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得到随机修正的Camassa-Holm方程中罕见事件发生概率的指数型估计,研究该方程的大偏差原理。利用弱收敛的方法证明正则化随机修正的Camassa-Holm方程的解满足大偏差原理;然后通过建立正则化方程的解的分布与随机修正的Camassa-Holm方程的解的分布之间的指数等价性,得到随机修正的Camassa-Holm方程的解的大偏差原理。结果表明:当随机修正的Camassa-Holm方程中随机干扰的强度充分小时,罕见事件发生大的偏差的概率是指数量级的小。  相似文献   

2.
默顿与齐曼的科学社会学思想分别塑造了学院与后学院2个不同时代的科学模型。两者社会学思想差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两者科学观的差别更为直接。默顿的科学观是理想主义的,具有实证主义哲学的基本认识论特点,它把科学描述成静态的、学科性的、累积的、客观的和可证实性的。齐曼的科学观是自然主义的,它把科学刻画成动态的、整体性的、进化论的、语境性的和主体际性的。  相似文献   

3.
粗集决策表与决策表简化的可信度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根据粗集决策表提供信息的完备性,借助可信度的定义,对粗集决策表和简化的决策表的决策规则的可信度进行比较,得出了简化后的决策表的决策规则的可信度高于简化前的决策表的决策规则的可信度,为粗集理论的应用提供了有用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法治保障的民主政治社会;是法治保障的公平、正义的社会;是法治保障的诚信友爱的社会;是法治保障的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法治保障的安定有序的社会;是法治保障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的构建必须依赖于法律制度的推动,必须借助于法治的践行。  相似文献   

5.
人是自觉自为的存在,人的本质的确证和人的解放的求索是马克思一生魂牵梦萦的事业。本文通过梳理哲学史中对于人的本质的概念的发展,以文献解读的方法来说明马克思人的本质观颠覆了传统本体论思维方式下对人的本质的“实体”化认知,把人理解为实践性的存在,是在“实践”中形成的“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而只有扬弃异化了的人的本质才能真实地实现人的解放。马克思人的本质观不仅实现了从实体逻辑到实践逻辑的思维革命,也内在地蕴含着人的解放的实践逻辑。  相似文献   

6.
界定了群众路线的内涵和实质,阐述了党的群众路线的提出、形成、完善和发展过程,分析了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根源。认为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是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核心立场,正确处理认识和实践的辩证关系是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价值旨归,加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是贯彻落实党的群众路线的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科技的迅速发展,计算机的相关产品的进步也是十分的迅速.在电子新华飞速发展的今天,对信息技术的建设十分的重要,而信息网络的安全成为当今我国所关注的一个很重要的话题.因为在计算机开始流行之初由于一些相关人员的疏忽造成了网络协议的不完全和对一些安全问题的不恰当解决,在设计的问题上经常发生安全事故.不仅针对我国的的网络造成严重的影响对世界的网络也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计算曲线运动的切向加速度时,经常出现用不同的方法得到不同结果的情形.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对计算曲线运动切向加速度的常用方法进行了研究,发现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是相当一部分大学物理教材中的切向加速度的计算公式是不正确的,这些教材中的公式是质点的加速度在轨迹曲线的切线方向上的投影等于质点的速率对时间的导数.其实正确的公式应该是质点的加速度在轨迹曲线的切线方向上的投影等于质点的速度在轨迹曲线的切线方向上的投影对时间的导数.  相似文献   

9.
通常人们都是从心理学、生理学的意义上理解人的可塑性,而忽视了它的广泛而深刻的哲学、人学意义。从可塑性这一角度,对人的可塑性和社会的可塑性进行分析,可以深化人们在人的发展和社会的发展方面的认识。充分认识人的可塑性和社会的可塑性,对于人的全面发展与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人的可塑性是我们追求的目标,社会的可塑性同样也是我们追求的社会目标。可塑性高的社会必然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社会,可塑性的人与可塑性的社会可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技术哲学首先不同于科学家的技术研究,科学家注重的是技术本身内在的逻辑和规律,其次也不同于历史学家的技术研究,历史学家注重的是历史发展的过程和脉络。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是与人类当下的生活境遇、与历史发展的始末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也就是马克思的技术哲学所为我们展现的历史之维。透过这一维度,我们关心的是真实历史的发展,我们看到的是生产方式的变革,我们展望到的是人类的未来。在马克思的推动下,技术在人类的历史中不再可有可无,历史也不再是绝对精神展现自身的时间和空间,历史变成了技术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的今天,我国的民爆行业正在迅猛的发展,民爆行业所应用的设备更是在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的同时不断的更新、改变,民爆雷管的生产技术含量、科学知识的运用也逐渐的增加,但与此同时,设备的自动化水平以及发展的程度引来了更多与之相关的安全性的考虑。  相似文献   

12.
随着城市进程的不断推进,科学技术的不断完善.压力容器的使用状况也逐渐的普及,针对这种检测的方式,相关的问题也渐渐的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压力容器的检验以及维护可以及时有效的控制压力容器工作中所出现的危险源状况,并且对发生的状况进行有效的识别以及控制,在使用的过程中,可以保证压力容器的正常工作状态.本文以压力容器检验与危险源的控制措施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
在当前飞机的设计和研究开发的过程之中,针对损伤容限进行详细的设计并且提升整个结构的耐久性,是工作的核心环节,所以应当加以重视和详细的分析。文章将针对这一方面的内容展开详细的论述,详细的分析了飞机设计过程之中损伤容限设计的重难点以及提升耐久性的核心环节,旨在以此为基础,更好的促进实践工作的发展,为更好的实现工作的发展以及现代化的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土木工程在具体的建筑施工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土木工程的具体建设过程中,新材料的使用同时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整体的土木工程的施工技术而言,也具有重要性的创新性发展作用.本文主要通过新材料的使用在具体的土木工程的施工中所缠身的技术创新为研究的出发点,分析了相关技术性发展的创新.  相似文献   

15.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前提是现实的个人而不是抽象的个人。实现从抽象的个人到现实的个人的视角转变要克服以黑格尔为代表的思辨唯心主义和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抽象、直观的唯物主义。通过解剖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思维错误,马克思克服了抽象的个人的思维牵绊,发现现实的个人的内涵,由此确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前提,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历史观。  相似文献   

16.
人的全面发展是人自身发展的最高目标,表现为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以及人的自由个性的充分发展。在以人的依赖关系和以物的依赖关系的社会里,不可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共产主义才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理想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必经阶段,我们必须加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建立起丰富和谐的社会关系,从而推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实现。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电气自动化的快速发展,具有科技化、信息化、智能化、开放式的现代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已经逐步的发展开来,越来越多的电气自动化金属领域得到了不断的拓展,经济技术的应用增加了科技技术的快速发展,电气自动化的有效化控制加深了我国电气自动化的现实技术的发展。合理的利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的提高电气自动化产业的发展速度。本文将针对电气自动化的现实技术应用进行合理的分析,从而有效的提高技术应用的方向,形成合理的电气自动化发展趋势,保证自动化产业的有效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8.
劳动是人的本质形成的起点,也是人的本质发展的基础。从人的自然属性来说,人的本质,是一种劳动创造的本质。劳动同样孕育着人类社会的劳动创造本质。不论人的自然属性在具体社会形态中表现为什么样的内容,都是人的劳动创造本质在不同社会条件下的反映和体现。人的本质,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劳动的解放就是对人的本质的解放。人是从事劳动创造的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是劳动创造,人向着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目标走去。  相似文献   

19.
在高压平板电容器的生产过程中 ,对其极板的机械加工要求非常严格 ,因为高压平板电容器的极板的光洁度直接影响到它的使用安全。从理想的无限大的带电平行板之间的电场出发 ,通过建立平板电容器的电场模型 ,论证了高压平板电容器的极板加工不仅是一个简单的工艺问题 ,更是一个严肃的理论问题。高压电容器的使用场合是一些高电压的场合 ,而极板的凹凸处的电场强度是平滑处的场强的 2倍 ,高压场合下的这种翻倍的场强是非常严重的 ,它极易导致高压平板电容器的击穿  相似文献   

20.
在认识法的重要性的同时,应充分认识到法的局限性。法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法的作用范围的有限性,法的滞后性,法的抽象性与社会生活具体性间的矛盾,以及法的实现对社会条件的依赖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