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向云刚  崔益顺  谯康全 《表面技术》2015,44(10):105-110
目的研究十六烷基二甲基乙基溴化铵(CDAB)与NH4SCN在硫酸介质中对Q235钢的缓蚀协同效应,并探讨其缓蚀机理和性能,以期为工业实际生产提供理论数据。方法运用失重法研究CDAB质量浓度与缓蚀率的关系,通过失重法、动电位极化曲线法和交流阻抗法分析CDAB与NH4SCN复配后的缓蚀率和缓蚀机理。结果仅添加CDAB时,缓蚀率随着CDAB质量浓度增大而增大,但缓蚀性能并不显著,当质量浓度为10 mg/L时缓蚀率仅为85.07%;当CDAB与30 mg/L的NH4SCN复配后,缓蚀率显著提高到96.73%,能有效抑制Q235钢在0.5 mol/L硫酸介质中的腐蚀。极化试验结果显示,该复配缓蚀剂是一种以控制阳极反应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缓蚀率随CDAB质量浓度增大而增大,与交流阻抗法、失重法试验结果相一致。复配缓蚀剂在Q235钢表面的吸附服从Langmiur吸附等温模型,吸附吉布斯自由能ΔG0=-48.33 k J/mol,为自发吸附。结论 CDAB与NH4SCN在0.5 mol/L硫酸介质中具有优异缓蚀协同效应,能有效抑制腐蚀介质对Q235钢在的腐蚀,复配缓蚀剂具有较高的缓蚀率。  相似文献   

2.
高氯油田水溶液中咪唑类缓蚀剂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失重试验和电化学方法研究了苯并咪唑及6-硝基苯并咪唑两种缓蚀剂在含氯油田水溶液中对Q235钢的缓蚀作用,并探讨其缓蚀机理,研究了两种缓蚀剂添加量对缓蚀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苯并咪唑及6-硝基苯并咪唑缓蚀剂都具对Q235钢有明显的缓蚀作用,苯并咪唑缓蚀率随着浓度增大呈现增大趋势,浓度为1.0g/L时缓蚀效果最好,缓蚀率达90.41%;6-硝基苯并咪唑的缓蚀率随着浓度的增大具有极值效应,当浓度为0.5g/L时,最大缓蚀率为84.78%。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试验结果与失重法的结果一致,都表明在油田水溶液中苯并咪唑的缓蚀率较6-硝基苯并咪唑高。苯并咪唑的缓蚀效果较6-硝基苯并咪唑更好,且两种缓蚀剂在Q235钢表面的吸附都为自发过程,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  相似文献   

3.
合成了一种硫脲改性咪唑啉缓蚀剂。采用动电位极化技术和化学浸泡试验研究了CO2环境中含有不同浓度硫脲改性咪唑啉的3%NaCl溶液对低碳微合金钢X70和碳钢L245、Q235的缓蚀效果。利用SEM、XRD以及表面轮廓仪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缓蚀剂在钢表面的吸附与材料的显微组织结构有关,缓蚀剂分子优先吸附在Fe3C上。当缓蚀剂质量浓度较低(2mg/L)时,对Q235的缓蚀效率最高达到90%,对X70和L245的缓蚀效率分别为35%和56%;浸泡试验结果表明,Q235样品腐蚀轻微,而X70和L245发生严重的局部腐蚀;当缓蚀剂质量浓度较高(50mg/L)时,对三种钢都有良好的缓蚀效果。  相似文献   

4.
通过极化曲线和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了水饱和盐碱土环境中涂覆导电混凝土Q235钢的腐蚀机理,探讨了Na_2MoO_4与Na_3PO_4复配缓蚀剂的协同缓蚀作用机理。结果表明:在盐碱土环境中加速腐蚀45 d后,试样表面出现大量的孔洞以及少量的裂纹,腐蚀过程经历混凝土劣化、钝化膜的形成与破裂以及腐蚀稳定三个阶段。当Q235钢表面形成膜层结构后,其电化学阻抗谱具有三个时间常数,其中有无添加缓蚀剂的试样分别在腐蚀20 d和45 d后出现Warburg阻抗,腐蚀反应受扩散和电荷转移联合控制。在导电混凝土中添加3 g/L Na_2MoO_4与3 g/L Na_3PO_4复配缓蚀剂后,Q235钢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吸附膜,阻碍腐蚀反应的进行,其缓蚀率为89.88%。  相似文献   

5.
以功能性单体对水解丙烯酰胺(HPAM)进行改性,合成出一系列改性HPAM,测定了其黏均分子量及表观黏度,并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腐蚀浸泡试验和电化学试验研究了改性HPAM在3.5%NaCl溶液中对Q235钢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40℃、黏均分子量为1 300万的改性HPAM具有最佳的缓蚀性能,缓蚀率随着改性HPAM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当添加量为500mg/L时,缓蚀率达到85.16%;改性HPAM是一种以控制阳极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添加改性HPAM后,电极过程由活化控制转为浓差控制;改性HPAM在Q235钢表面的吸附方式为化学吸附,且符合Langmiur等温吸附模型。  相似文献   

6.
何伟  刘金彦  王佳  刘倩 《表面技术》2024,53(6):111-122, 143
目的 研究6-脱氢枞酰胺基己酸钠和1-十二烷基-3-甲基咪唑氯盐作为复配缓蚀剂对Q235钢在甲醇甲酸腐蚀溶液的协同缓蚀作用。方法 通过静态失重法、电化学极化测试和电化学阻抗法,结合SEM、EDX、AFM等一系列表面表征技术验证了复配缓蚀剂的性能与行为,同时利用软件模拟计算缓蚀剂分子的轨道排布与分子动力学,揭示分子结构与缓蚀性能间的联系。结果 该复配缓蚀剂能够抑制Q235钢在甲醇甲酸介质中的腐蚀过程,降低腐蚀速率。缓蚀效率随复配比的提高而增大。在复配比为6-DAS∶DMIC=1∶8时,失重法测得缓蚀效率最高达到93.98%;通过电化学法获得的缓蚀效率最高达到92.32%,并且通过电位的移动证明其为控制阳极过程的混合型缓蚀剂。表征技术表明,该复配缓蚀剂能有效吸附并在钢表面形成一层缓蚀分子膜层,其可以隔绝腐蚀介质与金属的接触,保护基底金属免受介质的腐蚀。结论 该复配缓蚀剂能够有效降低腐蚀介质对Q235钢的侵蚀作用,实验数据与表征技术相互吻合,证明了该复配缓蚀剂是一种优良的有机缓蚀剂。研究结果为后续开发更高效的绿色缓蚀剂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H2SO4中丙炔醇复配缓蚀剂对碳钢的缓蚀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珊  杨丽  芮玉兰 《表面技术》2016,45(7):62-67
目的探究不同温度下丙炔醇、KI及其复配对Q235碳钢和N80钢片在10%(质量分数)硫酸中的缓蚀性能。方法采用静态失重法和电化学方法,60℃下测定酸液中的单剂对Q235碳钢的缓蚀性,然后对二者进行复配研究。优化配比后升高实验温度,探究高温下不同配比在酸液中对N80钢片的缓蚀性能。根据吸附等温模型和腐蚀动力学对缓蚀机理进行初步探讨。结果失重法表明,60℃时单独使用丙炔醇、KI,当质量浓度分别为120、1000 mg/L时,对Q235碳钢的缓蚀率均达到90%,两者的使用浓度较高。复配后得到两个优选配比,配比A为丙炔醇18 mg/L+KI 250 mg/L,配比B为丙炔醇15 mg/L+KI 300 mg/L,配比A、B的缓蚀率均高达98%。配比A、B的缓蚀率均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配比A在80℃酸液中对N80的缓蚀率为93%,配比B在100℃酸液中的缓蚀率为73%。结论复配后缓蚀剂的使用量均降低,且在一定高温下具有良好的缓蚀性能,丙炔醇和KI有较好的协同作用。电化学的实验结果与失重法相一致,丙炔醇和复配剂为混合型缓蚀剂。缓蚀剂在金属表面的吸附为化学吸附,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  相似文献   

8.
色氨酸复配缓蚀剂对碳钢在硫酸中的缓蚀性能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利用失重法、电化学法研究色氨酸及其复配缓蚀剂对Q235碳钢片在0.5mol/L硫酸介质中的缓蚀性能,并用吸附等温模型和腐蚀动力学对缓蚀机理进行初步探讨。结果表明:单独使用色氨酸的缓蚀率不高,L-色氨酸与碘化钾有一定的协同效应,而与抗坏血酸的协同效应不显著,将三者以最佳用量复配后,缓蚀率可达92.43%;色氨酸与抗坏血酸均为混合型缓蚀剂,而碘化钾和复配缓蚀剂均为阳极型缓蚀剂;色氨酸通过化学吸附的方式吸附于碳钢表面,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  相似文献   

9.
采用地沟油水解副产物甘油和多聚甲醛制备了1,3-二氧杂环戊-4-酸(DIC)中间体,再使用DIC与邻苯二胺及其衍生物进行酰胺化-环化反应合成了三种新的目标产物2-(1',3'-二氧五环-4'-基)苯并咪唑(OBCI)、1-甲基-2-(1',3'-二氧五环-4'-基)苯并咪唑(MBCI)和1-苯基-2-(1',3'-二氧五环-4'-基)苯并咪唑(PBCI);采用浸泡试验、电化学试验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研究了这三种化合物在5%(质量分数)HCl溶液中对Q235钢的缓蚀作用。结果表明:三种缓蚀剂在5%HCl溶液中对Q235钢都具有良好的缓蚀效果,缓蚀率随着缓蚀剂含量的增加而增大,当缓蚀剂质量浓度为100mg/L时,失重法测得的最大缓蚀率均超过97%;三种缓蚀剂在Q235钢表面的吸附规律均符合Langmiur吸附等温式,吸附过程为自发进行的化学吸附。  相似文献   

10.
以磺胺嘧啶(SD)和硫氰酸钠(NaSCN)在0.5 mol/L硫酸介质中对Q235钢的缓蚀作用为研究对象,采用失重法、极化曲线法、扫描电子显微镜表征等方法研究了两者复配的协同缓蚀行为及吸附模型,并通过均匀设计实验获得了复配缓蚀剂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磺胺嘧啶及其复配物均为混合型缓蚀剂,都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复配后两种缓蚀剂之间的协同效应明显,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参数明显改善,缓蚀率显著提高。扫描电子显微镜测试结果显示,磺胺嘧啶复配后钢表面腐蚀程度明显降低,由局部腐蚀为主转换为均匀腐蚀为主。均匀设计试验获得的复配缓蚀剂最佳配方为:磺胺嘧啶1200 mg/L、NaSCN 960 mg/L,缓蚀率高达92.65%。  相似文献   

11.
过氧乙酸中硅酸钠对 Q235 钢的缓蚀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HEDP、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和硅酸钠的复配物在过氧乙酸溶液中对Q235钢缓蚀效率的影响。方法采用静态失重法和动电位极化曲线法,研究常温下在过氧乙酸质量浓度为2000 mg/L的体系中,硅酸钠与HEDP、SDBS复配时对碳钢的缓蚀协同效应,确定最佳配比,分析缓蚀机理。结果 HEDP、SDBS和硅酸钠的复配物,在过氧乙酸溶液中对Q235钢均有一定的缓蚀效果,缓蚀效率依次为:硅酸钠与HEDP硅酸钠与SDBS硅酸钠。当硅酸钠质量浓度为200 mg/L,HEDP质量浓度为100 mg/L复配时,缓蚀效率最高达到90.42%。当硅酸钠质量浓度为200 mg/L,SDBS质量浓度为200mg/L复配时,缓蚀效率最高达到57.76%。单一硅酸钠缓蚀剂的缓蚀效率最高达40.53%。结论硅酸钠能同时抑制阳极和阴极的反应,与HEDP有很好的缓蚀协同效应,硅酸钠与HEDP复配优于与SDBS复配的缓蚀效果。较优复配缓蚀剂为:硅酸钠200 mg/L,HEDP 100 mg/L。  相似文献   

12.
Q235钢在三元驱油剂介质中的腐蚀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韩霞 《腐蚀与防护》2003,24(5):192-196
针对胜利油田孤岛西区复合驱油(ASP)试验,配制模拟液,采用静态挂片失重法,研究了Q235钢在复合驱油剂模拟液中的腐蚀状况;用腐蚀电化学法研究了Q235钢在模拟液中的腐蚀行为,对其腐蚀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用微观测试技术对Q235钢在模拟液中腐蚀后的金属表面作定量元素分析,确定了腐蚀产物的相组成。试验结果表明,复合驱油剂配方(HPAM、Na2CO3、BES、PS)中,各单剂组分在试验研究条件下对Q235钢的腐蚀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随着模拟液中复合驱油剂含量的增加,对Q235钢腐蚀的抑制程度增强。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苯胺四聚体PEG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EG-TA)对Q235钢在1 mol/L HCl介质中的缓蚀性能。方法采用静态失重测试、电化学测试、腐蚀表面形貌分析研究了自制的PEG-TA在1 mol/L HCl介质中对Q235钢的缓蚀性能,并探讨了其在Q235钢表面的吸附行为。结果红外和紫外表征表明,氨基封端苯胺四聚体和聚乙二醇为原料成功合成了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EG-TA。极化曲线研究表明,PEG-TA的加入明显可以抑制Q235钢在1 mol/L HCl介质中的腐蚀,且随着PEG-TA浓度的增加,缓蚀效果越好,在25℃的实验温度范围内,质量浓度为30 mg/L时,PEG-TA的缓蚀效率可以达到93.97%,属于阴极抑制为主的混合型缓蚀剂。电化学阻抗图谱研究表明,随着PEG-TA浓度的增加,Q235钢表面腐蚀反应的电荷转移电阻和膜电阻逐渐增大,钢表面缓蚀剂的含量和覆盖率增加,腐蚀抑制性增强。PEG-TA缓蚀剂分子在Q235钢表面的吸附遵循Langmuir等温模型,并且属于物理和化学混合吸附。SEM研究证明,在1 mol/L HCl中,PEG-TA可有效地抑制碳钢的腐蚀。结论 PEG-TA在1 mol/L HCl中有效提高了Q235钢的耐蚀性,是一种高效环保的缓蚀剂。  相似文献   

14.
钼酸盐系列缓蚀剂在含5g/L Cl-溶液中对Q235钢的缓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电化学阻抗谱(EIS),研究了钼酸盐系缓蚀剂在含5g/L Cl-溶液中对Q235钢的缓蚀性能,结果表明:由钼酸盐为主盐与硅酸盐、磷酸盐、有机胺A复配而成的缓蚀剂,可以达到低成本、高缓蚀率的效果.并通过失重法实验对此配方进行了验证,复配缓蚀剂的缓蚀率接近88.4%,明显高于单组分缓蚀剂.  相似文献   

15.
钨酸钠及其复配缓蚀剂在模拟海水中对碳钢的缓蚀性能   总被引:11,自引:7,他引:4  
目的考察在模拟海水中,钨酸钠及其与月桂酰肌氨酸钠复配物对Q235钢的缓蚀性能。方法进行挂片失重法实验,研究缓蚀剂添加量对缓蚀效率的影响;测定电化学极化曲线及阻抗谱,对比单一钨酸钠缓蚀剂与复配缓蚀剂的缓蚀效率以及相关拟合数据。结果钨酸钠单独使用时的缓蚀效果良好,缓蚀效率随着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大,且在碳钢表面的吸附符合修正了的Langmuir吸附模型;与月桂酰肌氨酸钠复配后,缓蚀效率更高,阴极、阳极的塔菲尔斜率均减小,腐蚀电流密度也降低了很多。结论钨酸钠与月桂酰肌氨酸钠复配后比单独使用效果更好,二者有较好的协同缓蚀增效作用;复配缓蚀剂为混合型缓蚀剂。  相似文献   

16.
利用埋片失重法及电化学法测定接地网试片的腐蚀速率,对比分析了缓蚀剂、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法及缓蚀剂-牺牲阳极阴极保护联合保护3种方法的优缺点。结果表明:分别采用1%钼酸钠、2%六偏磷酸钠和4%硅酸钠作为缓蚀剂,Q235钢接地网在土壤中的缓蚀效果均较好,接地网试片的腐蚀速率均减小至0.1200 mm/a,保护度能达到约70%;采用六偏磷酸钠+钼酸钠的复配缓蚀剂,Q235钢的腐蚀速率从0.4667 mm/a减小至0.0873 mm/a,保护度达到81.3%;采用镁牺牲阳极阴极保护技术,Q235钢的腐蚀速率从0.2671 mm/a 减小至0.0639 mm/a,保护度为76.1%;采用复配缓蚀剂-牺牲阳极法联合保护,Q235钢的腐蚀速率从0.3342 mm/a减小至0.0260 mm/a,保护度可达92.2%。  相似文献   

17.
冷喷涂铝涂层在海水中的腐蚀行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电化学测试手段研究冷喷涂铝涂层在海水环境中的腐蚀行为,并研究了冷喷涂铝涂层在中性盐雾中腐蚀速度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海水环境中冷喷涂铝涂层表面覆盖致密稳定的腐蚀产物,有效阻止了腐蚀介质向涂层内部的渗透,腐蚀速度随腐蚀时间的增加迅速降低.  相似文献   

18.
采用旋转挂片法研究了缓蚀阻垢剂WJF-6在模拟海水循环冷水中对N80钢的缓蚀情况,并利用极化曲线、线性极化等电化学方法研究了该缓蚀剂的缓蚀机理,用静态阻垢法对该缓蚀剂的阻垢性能进行了研究,分别研究了海水浓缩倍数为1、2和3时,缓蚀阻垢剂WJF6在模拟海水循环冷水中腐蚀与结垢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0.3m/s线速度旋转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