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难浸金矿石的加压氯化物浸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外选矿快报》1997,(10):7-12
目前已一系列的冶金处理方法适用于回收黄铁矿矿石中所含的金。对粒度为P80=75μm的矿石进行24h的氰化物直接浸出时只能得到33%的金回收率。曾试图通过将矿石分别磨到53μm和38μm后用氰化物浸出来提高回收率,但收效很差,所得的最高金回收率仅为35%。  相似文献   

2.
难处理金矿浸出技术的现状与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朱军  刘苏宁 《矿业工程》2010,8(1):35-37
难处理金矿在我国已探明的金矿资源中占到了近1/4,如果直接氰化浸出,浸出率往往很低。本文介绍了3种处理难浸金矿石的方法,目前生产中最常用的是预处理后氰化浸出法。  相似文献   

3.
为了回收黄铁矿基质中的金,我们采用几种冶金方法进行试验研究。首先将矿石磨碎至P80=75μm,经过24h直接氰化浸出,金的回收率仅为33%。为了提高金的回收率,将矿石细磨至P80=53μm和P80=38μm,直接氰化浸出仍然没有效果,金的最高回收率也仅为35%。其次将矿石放在650℃的温度下焙烧,焙砂经过24h的氰化浸出,金的回收率高达98%,最后将矿石放在高压釜内的O2/H2SO4/HC1/NaC1系统中。在此系统中,矿石的氧化和金的溶解同时发生。结果显示,在温度为180℃~200℃的条件下,矿石经过1.5h~2h的氧化浸出,金的回收率高于90%,同时,这个系统可以避免处理高压釜氧化渣的过程,显示出在高压釜内直接溶解金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4.
曹进成  吕良  曹飞  岳铁兵 《现代矿业》2012,(10):28-30,37
对某难处理含金石英脉矿石进行了高效利用试验研究,采用浮选可获含金54.20g/t,金回收率为73.23%的金精矿和含金1.43 g/t的尾矿。对金精矿和尾矿分别进行氰化浸出处理,获得了回收率53.49%的贵液和回收率36.21%的金精矿浸渣(含金26.80 g/t),金总回收率达到89.70%。该浮选—精尾分浸工艺流程为该难选金矿提供了较好的开发利用方案。  相似文献   

5.
难处理金矿石的加压氧化物浸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回收黄铁矿基质中的金、我们采用几种冶金方法进行试验研究,首先将矿石磨碎至P80=75μm,经过24h直接氰化浸出,金的回收率仅为33%,为了提高金的回收率将矿石细磨至P80=53μm和P80=38μm直接氰化浸出仍然没有效果,金的最高回收率也仅为35%,其次将矿石放在650℃的温度下焙烧,焙砂经过24h的氰化浸出,金的回收率高达98%,最后将矿石放在高压釜内的O2/H2SO4/HCl/NaCl  相似文献   

6.
某氧化型金矿石氰化浸出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某氧化型金矿石金含量高达7.76 g/t,但浮选工艺回收效果极不理想。采用分段浸出工艺对磨矿细度、氰化钠用量、浸出时间等重要工艺技术条件进行了研究,还对影响金浸出的铜离子进行了预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浸前氨水预处理有利于削弱铜对金浸出的负面影响,在试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技术条件下,金浸出率达到了90.11%,达到了工业生产要求。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以国内某超细微难处理金矿为研究对象,开展酸性热压氧化工艺研究;分析了温度因素对硫化矿物氧化、元素迁移和金氰化浸出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温度变化可影响黄铁矿和砷黄铁矿氧化反应速率,进而对S、Fe和As元素的迁移状态产生影响。反应温度越高黄铁矿和砷黄铁矿氧化越彻底,有利于金的氰化浸出;完全氧化后金的浸出率约为94%。浮选金精矿中的黄铁矿、砷黄铁矿逐渐氧化转变为砷酸铁盐、铁砷硫硅等多元素共沉物质,未发现有碱式硫酸铁或铁矾物相,反应生成的各种沉淀产物对浸出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某含钾难选金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金矿物有42.3%以次显微不可见金包裹于毒砂与黄铁矿中,其余以显微可以金分布于脉石矿物粒间,显微可见金的载体主要绢云母等硬度较低的脉石矿物,且金的粒度极细,90.54%小于10μm。针对其矿石性质,采用泥砂分选,细泥氰化提金联合流程,获得了金总回收率92.06%的较高指标,其中近40%可实现就地产金。细泥氰化作业回收率达96.28%,获得的金精矿品位为Au37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以国内某超细微难处理金矿为研究对象,开展酸性热压氧化工艺研究;分析了温度因素对硫化矿物氧化、元素迁移和金氰化浸出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温度变化可影响黄铁矿和砷黄铁矿氧化反应速率,进而对S、Fe和As元素的迁移状态产生影响。反应温度越高黄铁矿和砷黄铁矿氧化越彻底,有利于金的氰化浸出;完全氧化后金的浸出率约为94%。浮选金精矿中的黄铁矿、砷黄铁矿逐渐氧化转变为砷酸铁盐、铁砷硫硅等多元素共沉物质,未发现有碱式硫酸铁或铁矾物相,反应生成的各种沉淀产物对浸出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0.
某仓砷难选金矿石的工艺矿物学研究表明,金矿物有42.3%以次显微不可见金包裹于毒砂与黄铁矿中,其余以显微可见金分布于脉石矿物粒间。显微可见金的载体主要是绢云母等硬度较低的脉石矿物,且金的粒度极细,90.54%小于10μp。针对其矿石性质,采用泥砂分选,粗砂浮选,细泥氰化提金联合流程,获得了金总回收率92.06%的较高指标,其中近40%可实现就地产金。细泥氰化作业回收率达96.28%。获得的金精矿品位为Au37.56g/t,As4.5%,S17.69%,金回收率51.7%。该工艺流程结构简单,指标稳定,投资少,效益高,既可实现部分就地产金,又可生产合格金精矿,为难选金矿石的处理找到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某金矿金的嵌布粒度极为细微,以显微和超显微金为主,通过方案对比,采用先浮后浸新工艺进行闭路试验,工艺闭路指标为:浮选金精矿产率4.49%,品位36.6g/t,回收率38.22%,浸出作业回收率82.01%,对原矿回收率50.66%,浮选加浸出的总回收率为88.88%。  相似文献   

12.
我国有大量难浸金矿,由于缺乏难浸金矿合理的处理工艺,这些资源绝大多数至今尚未利用。本文介绍了几种国外难浸金矿加压浸出的处理工艺,并扼要分析了一些技术经济问题。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某难选金矿选矿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针对黑龙江某微细粒浸染、有机碳含量高、原矿氰化浸出金浸出率低的难处理金矿石,进行了原矿浮选试验研究,本研究采用了一种新型的、捕收能力强、选择性好的金捕收剂BK912,结合一段细磨—粗精矿再磨工艺,经过两次粗选、三次精选、两次扫选,获得了金精矿金品位50.60g/t、金回收率87.27%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4.
黄胜  张磊  张邦胜 《矿冶》2010,19(1):47-49
本文采用堆浸法处理我国某地氧化金废矿,柱浸试验结果表明:该氧化金矿石为易浸矿石,可采用直接入堆浸出,渗透性好,不需筛分。浸出30d后,Au累计浸出率可达70%以上。  相似文献   

15.
刘建  郑英 《铀矿冶》2003,22(1):34-39
介绍细菌氧化预处理庞家河金矿的试验结果,该金矿经细菌氧化处理,可脱除45%-60%的硫,70%-80%的砷,氰化浸金率可从38%提高到88%-93%。  相似文献   

16.
张鹏飞 《中国矿业》1998,7(1):76-78
加石灰焙烧是难浸金矿的一种新型预处理工艺。本文考察了这种预处理工艺在处理湖南某难浸金矿时的各种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固硫、固砷及金浸出率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经验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处理秦皇岛某金矿矿石的研究结果。主要进行了混汞及预处理条件试验,提出了处理该矿的最佳工艺为混汞-预处理-氰化。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混汞可以回收45.1%的金,预处理后进行氰化金的浸出率达94.13%。  相似文献   

18.
难选冶金矿原矿碱性热压氧化预处理新工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浑江金矿矿石的特点,采用碱性热压氧化预处理新工艺对该矿开展了系统性研究,并根据工程经济的可行性选取了最佳工艺参数和流程,经预处理后的矿石氰化浸金率较未经处理的提高1倍以上。  相似文献   

19.
含铜金矿自催化硫代硫酸盐浸金新工艺及化学原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硫代硫酸盐法提金需铜离子作催化剂,通常是外加铜盐实现的。对含铜的金矿能否利用其自身的铜作催化剂实现金的浸出未见任何试验研究的报道。本文对这一新工艺进行的研究表明,含铜金矿完全可以不外加铜离子实现硫代硫酸盐的自催化浸金。对本次研究所用原料,金银的浸出率分别大于95%和92%。根据作者提出的硫代硫酸盐浸金机理,对自催化浸金工艺的化学原理、氨在自催化浸金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20.
难选低品位铜镍矿细菌浸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凤芹 《矿冶》2000,9(2):54-59
阐述了难选低品位铜镍矿细菌浸出试验 ;考察了Ag+对该矿细菌浸出的催化作用 ,并初步讨论了其催化机理 ;依据多金属硫化矿细菌浸出机理提出了两段细菌浸出工艺 ,排除了镍对黄铜矿溶解的负面影响 ,使铜、镍浸出率分别达到 68 0 7%和 68 1 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