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边坡的稳定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影响边坡稳定性的因素较多,除了受边坡的地形地质条件影响外,边坡开挖、降雨、爆破振动等也是影响边坡稳定性的重要因素。结合长河坝水电站右岸坝肩边坡的变形特点,在边坡开挖过程中开展了开挖、降雨、爆破振动、支护等原因参量与变形、支护应力等效应参量的施工期动态监测,利用反馈的监测信息为边坡动态支护设计提供了依据、为施工提供了指导,结合地质条件和边坡失稳模式及长期的监测成果,对边坡稳定性及安全状态进行了评价。监测成果表明:长河坝右岸坝肩边坡裂缝区域变形受开挖、爆破等原因参量影响明显,基本不受降雨影响。动态分期加强支护完成后,变形得到有效控制,边坡目前处于相对稳定的安全状态。  相似文献   

2.
基坑支护监测就是对基坑的支护情况进行实时动态监测,并实时能够掌握基坑的变形情况,对制定作业方案和指导基坑施工作业以及人员安全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以玉林市华泰城为例,基于采集的变形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快速处理数据以及以数据为支撑判断基坑支护健康状况。根据监测结果,指导施工作业,快速、安全、高效等优点为深基坑变形监测提供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3.
结合某边坡支护结构变形情况,对原设计进行了复核计算,并对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了具体的分析,最终找出了结构变形原因,针对该结构变形影响原因进行了恢复性处理,施工后对该支护结构进行了监测,监测数据结果表明处理后的支护结构已经处于稳定状态,结合整个实施过程进行分析总结,为类似支护结构变形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针对大断面铁路隧道的特点,对达成铁路扩建工程家乡沟隧道进行周边收敛、拱顶下沉等项目的监测工作,基于监测结果,分析该隧道围岩和支护系统的变形特点,指出大断面隧道开挖影响的时空范围,为支护体系的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王秋生 《市政技术》2013,31(2):118-120,146
土钉墙是新型的支护方式,完全不同于传统的桩排支护。土钉墙支护由于经济性好、施工速度快、安全可靠等优点在基坑支护过程中被普遍采用。但由于土钉墙的变形规律比较复杂,影响其变形的因素又多,笔者试图通过对基坑土钉支护监测变形成果的分析,为土钉支护结构的设计及施工提供相应的参考,同时也为准确的基坑变形计算分析提供基础性数据。  相似文献   

6.
曾瑞  肖永力  涂超 《城市勘测》2015,(5):154-158
在基坑开挖的过程中,由于地质情况、支护条件、水文条件等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引起支护结构及周边环境的变化,严重的会引起一定的财产人身损失。本文根据武汉地铁基坑的实例,通过对支护结构的变形监测数据,对基坑重点变形段进行监测分析,提供科学严谨的数据供各方采取有力措施,从而确保地铁基坑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代亮  王兴 《工程勘察》2022,50(4):25-30+66
分布式光纤监测技术应用到基坑支护墙体的变形监测中可弥补传统监测方式实时性差、智能化程度低等缺点。本文介绍了基于BOTDR的光纤感测技术对基坑支护体系地下连续墙的变形监测的传感光缆布设方法、变形计算原理,并对计算过程中产生的误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显示,误差大小与支护墙体的深度、变形大小成正比,与两测线间的距离呈反比。研发了新型高强度应变传感光缆并将其应用于苏州地铁车站的基坑开挖过程引起的支护墙体变形监测中。监测结果表明:三级钢支撑可有效控制变形,该围护结构设计可行,地下连续墙变形在合理范围内;光纤数据与测斜管数据对比基本一致,说明了该计算方法的可行性。研究成果表明该方法可大规模应用于基坑开挖引起的地下连续墙变形实时预警监测。  相似文献   

8.
《四川建材》2016,(5):100-102
以某高填方深基坑为工程背景,针对其高填方区域基坑支护结构变形对周边环境的影响进行实时监测,对其周围环境的深层水平位移、地表沉降实时监测。监测结果表明该支护方案条件下,基坑工程支护结构位移及周边环境的沉降得到良好控制,为高填方工程提供工程经验。  相似文献   

9.
土钉墙与桩锚相结合的复合支护体系由于其安全性和经济实用性在深基坑支护工程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为了进一步研究这种复合支护体系在深基坑施工过程中变形的大小、发展规律及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对该基坑的变形进行了系统的监测,并结合理论计算对监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为支护体系设计阶段中对变形的预测提供了有价值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连拱隧道支护体系变形的现场监测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与普通公路隧道相比,连拱隧道因隧道施工复杂,工序转换繁多,其变形特征更加复杂。结合某连拱隧道工程实践,在连拱隧道施工中对支护体系变形进行现场监测的基础上,分析连拱隧道支护体系变形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及不同开挖工序下支护体系变形特征。监测结果表明:采用台阶法施工,能较好地控制连拱隧道的变形;在隧道施工过程中,右导洞上、下台阶开挖对支护变形影响较大,是隧道结构稳定性主要控制点;左洞上台阶和右洞下台阶开挖的纵向影响距离约为隧道跨度的2倍,右洞上台阶和左洞下台阶开挖的纵向影响距离大致为一倍隧道跨度。  相似文献   

11.
软岩允许变形合理值现场估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吴德义  程桦 《岩土工程学报》2008,30(7):1029-1032
现场实测了巷道围岩两帮及顶底相对变形随时间的变化,分析了围岩变形不同阶段巷道围岩表面变形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合支架受荷测量确定了一种软岩允许变形合理取值的简单可行现场确定方法,为充分发挥软岩自撑能力和合理确定U型棚支架支护参数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如何合理确定超前支护类型及参数范围是保证软弱破碎围岩隧道施工的关键问题。针对该问题,提出包含施工安全性评价、超前支护方式选择、超前支护参数确定3个方面的隧道超前支护确定方法。首先,对隧道围岩的变形预测值 和控制标准值 进行比较,判断是否需要采用超前支护措施;进而采用工程类比法初步确定可能采取的超前支护方式,对采用超前支护后的隧道围岩变形预测值 与控制标准值 进行比较,选择满足变形控制标准的超前支护方式;在此基础上,对超前支护参数的敏感性和加固有效性进行分析,并制定出支护参数的上限值和下限值。将该方法成功应用于贺街大断面高速铁路隧道施工中,弥补了以往经验设计方法的不足,为定量化确定隧道超前支护提供一种思路,对软弱破碎围岩条件下隧道安全施工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依托兰渝铁路木寨岭隧道工程,对建设过程中大量监控量测数据的统计分析,获得了木寨岭隧道最大水平收敛变形、沉降变形以及挤压大变形的分布规律。基于现场监控量测数据和现场施工过程调查,从有利于应力释放、支护变形可控及降低二衬挤压形变压力的角度,建立了炭质板岩隧道支护位移管理基准和挤压大变形分级标准,这些标准对于炭质板岩等挤压大变形地层中隧道的建设管理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最后,基于监控量测得到的初期支护收敛速率与大变形分级标准,开展了炭质板岩隧道二衬施作时机研究,结合工程经验类比,得到了大变形地层二衬施作时机的变形控制基准。这些基准在木寨岭隧道等其他隧道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4.
以某在建山岭隧道为工程背景,分析了洞口段初期支护产生过大变形的原因,采用有限元软件对其开挖施工过程进行了仿真分析,结合现场监测结果,得到了浅埋偏压隧道洞口段初期支护的受力及变形状况,并提出了变形控制措施。分析结果表明:洞口偏压段初期支护呈现明显的不对称弯曲变形;最大拉应力出现在深埋侧拱腰内边缘,最大压应力出现在深埋侧的拱脚外边缘和浅埋侧的拱腰内边缘;通过有序减压卸载、增设临时斜撑、洞内注浆、及时成环等措施可有效控制变形发展。研究结果可为类似地质地形条件下隧道洞口段初期支护的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高应力下隧道岩爆以及软岩大变形控制难题,本文从隧道围岩荷载与支护平衡、变形协调控制及围岩能量守恒三方面进一步分析地下工程平衡稳定方法的特点;根据不同围岩级别总结地下工程平衡稳定方法中隧道支护结构抗力与围岩变形特征曲线,并提出隧道围岩支护的施工建议;通过分析围岩与支护结构有效荷载传递规律与功能转换特征,揭示围岩平衡与支护结构变形协调控制机理,并结合高应变吸能层材料设计一种表征为“吸能让压 支承抗压”的一体化新型隧道围岩支护工艺。通过工程应用表明,基于新型支护工艺在岩爆、软岩大变形隧道中围岩压力降低28.09%,保障了隧道安全高效施工。  相似文献   

16.
采动影响下大跨度煤巷耦合支护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解决多次采动影响下大跨度煤巷支护难的问题,以高家梁矿20108工作面回风巷道为例,通过分析工程地质条件和工程岩体特性可知,20108回风巷道属于应力扩容膨胀型复合地质软岩,确定力学破坏机制为IABCIIBDIIIDA复合型变形力学机制,提出采用锚网索带注耦合支护方案。基于FLAC3D数值软件,对锚网索带注耦合支护方案进行数值计算,计算结果显示,与无耦合支护对比,屈服区域显著缩小,顶底板和两帮变形都得到有效控制。现场监测煤巷围岩变形表明,多次采动影响下煤巷两帮变形速率大于顶底板,表明两帮变形速率控制着20108回风巷道的使用功能。研究结果表明,锚网索带注耦合支护在采动影响下大跨度煤巷支护中取得良好的支护效果,数值计算表明,采动影响下大跨度煤巷采用耦合支护技术是可行的;现场监测结果也验证耦合支护技术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大断面强采动综放煤巷开掘过程中出现的顶板非对称变形破坏现象,以王家岭煤矿为工程背景,通过现场调研、室内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井下试验等手段,对变形破坏机制与控制对策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 综放煤巷顶板呈现非对称变形破坏特征,表现为煤柱侧顶板严重下沉、剧烈水平滑移变形及肩角部位顶板错位、嵌入、台阶下沉等;(2) 侧向基本顶于煤柱上方距采空区边缘6~7 m处发生破断,基本顶的破断和回转下沉运动引起的不均衡支承压力q和回转变形压力?是沿空巷道不对称变形破坏的根本力源,靠煤柱侧顶板及肩角部位是巷道变形破坏的关键部位;(3) 受采空区不稳定覆岩运动和巷道开挖影响,巷道围岩结构和应力分布以巷道中心线为轴呈非对称性分布,而原有支护未能对煤柱侧顶板及肩角等部位加强支护且无法适应顶板剧烈水平运动,巷道掘出后呈现出非对称矿压显现,后期受到本工作面回采影响,非对称变形破坏进一步加剧。(4) 分析该类巷道支护原理,提出集高强锚梁网、非对称锚梁桁架结构、预应力锚索桁架的非对称控制体系,阐述其控制机制,并进行方案设计和工程应用。数值模拟和工程实践表明,该技术可有效减弱顶板应力和位移分布的非对称性,控制围岩非对称变形破坏。  相似文献   

18.
本文在深基坑土钉 (喷锚网 )支护现场试验的基础上 ,运用 FL AC程序对该试验深基坑进行了施工过程中土钉应力分布规律 ,以及基坑边壁土体的变形大小和规律的分析 ;并对比现场实测结果 ,得到了几点关于土钉工作性能和基坑变形的结论。  相似文献   

19.
以木寨岭公路隧道为研究工程背景,木寨岭隧道是全线地质条件最差的隧道,其复杂性主要表现为:断层构造作用强烈、地应力高、隧道埋深较大、地下水发育等。隧道原支护设计下,出现了初支开裂、拱架破坏和围岩渗水等状况。经NPR锚网索支护策略施作,大变形支护控制效果显著,最大变形量为240 mm。为降低工程造价,提高施作效率,对NPR锚网索行间距进行优化设计,利用Flac3D内嵌的fish语言,建立具有高恒阻大变形的NPR锚索结构单元,对不同优化方案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各种方案下模拟得出的各项正应力、剪应力及变形云图,再进行现场试验,将现场试验结果与数值解进行对比分析,认为小进尺开挖加NPR锚网索支护体系可能对松动圈产生影响,提出NPR锚网索支护设计的优化方向,为二次优化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同时该技术也为川藏铁路的实施奠定理论和实践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