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活性半焦在FCC柴油吸附脱硫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活性半焦对FCC柴油进行固定床吸附脱硫实验。按正交设计方法考察床层高径比、固定床温度、空速、催化剂种类和金属氧化物焙烧温度对脱硫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各因素对脱硫率影响的大小顺序及最佳工艺条件为:空速(2 h-1)>床层高径比(7.5)>固定床温度(120 ℃)>催化剂种类(负载CuO)>焙烧温度(350 ℃)。考察了最佳工艺条件下活性半焦的脱硫性能,并对其600 ℃进行热再生三次。结果表明,最佳工艺条件下,脱硫剂脱硫率达55.95%,随脱硫时间的延长,脱硫剂新鲜样和再生样脱硫率均下降,随再生次数的增加,脱硫率降低,但降低缓慢。经新鲜样和再生样脱硫后,柴油产品收率均在81%以上,而油品总收率在93%以上。  相似文献   

2.
工业煤半焦经880℃水蒸气活化、等体积浸渍硝酸钙溶液、干燥、煅烧制得新型低温Ca/AC脱硫剂。考察了制备参数(煅烧温度和载钙量)对脱硫活性的影响,并对脱硫剂进行了XRD表征。结果表明:经300℃煅烧的Ca/AC脱硫剂具有最高的脱硫活性,低于300℃煅烧,前驱体可能未完全分解,高于300℃煅烧,可能会使骨架炭烧失,二者均导致脱硫活性降低。Ca/AC脱硫剂适宜的载铁量为3%-7%,大于7%担载量使脱硫剂中钙利用率下降,脱硫活性下降。  相似文献   

3.
采用固相法制备了Zn O/改性半焦脱硫剂,在固定床反应器上考察了负载比、活性组分质量分数、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和助剂质量分数对脱硫剂脱硫性能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氮吸附技术对最优条件下制备的脱硫剂进行了表征。试验得到的Zn O/改性半焦脱硫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负载比(Zn O与改性半焦质量比)5∶3,活性组分质量分数30%,焙烧温度600℃,焙烧时间2 h,助剂质量分数4%。固相法制备的脱硫剂结晶度好,脱硫剂脱硫前后比表面积、孔容、孔径变化较小,表明脱硫剂中载体改性半焦的孔隙结构未受到破坏,有利于脱硫剂的后期再生。  相似文献   

4.
对超声波辅助浸渍法制备褐煤半焦为载体的Fe及Fe-Cu脱硫剂可行性进行了研究,考察了脱硫剂最佳制备工艺和硫化温度对脱硫剂硫化性能的影响.通过X射线衍射仪(XRD)及带有能谱分析的电子扫描显微镜(SEM-EDS)分析硫化前后脱硫剂的晶体结构和表面形貌的变化,利用傅立叶红外仪(FTIR)分析表征脱硫前后的脱硫剂官能团变化.结果表明,当超声清洗器功率为100 W时,制取脱硫剂的最佳条件是超声浸渍时间为5h,共沉淀时间为3h,超声波水浴温度为60℃.活性半焦负载的脱硫剂能够有效脱除焦炉煤气中的H2S和COS.随着硫化温度的升高,穿透时间和硫容均增加,在脱硫温度为400℃时具有最大的穿透硫容和穿透时间,且Cu元素的加入使半焦负载的铁基脱硫剂脱硫效果明显增强.  相似文献   

5.
改性褐煤半焦用于脱除汽油中含硫化合物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廉价的煤制气副产半焦为载体,经改性后在固定床进行FCC汽油吸附脱硫实验,考察了活化因素、氧化物负载种类及负载量、床层温度、空速等对脱硫效果的影响,得出最佳脱硫工艺条件。经过改性后的活性半焦,用于汽油脱硫具有很好的效果,对于苯并噻吩(BT)脱除的效果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采用加压水热浸渍法制备氧化锌精脱硫剂,考察了浸渍时间、煅烧温度和煅烧时间对脱硫剂硫化性能的影响。对制备的脱硫剂在硫化温度500℃,空速2 000 h-1,气氛为H2(体积分数39%)、CO(体积分数33%)、H2S(体积分数1×10-3)和N2的条件下进行了固定床活性评价。结果显示,随着浸渍时间的延长,脱硫剂的脱硫能力...  相似文献   

7.
柴油氧化萃取脱硫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固载磷钼酸的半焦为催化剂,span-85为乳化剂,双氧水为氧化剂、,对流化催化裂化(FCC)柴油进行氧化脱硫,分别考察了不同剂油比、反应时间和反应温度对脱硫率的影响.得到合适的脱硫工艺条件:反应时间60min、反应温度60℃、剂油比为1:40.在此条件下,FCC柴油中的硫含量由1 400 μg/g降至150μg/g,脱硫率达到89%.  相似文献   

8.
改性活性炭脱硫剂脱硫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春蓉 《应用化工》2010,39(5):708-709,712
对煤质活性炭改性,包括加压水热活化、浸渍铜氨络合液,通过正交实验对改性活性炭脱硫剂的脱硫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改性活性炭脱硫剂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加压水热活化压力为4.052 MPa,CuO/C为2.5%,煅烧温度为500℃,脱硫温度为25℃。各因素对改性活性炭脱硫活性的影响顺序为加压水热活化>煅烧温度>CuO/C>脱硫温度。  相似文献   

9.
王昌东  郝凤林  王强 《当代化工》2011,40(7):666-668
用空气处理的ZSM-5型分子筛作为载体,以硝酸铜为活性组分,制备一种FCC汽油吸附脱硫催化剂。改变反应器温度、空气处理温度以及空气流速制备一系列载体,在载体上负载不同质量分数的硝酸铜溶液,得到催化剂。利用制备的催化剂在微型反应装置中进行FCC汽油脱硫实验,考察温度、空速对催化剂吸附脱硫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对ZSM-5型分子筛的处理温度为600℃处理时间为7 h,活性组分的质量分数为10.0%,吸脱附床层温度为30℃,常压,空速为0.3 h-1时,催化剂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吸附脱硫率78.1%。  相似文献   

10.
蒋清梅 《广东化工》2012,39(9):112-113,105
研究了以凹凸棒石为载体添加活性组分制备的脱硫剂,脱除FCC(催化裂化)汽油中的硫化物。通过正交实验研究了焙烧温度、酸化浓度、活性组分用量对汽油脱硫剂的影响,同时对脱硫剂用量及再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焙烧温度500℃、酸化浓度8%、活性组分为1%,脱硫剂用量为1 g/30 mL汽油(即脱硫剂为5%)时,脱硫率能够达到99.37%。  相似文献   

11.
王香婷  李倩 《工业催化》2019,27(7):50-53
利用浸渍法将金尾矿与SiO_2气凝胶相结合,制备SiO_2气凝胶-金尾矿催化剂。对催化剂的制备工艺进行探索,考察制备条件对催化剂活性金属负载量的影响,确定催化剂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采用SEM、XRD、TG、FT-IR等对催化剂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盐酸浓度3 mol·L~(-1),金尾矿与气凝胶质量比1∶1,浸渍温度45℃、浸渍时间2 h、老化时间48 h为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在此条件下制得的SiO_2气凝胶-金尾矿催化剂活性金属负载量较大,负载均匀且耐热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12.
演康  杨颂  刘守军  杨超  樊惠玲  上官炬 《化工学报》2021,72(9):4921-4930
将金属氧化物活性组分通过浸渍负载的方式分散到多孔载体上,是制备高活性金属氧化物脱硫剂的常用方法。然而,由于活性组分的负载易使载体孔隙率下降,导致活性组分的脱硫能力不能充分发挥。本文直接以廉价的低阶煤为原料,经过预处理后在煤中加入硝酸锌,通过物理-化学活化法一步制备ZnO基活性炭常温脱硫剂,即将活性炭的制备与活性组分的负载一步完成。研究了硝酸锌加入量、活化温度和活化时间对脱硫剂脱硫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硝酸锌加入量为20%(质量),活化温度为850℃,活化时间为1 h时,脱硫剂的穿透时间为210 min,其对应的穿透硫容为71.4 mg/g,其脱硫性能是同等实验条件下商业活性炭负载ZnO脱硫剂的5.3倍,较高的脱硫性能主要归因于其发达的介孔孔隙,不仅有利于传质,而且有利于硫化产物的存储。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超临界汽油中煤焦油加氢裂化轻质油的收率,研究了Co-Mo-Pd-Y沸石催化剂制备条件对轻质油收率的影响。分别考察了催化剂负载金属中Co/(Co+Mo)原子比、催化剂焙烧温度、分子筛酸处理浓度、酸处理温度及时间对煤焦油加氢裂化催化反应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o/(Co+Mo)原子比(摩尔比)为0.5,催化剂焙烧温度为550℃,分子筛酸处理浓度为2 mol/L,酸处理温度为70℃及处理时间4 h时,轻质油收率(质量分数)可达81.5%,并且对此条件下制备的催化剂通过N2吸附及XRD进行了表征。制得的催化剂在超临界溶剂中煤焦油加氢裂化反应中表现出较高的活性,煤焦油获得了高的轻质油收率。  相似文献   

14.
采用直接煅烧法、还原法及添加脱硫剂煅烧法对电解锰压滤渣进行了高温脱硫,研究了不同方法得到的脱硫产物的物相、残硫量和活性,并比较了几种方法的工业适用性。结果表明:直接煅烧法的脱硫渣和坩埚粘连严重,实际操作困难;加入煤粉并没有改善脱硫渣和坩埚的粘连问题,且脱硫渣中残硫量高;石灰石虽能减弱脱硫渣和坩埚的粘连,但由于生成惰性物质石英,降低了脱硫渣的活性;采用铝矾土作为脱硫剂进行脱硫,脱硫渣的残硫量低,脱硫渣和坩埚不粘连,脱硫渣活性高。铝矾土添加量为42%(质量分数),脱硫温度为1 250 ℃,脱硫保温时间为5 min时,脱硫渣中硫含量为0.089 4%(质量分数),达到脱硫要求。  相似文献   

15.
CuO/ATP常温脱硫剂的制备及其性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用直接沉淀法制备了负载型CuO/ATP常温脱硫剂,用TEM、XRD对CuO/ATP进行了表征,并从扩散及热力学角度分析了焙烧温度、负载量、流速、硫化温度对H2S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O分散在ATP表面,而其分散状态取决于焙烧温度和负载量。焙烧温度过高或负载量过高都将导致CuO的分散性变差,降低气体在脱硫剂中的扩散速率,使得脱硫剂的活性降低。降低流速可使脱硫剂的利用率达到97%,而降低硫化温度至0℃时,脱硫剂性能仍然表现良好,硫容达到了33.17%。  相似文献   

16.
以正磷酸、焦磷酸和硅藻土为原料,采用浸渍法制备固体磷酸催化剂(SPAC),采用BET、XRD和SEM等手段进行物化表征,考察了剂油质量比1∶15、反应温度150 ℃和反应1 h时,各种因素(焦磷酸与正磷酸质量比、总酸与硅藻土质量比、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对SPAC催化FCC汽油烷基化脱硫效果的影响,并利用气相色谱仪分析了FCC汽油反应前后噻吩类硫化物及烃类组分的分布变化。研究结果表明, 焦磷酸与正磷酸质量比为2,总酸与硅藻土质量比为6,焙烧温度为500 ℃,焙烧时间为4 h时,SPAC的催化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17.
许银  孙德智 《化工学报》2012,63(5):1415-1421
以Mn-Al-O为载体,钼酸盐为活性成分的前驱体,采用共沉淀-浸渍法制备出Mo-Mn-Al-O催化剂,使用ICP-OES、BET、XRD和XPS方法对其进行表征,研究其在常温常压下催化湿式氧化阳离子型染料废水的催化活性。实验结果表明,Mo的浸渍浓度为1.5 mol·L-1、浸渍温度为55℃、焙烧时间为3 h和焙烧温度为400℃下制备出的Mo-Mn-Al-O催化剂对阳离子红GTL、阳离子红X-GRL、阳离子黄X-GL和阳离子蓝X-BL都有较好的催化性能。特别是,当催化剂投加量为2.72 g·L-1时,反应1 h后对阳离子红GTL的脱色率和TOC去除率分别达到74.8%和64.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