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我国造园的科学和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追溯祖国园林的民族遗产,应用分析批判和研究的态度,探索园林的发展过程,并熟知当时社会经济背景、古人生活体验以及中国山水景致构成的要素及其对造园方面的影响等,才有助于我们剔除过去的封建槽粕,吸取其丰富多彩的艺术精华,承继与发扬园林中民族风格的优秀传统;并结合人民群众生活的要求,来创造现实主义手法的造园艺术。 中国园林是自然美、建筑美、绘画美的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以其独特的建造景观方式和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类型,被誉为"世界园林之母"。在长达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古典园林受到古代儒、道、释等多元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园林生态观。君子比德、天人合一、神仙思想是构建中国古典园林的三大哲学基础。纵观中国古典园林史,可以发现"崇拜自然""对自然的畏惧""人与自然物我相融""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生态设计观"早已被古人所运用。同时古人留下了大量的造园理论思想与既成作品,随着造园史的发展,人们不断的探索自然、模仿自然,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过程中加以合适的改造自然,为健康的人居环境营造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谭芳 《中外建筑》2009,(12):66-67
本文从中国古典园林造园艺术的自然观出发,剖析了"道法自然"的朴素哲学理念所体现的古代生态伦理观,从古典园林遗产中汲取精髓,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当代景观艺术设计。  相似文献   

4.
《砖瓦》2018,(12)
正古典园林,是指中国以江南古典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形式,是中国传统建筑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有重大成就体现,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中国古典园林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遗产,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奇观,造园手法已被西方国家推崇和模仿,在西方国家掀起了一股"中国园林热"。中国的造园艺术,以追求自然境界,"虽由人作,宛自天开"为最终和最高目的的审美旨趣。  相似文献   

5.
朱建宁 《中国园林》2012,(10):61-65
中国美丽的自然环境孕育出了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山水文化,并由此衍生出了强调“意境”美的山水园林.古人通过将客观自然提炼为主观意向,并以园林创造的于法将其再现,增强了对自然的欣赏与认知,同时也在游园的过程中获得了身心的放松与愉悦.然而随着中国山水园林的发展,造园者开始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意志,而忽略自然的客观规律,导致园林逐渐模式化与装饰化.在当代的园林建设中,应当传承中国古代园林的精髓,以客观的态度对待自然,创造出真正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园林景观.  相似文献   

6.
中国古典园林独特的魅力之一在于其意境美,中国园林艺术在这方面有突出的表现。它通过对相关艺术门类和传统造园理论与手法的融合,形成了与意境美直接有关的园林文化。其实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在园林中的具体体现。  相似文献   

7.
造园艺术是人类文化宝库中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造园活动,而且各具不同的艺术风格。如中国古典园林,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希腊,罗马的文艺复兴园林,英国自然风景林,伊斯兰园林,日本园林等,这些园林都自成体系,各有明显的特点和很高的成就。但概括地讲,以中、法两种园林风格最典型,也最引人注目,可分别作为中、西方造园艺术风格的代表。而且,这两种园林风格恰好处在相反的两极上,拿它们作比较,有助于更加深入地把握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特点及它的造诣和局限。这对发展我国的造园艺术是不无裨益的。中西方造园艺术的差异及原因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7,(22)
中国古典园林是中国文化长期积累的艺术结晶,其造园风格"本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把人工美与自然美巧妙结合,从而取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效果。该文主要分析了"一池三山"园林模式的形成与发展,探讨了其文化根源,同时对该模式的布局、空间特征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24)
钟山优美的自然形胜,以及和玄武湖连于一起的山水城林结构,吸引着古人在此大量造园,是古代金陵皇家园林、寺观园林和私家园林的重要载体。这些园林景观恬静、质朴,集中体现了中国古典造园崇尚自然、塑造意境、寄托心灵的艺术精神,是中国古代三大类园林模式形成和风格转型期的典型案例。钟山造园实践活动为明清造园高峰的实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园林艺术是人类经济、文化和艺术发展的结晶,蕴涵着深刻的哲学思想。中国的园林风格独特,气韵生动,积淀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优美的艺术精华,同样也蕴涵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和哲学思想。中国的园林,主要由建筑、山水、花草、树木等组成,是综合的艺术体,是人类对大自然的剪裁和加工。中国园林的构园主旨在于展现自然美,力图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艺术境界。追求自然山水的美和意趣,便是园林美的核心。  相似文献   

11.
《工业建筑》2013,(Z1):32-33
中国古典园林之所以能在世界园林中独树一帜,就是因为自身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和鲜明的艺术特色。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对美学的理念和其表现形式的要求也日益提高。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发展时期,如何更好的让自然之美融入人们的生活中,使人们更容易亲近自然并享受人与自然的良好互动,作为新课题摆在了我们面前。通过对中国古典园林造园理念的总结,从新的角度和设计方向对如何继承和发扬原有文化精华,跟随时代潮流不断创新造园思想理念方面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2.
理水,是中国园林中的一个主题,有时又称做水体。它是一门集技术与艺术于一身的中国古典园林造景元素。造园匠师通过利用这一元素有效地将园林中各种景观元素连接起来,使得园林生机盎然,景象万千。所以素有"无水不园,园因水活"之说。同时,理水具有很强的美学特征和艺术表现力,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可以产生动态的美、静态的美。本文从介绍中国古典园林理水的历史发展、理水手法入手,并以苏州拙政园为例,阐述中国古典园林的理水之美。  相似文献   

13.
《Planning》2014,(12)
深圳园博会苏州展园,结合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与文化内涵,以"古吴山庄"为主题,充分结合"自然、家园、美好未来"的深圳园博会中心思想,融入开门见山、曲折幽深、小中见大、虚实结合等传统造园设计手法,选用具有江南情调的特色植物材料,力求呈现中国园林的精华,以及苏州园林台地园所特有的"诗情画意,融于一体"的造园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4.
置石是中国传统园林必不可少的造园要素,本文介绍了置石在园林中的运用,阐述了置石的科学布局思想以及在园林中的作用,探讨了如何能既具有现代特征有保有传统文脉,继承中国古典园林置石艺术,在现代园林艺术中的运用与发扬。古典园林置石应用古典园林"置石"一般选用自然石材,将这些自然石质材料独立  相似文献   

15.
梁励园 《门窗》2013,(7):382-384
中国的造园与绘画素有渊源,众多古代的造园者在没有系统理论的情况下,多是借鉴画论中的各种技法来指导造园实践,中国古典园林的艺术性与绘画等艺术是如此相通,充满"诗情画意"。文章便是通过对国画技法的认识来了解中国园林造园手法。  相似文献   

16.
吕红医 《华中建筑》2010,28(10):173-174
中国造园的历史十分久远,早期园林的雏形兼有生产和娱乐的功能,随着园林的发展,园林逐渐形成了生活与娱乐相结合的形式。而文人园林的发展进一步拓展了中国造园艺术的新领域。概括而言,可以将文人园林中体现的士文化阶层的对于自然的审美观分为三种类型:比德山水,写意山水,文人园林兼顾世俗生活与自然情趣及精神诉求的多重属性,是其造园艺术的人文背景,也是领会和解读其多元而丰富的景观体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历史是过去的存在 ,今天从昨天走来。中国古代悠久的造园史和精湛的造园艺术 ,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占鳌头。具有五千多年文明史的东方神奇古国 ,历来被世人誉为“花园之母”。而古典园林又是集中展示了中国传统建筑艺术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杰出见证 ,正因为如此 ,这一独特的艺术成就、创造性的天才杰作 ,在历史研究中不可或缺。近读我国著名古建筑保护研究专家罗哲文先生的新著《中国古园林》 ,我认为这是一本难得的、有关古典园林沿革、分部、特征、比较、技巧和手法等研究方面的力作。该书历史事实准确 ,研究题目深刻 ,笔触大气洒脱。这一古…  相似文献   

18.
上海与苏州古典园林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上海园林历史悠久,在造园艺术上取得了很高成就.但长期以来,关于上海古典园林的研究成果却相对较少.从上海城市历史、造园历史、造园者身份、造园艺术等诸方面对上海古典园林进行评述,并列举实例将其与苏州园林进行比较.苏州古典园林代表了江南古典园林最高成就,并且与上海古典园林有较深的渊源.希望通过两者间的比较研究,对上海古典园林有进一步的认识理,发掘出其应有的价值,并对上海当代的园林设计以及古典文化传承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9.
吴飞石 《江西建材》2014,(13):206-207
中国古代园林,除皇家园林外,还有一类属于官吏、富商、地主等私人所有的园林,称为私家园林。私家园林追求平和、宁静的气氛,建筑不求华丽,环境色彩讲究清淡雅致,力求创造一种与嚣哗的城市隔绝的世外桃源境界。福州规模最大的明清传统街区三坊七巷,是福州最具有特色的古民居聚落,是福州城历史文化的珍贵遗存。在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中,三坊七巷面临着保护和发展的双重困局。本文通过介绍福州三坊七巷私家园林的艺术风格的起因、历史,初步探讨和归纳出一些福州古典园林的艺术风格和造园手法,以期在继承、借鉴传统造园艺术手法上有所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正《红楼梦》中描绘的大观园撷取各园之长,展园林之风采,因它在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历史上所占的地位与声誉,通过对《红楼梦》中的古典园林造园方式的解析,可以展示我国古典园林的造景艺术的魅力。叠山理石,造园之根所谓七分山三分田,山石向来是古典园林的造园之根本,古典园林善用"师法自然,巧于因借"来借用自然形成的高山流水。北方皇家园林常以自然的高山峻岭来形成巍峨的气派之色,江南园林巧用假山堆石造景来达到小巧与婉约的效果。在《红楼梦》中的山石本事静态之物,经过人工的处理,才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