅”这把火不仅点燃了四川饮食文化市场,漫延到国内饮食市场,甚至漂洋过海,将中华饮食文化再度推向世界,丰富了中华饮食文化,壮大了川菜阵营.在此,笔者着重对四川火锅的重要组成部分成都火锅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与总结.  相似文献   

5.
中西方传统节日的文化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节日积淀了各个国家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从中西方主要传统节日的起源、习俗以及饮食等方面,可以看出中西节日文化的三大差异:中国传统节日具有泛神性与世俗性,而西方传统节日具有极强的宗教特征;中国的传统节日强调集体主义价值取向,西方的传统节日个性主义色彩浓厚;中西传统节日体现了不同的饮食内容与不同的饮食文化。了解了中西文化的差异,将有助于我们顺利地进行交际和交流。  相似文献   

6.
<正> 火锅是一种饮食传统,是一种文化,是一种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地域饮食文化相适应的饮食文化现象。由于不同区域的饮食文化习俗,使火锅具有了独特的地域特征。四川火锅在川菜中滋生、发展,尤其是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孕育与走向成熟,四川火锅历经辉煌与坎坷,  相似文献   

7.
建筑不论在西方还是东方,每一个历史时期都会根据当地的经济、技术、政治、社会文化不同呈现出不同的内容和形式,作为人类文化载体的建筑承载和传递了当时、当地的社会文化和经济技术水平.每一个历史时期建筑设计及其学科的发展和建筑师成长都有时代的特征和烙印.学校培养职业建筑师的历史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而逐渐成熟,建筑设计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8.
中华饮食文化到明清时期处于蓬勃发展的辉煌时期,尤其是明代晚期,饮食之花大放异彩。本文从晚明时期的菜肴发展、宴集特点、酒与茶的品种及饮用习俗和饮食商业的繁荣等方面对当时的社会饮食生活进行了总结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我国当代饮食文化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当代饮食文化研究应尽快地从空泛论的争论中摆脱出来,加大现代科学干预饮食文化研究的力度,以促进我国饮食事业的发展,把各个层次的饮食活动都纳入整个社会文明发展的历史潮流之中,同时更有效地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10.
汉代至元明时期是中西饮食文化交流不断发展、壮大的时期,尤其是中国饮食文化向西方国家传播的内容不断丰富、途径不断增多,对西方人饮食生活的影响也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1.
先哲有云"民以食为天",人类社会生活的其他方面和领域也是奠基于饮食生活,由饮食生活决定和制约,与饮食生活息息相关,饮食生活构成了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大量出土的汉代画像石、画像砖、墓葬壁画中许多有关饮食方面的画像出发,从其展现的饮食制作、饮食结构、饮食活动等方面浅谈汉代饮食文化。  相似文献   

12.
隋唐时期延续了魏晋时期的民族大融合,在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间不断交往的背景下,水利建设和农业生产技术得以发展,饮食的生产生活也有所改变,其中黄河下游地区主食开始由以粟为主向以小麦为主转变最为明显。同时,食品加工技术与饮食工具的改进,为促进黄河下游地区饮食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正> 孙中山先生不仅是伟大的革命家、政治家和思想家,也是一位学识广博的学问家。他曾从政治战略的高度对人类饮食这一最基本的物质生活给予深刻的关注,并对东西饮食文化进行深入的比较与研究,进而将其纳入《三民主义》和《建国方略》之中,构成了其思想体系的独特方面——饮食文化思想。 一、盛赞中华饮食文明,倡导西方近代科学饮食文明的饮食文化观  相似文献   

14.
《齐民要术》是迄今南北朝时期保存较完整的重要农学文献典籍,其书记载了大量的农业数据、丰富食料以及食品加工技术,反映了当时不同地域与不同民族间的饮食文化交流情况,表现了饮食文化交流的通融性。《齐民要术》是记录南北朝时期历史状况的重要文献,具有很高的价值,该书拓展了南北朝时期饮食文化交流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相似文献   

15.
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之一。一个时代的饮食文化,既反映了该时代的生产状况和经济水平,又代表着当时人们利用自然、美化生活的文化素养和创造能力。尤其是明朝中后期由于商品经济的繁荣和社会财富的积聚,传统的饮食文化融进了更加丰富的内容,“耑事华侈”的饮食方式,及时行乐的饮食心态,以及美食美器的饮食美学,食疗养生的饮食保健等等,都具有极其鲜明的时代特色。  相似文献   

16.
劳动方式论     
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生产力发展的历史,以及与此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作为上层建筑的社会制度的发展史。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决定的因素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劳动,它是人类历史存在和延续的基础。纵观人类历史,人类劳动的方式与各个时期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适应,大致有以下几种方式: 一、原始劳动  相似文献   

17.
园林是社会文化重要的物质性体现,园林风格的演变反映了不同社会背景下文明的变迁。本文从西方文明发展的角度对西方园林演变历程进行探索,研究分析了从古希腊古罗马的柱廊园到现代城市公园,西方园林在历史演变过程中的不同历史时期的特征体现,及其与历代社会变革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8.
精绝国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要一站,史料对其记载十分缺乏,对于其社会生活各方面情况更是所知寥寥。文章拟利用近百年来尼雅遗址发现的考古材料和文书,从食物品种和饮食器具两方面还原汉晋时期精绝人的饮食生活。认为古代精绝国人的饮食结构主要以麦、粟等粮食为主食,以蔓菁等蔬菜和牛羊肉为副食,水果种类丰富,善饮酒。饮食器具则以陶制、木制的碗、盆为主,使用筷子、勺子进食。这种饮食文化既体现了中西方饮食文化在丝绸之路上的交流荟萃,也显示了汉文化在当地的强大影响。  相似文献   

19.
秦饮食文化是中国周、秦、汉、唐饮食文明的概括,是中国饮食文化的发源滥觞,其广博深厚的内涵描述了中国人饮食生活的基本纲纪.文化体系的发展、兴盛、衰微受政治、经济、科学、社会、心理等要素的制约.近年来秦饮食文化的“刘郎又来”,一方面是饮食文化本身的生命特征所致,另一方面秦菜以客户的体验满足为诉求,秦饮食文化主题契合了体验经济的需求,因而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民族迁徙与民族文化的传播交流,不仅是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现象,也是整个人类社会带有普遍性的历史现象,它对后世的文化变迁产生明显或潜移默化的影响。其中,饮食文化是一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