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庞然 《中国宝玉石》2014,(1):136-142
正中国传统玉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宗白华先生曾在《美学散步》中讲到:"中国向来把‘玉’作为美的理想。玉的美,即‘绚烂之极归于平淡’的美。可以说,一切艺术的美,以至于人格的美,都趋向玉的美……"玉在中国人眼中绝不单单是一件器物,它系于礼教,关乎德行,甚至沁人心脾,成为人们精神理念中美的象征。今天为大家介绍一位只醉心于玉雕,鲜与外界接触的苏州玉雕名家、河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庞然。  相似文献   

2.
玉,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象征着瑰丽、高尚、圣洁.几千年来人们敬玉、爱玉、赏玉、玩玉、藏玉,人们对玉怀着一种特殊的情感.其根本原因是由于玉的美,有理由认为玉美学是玉文化的基础和前提. 中国玉从古至今都有广义的概念--"玉,石之美者"(东汉许慎).而西方现代宝石中只承认软玉和硬玉.玉文化中涉及的玉是广义的涵盖.但不能不承认古玉美还是以软玉(和闻玉)为重要载体的.而硬玉--翡翠在中国只是在明清及以后的时期里展现的.  相似文献   

3.
观点     
《中国酒》2012,(10):32-33
"湘云醉语说酒令:‘泉香而酒冽,玉盛来琥珀光。’查一下中国酒的发展史,不难发现这琥珀色的酒便是黄酒了。由此,忽想起唐代大诗人李白的《客中行》:‘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湘云的酒令显然套用了李白的诗句。"——中国绍兴黄酒集团董事长傅建伟  相似文献   

4.
以‘美红’和‘富士’苹果为研究对象,利用热风和真空冷冻干燥对苹果片进行干制,探究不同干燥方法对‘美红’红肉苹果水分、质构和营养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热风和真空冷冻干燥过程均为降速干燥,且热风干燥速率快。从水分状态来看,干燥前期以自由水去除为主,‘美红’苹果片的水分束缚力弱于‘富士’苹果。热风干燥降低了‘美红’苹果片的亮度(L*值),而真空冷冻干燥增加了苹果片的亮度,且含水量高于40%时,总色差值(△E)显著增加(P<0.05)。热风干燥后,‘美红’苹果片的干基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显著降低(P<0.05),组织结构致密、硬度高、表面皱缩明显,而真空冷冻干燥后干基总酚和总黄酮变化不显著(P>0.05),苹果片外观舒展,复水性显著优于热风干燥。综上,真空冷冻干燥适用于类黄酮含量高的红肉苹果片的干制加工。  相似文献   

5.
翡翠颜色丰富艳丽、种质优良、晶莹剔透、光泽莹润,被人们称为“玉石之王”.本文从翡翠的材质之美、雕琢之美和寓意之美等三个方面概括了翡翠的美学价值:材质之美是其自然属性,主要体现在艳丽的色彩、优良的种质、灵秀的水头等几方面;雕琢之美是对翡翠蕴涵美的人为艺术创造;寓意之美则体现了翡翠在中国玉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6.
为了引进适宜广西中、南部区域一年两收种植的萌芽整齐无转色障碍的葡萄新品种,增加广西葡萄品种多样化。在广西南宁引进‘瑞都科美’葡萄进行种植,观察其植物学特性、物候期、生长结果习性、果实性状及抗病性等表现,并研究其一年两收栽培技术。经过4年的引种观察,发现‘瑞都科美’葡萄在广西南宁成功实现了一年两收,其果实绿色、植株萌芽整齐、早熟、果穗中等、香气浓郁、稳产、抗病性较强。一茬果在7月初完全成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为18.33%,产量每667 m2最高为1045.47 kg;二茬果在12月底完全成熟,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最高为18.61%,产量每667 m2最高为985.55 kg。因此,‘瑞都科美’葡萄在南宁引种表现优良,适合在广西南宁及气候类似地区避雨条件下进行一年两收栽培。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选取12个不同品种的稻谷在相同工艺条件下制备蒸谷米,比较分析蒸谷米制备前后其品质性状及糊化特性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玉针香’、‘天丰B’、‘SN16-236’、‘贵丰优785’、‘两优68’和‘徽两优1898’蒸谷米的碾磨品质相对均优于制备前,而‘SN16-236’、‘两优68’和‘徽两优1898’蒸谷米的黄粒米显著高于稻米原料(P < 0.05),严重影响蒸谷米的外观品质。营养品质和糊化特性分析结果发现,受试稻谷经加工处理制成蒸谷米后有助于稻米营养物质和米糊热稳定性的的提高。此外,由食味品质分析结果可知‘玉针香’、‘红香米’、‘津原香98’、‘SN16-236’、‘15L-Z156’和‘贵丰优785’蒸谷米的外观和食味值均高于制备前。同时,还发现‘大粒香’和‘粤丰B’蒸谷米的品质特性较其他受试品种相对较差。综合上述结果可得,‘玉针香’和‘贵丰优785’稻谷经蒸谷处理制备成蒸谷米后品质较优,适合作为蒸谷米专用稻品种,而‘大粒香’和‘粤丰B’的品质相对较差,不适合用于蒸谷米的生产。该研究可为蒸谷米品质评价及稻米制品的研发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什么是玉德——玉辨之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仁山 《珠宝科技》2003,15(1):46-51
在前载“什么是玉——玉辨之一”和“什么是玉石——玉辨之二”这两篇文章的基础上,归结到“什么是玉德”这一命题展开较深入的讨论。就古人对“玉”突出的个性特征(质感、声音、韧性、硬度等方面)的认知和理解,来阐明“玉德”是指‘玉’的个体物理性质和特征,并不是指群体所谓‘玉’(Jade)的物理性质和特征”的观点。并从中国的传统文化观念的传承、有关史料记载及文字含义的逻辑推理上,澄清了在“玉”的命名上的一些谬误,同时,对我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似玉之石“珉”作了较详尽的历史考证及对“国石”的评选发表了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9.
《中国制衣》2014,(2):89-89
美国国际棉花协会中国区总监毛凯琳女士(Karin Malmsfrom)表示:“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将材质列为‘高品质’服装最重要的的考量标准,并相信100%的天然纤维(如棉花)制成的衣服质量更好。我们将这些信息分享给COTTON USA认证企业和品牌的代表们,帮助他们了解消费者对纯棉产品的兴趣,并鼓励认证品牌和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更多的使用安全和优质的纯天然棉纤维。在新的一年中,美国国际棉花协会将与COTTON USA品牌认证商合作发起‘有美棉就有家’主题消费者活动,鼓励更多消费者选择天然的美棉产品。”  相似文献   

10.
中性风服装是突破传统意义上的‘另类’服装,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寻求一种毫无矫饰的个性美,性别不再是设计师考虑的全部因素,中性服装的出现,以其简约的造型满足女性在社会竞争中的自信,以简约的风格享受时尚的愉悦,以强势中性风格主宰着整个时尚圈,以多元多变的造型肆无忌惮地席卷着各大时装品牌。  相似文献   

11.
11月9日设计师陈非儿第一次带着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服装品牌“嘎斯非儿”来到中国国际时装周2009春夏系列的发布会上。这场以“一”为主题的发布会在北京饭店如期上演,依旧坚持品牌最初的黑白之美。设计师兼品牌创始人陈非儿说:“主题为‘一’.是因为这是我第一次来参加时装周.这也是我作为设计师的梦想之一.可能接下来还会有‘二’、‘三’、‘四’等。这场秀采用黑白两色,这也是品牌最初的定位.  相似文献   

12.
3月17日,2021中国国际纺织纱线(春夏)展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启幕。期间,以“绽放绿色、功能之美,‘纤’动可持续未来”为主题的Sateri(赛得利)纤维素纤维新品发布会举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会长端小平,中国化学纤维工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关晓瑞,赛得利集团总裁张文涛、副总裁刘涛、商务副总裁黄伟、市场总监李孝琴等出席活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宝玉石》2014,(2):178-179
正中国玉器源远流长,已有七千年的辉煌历史。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也就是一部玉石的文化史,谱写着千千万万的玉石情缘。中国是世界上用玉最早且时间最长的国家,故素有"玉石之国"的美誉。从远古人们对美的朦胧追求,就有"玉,石之美者"的记载,把玉石当成装饰品,从美化自身形象,同时也使得玉石有了图腾的意义,给玉石披上一层神秘的色彩,解开了中国玉文化的序幕。由于玉的外表及色泽,人们把玉本身具有的自  相似文献   

14.
酒又称"般若汤",是和尚对酒的隐语。宋代苏轼在《东坡志林》述:"僧谓酒为‘般若汤’,谓鱼为‘水梭花’,鸡为‘钻篱菜’,竟无所益,但自欺而已,世常笑之。"为了偷吃酒肉之后还能心安理得,僧人想了这些风雅的名词,以欺佛祖然后自欺,想来也是美事。酒如陈酿,捂在唐诗的坛里,逾越千年,香飘四溢。单是诗仙李白的斗酒诗,就已不胜枚举,有"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有"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潇洒清疏,风  相似文献   

15.
本文研究了盆栽的9个葡萄品种(欧州种、美州种和法美杂种)对强酸和弱酸性土壤的抗性。不同品种其枝条和根干重以及根体积的降低情况反映了品种间对强酸性土壤的抗性差异。从根的生长状况衡量,对强酸性土壤抗性最强的是美州种‘康可’和‘卡托巴’以及河岸葡萄×冬葡萄的砧木品种‘SO_4’,抗性最弱的是欧州种‘白雷司令’和‘沙多内’以及种间杂种‘Aurore’。在强酸性土壤上,叶中氮、钾和硼没有与处理一致的变化,而磷和钙含量较高,镁、铁、铜和锌较低。  相似文献   

16.
夜深人静。笔者津津有味地读着赵云声著的《赵四小姐与张学良将军》一书。书中有一段描写赵四小姐皮肤的细节:“……而眼前这位小姐却迥然不同。她是天生丽质,是一种本色的美,所谓‘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看她那如雪如玉的肌肤,看她那如同瀑布流泻的秀发,看她那黑亮宛如清潭的大眼睛,真是一位典型的东方美人。”如今,虽然赵四小姐已乘鹤西去,但书中对她那如雪如玉的肌肤的描写,却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皮肤美是人体美的一个重要表征,而皮肤健美的标准是光滑、平润、有光泽和有弹性。然而在日常生活中,有些妇女一味地追求皮…  相似文献   

17.
《中国黄金珠宝》2004,(3):90-91
玉原本是石头,随着数千年的演变与雕刻大师的匠心,它的美、它的五彩缤纷、它的千姿百态逐渐被人们所认知与珍爱。它的温润、善良、坚韧造就了每一件作品的独一无二!从而形成了渊源流畅的历史文化。这就是中华民族独有的玉文化!玉与生俱来的魅力也正是千百年来中华民族的精髓所在。正是这些天然的秉性,从此让玉有了生命的篇章!上海城隍珠宝总汇于2002年、2003年先后成功举办了两届“‘两岸三地’珠宝玉器精品展”,汇集了大量两岸三地大师的精品之作,在业界取得极大的成功,并在沪上玉器收藏者中引起了良好的反响。今年4月24日—5月9日期间,上…  相似文献   

18.
一、假山景观的现状 自然之美,美在山水草木。人们喜爱自然,由自然美创造了诗文、书画、雕刻、盆景等艺术之美。盆景艺术是集诗文、书画、雕刻艺术和自然景观美于一身的艺术精品。盆景是有色的诗,发声的画,活的雕刻艺术。盆景源于中国。自古就受到人们的珍爱,假山景观更是一颗艺术的奇葩。倍受人们的青睐。  相似文献   

19.
《食品与生活》2001年第5期载《鲙:就是生鱼片》一文,内云:“至迟在宋代,中国一直有食生鱼片的习惯,生鱼片也是传统菜肴中的佳味。但是不知从何时起,中国人才开始放弃和改变食生鱼片的传统?”又云:“从隋唐开始,日本不断派遣‘遣隋使’、‘遣唐使’到中国,沟通中日文化交流 日本的‘鱼生’或‘刺身’是否曾受到中国鲙的影响,不得而知。”上述两题,笔者查阅有关资料,试答之 “脍”,《辞海》解释:“细切的鱼肉,特指生食的鱼片”我国人民食用生鱼片已有2800多年历史,在古代,它常作为美馔犒劳凯旋的将士,《吴越春秋》载:“吴  相似文献   

20.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礼的开始,人类的文化和文明与饮食文化同步发展,可以说人文礼教是从饮食文化发端,经历数十万年,逐步走向“天下文明”的路程。 当代营养学专家于若木,曾将人类饮食的进步分为三个阶段:她认为其初级阶段只是‘吃饱求生存’;第二阶段是‘吃好求美味’;现阶段是‘吃得科学求健康’。 就‘吃好求美味’来说,相传商汤宰相伊尹,已“善均五味”、知晓“五味调和百味香”,距今三千多年前就开始了,到今天海内外都认定,“以饮食生活而言,东方胜过西方”,不少有关权威人士,大多评价中国饭菜饮茶,有益于人类健康! 笔者年届七旬,谨就怎样“吃得科学求健康”为主题,发表浅薄见识,供广大读者参考。 一、暇时不妨浏览像《四川烹饪》这样有益于人们生活的好杂志。她里面刊载了许多美食家、名厨师对中华饮食文化的贡献,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