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伤寒Vi多糖疫苗的接种反应及免疫效果。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对照设计的原则,评价观察组和对照组疫苗接种后的反应发生率、抗体阳转率和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结果疫苗接种后观察组和对照组全身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2.04%(11/540)和2.59%(7/270),均为轻度反应;局部反应发生率分别为3.52%(19/540)和4.07%(11/270)。伤寒Vi抗体阳转率分别为88.37%和85.46%,GMT分别为1∶134.31和1∶125.40,两者差异均无显著意义。结论伤寒Vi多糖疫苗在5岁以上人群接种后反应率低,免疫效果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成人乙型肝炎疫苗免疫对策。方法对多次免疫后抗-HBs仍为阴性的228名研究对象接种甲乙型肝炎联合疫苗,按0、1、6个月20μg×3免疫程序进行免疫,于210d抽血,采用放射免疫法进行抗-HBs检测。结果228名乙型肝炎疫苗多次免疫无应答者,接种甲乙型肝炎联合疫苗后,抗-HBs阳性172名,阳转率75.44%,抗体几何平均滴度(GMT)为197.20m IU/ml。结论对成人乙型肝炎疫苗多次免疫无应答者,增加接种剂量或接种甲乙型肝炎联合疫苗,可提高抗-HBs阳转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人用无佐剂狂犬病疫苗的接种反应及免疫效果。方法使用无佐剂CTN-IV株Vero细胞疫苗和无佐剂AG株原代地鼠肾细胞疫苗免疫健康成人,按暴露后全程免疫程序接种,Vero细胞疫苗接种41人,地鼠肾细胞疫苗接种32人,观察其接种反应及免疫效果。结果接种人用无佐剂狂犬病疫苗后,无严重局部或全身不良反应出现。首剂免疫后14d,两组疫苗抗体阳转率均达100%,中和抗体滴度分别为7.29和6.35IU/ml,二者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无佐剂狂犬病疫苗接种后无严重不良反应出现,且免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进一步观察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的免疫效果。方法选择江苏省响水县某中心小学学生及教师,经筛查HBsAg、antiHBs和antiHBc均为阴性的98名作为观察对象,使用10μg重组乙肝疫苗(CHO细胞),按0、1、6个月3针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效果观察。结果全程免疫后1个月,85名学生中,抗HBs阳性83名,阳转率为97.65%,GMT为172.50mIU/ml,最高可达498.12mIU/ml。男性、女性的抗HBs阳转率分别为97.50%和97.78%,GMT分别为170.11和148.42mIU/ml。结论10μg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应用于小学生,免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福建省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揭示不同干预人群乙型肝炎流行特征及保护水平.方法 采用类实验流行病研究设计,按我国不同时期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策略,将研究目标人群分为干预组(1992年后出生队列;其中干预A组:2002年后出生队列,干预B组:1992-2001年出生队列)和对照组(1992年前出生队列),通过网络直报...  相似文献   

6.
目的 为了有效控制甲型和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和发病,提高下一代人群免疫力。方法 根据甲型肝炎和乙型肝炎的流行病学及免疫学特征,结合我市人群免疫状况,制订了一套切实可行的甲型和乙型肝炎疫苗计划免疫管理模式,对接种对象、免疫程序、接种剂量与方法、运转方式、疫苗供应、统计与报表等内容进行了科学、系统地要求,并通过全市计划免疫网络组织实施。结果 通过管理模式的实施,疫苗接种建卡(簿)率达到99.52%,建证率达到98.34%;甲型肝炎疫苗接种率达到96.25%,乙型肝炎疫苗三针全程接种率达到98.30%。实施前后对比,甲型肝炎发病率从289.68/十万下降到21.35/十万,下降了92.63%;乙型肝炎发病率从200.37/十万下降到 70.94/十万,下降了64.60%;血清中抗-HAV阳性率由 33.80%上升到 91.57%,抗-HBs阳性率由 42.72%上升到88.76%;从1998-2000年,我市幼儿园、学校等儿童聚集单位未出现甲型和乙型肝炎的暴发疫情。结论 收到了明显的社会效益,也进一步促进和扩大了我市计划免疫与疾病控制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广州市不同地区10岁以下儿童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方法对本市老城区、新城区和农村1995~2005年出生、接受乙型肝炎疫苗全程免疫的儿童,按分层随机抽样3890人,检测其HBsAg和抗-HBs水平,并计算阳性率。结果1995~2005年,三地区出生的儿童HBsAg阳性率逐年下降,抗-HBs阳性率逐年上升;老城区HBsAg阳性率比新城区和农村明显下降,老城区和新城区抗-HBs阳性率比农村明显上升;三地区10、5、0岁儿童HBsAg阳性率依次下降,抗-HBs阳性率依次上升。结论广州市10岁以下儿童乙肝疫苗免疫保持在高水平,农村的乙肝疫苗免疫效果较老城区和新城区偏低,可能是造成乙型肝炎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8.
风疹和麻疹疫苗同时或分别接种的免疫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风疹和麻疹疫苗同时或分别接种8~11月龄婴儿,并对免疫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同时接种与分别接种的婴儿风疹或麻疹抗体阳转率及GMT差异均无显著意义,表明此两种疫苗可以同时接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种类与剂量乙型肝炎疫苗在青年中的免疫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在江西省上饶市卫生学校抽取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阴性、健康状况良好的1520岁学生910名,随机分为A、B、C 3组,按照0、1、6月免疫程序,分别经上臂外侧三角肌全程接种3针10μg/ml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20μg/ml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和10μg/ml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酵母),全程免疫后1个月采集接种者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抗-HBs水平,并进行安全性观察。结果全程免疫后1个月,A组与C组抗体阳转率、抗-HBs GMC水平和分布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抗体阳转率、抗-HBs GMC水平和≥500 mIU/ml的分布均明显高于A组和C组(P均<0.01),抗-HBs GMC﹤10和1020岁学生910名,随机分为A、B、C 3组,按照0、1、6月免疫程序,分别经上臂外侧三角肌全程接种3针10μg/ml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20μg/ml重组乙型肝炎疫苗(CHO细胞)和10μg/ml重组乙型肝炎疫苗(酵母),全程免疫后1个月采集接种者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抗-HBs水平,并进行安全性观察。结果全程免疫后1个月,A组与C组抗体阳转率、抗-HBs GMC水平和分布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的抗体阳转率、抗-HBs GMC水平和≥500 mIU/ml的分布均明显高于A组和C组(P均<0.01),抗-HBs GMC﹤10和10499 mIU/ml的分布显著低于A组和C组(P<0.01或<0.001)。有1名接种者在接种后0.5 h有局部疼痛症状,第2天疼痛消失,未见其他局部及全身不良反应。结论接种高剂量乙肝疫苗的抗-HBs阳转率和抗-HBs GMC水平均高于低剂量乙肝疫苗,提示青年应接种高剂量乙肝疫苗,以建立有效的防御乙肝的免疫屏障。  相似文献   

10.
作者报告了学龄儿童对乙型肝炎血源疫苗的免疫应答,和高、中、低、无应答者抗-HB_s的变化特征及其有效保护期。揭示了学龄儿童在接种乙肝血源疫苗后,应适时进行血清学监测和加强免疫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冻干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灭活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及预防接种的易实施性。方法对保定市2014年应完成甲型肝炎疫苗全程免疫的出生日期在2011年1月1日~12月31日的儿童,统计疫苗全程接种率、报告一般反应发生率、接种成本,并采集接种完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后满1个月及接种完甲型肝炎灭活疫苗第2剂后满1个月的儿童的血清样本,检测抗-HAV抗体水平。结果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接种1剂即为全程免疫,条件全程接种率为100%,甲型肝炎灭活疫苗须接种完2剂才为全程免疫,条件全程接种率为65.53%;按接种剂次比较,两种疫苗一般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按接种人数比较,甲型肝炎灭活疫苗一般反应发生率为107.97/10万,高于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的30.29/10万(P<0.05);两种疫苗的血清抗-HAV阳转率均约95%(P>0.05);甲型肝炎灭活疫苗的接种费用约为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的5倍。结论在保定市,两种疫苗具有相同的有效性,从接种经济负担、疫苗的安全性、接种的易实施性方面,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要优于甲型肝炎灭活疫苗。  相似文献   

12.
程智龙  文韬  张耀  刘嘉豪  罗凡  冯晓楠 《硅酸盐通报》2018,37(11):3707-3711
针对云南玉溪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白水泥透水混凝土存在的问题,本研究选择白水泥作为胶凝材料,研究考察水胶比、减水剂掺量、设计孔隙率三个不同因素对白水泥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和透水性的影响,深入分析三个因素的作用机理,以优化配合比参数,改善白水泥透水混凝土综合性能,并提出施工改进措施.研究结果显示,白水泥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与透水性之间存在对立关系,且当水胶比为0.32,减水剂掺量为1.5%,设计孔隙率为15%时,试块的综合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平顶山市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的有关数据及经验,为加速控制和消除麻疹提供依据。方法对收集的平顶山市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数据和现场评估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10年全市共摸底麻疹疫苗强化免疫1 043 294人,接种1 016 848人,接种率为97.47%;强化免疫期间,全市共报告麻疹疫苗相关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effec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20例,发生率1.97/10万,其中严重AEFI 2例,发生率为0.19/10万;共调查了747 790名强化免疫目标儿童的免疫史,其中0剂次占1.01%,免疫史不详占3.81%;采取抽样调查方法对强化免疫活动进行了快速评估,全市共调查应种10 455人,实种10 146人,接种率为97.04%。结论我市首次实施的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迅速降低了目标人群的麻疹发病率,形成了有效的免疫屏障,为全市消除麻疹奠定了基础,同时也促进了全市免疫规划工作的规范开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云南大理某农村猪群中星状病毒(astrovirus,AstV)感染情况,为AstV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逆转录巢式聚合酶链反应(RT-nested PCR)技术,对云南大理某农村采集的42份猪粪便样品进行PAstV799 bp基因部分片段扩增、克隆,并测序;利用NCBI BLAST进行数据库比对,Mega 4.1软件进行序列同源性比较和系统进化树构建。结果 Trizol试剂提取42份猪粪便样品上清总RNA,经RT-nested PCR扩增,5份样品可见799 bp的目的基因片段,阳性率为11.90%;PAstV 799 bp片段同源性分析显示,5个毒株与PAstV-1、2、3、4和5的同源性为46.3%~87.9%,与PAstV-4的同源性最高,为75.5%~87.9%;PAstV 799 bp片段的系统进化分析显示,分离的毒株属于PAstV-4,同源性为80.0%~99.5%。结论云南省PAstV-4流行病学调查将有利于中国AstV的预防及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二价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bivalent oral live attenuated poliomyelitis vaccine,bOPV)、三价脊髓灰质炎减毒活疫苗(trivalent oral live attenuated poliomyelitis vaccine,t OPV)及脊髓灰质炎灭活疫苗(inactivated polio-virus vaccine,IPV)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发生情况,评价bOPV安全性。方法收集大连市2009~2017年所有疫苗(包括第一类和第二类疫苗)的AEFI报告病例数和疫苗接种剂次,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bOPV发生AEFI 19例(男性8例,女性11例,男女发病比例为0. 73∶1),报告发生率为6. 88/10万,低于全部疫苗的平均报告发生率,高于t OPV,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与IPV-Salk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11例发生在接种1 d内,7例发生在接种1 d后,1例发生在接种15 d后,其中一般反应18例,异常反应1例,发生严重异常反应的报告发生率为0. 36/10万,与全部疫苗和t OPV发生严重异常反应的报告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b OPV的AEFI发生率高于t OPV,低于全部疫苗,疫苗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配比及制备工艺的吸附无细胞百日咳-白喉-破伤风-乙型肝炎-Sabin株灭活脊髓灰质炎联合疫苗(DTa P-Hep B-s IPV)免疫大鼠后的免疫持久性。方法以中、低剂量s IPV与铝佐剂相互配伍的不同配方设计4个DTa P-Hep B-s IPV实验组,即中剂量含铝佐剂s IPV组(A组)、中剂量不含铝佐剂s IPV组(B组)、低剂量含铝佐剂s IPV组(C组)、低剂量不含铝佐剂s IPV组(D组),并设各组分相应的对照组和上市联合疫苗的参考组。以已完成3剂DTa P-Hep B-s IPV全程基础免疫的Wistar大鼠为研究对象,在全程基础免疫后第1、2、4、7、10、12个月釆血,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各组分抗体阳性率及抗体水平(GMT值)。结果基础免疫后观察全程,A组各型别脊灰病毒中和抗体阳性率持续保持在100%,B组为90%~100%,C组为80%~100%,D组为55.6%~100%。A、C组所诱导的各型别脊灰病毒中和抗体GMT均高于同等剂量不含铝佐剂的B、D组,且均达到或超过参考组;B、D组所诱导的Ⅰ型脊灰病毒中和抗体GMT均低于同等剂量的相应对照组,但Ⅱ、Ⅲ型脊灰病毒中和抗体GMT均能达到同等剂量相应对照组的水平。各组百白破抗体阳性率在观察全程均为100%,GMT与对照组相比总体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全程基础免疫后第12个月,乙肝抗体阳性率B组为70%、乙肝对照组为55.6%、A组为50%、C组为42.9%、D组和上市疫苗参考组均为30%,各组Anti-HBs Ag水平两两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 IPV中剂量含铝佐剂的DTa P-Hep B-s IPV所诱导的各组分抗体水平较稳定持久,可作为未来疫苗配比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吉林省2006和2014年调查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标志物的流行情况及乙型肝炎疫苗纳入计划免疫后的免疫效果,为制定全省乙型肝炎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对吉林省4个地级市中5个县(市、区),于2006年抽取1~59岁人群2 239人,2014年抽取1~29岁人群650人,进行乙型肝炎流行病学调查,并采集血液样本,ELISA法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 Ag)、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体(hepatitis B surface antibody,HBs Ab)、乙型肝炎病毒核心抗体(hepatitis core antibody,HBc Ab);用EPIData3.1建立数据库,SPSS 13.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6和2014年调查人群各年龄组接种率及全程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 7)。2006年15~59岁组人群HBs Ag携带率和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均高于其他两组(P0.016 7);HBs Ab阳性率随年龄组升高而降低。2014年各年龄组人群HBs Ag、HBs Ab携带率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006年调查人群HBs Ag携带率及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率均低于1992年而高于2014年,HBs Ab阳性率高于1992年而低于2014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可有效控制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免费接种可提高乙型肝炎疫苗接种率,降低HBs Ag携带率及HBV感染率,在青少年、成年及老年人中进行有效接种,可降低易感人群的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不同佐剂流感疫苗的小鼠免疫效果。方法培养并纯化流感病毒鼠肺适应株PR/8/34,制备流感病毒裂解液。将BALB/c小鼠随机分为5组:流感病毒PR/8/34裂解液(HA)组、HA+大肠杆菌不耐热肠毒素b亚单位(Heat-labile exterotoxin B subunit,LTB)组、HA+弗氏不完全佐剂(FIA)组、HA+A(lOH)3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HA+LTB组采用滴鼻黏膜免疫,免疫剂量为50μl/只,其余各组均采用肌肉注射,免疫剂量为100μl/只,共免疫2次,间隔2周。于初次免疫后28 d,经小鼠眼内眦采血,分离血清,检测各组小鼠血清IgG抗体效价、血凝抑制效价及攻毒后保护力及鼠肺病毒RNA载量,评价不同佐剂对流感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结果各佐剂组小鼠血清IgG抗体水平及血凝抑制效价均显著高于HA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HA+FIA组小鼠血清IgG抗体水平及血凝抑制效价均显著高于HA+LTB组和HA+A(lOH)3组(P均<0.01);HA+LTB组与HA+A(l OH)3组抗体效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佐剂组和HA组小鼠攻毒后均存活,HA+FIA组鼠肺病毒RNA载量最低,HA+LTB组与HA+A(lOH)3组相当。结论不同佐剂对流感疫苗均有一定的免疫增强作用,其中LTB滴鼻免疫和A(lOH)3肌肉注射对流感疫苗的免疫增强作用相当。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2014年贵州省贵阳市云岩区适龄儿童常规疫苗接种率及接种疫苗后的免疫效果。方法抽取云岩区1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接种疫苗的2~6岁儿童995名,采集手指或耳垂血,ELISA法检测脊髓灰质炎、麻疹、腮腺炎、风疹、甲型肝炎、乙型脑炎抗体,资料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结果 995名调查对象中,除2人未接种腮腺炎疫苗,1人未接种甲型肝炎疫苗外,6种疫苗合格接种率均高于95%,抗体总体阳性率均高于98%;不同性别人群6种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种脊髓灰质炎、甲型肝炎、乙型脑炎灭活疫苗与减毒活疫苗的抗体阳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持疫苗高接种率及高免疫成功率,是疫苗可预防传染病发病率保持在一个较低水平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