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得了YBa2Cu3O7-δ超细粉和Ag2O细粉,用特定的烧结方法制备得了YBa2Cu3O7-δ/Agx(x=0 ̄90%Vol)系列超导块体。研究了含Ag量不同时的YBa2Cu3O7-δ相材料的烧结特性和渗流行为特征,以及对YBa2Cu3O7-δ/Agx体系的密试、Tc、Jc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用柠檬酸盐作螯合剂,用氨水调节溶液的酸度,通过Sol-Gel转变制得了粒径为100nm大小的YBa2Cu3O(7-x)超细粉末,对YBa2Cu3O(7-x)在合成反应中溶胶的形成和凝胶聚合过程进行了研究和探讨。Sol-Gel法制得的YBa2Cu3O(7-x)超细粉末在粒度、纯度、烧结特性和超导性能上,均优于固态反应合成方法。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热处理温度、时间、气氛对YBa_2Cu_3O_(7-x)的组织和J_c的影响,在氧气氛下热处理YBa_2Cu_3O_(7-x)的效果比在空气下效果好.最佳热处理条件为:870℃,3小时,2个大气压纯氧条件下,J_c值可达1140A/cm ̄2。  相似文献   

4.
用YBa2Cu3O(7-δ)超导陶瓷裸线绕制了一定弹性和强度的螺旋谐振器内导体,整个YBa2Cu3O(7-δ)螺旋是导通和超导的。对比测试了室温和液氮温区下超导螺旋和同样尺寸Cu螺旋谐振器的品质因数(Q),液氮温区(77K、l00MHz)下,前者的Q值比后者高3倍,初步显示了YBa2Cu2O(7-δ)高温超导体在这一领域应用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5.
用YBa2Cu4O7-δ超导陶瓷裸线制了一定弹性和强度的螺旋谐唇振器内导体,整个YBa2Cu3O7-δ螺旋是导通和超导的,对比测试了室温和液氮温区下超导螺旋和同样尺寸Cu螺旋谐振器的品质因数,液氮湿区下,前的Q值比后高3倍,初步显示了YBa2Cu2O7-δ高温超导体在这一领域应用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根据超导体相YBaCu3O7-Y的晶体结构与含氧量、温度的关系,正确制订了YBaCuO超导靶材的烧结工艺-预烧温度、烧结温及冷却速度,从而为用直流磁控溅射法研制高Tc、大临界电流密度Jc的超导薄膜提供了前提。  相似文献   

7.
超导相YBa2Cu3O7与水发生强烈反应.反应产物为CuO,Ba(OH)2和Y2BaCuO5,并放出氧气.这主要是因为超导相中存在Cu3+离子.环境中水气氛的存在将大大影响YBa2Cu3O7超导性.  相似文献   

8.
用自助熔剂法生长了PrBa2Cu3O7-δ单晶.用一种简易的退火方法获得了无(110)孪晶的PrBa2Cu3O7-δ晶体.用金相显微术、X-射线能谱以及X-射线衍射对生长单晶和退火单晶分别进行了表征,测量并讨论了ab面内的各向异性电阻.  相似文献   

9.
t-BuOAc/TiCl4/IB/CH2Cl2阳离子聚合体系络合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t-BuOAc]、[TiCl4]/[t-BuOAc](摩尔比)对t-BuOAc/TiCl4/IB/CH2Cl2体系聚合反应的影响.通过紫外光谱分析,证明了本体系中存在着TiCl4←H2O、t-BuOAc→TiCl4两种络合引发活性中心和它们之间的络合竞争,提出了抑制TiCl4与H2O络合引发的条件,解释了[t-BuOAc]、[TiCl4]/[t-BuOAc]对聚合反应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0.
本文着重研究了Ti(OnBu)4-Ba(OAc)2水解法合成高纯超细BaTiO3粉体的制备工艺和工艺参数。对不同工艺条件下制得的BaTiO3粉体进行了TG-DTA、XRD、TEM、SAXS和ICD-AES的测试和分析,找出了其中的规律。采用本工艺方法合成的BaTiO3粉体,纯度达到99.80wt%,比表面积为68m2/g,一次粒子平均粒径为46.7um,二次粒子粗径分布在20~300um之间。  相似文献   

11.
测量了几种高取向YBCuo膜的1/f噪声.结果显示,YBa2Cu3O7- 材料的噪声可能来源于样品中的晶粒边界.改善膜的微粒结构是减少1/f噪声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2.
用绝热法测量了YBa_2Cu_3O_(7-δ)高温超导体的比热,介绍了测量方法和测量装置,并给出了在液氦77~110K温度区所测比热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对采用密封反应系统制备HgBa2Ca2Cu3O8+δ超导材料的烧结工艺进行了探讨,采用多次短时热处理和快速升温的方法可避免了石英管的破裂并控制CaHgO2的生成,烧结后所得样品处于缺氧状态,Tc为120K氧化氛退火可使Tc升高到133K。  相似文献   

14.
通过控制烧结温度和冷却气氛的方法,合成了YBa2Cu3Ox的四种相——正交相-Ⅰ,正交相-Ⅱ,四方相-Ⅰ和四方相-Ⅱ,并对它们进行了鉴定,研究了四种相之间的相互关系,对超导相的生成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氟铝酸钙(C11A7CaF2)和氯铝酸钙(C11A7CaCl2)两种矿物在原材料经水热预处理的条件下,即在C3AH6-Al(OH)3-Ca(OH2)-CaX2(x=F,Cl)系统中的形成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原料经水热预处理以后,C11A7CaX2(x=F,Cl)的形成温度较CaCO3-Al2O3-CaX2(X=F,Cl)系统大大提前,而矿物的水化特性基本上没有区别。  相似文献   

16.
考察了以卤素化合物为第三组分对NdCl3·nTBP/MgCl2-Al(i-Bu)3体系催化异戊二烯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种卤素化合物的活性顺序为Al2(i-Bu)3Cl3≈ClCH2—CH=CH2>Si(CH3)2Cl2>AlEt2Cl>TiCl4;以Al2(i-Bu)3Cl2或ClCH2-CH=CH2作第三组分,采用Ip-Al-Nd三元陈化,Cl单加或内添加卤素化合物方式,均可以提高催化活性,聚合转化率在Cl/Nd值为1-6的范围内基本保持不变。经IR和13C-NMR测定表明,除St(CH3)2Cl2外,第三组分对聚合物的微观结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报道一种新的复合Ziegler-Natta催化剂-「(CO)2FeCp)」2/「(CH3)2Si(CpMe)2YCl」2/Al(i-Bu)3催化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的结果。研究了MMA/(Y+Fe)摩尔比、Al/(Y+Fe)摩尔比及反应温度对聚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Ni(naph)2-Al(i—Bu)3—BF3·OEt2+n—C8H17OH(简称Ni—Al—B十ROH)和Ni(naph)2-Al(i—Bu)3-BF3·OE12十CH3COOC4H9(简称Ni-Al—B+BA)两体系在加氢汽油中引发丁二烯聚合的分子量控制方法,并与Ni-Al—B体系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催化剂用量相同时,Ni—Al—B+ROH和Ni-Al—B+BA两体系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均比Ni—Al—B体系的高;Ni/Bd、Al/Ni比的变化对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其分布影响不显著,Al/B比才是影响聚合物分子量的关键因素;聚合温度升高,分子量降低,而分子量分布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9.
以CaCO3,MgCO3和Al2O3为原料,用等静压方法成型,经高温烧结,制备出了Caβ"-Al2O3在840~1184K温度范围内的离子电导率。结果表明,电导率的对数和温度的倒数之间呈直线关系,电导激活能为38.93kJ/mol。用Caβ"-Al2O3作固体电解质组成氧传感器,成功在测量了1723K的碳饱和铁液的低氧活度。  相似文献   

20.
Φ38×3;5×2000的不锈钢固定床积分反应器中对CuCrK/γ-Al_2O_3(组成为CuO20wt%,Cr_2O_35wt%,K_2CO_316wt%.其余为γ-Al_2O_3)进行了活性测试.测试条件为:催化剂尺寸φ2.5×2.5~3.5,负荷0.08g糠醛/g·催化剂·h.反应温度130~210℃,压力为常压.在这些条件下,催化反应共984h,糠醛转化率高于98.5%,糠醛选择性高于98.5%.对失活后的催化剂进行了氧化再生.200℃以下氧化再生主要是聚合物和氧作用,生成糠醛、糠醇,并脱除掉;200~300℃温度范围内的氧化再生是聚合物和氧作用生成CO_2和水.氧化再生过程中Cu ̄0基本上未被氧化,大部分铜仍以Cu ̄0的形式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