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研究地面荷载对有衬砌支护的浅埋隧道围岩应力的影响,在Verruijt研究复杂边界条件下浅埋隧道围岩应力问题的基础上,考虑隧道衬砌支护及地面荷载共同作用对浅埋隧道围岩应力稳定性的影响,求得了浅埋隧道围岩应力解并分析了多个因素对隧道围岩应力场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面荷载越大,隧道腰部环向应力越大、底部环向应力越小;衬砌支护作用越大,隧道腰部环向应力越小、底部环向应力越大。地面荷载和衬砌支护作用不会改变浅埋隧道周边环向应力的分布规律及其受力最不利位置,但会改变其大小及作用方向。开挖过程中隧道拱腰处易出现土体失稳破坏。  相似文献   

2.
刘正华 《长江建设》2012,(2):124-125
隧道施工因地形、地质条件复杂多变极易发生不良地质灾害。导致隧道初期支护发生变形。会不同程度地对隧道稳定性产生威胁,严重的无法满足设计衬砌断面要求,影响隧道安全施工。尤其是会给跨度大,结构复杂的中长隧道的施工带来很大难度。所以必须分析导致隧道初期支护变形的地质成因,制订有效对策加以处理,确保隧道施工的安全推进。  相似文献   

3.
严寒地区大断面浅埋土质隧道施工方法探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国道主干线哈尔滨绕城公路天恒山隧道是严寒地区在建的一座浅埋大跨度土质隧道,隧道穿越地层为第四系堆积层亚黏土。当前土质隧道的设计、施工方法很不成熟,土质隧道可供借鉴的资料、经验有限,隧道设计和施工时土质隧道往往被当作软弱围岩处理,这严重忽视了土质隧道的特性,并进一步加剧了二次支护结构的受力条件,导致隧道衬砌开裂。以在建天恒山土质隧道为工程背景,详细介绍了大断面浅埋土质隧道标准断面的"三台阶七步开挖法",讨论了土质隧道的施工工艺和施工工序控制要点。天恒山土质隧道的施工实践为同类隧道的施工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技术资料,丰富了土质隧道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4.
东湖电站引水隧道在桩号96+835~96+960范围,隧道穿越G1212高速公路,洞顶埋深为12.3~16.9 m,属于浅埋隧道.洞身穿越凝灰质砂岩、凝灰岩,强度低、多变化.文中采用台阶法、CRD法对浅埋隧洞的不良地质段进行开挖,采取超前长管棚、超前预注浆、紧跟初期支护同步衬砌,及时封闭洞身等方法实现顺利穿越.穿越过程中所采用的开挖、支护、衬砌等设计参数为类似的浅埋隧道穿越工程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5.
介绍芭蕉箐隧道上行线进口在浅埋、偏压情况下安全进洞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6.
广州地铁三号线林和西站北段50.8 m设计为暗挖地下站台,隧道跨度大、埋深浅且处于软土地层。由于采用特殊技术和工艺,按“中柱 台阶 CRD法”进行施工,有效控制了地面沉降,顺利完成了隧道建设。  相似文献   

7.
六田隧道进口覆盖层较薄,地质条件较差,采用常规方法施工易发生塌方。为保证隧道开挖的顺利进行,对隧道进口段采用管棚预支护,减少了超挖量、提高了洞身整体性,提前控制了围岩的稳定性,降低了开挖掘进塌方风险。该技术有效提升了隧道洞挖安全性,可为隧道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基于隧道开挖引起地表沉降经典Peck公式,考虑砂土地区浅埋非对称近接平行隧道不同开挖步序,研究隧道周围土体横向水平位移及工后地表沉降规律。根据沉降叠加原理,建立考虑隧道内径均匀收敛非对称近接平行隧道修正Peck公式,并进行影响因素讨论。结果表明:土体横向水平位移集中在横通道转正洞及大直径断面拱脚处;隧道施工后地表沉降主要发生在小断面区域;地表横向沉降模拟值与计算值二者吻合较好,随着隧道圆心距L的增大,土体横向沉降量逐渐减小并由正态分布转变为马鞍形;隧道埋深H越大,沉降越大;非对称隧道施工时先开挖小断面隧道优于先开挖大断面隧道。  相似文献   

9.
在隧道施工中,塌方是最为常见的典型事故。塌方产生的危害巨大,治理不易,若不根据具体情况对症下药,很难将其根治,进而出现边治边塌的情况。若治理不彻底,将会给工程使用安全造成重大隐患[1]。介绍某在建浅埋隧道,在连续塌方的情况下,采用"棚护结构"、回填地模的方法快速处理塌方,有效抑制塌方发展,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已有学者研究基础上构造对应的速度场,通过修正速度间断线与构造速度场之间剪胀关系,并根据施工现场经验,提出隧道二次破坏模型,构造更符合实际的二次破坏模式,运用极限分析上限理论,研究浅埋隧道围岩压力和破坏模式问题。研究成果可为隧道施工支护设计、围岩稳定性分析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南水北调中线北京段西四环公路下输水隧洞、施工廊道和岔洞浅埋暗挖法施工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使用基于弹塑性增量理论的三维有限元方法分5种工况细致地模拟了预加固、开挖和支护等施工过程,并模拟了混凝土和注浆地层的力学参数随龄期的变化过程,得出了一系列对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参考意义的结论.施工期的现场实测资料表明本文的结论与工程实际相符合,是可信的.现在的研究对于公路下软弱地层中的暗涵和岔洞工程施工,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既有溶洞对隧道围岩位移特征影响的数值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隧道穿越既有溶洞岩体施工时,隧道围岩位移变化特性不同于一般隧道。结合山岭隧道新奥法施工现状,首次提出了隧道位移空间效应的“先期位移”、“开挖瞬时释放位移”、“前期位移”和“后期位移”的新概念。基于对位移空间效应特征的新认识,通过数值试验系统研究了既有水平溶洞对隧道位移空间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①水平溶洞的存在将导致隧道围岩径向位移在开挖前和开挖瞬间明显增大,位移释放率增加;②水平溶洞的存在使得溶洞附近围岩的整体性减弱,围岩先期变形主要集中在掌子面前2.0倍洞径以内,其后期变形在掌子面推进到1.5倍洞径后就基本完成。  相似文献   

13.
大跨浅埋偏压隧道由于其非对称的受力条件,易引发结构变形与开裂等突出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受工程技术界的重视。以邢汾高速公路邢台段后偏梁大跨度隧道浅埋偏压段为例,通过实测围岩压力,根据荷载结构法的基本原理,利用ANSYS软件对其结构受力特性进行数值分析,得到结论:实测的围岩压力分布和偏压的地形之间具有较为一致的对应性,即围岩压力受地形的影响显著;二衬总应力受轴力引起的应力影响较小,主要受弯矩引起的应力控制,整个拱圈范围内最危险的部位是在受围岩压力最大的左侧拱肩处;随着二衬厚度的变化,二衬总应力在不同的部位均发生相应变化,但变化幅度均不大。相关研究结论为后续类似大跨浅埋偏压隧道的合理设计与施工提供参考依据。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4.
浅埋段软弱围岩自稳能力较差,隧道开挖时受到扰动较显著,当支护没有充分保障时,浅埋段发生延伸至地表塌陷灾害事故的可能性远高于深埋段。文章基于Hoek-Brown破坏准则对围岩压力的浅埋段有效影响范围进行了推导,得到了浅埋段围岩压力随位置变化的变化规律,本次研究的评价方法在隧道施工中具有较强的可靠性与适应性,能够为其他砂泥岩隧道工程施工设计提供相应指导,能确保隧道建设与公路运营安全。  相似文献   

15.
浅埋偏压黄土隧道洞口段变形破坏分析及整治措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某黄土隧道施工为例,分析了浅埋偏压黄土隧道洞口段开挖后隧道的变形破坏原因及整治措施,提出采用上断面边墙锚管注浆进行加固后利用马口跳槽开挖的施工技术,减小了对围岩的扰动;加强监控量测,全过程动态监控,解决了施工中遇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以数值模拟为主要手段,研究隧洞爆破开挖施工引起的围岩动力响应及其对围岩稳定性的影响.研究表明,隧洞爆破开挖施工时,爆炸冲击荷载会在短时间内造成围岩的破坏,随后主要以爆破振动的形式作用于近区围岩.  相似文献   

17.
根据李家冲隧道的地质情况,采用FLAC3D软件对软弱围岩条件下隧道的注浆效果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注浆前后围岩塑性区的变化情况及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深部移位元随时间的变化情况。数值分析和实际监测的结果皆表明:围岩预注浆能缩小塑性区范围,改善围岩的物理力学性质,可以有效控制围岩的深部位移,且两者结果相差不大。说明可以运用FLAC3D软件对隧道围岩注浆效果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8.
通过单护盾、双护盾TBM掘进技术在甘肃引洮供水工程总干渠7^#、9^#隧洞中的应用,证明了TBM掘进设备的选型依据,说明了超前地质预报、合理选择注浆技术的重要性,提出了对设备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针对公路与铁路小垂距交叉软岩隧道的特点,以云南某上穿公路隧道为背景,对该隧道右幅交叉段进行隧道净空收敛、围岩内部结构应力、围岩深部位移等项目的监测。根据监测结果,分析该隧道的围岩和支护结构的变形以及受力特点。结果表明,隧道右幅交叉段Ⅴ级围岩采用三台阶临时仰拱法开挖是可行的,能够有效地控制围岩变形,围岩稳定变形时间在30 d左右。监测成果可用于对隧道稳定性进行评估与预警,以便及时调整支护参数,保证隧道施工安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