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陕南秦巴山区地质灾害与影响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陕南秦巴山区受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及人类工程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对陕南28个县(区)的县域地质灾害区划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深入探讨陕南秦巴山区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及其与各因素的相关性,得出结论:地质灾害沿主要河流、断裂、交通干道两侧一定范围内呈"带状"分布;地质灾害集中发育于年平均降雨量小于1 000mm的区域,灾害点密度随年平均降雨量的增大而减小,年平均降雨量小于800mm的区域灾害点密度最大;多数滑坡主要发生倾角范围在为20°~40°范围内;崩塌主要发生在多数崩塌倾角范围为40°~60°范围内;地质灾害集中发育于中低山区;地质灾害集中分布在泥盆系和元古宇地层岩性区;断裂的规模越大,对其两侧地质灾害发育的影响也越大,深大断裂凤镇-山阳断裂带灾害点密度最大;宝成铁路两侧1km范围内灾害点密度最大。分析结论为陕南移民搬迁提供可靠的地质灾害防治依据。  相似文献   

2.
邻水县位于四川省东部,境内地质环境复杂,生态环境脆弱,通过对邻水县44个乡镇地质灾害的详细调查,共落实地质灾害隐患355处(包括销号点),分布密度为18.50处/100 km2;灾害类型以滑坡、崩塌为主,占灾害点总数的94.07%,灾害点规模以小型为主,共有348处,占灾害点总数的98.03%;境内地质灾害给当地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及经济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影响,其发育与自然斜坡坡度、地貌类型、地质构造、地层岩性、人类活动等有密切的关系。针对邻水县的地质灾害类型及发育分布特点,提出了合理、科学的地质灾害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3.
汾河是山西第一大河,流域面积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4,其中,汾河流域上游段地质条件复杂,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发,对汾河沿线的水利工程和城镇化建设造成了一定的破坏,因此研究汾河流域上游段地质灾害具有一定的意义。在收集汾河流域上游段地质环境资料的基础上,调查分析了汾河主河道和一级支流两侧地质灾害发育情况:按照地质灾害类型划分,不稳定斜坡分布最多;按发育规模划分,小型地质灾害分布最多;按行政区划划分,娄烦县内地质灾害数量最多。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分析该流域内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主要受到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水环境和人类工程活动4个方面的影响。最后,根据该流域内地质灾害的成因特点,认为将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相结合能够有效整体改善地质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4.
1自然地理概况汉江是陕南最大的河流,也是长江较大的支流之一,穿流于秦岭与巴山之间,在陕西境内流经汉中市、安康市进入湖北省境,汉江在陕西境内河长654km,集水面积48611km2。汉江干流在汉中市流长270km,集水面积20300km2。勉县以上为河源区,基本上全属峡谷,从武侯镇至洋县  相似文献   

5.
汶茂公路地处我国地质灾害高易发区,是汶川地震发生后重要的"生命通道"。为深入探究该类区域崩滑灾害的发育规律,并据此对公路选线和设计提供依据,通过对灾害最新遥感解译、现场调查和资料搜集,运用Arc GIS平台,分析了汶茂公路走廊带的地表坡度、坡向、工程地质岩组、断层、水系、道路影响共6个环境因子与地质灾害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研究区共计崩塌258个,滑坡127个,其在30°~60°的坡度范围内分布最广,E、W、SW、NW坡向范围内坡体稳定性较差,灾害频发。(2)地层及岩性在宏观上对灾害发生起着控制作用。(3)距断层越远,其受到的影响越小。(4)走廊带内崩滑灾害受区域水系的控制。(5)距道路400 m的范围内灾害点密度最大,在道路修建时,应重点考虑边坡、路基的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吕梁市位于山西省西部,近年来由于资源过度开采以及人类工程活动的加剧,引发了大量地质灾害,呈现出加剧趋势。所以,对吕梁市地质灾害进行易发性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选取坡向、高程、道路、水系、工程岩组、坡体形态、坡度、植被、起伏度为评价指标,采用信息量法与Logistic回归耦合模型对吕梁市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并依据偏似然比检验结果检验指标的相关性,消除了因子间共线性影响。结果表明:耦合模型与信息量模型评价结果总体上一致,但是耦合模型的评价分区结果与灾害点的分布情况更加吻合;灾害高易发区多集中在750~1 500 m高程内、黄土地区以及距道路、水系1 km范围内。因此,本文基于耦合模型的评价结果,将吕梁市地质灾害易发性等级分为高易发区、中易发区、低易发区和不易发区,通过易发性等级区划为吕梁市减灾防灾工作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地处三个构造带间三角地带的茂县—银杏220 k V输电线路是四川电力网络中重要的输电工程,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等灾害,严重影响输电线路的安全和正常运行。为探究其与研究区内的崩塌、滑坡之间的关系,在线路沿线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的基础上,选取工程地质岩组、坡度、坡向、断裂构造、区域交通建设共5个影响因子,进行地质灾害成因与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变质岩类半坚硬岩岩组、岩浆岩类坚硬侵入岩岩组中灾害数量最多,达灾害总数的71.6%;20°~60°的坡度范围内灾害数量占总数的78.7%,滑坡仅分布于40°以下的斜坡中,而崩塌多分布于30°以上的斜坡;E、W向斜坡较其他方向更容易发生灾害;断层对崩滑灾害的显著控制范围约800 m;区域交通建设的影响范围在400m。研究成果对复杂山区输电线路的规划设计及防灾减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以甘肃省白龙江引水工程水源区为实例,研究新建水库影响范围内的地质灾害发育状况,为水库安全建设 与运营管理提供支撑。在遥感解译和野外勘察的基础上,选取高程、坡度、坡向、距断层距离、岩层倾向与坡向的 关系和距水系距离 6 个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因子,分析各因子与地质灾害的内在关系,基于 GIS 空间分析技术和 层次分析法进行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结果表明:中高易发区主要集中分布在河流两侧,地质灾害点数量占 95.65%,评价结果与历史地质灾害分布情况基本吻合,较好地反映了研究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  相似文献   

9.
汉江河口段航道整治工程以疏浚、清障为主,辅以必要的护岸、护滩、填挖槽等工程措施,本文采用河道演变分析和一、二维水流数学模型计算,研究了该航道整治工程的效果及其对河道行洪的影响,并优化了工程方案.研究表明:(1)丹江口水库自1968年正式蓄水以来,汉江河口段河道总体冲刷下切,年内洪淤枯冲;影响河道演变的主要因素有:丹江口水库、长江与汉江顶托和天然节点与人工护岸等.(2)航道整治工程实施后.汉江河口段上段流速趋于减小,下段流速趋于增加;河道流速分布趋于均化.(3)航道整治工程对河道行洪的影响有限,最大洪水壅高9.4cm,优化方案的最大洪水壅高7.0cm.  相似文献   

10.
针对已有区域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容易忽略斜坡活跃度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评价结果精准性的问题,为提高危险性评价的准确性,以宣汉地区为例,通过野外实地调查结合历史灾害点分布的方法对斜坡活跃度进行分析,最终选取坡度、坡高、地质构造、工程地质岩组、水系、道路、斜坡活跃度等7个评价因子。结合加权信息量法,完成对宣汉地区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将研究区划分为低、较低、中、较高及高危险五级危险区,并结合历史灾害点分布规律对评价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较高危险区及高危险区中分布灾害点234处,占总灾害点的87. 31%,较高及高危险区分布面积为370. 89 km~2,占总面积的8. 68%;在中危险区分布灾害点29处,占总灾害点10. 82%,中危险区分布面积为200. 26 km~2,占总面积的4. 69%;在低危险区及较低危险区中分布灾害点5处,占总灾害点1. 87%;低及较低危险性区分布面积为3 699. 85 km~2,占总面积的86. 63%。采用成功率曲线对评价结果的验证表明,评价精度为92%,与历史灾害点分布规律基本相符。研究成果为宣汉地区防灾减灾工作提供基础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查明珠江-西江经济带梧州段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时空分布规律,进而分析其成因机制,为区内国土规划、重大工程建设、区域防灾减灾提供参考,在取得翔实面上调查数据资料的基础上,对其灾害类型、规模、发育特征和时空分布规律进行了统计分析。调查表明:研究区共调查地质灾害点151处,以滑坡、崩塌(危岩)、不稳定斜坡为主,泥石流仅2处,地质灾害规模均以小型为主;空间上,地质灾害70%分布在高程50~150 m之间,75%以上分布在坡度为25°~55°的斜坡,55%以上发育在顺向、逆向结构斜坡中,并沿主要构造断裂呈条带状发育;时间上,地质灾害多集中发生在汛期降雨密集的5~8月份;岩性上,地质灾害80%以上发育在寒武系、震旦系碎屑岩中。研究区地质灾害点多、面广、规模小,区内地质灾害成因机制的内在控制因素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斜坡结构类型和地质构造;外在控制因素为降雨、江水位升降和人类工程活动。  相似文献   

12.
基于物联网三维GIS的地质灾害监测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物联网、网络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技术为核心技术,从地质灾害监测数据的获取、管理、分析和表达等角度出发,深入开展了大型水库地质灾害监测管理系统研究。首先,根据地质灾害监测参数,构建地质灾害监测传感器网络,远程获取监测数据;然后,在网络三维真实地理环境下,实现监测结果网络三维表达和交互应用、以及灾害模拟分析。选择丹江口库区滑坡监测管理开展典型应用,验证了系统的稳定性、有效性和智能性,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快速、高效、科学支撑地质灾害监测管理,具备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3.
金沙江是长江的上游河段,处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向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的过渡部位,区内地质环境差异大,新构造运动强烈,生态环境脆弱,滑坡灾害频发。为研究金沙江上游滑坡灾害的发育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以苏洼龙—奔子栏河段为例,通过现场调研,并搜集已有资料,对该河段发育的32处滑坡灾害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表明:①滑坡灾害空间分布不均,在苏洼龙—奔子栏河段滑坡灾害主要集中于金沙江干流王大龙、茂顶、斯木达和支流定曲河古学乡4个区域;②滑坡灾害以巨型、大型深层顺向基岩滑坡为主,第四系堆积体滑坡较少;③苏洼龙—奔子栏河段滑坡形成时代较早,加之新构造运动强烈,河流下切速度较快,因此呈现出滑坡剪出口高程明显高于河流水位高程的特征;④滑坡灾害与该河段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岸坡结构等地质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其中30°~35°坡度范围内的山体、绿片岩与蛇绿岩群、断裂带1km范围内和顺向岸坡条件下最容易产生滑坡灾害。  相似文献   

14.
河流河床地下空间地质条件是地下管道等隐伏工程跨河段施工的关键,必须对其下伏岩层条件及其含水性、岩层破碎特征等进行超前探察与判断。基于并行电法探察技术,构建河床地质条件计算模型,利用正反演方法得出河床模型地断面的电性特征,并利用瑞雷面波辅助实施综合探察。通过现场工程应用,综合探察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试验区内岩层受河流侵蚀比较明显,河流的渗流范围大,宽30 m、深度在20 m左右,测区内破碎带呈条带状分布,范围较大,厚度不一,深度在10~15 m的范围内,物探解释与钻孔揭示地层条件对应一致性好。研究结果表明,综合物探方法能够有效探察山区河床地层的分层性、层厚、分布范围、河流的渗透范围等地质条件,为河床下伏工程施工技术措施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Groundwater inrush from aquifers underlying coal seams is a serious geohazard during coal mining in China. Its occurrence is affected by multiple factors, while the importance of these factors may change over the entire mining area. Traditional model with constant weight cannot reflect the influence of index value mutates with changes in hydrogeological conditions on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value. The theory of variable weight model is thus proposed to evaluate the dynamic processes involved in groundwater inrushes. The model is applied to the Yuzhou coalfield in north China to demonstrate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of the variable weight model and to verify its improvement over the traditional constant weight model in assessing the vulnerability of groundwater inrushes from the underlying aquifers. This innovative method offers not only another tool on assessment of groundwater bursting but also ha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in reducing water geohazards in mines.  相似文献   

16.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地质综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长,跨越长江、淮河、黄河、海河4大流域,工程地质奈件差异较大。自20世纪50年代迄今,长江水利委员会及其它科研设计单位对中线工程全线及大型交叉建筑物进行了工程地质勘察,同时对特殊类土(膨胀土、黄土)、渠线过煤矿区、区域构造稳定性、砂土液化等专题进行了研究。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工程地质奈件已基本清楚,涉及的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均可以通过一定的工程措施予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经过野外踏勘并结合已有的资料 ,从构造稳定、河床覆盖层分布、库岸稳定及库区淤积 4个方面的分析 ,得出雅鲁藏布江拉孜~曲水河段建坝选点存在地质构造复杂、挽近时期构造活动强烈、地震烈度高、坝基承载力较低、坝基渗漏稳定性差、部分库岸稳定性差及库区淤积严重等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分析认为该河段建坝条件仍然是存在的 ,一般可以建中低坝 ,少数峡谷河段 (如孛朗嘎咕河段 )还是建高坝的良好坝址 ,只要查明地质条件 ,并经慎重处理后 ,即可满足建坝的稳定性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下湾子水电站的施工,是在坝上砂土地区建设水电站的初步尝试,施工中根据现场条件研究并实施了拦河坝的坝体防渗、坝体细砂料填筑,以及坝下涵洞两侧结合部位处理等关键的技术方案,为此类地质条件的水电站及筑坝工程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