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对静注人免疫球蛋白(intravenous human immunoglobulin,IVIG)新生产工艺的病毒灭活/去除效果进行验证及评估。方法选择4种脂包膜病毒[人免疫缺陷综合征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辛德毕斯病毒(Sindbis virus,SV)和水疱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及非脂包膜病毒[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作为验证病毒,在缩小的生产规模条件下考察辛酸钠沉淀/深层过滤、低pH孵放和纳米膜过滤步骤对一种或几种指示病毒的灭活/去除能力。结果辛酸钠沉淀/深层过滤步骤可灭活/去除PPV 1.88 Log;低pH孵放对HIV、PRV、SV和VSV的灭活效果最低分别为≥5.22、≥4.26、≥6.56和≥5.69 Log;Bio EX纳米膜可去除PPV达4 Log以上。结论 IVIG新生产工艺的病毒灭活/去除效果合格,可有效灭活/去除未知的、新出现的病原体。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human rabies immunoglobulin)低pH孵放生产工艺[pH 3.8~4.4,(24±1)℃,21 d]进行脂包膜病毒灭活验证。方法以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水疱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辛德毕斯病毒(sindbis virus,SV)和人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作为研究病毒,考察低pH孵放对这些脂包膜病毒的灭活能力。同时考察低pH孵放步骤对制品质量的影响。结果在工艺设定的参数范围内,低pH孵放后4种脂包膜病毒的滴度降低均在4.00 Log以上,且3批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的纯度和分子大小分布保持稳定,抗体效价与灭活前差异均在方法允许的波动范围内。结论低pH孵放工艺能有效地灭活脂包膜病毒,保证了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制品的质量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验证低pH条件下胃蛋白酶-甲苯消化法对不同核酸类型的脂包膜病毒的灭活效果。方法以水疱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作为RNA指示病毒,以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作为DNA指示病毒,将破伤风免疫血浆样品经低pH(3.2±0.2)、0.2%甲苯、6~12活力单位胃蛋白酶处理后各取27 ml,分别加入3 ml指示病毒(9∶1),在(30.0±1)℃水浴中分别振摇10、30、60、90 min灭活病毒。以Vero细胞、PK-15细胞为基质,采用96孔细胞病变法检测残余病毒滴度,验证病毒灭活效果。结果破伤风免疫血浆样品经低pH胃蛋白酶及甲苯消化处理90 min后,VSV和PRV两种指示病毒的灭活效果分别为3.12~3.88和5.25~5.38 logTCID50/0.1 ml。结论采用低pH胃蛋白酶-甲苯消化法对破伤风免疫血浆中PRV灭活效果较好,而对VSV灭活效果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4.
医用胶原修复膜病毒灭活/去除工艺的验证和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验证和评价医用胶原修复膜制备工艺中过氧化氢溶液、低p H孵放和γ射线辐照灭活/去除病毒的可行性。方法以水疱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呼肠弧病毒Ⅲ(respiratory enteric orphan virusⅢ,Reo 3)、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作为指示病毒,采用非洲绿猴肾细胞(Vero)和猪肾细胞(PK-15)进行病毒增殖和感染性评价,Karber法测定病毒滴度;分别对牛腱片样品进行3%过氧化氢、低p H孵放处理(pH 3.4±0.3),检测病毒灭活/去除效果;将医用胶原修复膜中间品进行~(60)Coγ射线辐照(剂量为25 k Gy),检测病毒灭活/去除效果。结果经3%过氧化氢溶液处理1 h后,样品VSV和PRV的病毒灭活值均大于4 Logs;经低p H孵放处理14 d后,样品中已检测不到VSV和PRV,病毒灭活值分别为6.55和5.59 Logs;经25 k Gy剂量~(60)Coγ射线辐照处理后,样品中VSV、PRV、Reo3和PPV均被有效灭活,病毒灭活值分别为5.64、4.35、4.87和5.36 Logs。结论医用胶原修复膜制备工艺中的3种灭活/去除病毒步骤均有效,经灭活/去除病毒后的产品质量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建立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2(recombinant human IL-12,rhIL-12)的病毒去除/灭活工艺,并进行验证。方法采用预过滤器(Viresolve Shield,纳米滤膜3.1 cm2)和除细小病毒过滤器(Viresolve Pro,纳米滤膜3.1 cm2)串联过滤,样品体积为90 ml,过滤时间为2 h,安全系数为1.88,压力为30 psi,建立rhIL-12病毒去除工艺,分析该工艺对产品的比活性及回收率的影响,并以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作为指示病毒,对该工艺进行病毒去除效果验证;采用低pH孵放法(用1 mol/L HCl调pH值至3.8±0.1,室温放置180 min后,用1 mol/L NaOH调pH值至7.4)建立rhIL-12病毒灭活工艺,分析该工艺对产品的蛋白含量及比活性的影响,并分别以水疱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和伪狂犬病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作为指示病毒,对该工艺进行病毒灭活效果验证。结果纳米膜串联过滤病毒去除工艺中,蛋白回收率为95.14%,比活性为过滤前的95.12%,对rhIL-12活性基本无影响;当滤出液达90 ml时,PPV下降滴度均大于4 log10,符合《生物组织提取制品和真核细胞表达制品的病毒安全性评价技术审评一般原则》的要求。低pH孵放法病毒灭活工艺中,rhIL-12的蛋白含量在病毒灭活前后分别为359和338μg/ml,生物学活性分别为3.392×106和3.356×106 IU,均无明显变化;室温处理180 min后,指示病毒PRV、VSV的下降滴度均4 log10,符合《生物组织提取制品和真核细胞表达制品的病毒安全性评价技术审评一般原则》的要求。结论建立的rhIL-12膜过滤病毒去除工艺和低pH孵放法病毒灭活工艺均可有效地去除/灭活病毒,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以水泡性口炎病毒 (VSV)为指示病毒 ,对 10厂家的人血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 (IVIG)生产中的低pH病毒灭活工艺进行了验证 ,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安全、有效且简便易行的病毒灭活方法 ,但仍存在局限性。同时 ,对病毒灭活验证实验中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p H值、辛酸钠浓度和灭活时间对辛酸钠用于人免疫球蛋白制品中加入的脂包膜指示病毒灭活效果的影响。方法向不同p H值和不同辛酸钠浓度的人免疫球蛋白制品中加入指示病毒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于30℃水浴条件下作用不同时间后,采用细胞病变法测定残余病毒滴度,对不出现病变的细胞盲传3代。探讨p H值、辛酸钠浓度和灭活时间对辛酸钠灭活PRV效果的影响。结果在酸性p H值(4.6±0.2)条件下,当辛酸钠浓度在7~13 mmol/L时,均能在5 min以内灭活PRV≥7.00 Lg TCID50/0.1 ml。在中性p H值(7.4±0.2)条件下,13 mmol/L辛酸钠能瞬时灭活PRV≥7.00 Lg TCID50/0.1 ml,而7、9和11 mmol/L浓度的辛酸钠能灭活PRV 2.8、0.43和3.2 Lg TCID50/0.1 ml,均不能瞬时完全灭活病毒,但继续灭活至5 min,可灭活PRV≥7.00 Lg TCID50/0.1 ml。灭活后不出现病变的细胞盲传3代未出现细胞病变。结论辛酸钠可有效灭活加入人免疫球蛋白制品中的脂包膜指示病毒PRV;且酸性p H值条件下,辛酸钠的灭活效果优于p H值中性条件;辛酸钠对指示病毒的作用是灭活而非抑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验证S/D法及干热法对人凝血因子Ⅷ(FⅧ)制品中猪伪狂犬病病毒(pesdorabies virus,PRV)和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的灭活效果。方法以PRV和PPV为指示病毒,模拟FⅧ生产工艺中的S/D及干热病毒灭活工艺,采用96孔板微量细胞病变法检测3批FⅧ半成品的残留病毒滴度。结果批号为201203002、2012-04003、201204004 3批FⅧ半成品经(25±1)℃S/D灭活处理15 min后,PRV滴度分别下降≥6.5、≥6.8、≥6.8 lg TCID50/0.1 ml;经(100±2)℃干热灭活30 min后,PPV滴度分别下降4.00、3.92、3.94 lg TCID50/0.1 ml。结论 S/D法及干热法分别对FⅧ制品中PRV和PPV具有良好的灭活效果,本实验为凝血因子类制品的病毒灭活验证工艺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目的验证重组人凝血因子Ⅷ(recombinant human coagulationⅧ,rhFⅧ)病毒灭活/去除工艺。方法采用S/D法作为rhFⅧ病毒灭活工艺,纳米过滤(20 nm孔径)作为rhFⅧ病毒去除工艺,分析病毒灭活/去除两步工艺对rhFⅧ活性的影响;分别以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水疱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VSV)、小鼠白血病病毒(xenotropic murine leukemia virus,X-MuLV)及小鼠细小病毒(murine minute virus,MMV)作为指示病毒,对上述工艺进行病毒灭活/去除效果验证。结果 S/D灭活工艺中,3批制品的活性收率分别为96. 2%、100. 4%和103. 2%;(24±2)℃处理180 min后,指示病毒PRV、VSV和X-MuLV滴度降低量(Log10)虽然均4,但盲传3代,仍未检出病毒。纳米过滤工艺中,3批制品蛋白回收率均大于98%,活性回收率均大于90%,纳米过滤120 min,MMV滴度降低量(Log10) 4。结论建立的rhFⅧ病毒灭活/去除工艺,可有效灭活/去除病毒,保证制品的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10.
对血液制品S/D病毒灭活方法的验证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水疱性口炎病毒(VSV)为指示病毒,验证S/D法处理对凝血因子Ⅷ、纤维蛋白原和凝血酶原复合物三种血液制品的病毒灭活效果。结果该法对三种制品中的VSV灭活能力分别为5.13、5.38和3.25LogTCID50/0.1ml以上(均为可检测限)。表明S/D方法对VSV等脂包膜病毒可起到有效的灭活作用。  相似文献   

11.
陈建文 《广东化工》2006,33(6):79-81
乙烯酮(双乙烯酮)是十分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其下游产品较多。江苏某化工厂开发生产乙烯酮(双乙烯酮)下游产品三十多个,年生产规模三万多吨,是国内以乙烯酮(双乙烯酮)为中间体生产精细化学品的综合骨干企业。针对乙烯酮(双乙烯酮)下游产品废水特点,该厂结合企业实际,开展了产品优化,结构调整,清洁生产,资源循环利用,节水降耗等工作,从源头削减了污染物的生产。同时投资二千多万元新建预处理装置三套,6000m3/d废水生化处理装置一套,使全厂乙烯酮(双乙烯酮)下游产品的废水得到了有效的治理。  相似文献   

12.
13.
14.
周云  温集强 《水泥》2007,(10):29-30
我厂3号回转窑(Φ4m×60m)生产线在1996年年底由SP窑(产量912t/d)改为NSP窑(产量1320t/d),预分解系统为四级旋风预热器带离线式分解炉  相似文献   

15.
姬波  刘奇峰 《河南化工》2005,22(3):43-44
利用组件技术开发化工原理实验课件,给出了系统层、组件库层和应用层的架构划分。重点讨论了组件库的设计,给出了流体阻力这一典型实验的实现描述。实践证实,基于组件技术可以提高仿真实验的开发效率。  相似文献   

16.
水泥水化热是中、低热水泥和核电工程用水泥的一项关键的技术指标。全球范围内测定水泥水化热的方法有溶解法、直接法/半绝热法、等温传导量热法三种。本文总结了中、美、欧相关方法标准,对其测试原理、仪器设备、试验过程等方面进行了比对,并对其在领域的应用做了简单的概括。  相似文献   

17.
阐述并比较了几种加压设备在乙炔加压清净过程中的性能和特点。  相似文献   

18.
The miscibility of various amorphous polybutadienes with mixed microstructures of 1,4 addition units (cis, 1,4 and trans 1,4) and 1,2 addition unit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he studies here involved optical transparency,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and small angle light scattering. It was found that a 90 percent (cis) 1, 4 addition polybutadiene was immiscible with high (91 percent) 1,2 addition polybutadiene. Reduction of the 1,2 content to 71 percent induced an upper critical solution temperature (UCST) with the cis 1,4 polymer. Polybutadienes with 50 percent and 10 percent 1,2 contents were miscible above the crystalline melting temperature of the cis 1,4 polybutadiene. Immiscibility of the 91 percent 1,2 addition polymer was also found with a 10 percent 1,2 polybutadiene. The latter polymer also exhibits an UCST with the 71 percent 1,2 polymer. The results are used to interpre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lends of polybutadienes of varying microstructure.  相似文献   

19.
唐蕾 《粉煤灰》2013,(5):5-6
以F类粉煤灰为例,详细介绍了测定粉煤灰中烧失量的步骤、计算数学模型、影响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以及各项测量不确定度分量评定,人员、设备、材料、方法、环境都是影响测量不确定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